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同麟丨《老子中经》新探
《老子中经》新探
郜同麟
内容提要:关于《老子中经》的成书时代,目前有汉代说、魏晋说、东晋中期说等多种学说,但都稍有问题。本文考察了历代文献对《老子中经》的引用,认为《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的“历藏经”即今本《老子中经》。汉魏时期,并没有关于“中经”的传说,刘宋以后方兴起老子传尹喜除《道德经》上下篇,还有“中经”的说法。在这种传说的影响下,一大批“中经”被造作出来,今本《老子中经》仅是这批“中经”中的一种。关于道经的来源,同时还有“玉历笥”的传说、“太清天”的传说,因此《老子中经》及同时代的一批“中经”都有不少异名。今本《老子中经》大量因袭前世道经,这也是学者断代过早的原因。
关键词:《老子中经》 成书时代 “中经”
(《老子中经》P.3784,来源“国际敦煌项目”网站)
《老子中经》是关于存思方法的一部重要道经,目前主要有三个版本:1.《云笈七签》卷十八、十九引“老子中经”,并称“一名《珠宫玉历》”[1];2.《正统道藏》太清部收有《太上老君中经》上下卷[2];3.敦煌P.3784V残片,有首题“老子中经”,第八章以后残缺,正面抄《祇园图记》,该卷字品不佳,每行抄二十二三字,与多数敦煌道经一行十七字的形式不同,可能不是一件正式写本,且抄写时代较晚。关于该经成书的时代,学界有汉代说、魏晋说、东晋中期说等多种学说,因此有对这一问题重新考察的必要。
陈国符在《道藏源流考》中已注意到了这部经书。他在分析《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时,认为其中的《玉历经》即今《老子中经》。《道藏源流考》中引“玉历经一卷”后注曰:“《抱朴子·遐览》篇著录《老君玉历真经》、《玉历经》各一卷。是《玉历经》有二种。《云笈七签》卷十八、十九收《老子中经》,云一名《珠宫玉历》。卷十一、十二《上清黄庭内景经》注引作《玉历经》。盖即《玉历经》。而另一种经亦称《玉历经》,则已亡佚矣。”[3]是陈国符谓《抱朴子》中的《老君玉历真经》或《玉历经》即今《老子中经》,那么《老子中经》应在《抱朴子》成书之前。但《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后文又有“《老子中经》一卷”,陈国符没有说明它和《玉历经》的关系。
施舟人《〈老子中经〉初探》一文则认为该经至迟在三国时代就已出现[4]。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一、《老子中经》第五十五章有“为汉出,合于黄世”之文;二、《老子中经》中使用了“兆”、“兆身”、“兆汝”等词;三、《抱朴子》提到了该经(用前引陈国符说);四,《五符序》引用了该经。这些论据有些是明显不可靠的,如“兆”字,在六朝道经中大量存在,绝非汉代特有的人称代词。而《五符序》与《老子中经》孰先孰后还值得进一步讨论。
刘永明《〈老子中经〉形成于汉代考》修正了施舟人的学说,认为《老子中经》只是《玉历经》的一个传本,而非即是《玉历经》,该文从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修炼方法和官制称谓四个方面论证《老子中经》最终形成在汉魏易代之前[5]。陈荣子硕士论文《〈老子中经〉研究》也接受了刘永明的观点[6]。
何江涛《〈老子中经〉成书年代刍议》从太一崇拜、中黄信仰、八使观念、文本结构和内容结构等方面推测《老子中经》初成于存思术流行的东汉中后期,最终编成于三国时期[7]。丁培林《增注新修道藏目录》虽将该经时代定在魏晋[8],但所用论据与以上几篇文章大致相近。《道藏提要》、《中华道藏》、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也均认为该经约出于魏晋之际[9]。
前田繁树《〈老子中经〉觉书》详细对比了《老子中经》与《太上灵宝五符序》,认为《老子中经》应该形成于《太上灵宝五符序》之后,并且也在《抱朴子》之后[10]。
加藤千惠《〈老子中经〉与内丹思想的起源》一文认为,《老子中经》中有服食青牙之法,但据《真诰》,服青牙始于泰和二年(367),故《老子中经》必然在泰和二年以后[11]。
刘屹在《敬天与崇道》中认为今本《老子中经》应在《抱朴子》后,并提到两点理由:“一是今本《老子中经》的体内神和体外神的观念显然比《抱朴子》更丰富和复杂,应该是在葛洪之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二是在汉末三国时期,三吴之地流行一种‘重列式神兽镜’,上有南极老人,中有东王公、西王母,下有天皇大帝。这种构图所反映的,与上面所述《老子中经》的宇宙观十分相似,但显然也是比《中经》要简单得多。因此《中经》也许就是在这种三吴地区流行的宇宙观影响下产生的,也未可知。”[12]刘氏又于《神格与地域》中将该经确定为“上清、灵宝风教大行之前的东晋前期”[13]。
