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丁赤飚研究员等微波视觉三维成像论文入选“2021电子信息领域优秀科技论文”

雷达学报 雷达学报 2022-07-02
点击蓝色“雷达学报”关注
2021年3月23日,中国电子学会“2021电子信息领域优秀科技论文”发布,发表在《雷达学报》2019年6期的论文《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从层析、阵列到微波视觉》成功入选。该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丁赤飚研究员、仇晓兰研究员,复旦大学徐丰教授,中科院空天院梁兴东研究员、焦泽坤助理研究员、张福博副研究员。

丁赤飚研究员等在前期工作“国际首部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系统和首幅三维场景成像结果”基础上,回顾了SAR三维成像技术的发展史,深入分析了近年来代表性的SAR三维成像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并针对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实现难、推广应用难、小型化难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合成孔径雷达微波视觉三维成像”的新概念和新思路,阐述了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的概念、目标和关键科学问题,并给出了初步技术途径。

合成孔径雷达微波视觉三维成像技术

该文提出的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技术,将雷达回波和二维图像中隐含的三维线索,通过微波散射机制(微波)和图像视觉语义(视觉)挖掘的方法加以提取,并引入到传统的SAR成像方法中,从而降低所需多角度观测的数量,实现高效能、低成本三维成像。

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技术

该技术途径融合了计算电磁学、计算机视觉以及雷达信号处理相关理论,为SAR三维成像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

为鼓励电子信息领域科技工作者科研精品和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内首发,中国电子学会从2019年起开展“中国电子信息领域优秀科技论文遴选活动”, 每年遴选在学术界有影响、在科技前沿有突破和建树、对原始创新有引领作用的优秀论文,2021年共有10篇论文入选。





《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从层析、阵列到微波视觉》作者简介


丁赤飚(1969–),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雷达学报》主编。主要从事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信息处理和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973、国家863重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和国家级遥感卫星地面系统工程建设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等奖励,入选国家万人计划,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9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制定我国牵头的第一个SAR国际标准。仇晓兰(1982–),女,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进体制SAR成像处理技术研究,担任多颗SAR卫星成像系统技术负责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等基础前沿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等奖励,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部,发表论文80余篇,IEEE高级会员,担任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期刊副主编、《雷达学报》青年编委。徐丰(1982–),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2003年获东南大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3年先后任美国大气海洋局(NOAA)卫星应用研究中心博士后、美国宇航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智能自动化公司研究科学家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青年成就奖、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优秀青年基金等。研究方向为电磁散射建模、雷达图像信息获取、微波视觉与物理智能。

相关阅读

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从层析、阵列到微波视觉
多模式遥感智能信息与目标识别:微波视觉的物理智能
层析SAR地表参数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专刊——纪念我国SAR成功研制四十周年
国际首批机载阵列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
《雷达学报》入选“第5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第九届世界雷达博览会雷达与微波视觉分论坛暨第一期雷达学报大讲堂通知

编辑:于青
审核:贾守新
声明
欢迎转发本号原创内容,转载和摘编需经本号授权并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为《雷达学报》。

本号发布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其内容由作者负责,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等问题,请在2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雷达学报》拥有最终解释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