《世界经济》2022年第11期|包容性公共服务为何导致了居住群分?
作者:汤玉刚、刘亚南,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2年第11期
原标题:包容性公共服务为何导致了居住群分?来自“定点学校”政策的证据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按钮可以下载全文
点击话题标签“#2022年第11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大约2.2亿,2020年达到3.75亿。与流动人口相关的诸多社会问题中,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不同的“赋权”方案。评估“赋权”实践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政策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以改进流动人口教育供给方式、促进社会融合。
其次是来自教育市场的证据。该文使用民办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相关数据,采用配对回归方法,分析定点学校政策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数量的影响,发现相对于非定点学区,定点学区内的培训机构数量增长的更少。以上证据说明,定点学校政策导致了家庭在定点学区与非定点学区之间的居住群分,外来低收入群体更多地集聚到了定点学区。
此外,该文还使用济南市2000和2010年街镇级的人口普查数据,对定点学校政策引致的外来人口流入效应进行了粗略估计,发现街镇内定点学校数量的增加会带来外来人口的净流入,这与前述发现保持了逻辑上的一致性。
该文的潜在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该文发现定点学校政策导致外来低收入群体在学区层面的空间集聚,并通过邻里效应、同群效应等渠道加剧了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居住隔离。这为评估基于地点的公共政策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对于改进流动人口教育供给方式、促进社会融合具有参考价值。
第二,既有研究往往受到人口普查或人口调查数据的局限,无法在更为精细的地理空间尺度上展开分析。该文利用房地产、学校、学区以及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地理信息,在更小的地理尺度上,利用房地产市场和教育市场的反应来推断定点学校政策如何驱动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居住群分,从而为分析公共政策导致的居住群分和居住隔离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三,该文采用DID、空间断点回归、空间断点与DID相结合、事件研究法、配对回归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遗漏变量产生的内生性问题。
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政策含义。首先,该文对如何优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权利赋予方式有参考价值。定点学校政策可能导致劳动力和房地产市场的扭曲,而“积分入学”及“租售同权”等不再指定就读地点的政策,可能有助于改善群体福利。其次,该研究启发思考政府应如何应对居住隔离现象。该文认为,政府实施的政策首先不应加剧居住隔离,也不必过度干预市场自发形成的居住隔离,而应当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为已经迁入城市的外来人口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增强其尽快融入当地社会的能力。最后,该研究对如何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定点学校政策之所以会导致本地在位者逃离,关键原因是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持有某种偏见,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支持旨在提高外来人口及子女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的项目,通过增加相互沟通和理解来增进信任和包容,促进社会融合。
1.《世界经济》2022年第11期|牵一发而动全身:僵尸企业风险如何基于供应链扩散
2.《世界经济》2022年第11期|贷款利率市场化与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