胡百涛也认为《老子中经》形成了《抱朴子》之后,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老子中经》第五十五章中的符剑显然是《抱朴子》之后的观念;二是“《老子中经》多次使用‘泥丸’一词,也说明它的成书年代在东晋中期或以后”。但他认为“《老子中经》的成书已经处在《上清经》出世的前夕”,那么基本认定该经为东晋中期的作品了[14]。
在具体考察《老子中经》之前,有必要考察一下历代典籍对该书的引用情况。早期的道教经典中并未见对该经的直接引用,《无上秘要》《三洞珠囊》等类书也没有引用。南北朝末期到唐初的一些道籍中始见对该经的引用,但多非引作《老子中经》。各书引书名多有不同,现分别抄录于下:
1.老子历藏中经、历藏中经、历藏经、藏中经
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敦煌文献WB32(30)-1佚名道教类书共引用两次:
《老子历藏中经》云:道君时乘六龙以御天。(第五章)[15]
《老子历藏中经》云:大海中有神龟,上有八星,北斗在中[16],其龟黄色,状如黄金[17]。(第二十章)
该残类书的成书时代不明,但至迟应形成于唐初。除此之外,《上清道宝经》引用《老子中经》亦较多,卷二:
《老子历藏中经》:日月者,天地之司徒司空也[18]。(第十章)
《藏中经[19]》:乾神,字仲尼,号庖牺。坤神,字大鲁子。艮神,字非先王。震神,字小鲁子。巽神,字大夏侯。离神,字孔文昌。坎神,字扬雄招王,号女娲。兑神,字一世[20]。(第十六章)
卷三:
《老子历象中》:眉神,元光,大灵君也[21]。(第二十二章)
《老子历藏中经》:天大将军,姓王,名阳,字子灵,衣绛单衣[22]。(第十三章)
《老子历藏中》:玉女,字道明,在神龟上,乘紫云气之车。太阴玄光玉女名元阳,字子丹也。(第十章)东方神女名青腰。南方神女名赤圭。中央神女名素女。西方神女名玉女。北方神女,名玄女[23]。(第二十四章)
《老子历藏中》:天一,以晦朔八节日击鼓,集召诸神,无录者终矣[24]。(第十四章)
卷四:
《老子历藏中》:道君乘珠玉之辇,腾虵为轮[25]。(第五章)
卷五:
《历藏中》:东王父者,清阳之气,万神之先,衣五彩朱衣[26]。(第三章)
《上清道宝经》体例与《北堂书抄》非常相近,可能也出于隋唐之际。《太平御览》引书目有《老子历藏中经》,正文中有三条引文,卷六七五:
《老子历藏中经》曰:东王父者,清阳之气,万神之先,衣五采衣[27]。(第三章)
卷六七六:
《历藏经》曰:天王侯(侯玉)带紫绶金印[28]。(第九章)
卷六七七:
《历藏中经》曰:昆仑山有金城九重,玉楼十二,神仙所治也[29]。(第四章)
《云笈七签》卷二三:
《老子历藏中经》云:日月者,天地之司徒司空也[30]。(第十章)
2.老君中经
《道教义枢》卷七《混元义》第二十五:
《老君中经》云:日月者,天之司徒司空也[31]。(第十章)
《云笈七签》卷七十九:
《老君中经》曰:东王父者,清阳之气也,万神之先。治东方,下在蓬莱山,姓无为,字君解。人亦有之,在头顶,精气为日,在左目中,名伏戏,字偃昌。(第三章)西王母者,太阴之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之[山],金城九重,云气五色,万丈之巅。上直(治)北斗华盖紫房,北辰之下。人亦有之,在右目中,姓太阴,名玄光,字偃玉。人须得王父、母两目中护之,乃能行步,视瞻聪明,别知好丑,下流诸神。如母念子,子亦念母,精明相得,万世常存。人之两乳,万神精气,阴阳之凑液,左乳下有日,右乳下有月,王父、母之宅。上治目中,游戏头上,止于乳下,宿于绛宫,此阴阳之气[32]。(第四章)
3.玉历经
引作“玉历经”的,仅见于《黄庭内景经》梁丘子注。陈国符以来的研究者多引述该书。
《天中》章注:
《玉历经》云:太清上有五色华盖九重,人身亦有之[33]。(第五章)
《脾长》章注:
《玉历经》云:下丹田者,人命之根本,精神之所藏,五气之元也。在脐下三寸,附着脊,号为赤子府。男子以藏精,女人以藏胎。主和合赤子,阴阳之门户也。其丹田中气,左青右黄,上白下黑[34]。(第十七章)
《常念》章注:
神华者,《玉历经》云:太阴玄光玉女,道之母也。衣五色朱衣,在脾腑之上,黄云华盖之下[35]。(第十一章)
《治生》章注:
《玉历经》云:老子者,天地之魂,自然之君,常侍道君在左右,人身备有之[36]。(第六章)
除此之外,该书于《治章》章注中还引有一条《玉纬经》,见于今本《老子中经》第十四章,可能是“玉历经”之讹[37]:
《玉纬经》云:五脏有八卦天神宿卫。太一八使者主八节日。八卦合太一为九宫。八卦外有十二楼,楼谓喉咙也。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太极,一名太渊,一名昆仑,一名持(特)枢。主身中万二千神也[38]。
4.老子观天太清中经、老子观身太清中经
引作“老子观天(身)太清中经”的,仅见于《道要灵祇神鬼品》的两处:
《老子观天太清中经》云:河伯神名曰冯夷,号无梁使者[39]。(第十五章)
《老子观身太清中经》云:八卦天神下着于人,常卫太一,为八方使者,主八节之日上计校定天下吉凶。干神,字仲尼,号伏戏。坎神,字大象子。艮神,字非先王。震神,字小曾子。巽神,字大忧侯。离神,字文昌。坤神,字扬擢耀王,号曰女娲。兑神,字一世。人常以八节日存念之,吉[40]。(第十六章)
