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兴铭: 起步哈军工 勇攀登高峰 | “难以计算的贡献” 访谈

CCF计算机学会 计算机六十年 2023-07-08

原名《周兴铭:干就干好 勇攀高峰 | “难以计算的贡献” 访谈》

周兴铭,1938年12月4日生于上海,1956年入哈军工,1961年提前毕业于哈军工电子计算机专业,参加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百万次计算机、巨型计算机、全数字实时仿真计算机,并行巨型机研制,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所副总工、总工、研究生院副院长,软件学院院长,博导,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2019年9月25日,CCF记录计算机历史工作组访问周兴铭先生。

我是1956年进的哈军工,那时慈云桂是系副主任,我这个年龄是他们的学生兵,就是搞试验,当时还有柳克俊。很敏感的问题是机电的指挥仪、机电的计算机没有前途,前途是电子计算机。

所以,很快就转到电子计算机。我们反修大辩论,那时还有大批苏联专家,就是苏联顾问,本来每个教研室都有苏联顾问,全部都撤离了,撤离了也看清了,依靠国外的不行,要靠自己来搞。国家花钱买了苏联的两台机器,一台叫БЭСМ,就是快速计算机,就是大型计算机;一个就是M-3,后来我们叫104、叫103,他们给的图纸,一张一张图纸都算钱。就是买,从国外买,引进,买回来仿制,然后再来发展,走这条路线。

但是,慈云桂、国防科大的想法就不是,就是要自己做,很早就定下来这样一种决心和方向,自力更生,自己要把它做出来。搞151机,搞030,搞仿真机的时候,当时国内计算机界都有一个疑问,国产的晶体管能不能做出稳定的机器来?大多数人认为不行啊!

我们坚决说一定要做出这个一流的机器,不比国外进口的差。而且真正形成战斗力,能够应用的,这个方向就很明确。我们的仿真机,第一台仿真机是集成电路的,我们是用银河1的技术做了一个银河的数字仿真机。航天部迫切需要,上天啊,不管是导弹还是飞船,载入的,这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很重要。要研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有个仿真机,把真正的控制系统和仿真机模拟的东西闭环起来运行,来考验这个控制系统行不行。

这样呢,就要要做一个仿真计算机,全数字,我们承担任务就是用银河1的技术来做,我们很快的,在两年的时间,仿真机就研制成功,在银河1和银河2的中间,我们就加塞了一个任务,就把它做出来了。做出来了以后,谁是第一用户呢?上海航天部,上海所,它是第一个用户,花钱、急用。

结果那个机器从长沙运到上海的时候,在嘉定附近,我们的机器在列车前面的行李车厢里头,结果两个火车相撞了,那个车上都是日本的学生,我们这边机器在最前面,撞最厉害的,人在后面卧铺车厢,我们一个老师就是这个胆脏、脾脏都割掉了。那个机器一撞以后,行李车厢就跑到人家车厢顶上去了,后来赶快去把它卸下来,运回来了。我也赶到上海,他们还没搬新的地方,在老的地方,接上去插上电,一开机好的,就是好好的。这一下子就放心了,我们买美国人的,美国人卡我们,开价开得很高。我们的很便宜,而且一看机器,这个可靠性,没问题。

计算机技术不能靠买的,要靠自己干啊,干就要干好,要么不干,要干你就要干一流的,一定要做出稳定可靠的。最后,你一定要真刀真枪地去使用,这支队伍是慈云桂带出来的,从一开始就是这种思想,要么不干要干干好的,要干一流的,然后要干实用的,要攀高峰啊,往世界一流的最好的方向去干。

收看视频,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选读:

苏东庄:开拓中文信息检索产业化 | “难以计算的贡献” 访谈

陆汝钤: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难以计算的贡献” 访谈

慈云桂:计算机的先驱者

慈云桂教授率计算机团访美

鹏鸣九天——科学家康鹏教授的非常人生(一)

鹏鸣九天(二)——康鹏教授的高炮数字指挥仪

鹏鳴九天(三)——持续创新面对疾风骤雨

拜年!计算机组的第71个春节

康鹏和中国首台晶体管计算机

深切怀念康鹏教授和康鹏电路

海关计算机系统与水客的格斗

1977:海关启用计算机征税查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