但这两部经是否为《老子中经》可能还有疑问。因为《上清道宝经》卷四引《老子观天》、《道典论》卷四引《老君观天太清中经》均不见于今本《老子中经》。另外,这两个经名非常相近,可能有一处是误字。“身”字俗写或作“
以上这些引文虽与今本《老子中经》稍有异同,但除最末两条外,其它均应是从今《老子中经》中引出。何江涛《〈老子中经〉成书年代刍议》也辑录了前引关于《老子历藏中经》的传世文献,却依然跟从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之说,认为《历藏经》即《抱朴子·遐览》中的《历藏延年经》,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刘永明、刘屹均认为《老子中经》是在《玉历经》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刘屹又详细分析了《太平御览》和《云笈七签》关于《老子历藏中经》的引文后,认为《老子中经》是对《历藏经》规整化后的结果[41]。但他们收集引文不太完备,对引文起迄的分析可能也有些问题,并且忽视了类书引书较为随意的特点,其结论恐怕并不可取。
在考察完《老子中经》的各种引文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法次仪》中的这段话:
《老子妙真经》二卷、《西升经》二卷、《玉历经》一卷[42]、《历藏经》一卷、《老子中经》一卷、《老子内解》二卷、《老子节解》二卷、《高上老子内传》一卷、皇人三一表文[43]。
这是由高玄弟子升高玄法师时所授经目。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引述该文,于《玉历经》下所注已见前文所引,彼书又于“历藏经”下注曰:“《抱朴子·遐览》篇著录《历藏延年经》一卷。《道藏阙经目录》卷上著录《太清太上混元上德皇帝神仙历藏经》一卷,有画。”何江涛在考察完关于《老子中经》的引文后,也认同陈国符的观点。实际上,这里提到的经书都与老子有关,不可能独“历藏经”是一部与老子无关的《历藏延年经》。如前文分析,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敦煌佚名道教类书、《上清道宝经》以及《太平御览》、《云笈七签》等多种类书(后二者很可能是袭自更早的类书)均引《老子中经》作《老子历藏中经》,这应该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的《历藏经》便是今《老子中经》。
关于《玉历经》,除了梁丘子《黄庭内景经注》中引用到外,刘屹又注意到了《至言总》卷四《运气》引用的一段:
《老子玉历中经》曰:养生之术绝俗事,约归清净养元气,和精蓄神还返生。审欲修道守自然,慎无导引劳尔形,辟谷不食饿子精,六甲阴阳勿扰倾,心狂意乱神去形,枯骨独立归黄泉。静处冥室养尔神,精熟思之道自然[44]。
刘屹由此分析《老子玉历中经》并非《老子中经》[45]。《太上混元真录》中亦引此段,而称为《玉历中经》的“要旨”。陈荣子认为既称“要旨”,则经过了后人的改写,虽此不宜因此否定《玉历中经》即《老子中经》[46]。但是即便不考虑文体的问题,这段引文与今本《老子中经》的主要内容差异仍然很大。比如这段引文中对于导引、辟谷之术的批评就完全不见于今《老子中经》。
《玉历中经》并非《老子中经》,在文献中还可以找到不少证据。《太上混元真录》在述老子“作《玉历中经》三篇五十五章”及其“要旨”后,论曰:“其三篇,乃元气之祖。酌自然之和,其要在于抱一而无离矣。一日之道,朝饱暮饥。一月之道,不失盛衰。一岁之道,夏瘦冬肥。百岁之道,节谷食枣。千岁之道,独男无女。是谓长生久视,道莫有数矣。次授《自然经》《历藏经》及《黄庭经》,内秘咽气、吞精、存真、固龄之道。关令受毕,因各秘而内修焉。”[47]由此可见,《玉历中经》主要内容应是关于抱一及饮食节度,与《历藏经》《黄庭经》等关于存真之术的经典不同。
宋谢守灏《太上混元老子史略》《混元圣记》《太上老君年谱要略》等列举老子自天皇氏至商汤历变事迹,云“出《帝系谱》、《历代记运图》、《洞神大有经》、《玉历经》、《出塞记》、《尹氏玄中记》、崔山《地理志》”[48]。而在《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中辨析三皇时,称“《帝系谱》《中经》《出塞记》《濑乡记》以为伏牺、神农、祝融也”[49]。由此异文知《玉历经》即所谓“中经”,应即《玉历中经》之简作。今本《老子中经》中完全没有这类老子历变事迹,且就该书体例,即便有佚文,也不可能有这一类内容。
如果如前文所述,《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的“历藏经”即今《老子中经》的话,那彼文中的“《老子中经》一卷”又是什么书呢?笔者认为,这很可能是在唐代就已失传的一部道经。杜光庭《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载高玄法师拜表云:“今蒙真师某岳先生某,授以青丝金纽、《道德尊经》、《高上紫虚天书秘箓》、《河上公章句》、《想尔》、《要戒存图》、《传诀》、《西升上品》、《妙真玄经》、《六甲存图》、《历藏》、《玉历》、朝仪、斋法。”[50]宋初孙夷中《三洞修道仪》于高玄部道士称:“参究《道德经》、《西升经》、《玉历经》、《妙真经》、《宝光经》、《枕中经》、存思神图、太上文节解、内解、自然斋法仪、道德威仪一百五十条、道德律五百条、道德戒一百八十三科。”[51]《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提到的经书,这里大部分都提到了,但并无《老子中经》。那么很可能《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的“《老子中经》”已经不存于世,所以后世的高玄道士不再授受此经[52]。
如前文分析的,《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的《玉历经》《历藏经》《老子中经》可能都声称是“中经”。就目前所见材料看,今本《老子中经》和唐宋时所见到的《玉历中经》都声称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授与尹喜的。这些矛盾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汉人的作品中,从未见到有老子授尹喜“中经”的说法。成书较早的敦煌S.2295《老子变化经》也称老子“去楚而西度咸(函)谷关,以《五千文》上下二篇授关长尹喜”。S.1857《老子化胡经》卷一称老子“过函谷关,授喜《道德五千章句》,并说《妙真》《西升》等经,乃至太清上法、三洞真文、灵宝符图、太玄等法”,引述道经甚多,也不见有所谓“中经”。
目前所见到的,关于老子传授“中经”的说法最早的是刘宋时《三天内解经》:“至关,乘青牛车与尹喜相遇,授喜上下中经一卷,五千文二卷,合三卷。”[53]这段话被施舟人以来的研究者广为引用。各家在引用时均补“中经”二字,作“授喜上下中经,中经一卷,五千文二卷,合三卷”,这无疑是正确的。刘屹就据这段话,将《老子中经》成书的下限定在刘宋时期。各家都认为是先有了《老子中经》,才有了《三天内解经》中“上下中经”的传说。这一逻辑是否站得住脚呢?
可能与天地人三材以及“三生万物”的旧说有关,也可能与刘宋时天师道张大“三天”以除治“六天故气”有关[54],有些道教徒对数字“三”有特别的热情。如《三天内解经》称老君“因出三道,以教天民”,又称“今世人有三台经者,是老子于胎中所诵者也”[55]。这一特点在《三天内解经》可能还不太明显,而在《太上洞玄宝元上经》(以下简称“宝元经”)则更为显著:
法地则天,守道自然。自然妙炁,应以三位[56]。
自然源一,应乎万物为三[57]。
圣君与天地合德,善长分为三元,三元各有所尊[58]。
天文者,三光也……地理者,三色也[59]。
三生万物,玄元始分,于是天覆其上,地载其下,人列其中,万物参罗,三才相辅,同归崇道。道有三官,上有天官,下有地官,中有水官。道委三官,不立别职。物附三才,无复别司。人僚唯三,互相统摄。导末归本,大略是同[60]。
与此相关,那么经文自然也要分为三[61]:
能明此六,由经有三。三经者,一以明天,二以明地,三以明人[62]。
明天道者,由吾上经;明地道者,由吾下经;明人道者,由吾中经。中经能明,明天明地。明地明天,未能明人。明人者,在中经也。人貌丈尺,所行者仁,纵复礼义智信备修,则天法地,亦未成人。成人者,洞体中经。中经有真,真神有降,降与己神为一身。又一身二神,二神一身,混无分析,常存不改,乃成明人耳……洞晓中者,存三一也[63]。
三一者,天一地一人一是也,又名上中下三元一也,又名玄元始太一也。天一在吾上经,地一在吾下经,人一在吾中经。中经内观,别自有经。经所以有三者,自然三炁所生也,大道妙炁,一中有三,阴阳和、玄元始、上中下,自然而然,莫能使之然,莫能使之不然,故谓自然三炁也。上下二经,亦别有文[64]。
两段引文中的“中经”就已和今《老子中经》以及诸书关于《玉历中经》的描述非常接近了,都重视内观存神,有“存三一”等等。但在此经成书时,《老子中经》是否已成书似乎还成问题。这是因为,首先,《宝元经》在下文几乎逐章阐释了《道德经》,并且对上、下经的章数进行了非常牵强的数字推演,但却对“中经”未置一词,这与上文所谓“中经能明,明天明地”的重要性是不相符的。其次,《宝元经》中称“中经有真,真神有降”,其中降神的法术也与今本《老子中经》存身神的方法不同。
这种老子授尹喜上下中经的传说在南北朝中晚期流传还颇有些广泛,除了前引《三天内解经》《宝元经》的相关内容外,又如《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元始老君演出五千文《道德》上下中经、三洞真文、众要妙经,教化后学。”[65]约成书于齐梁时的《玉纬七部经书目》[66]亦言《道德经》有三卷,《云笈七签》卷六:“旧云《道德经》有三卷。《玉纬》云:‘其《中经》珍秘,部入太清。’”[67]《传授经戒仪注诀》也说:“昔尹子初受大字三篇,中经在太清部中,所以付上下两卷。”[68]
但在唐代,这种传说似乎已经绝迹。《道教义枢》卷二《三洞义》谓尹先生所受,只是《道德》《妙真》《西升》[69]。玄嶷《甄正论》在攻击道教时,论及老子授经事,所言有《道经》二篇上下两卷、《西升记》、《出塞记》、《文始内传》等,并不及“中经”[70]。前引《太上混元真录》称“作《玉历中经》三篇五十五章”,一经就已三篇,并且不与《道德经》上下篇相配。这所谓三篇,很可能是对前引诸文中“大字三篇”的误读。这也说明当时对于上下中经三篇的传说已不太明了了。
由于这一传说流传的广泛,并且还没有相应的“中经”存在,于是被好事道士造作的各种“中经”大量涌现出来。除了前面提到的《历藏中经》、《玉历中经》、《老子中经》等外,笔者又从文献中勾稽出数种:
1.《神仙中经》
《太平御览》卷六七六:
《神仙中经》曰:老子度关时,为尹喜著五千言,解五十五章,是手所书也。能行此道,知元气、父母、天地之先。不知此者,徒自苦耳。太微天帝君以紫简注紫度炎光经篇目,金简书其正文,玄章在焉[71]。
此经亦取老子授尹喜的传说,且章数亦为“五十五”,可见正是同一系统的产物。
2.《老君观天太清中经》
前引《道要灵祇神鬼品》已引此经,与今《老子中经》相合。但有些引文又不见于今《老子中经》如《上清道玉经》卷四:
《老子观天》:“常思脾中有大日,日中有黄金楼,楼中有书,对以黄金之印,广纵三字,曰威嬉,见而读之,心开目明,神仙矣。念胃中黄田中,正白如凝脂,中有黄气,至口咽之,即饱。谓黄田者,太仓也。诸神就中食,中有黄竃釜甑,玉女小童使令,呼曰黄帝子,致行厨矣。”[72]
《道典论》卷四:
《老君观夫(天)[73]太清中经》云:《神仙经》曰:常念脾中黄炁上升至口中,咽之三五而止,则饱矣。可以辟谷,坐在立亡。师曰:常思脾中有大日,日中有黄金匮,匮中有书,封之以黄金之印,印广纵三寸,字曰威嬉。精而思之,穷则目出,兆能见而读之,心开目明,则得神仙矣。常念胃黄田中,正白如凝脂,中有黄气填满,上至口中,咽之即饱矣。师曰:胃黄田者,太仓也。诸神皆来就太仓中食饮,中有黄金灶釜甑。玉女玉童主使令,故呼之曰黄常子是也。致行厨矣[74]。
此段内容与今本《老子中经》较为相近,且以“《神仙经》曰”起首,与敦煌本《老子中经》相同,恐怕也是这一系统的东西。所谓“老子观天”,只不过是老子的一个异称,《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载四方老子天尊,即有“高业老子观天天尊”[75]。
3.《太清元君中经》
《道典论》卷四:
《太清元君中经》云:《神仙图》曰:上圣食黄,贤者食元。食黄之道,上念中极乃脾上黄人,形长三寸。两手中亦各有一黄人,黄炁上升,即见其神,徐言呪曰:“黄常子、黄常子,黄庭真人在于已。为某取五色丹芝草诸可饮食者。”急咽之三五而止,即饱矣,肥泽延年[76]。
这一段也与今《老子中经》体例、内容相近,其中的呪语与《老子中经》第十一章相合,可能也属当时造作的“中经”之一。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至少六种“中经”。这些“中经”的下限应不过唐初,上限应该在刘宋,甚至可能在齐梁。陶弘景《养命延性录》卷上引《中经》称“静者寿,躁者夭”云云[77],《至言总》卷二《养生》亦引此文,而称出自《黄帝中经》[78]。可见在陶弘景的时代,引《黄帝中经》可以简称“中经”而不至混淆,那么当时应该还没有如此多的“中经”。前引《玉纬七部经书目》称“《中经》珍秘”,可能在当时“中经”流传还不广,或者甚至是有目无书。
就这样,基于对数字“三”的特殊崇拜,在南北朝中后期产生了大量的“中经”——甚至这些“中经”的篇目也是基于数字崇拜的,今本《老子中经》、《太平御览》所引的《神仙中经》、唐宋道书中提到的《玉历中经》都是五十五章,这并非巧合,因为五十五恰是数字一至十的总和,是天数二十五与地数三十的和[79]。但应指出的是,虽然各书中引用这些“中经”有各种名目,但这些经典恐怕都可以自题“老子中经”。所以《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会有另外一种《老子中经》与今《老子中经》的祖本《历藏经》并列。而元代道士郑思肖编撰的《太极祭炼内法议略》卷中称:“《道藏》有《黄华经》《三五顺行经》《老子中经》《洞玄真一经》等,凡数处,累说东井黄华事,所载亦各有微异。”[80]但今本《老子中经》中并无东井黄华之事,可见元代《玄都宝藏》中所收的《老子中经》亦与《正统道藏》中所收不同。这也证明了学者们一般认同的《太上老君中经》是明代修道藏时从《云笈七签》中辑出的观点。
与“老子中经”的传说相近的,还有“玉历经”和“太清中经”的传说。关于“玉历经”的得名,施舟人引《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解义》谓“玉历者,纪劫运仙曹之书”,刘屹认为这是六朝道教“终末论”影响下的经教体系建设中才产生的概念,不合书名本意。加藤千惠则认为“玉历”是长生成仙者的名籍。刘屹则认为“‘玉历’最初应该是一种动词性的用法,即详列体内神的名讳、位置、服色,供人逐一存想周遍,以后才从动词性的用法转变成作为身中神名录的‘玉历’”[81],但他并没有给出这一说法的依据。其实《太上混元真录》云:“于是为作《玉历中经》三篇五十五章,本在上皇藏之金匮玉历笥中。”[82]今本《老子中经》第五十五章也有相近的内容,作“金匮玉笈玉笥”。“笈”、“笥”义近,“玉笈玉笥”语意重复,当以作“玉历笥”者是。因此所谓“玉历中经”“珠宫玉历”云云,当均以其藏地命名。《抱朴子·遐览》中提到了《老君玉历真经》《玉历经》,《三洞奉道科诫仪范》中也有《玉历经》,《太上混元老子史略》等书提到有《玉历中经》,今本《老子中经》又名《珠宫玉历》《玉历经》,有如此多的“玉历经”,恐怕均与“玉历笥”的传说有关。
道典中有所谓“太清中经”,施舟人谓即“太清部的《老子中经》”,恐怕并不恰当。《抱朴子·袪惑》称五原蔡诞“但昼夜诵咏《黄庭》《太清中经》《观天节详》之属,诸家不急之书,口不辍诵,谓之道尽于此,然竟不知所施用者,徒美其浮华之说而愚人”[83]。不知当时《太清中经》是否已成书,即便有书的话,恐怕也与《黄庭经》相近,是言辞“浮华”且可以施用的养生类经典。《真诰》卷十二《稽神枢》称“九华丹是《太清中经》法”[84],而《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十七也有“《太清中经》上篇作华池法”[85],那么《太清中经》又成了丹术之书。《云笈七签》卷九二又引有《太清中经》[86],其文不见于《老子中经》,且观其文亦不似丹术书。可见历代“太清中经”所指不同。关于“太清中经”有这样一个传说,谢守灏《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上云:“汉安元年壬午,老君降于蜀之鹤鸣山,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威秘箓》。五月再降,赐《太清中经》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二卷。”[87]这一传说见于多种道经中,起源应较早。《太平广记》卷一“老子”条下云:“是以所出度世之法,九丹八石、金醴金液,次存玄素守一、思神历藏、行气炼形、消灾辟恶、治鬼养性、绝谷变化、厌胜教戒、役使鬼魅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七十卷,皆《老子本起中篇》所记者也,自有目录。”[88]“九百三十卷”的数目与前引传说中“太清中经”的卷数同,可见当时已为这一传说中的经书编造了内容。而“太清中经”之得名,大概与太清天有关。《无上秘要》卷八四《得太清道人名品》:“太上老君,此太清老君中之尊者。”[89]太上老君即在太清天中,其所传经当即是太清天中之经,故称“太清中经”。前引《抱朴子》《真诰》中的《太清中经》,《老子观天太清中经》《老子观身太清中经》的造作,以及前文所引《玉纬七部经书目》称“老子中经”部入“太清”,恐怕均与“太清中经”的传说有关[90]。甚至三洞四辅之“太清部”的得名,也有某些经典认为与此传说有关[91]。
如前所述,《老子中经》大约成书于刘宋以后,但其中保存了大量早期道经的内容。《老子中经》的造作方式,恐怕主要便是因袭、抄掇早期道经。接下来从神真体系看今本《老子中经》对其它道经的因袭。今本《老子中经》神真体系非常驳杂,甚至前后矛盾,但仍可看出《老子中经》非常重视三太一,及南极老人、中极君、北极君,以及心脾肾的相关信仰。《老子中经》第二十五章云:
太上神字元光太一君,其欲得太一之神也,非心神也,乃天神南极老人元光也,下在人心中……心中神字光坚,中太一中极君也,在脾中主养兆身……心下神字玄谷,北极君也,玄光道母也……故曰:能知三神字,可以还命延年。此三神者,乃天地神道君三元君字也,人之先也,常念勿忘也。三元,天之贵神是也。
由此可知,南极、中极、北极分别有上中下太一,分主心、脾、肾。这已是非常成熟的“三一”思想。类似的观点还在其他章节中出现,如第三十七章:
故太初者,元气之始也,道也,一也,心上为天。太始者,为万物之始也,山川也,地也,为肾。太素者,人之始也,精也,脾也,土也。
第五十一章:
心为日,肾为月,脾为斗。
第十四章
故常以晦朔八节之日,夜欲卧时,念上太一、中太一、下太一、五城、十二楼真人。
三太一分开的表述,如第九章:
南极者,一也,仙人之首出也,上上太一也,天之侯王太尉公也。主诸灾变,国祚吉凶之期。上为荧惑星,下治霍山。人亦有之,在长吴乡绛宫中元里,姓李,名尚(原注:一名常),字曾子。
第十一章:
中极黄老者,真人之府中斗君也,天之侯王,主皇后素女宫也。人亦有之……皇后者,太阴玄光玉女,道之母也,正在脾上中斗中也。
第十三章:
璇玑者,北斗君也,天之侯王也。主制万二千神,持人命籍。人亦有之,在脐中,太一君,人之侯王也。
由前引可见,《老子中经》中已有成熟的三一思想,但这种思想与《太平经》中精、气、神的三一思想有别,与上清派上元泥丸、中元绛宫、下元丹田的三一思想有别,同样也与《太上灵宝五符序》所谓“三一者,身上之三宫也,头、心、脐,谓之三宫也”之说不同。《云笈七签》卷四十九《秘要诀法》引《玄门大论三一诀》:“孟法师云:涉学所宗,三一为本。故七部九经,皆有图术。今列如左……第三、洞神三一,南极老人、中极道元、北极玄妙。出《洞神太上三一经》。”[92]由此可见,《老子中经》中的三一观,正与洞神类经典一致。
自施舟人以来,学者都注意到《老子中经》第二十二章、二十三章所记身神名号与《太上灵宝五符序》相近。刘屹又发现这些内容与《无上秘要·身神品》引《洞神经》相近。事实上,它们大约都与汉代以来的历藏术有关,当时流传了多种身神名讳,除前面提到的三部经书外,又如《河图纬》(见《太平御览》卷八八一引)、《二十四生图经》、《黄庭内景经》等。今本《老子中经》的身神名讳与前述经书均不同,而与《洞神经》相近,这同样也证明了今本《老子中经》神真系统与洞神经的某种联系。而《太上灵宝五符序》可能在改编过程中同样地吸收了《洞神经》的一些内容。
另外,《云笈七签》卷七十九将《老子中经》与《五岳真形图》引在一起,似乎也表明了该经与帛氏道及洞神经的关系较为密切。而《老子中经》第四十三章有“天皇太一君”,“天皇”一词似乎更昭示了它与三皇类经典的联系。
除洞神经外,今本《老子中经》还有对其它经典中神真的沿袭,刘屹已指出了它对《五符序》、《太清真人络命诀》等书的借鉴[93]。除此之外,今本《老子中经》的某些神真与《太上明鉴真经》所述颇有相似。如《老子中经》第一章:
上上太一者,道之父也,天地之先也……其神人头鸟身,状如雄鸡,凤凰五色,珠衣玄黄。
《太上明鉴真经》:
或见人头鸟身,五色玄黄者,上上太一君道父也[94]。
第二章:
无极太上元君者,道君也。一身九头,或化为九人,皆衣五色珠衣,冠九德之冠,上上太一之子也。
《太上明鉴真经》:
或见九人,皆衣青衣而白首者,无极大元君也。
《道藏提要》谓《太上明鉴经》与《抱朴子·遐览》中的《四规经》《明镜经》等相关[95],那么今本《老子中经》可能也与此类经典有某种关联。
但应指出,无论是今本《老子中经》,还是《太上明鉴经》,它们的神真体系恐怕都是各方抄撮,颇为混乱[96]。如《老子中经》第二十四章:
东方之神女名曰青腰玉女,南方之神女名曰赤圭玉女,中央之神女名曰黄素玉女,西方之神女名曰白素玉女,北方之神女名曰玄光玉女,左为常阳,右为承翼。
《太上明鉴真经》:
或见玉女青衣者,名曰惠精玉女。或见玉女黑衣,名曰太玄玉女。或见玉女赤衣者,名曰赤圭玉女。或见玉女黄衣者,名曰常阳玉女。
这些诸方玉女名讳的源头应为上清类经典。但《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云:“太上神仙洞天元洞岁星延崖青腰常阳玉女,讳惠精。”[97]《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甲子太玄玉女,名灵珠,字承翼……甲寅青要玉女,名启元,字惠精。”[98]可见常阳玉女即东方青腰玉女,亦即是惠精;承翼即是北方太玄玉女之一位。今本《老子中经》和《太上明鉴经》的玉女名讳都有些问题。
除以上两类经典外,今本《老子中经》的不少神真还可以在其它经典中找到踪迹,如内容同样非常驳杂的《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中就有不少内容与之相近。《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卷五《元始化身而生三界三十六相元置品》第十二:“青阳元气为太阳精,东王父也。太和之气以为阴精,西王母也。”[99]这与今本《老子中经》关于东王父、西王母的表述一致。今本《老子中经》第四章关于西王母的“金城九重”之说,亦见于《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卷四《九京九山通生天人八十一好元置品》第十:“昆仑上宫,亦名玉京玄都之山,金城九重,下统九气,玉楼十二。”[100]这里不但有今本《老子中经》“金城九重”之说,也有《太平御览》卷六七七所引《历藏中经》“玉楼十二”之说[101]。
又如今本《老子中经》第十九章:
上有九人,三三为位,左有韩众,右有范蠡,中有太城子。左为司徒公,右为司空公,中有太一君。左有青腰玉女,右有白水素女,中有玄光玉女。玄光玉女者,道元气之母也。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卷五《元始化身而立三清三十六相元置品》第十一:
上有九人,三三为位。左有韩众,右有范蠡,中有大成子;左肾为司徒公,右肾为司空公,中有太一君;左有青腰玉女,右有白素玉女,中有玄光玉女。玄光玉女者,道之元气,生成之母[102]。
两处之文大致相同。而这里的“左有韩众,右有范蠡”,与《老君变化无极经》所称“韩终范蠡相辅匡”[103]的模式也很相近。
总之,今本《老子中经》的神真体系受到了洞神类经典的很大影响,该经在成书过程中又吸收当时许多经典的神真名号。
今本《老子中经》的修炼方法同样多因袭他经。正如今本《老子中经》在隋唐时的经名“老子历藏中经”所昭示的,历藏为该经很重要的修炼术。该经第二十六章即曰:“子俗为道,当先历藏,皆见其神乃有信。”所谓“历藏”,即《太上灵宝五符序》中所说的从头至足“存其神,养其根,行其气,呼其名”[104]。荀悦《申鉴·俗嫌》:“若夫导引蓄气,历藏内视,过则失中,可以治疾,皆非养性之圣术也。”[105]可见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术,至迟在东汉时亦已广泛传播。但大概在南北朝时期,道士们将历藏术与老子联系起来。《太平广记》卷一“老子”条下云:“是以所出度世之法……次存玄素守一、思神历藏……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七十卷,皆《老子本起中篇》所记者也,自有目录。”[106]《云笈七签》卷十引有《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可能与此《老子本起中篇》有关。《云笈七签》的引文载“老君作《道经》,复作《德经》”[107],不及“中经”,那么《本起经》的时代似乎应早于今本《老子中经》。也许正因为南北朝时将历藏与老子接合,所以才有好事者造作了“老子历藏中经”,将历藏术的发明权送给了老子。
《老子中经》第二十七章为咽云牙法。《真诰》卷十八《握真辅》:“泰和二年四月,服青牙。”陶氏自注:“此言青牙始生法。世未见经。”[108]加藤千惠即据此谓《老子中经》当在泰和二年(367)以后出现。完整的咽云牙法见《无上秘要》卷七十六《咽云牙品》引《道迹经》,谓“南岳夫人受清虚真人方”[109]。《道迹经》,即《真迹》,《真诰》卷十九《翼真检》:“真诰者,真人口受之诰也……而顾玄平谓为‘真迹’。”[110]是《道迹经》为顾欢所作。既然咽云牙方为南岳夫人魏华存所传,那显然应是上清派的修炼术,今本《老子中经》又攘之以为老子所传。
《老子中经》第二十八章至三十二章分别为六甲、六丙、六戊、六庚、六壬之日祝愿法及存思五脏法。《正统道藏》太平部有《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111],该经所见六甲至六壬日之祝文,与《老子中经》所记基本相同。《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于祝愿后为咽云牙法,与《老子中经》第二十七章相近;后为食日、月、斗、星之精法,与《老子中经》第三十四至三十六章食日、月、太极之精法相近[112]。《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后又为六甲至六壬存思五脏及“弱水黑炁”法,与《老子中经》第二十八至三十二章的内容亦相近。
除以上十章外,二经还有不少内容相近,如《老子中经》第十一章:
太素乡中元里中黄真人,字黄裳子,主辟谷,令人神明,乍小乍大。常以鸡鸣、食时祝曰:“黄裳子,黄裳子,黄庭真人在于己,为我致药酒松脯粳粮黍臛诸可食饮者,令立至。”祝讫暝目,有顷,闭口咽之二七过,即饱矣。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当行中极。存脾上黄人,形长三寸,两手中各有一黄人,黄炁上通天,下入身体,即见其神,便呪曰:“黄裳子,黄裳子,黄庭真人在吾己,为我取醴酒肥脯神仙芝草诸可饮食者。”便引咽之,三五而毕。
《老子中经》第四十一章:
鬼箭十二,可以辟兵。常思心中十二芝茎,上与肺连,以意挹之,名曰鬼箭。兆常行之,五兵自辟,凶恶自亡,以击四夷,捐撝电光,但闻兵楯刀戟金银。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当思心中有十二芝茎,正赤五色,上与肺连,名曰思箭。以意把之,太一引怒,心中正圆,名曰威喜。此乃天神太一、道太一。常存守百思,可精念之。
《老子中经》第四十四章:
还精绛宫之中法,常以月一日、十五日、晦日,以日初出时,被发东首向日卧,以左手摩两乳间,下至心,九反而止。拊心言曰:“神乎[113],神还绛宫,无离己身;神乎!安居静处,与己言语。”如此三乃止。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思日中黄精赤炁来下入口中,咽之三九止。止便呪曰:“日帝君,月夫人,神乎神乎,还归绛宫,俱养小童,太一玉女,无离其宫。”凡三呪文,思肺中白炁来上至口中,咽之三七而止。
无疑,这二部经应有相互因袭的关系。笔者认为,应是《老子中经》因袭《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首先,《老子中经》除存思五脏和咽云牙的章节外,其他诸章并无明确的五方、五藏观念。又据前引第二十五、三十七、五十一等章,《老子中经》特重心肾脾三脏,而非五脏。而第二十八至三十二章中如此明晰地五脏、五行相配,并与弱水并列,当与其他诸章出处不同。《抱朴子·遐览》有“食日月精经”“食六气经”,可能便是《老子中经》及《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的共同源头。
其次,黄裳子信仰起源甚早,《抱朴子·杂应》:“或思脾中人名,名黄裳子,但合口食内气,此皆有真效。”[114]是黄裳子为脾中主神。《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亦谓“存脾上黄人”[115],与之相应,故有“黄裳子”之祝。但《老子中经》第二十章云:“故胃中神十二人谏议大夫,名曰黄裳子、黄腾子、中黄子,主傅相太子、玄光玉女。”第二十三章又谓脾神为玄光玉女。是黄裳子为胃中辅神,此祝与之极为不合。且该祝文在第十一章中亦与前文不连,颇疑为他处羼入。
由此可见,今本《老子中经》的历藏法、咽云牙法、食六气法、食日月精法等修炼术均源渊有自,袭自他处。
通过上面的分析,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概在刘宋时期,流行一种老子除授尹喜《道德经》上下篇外还有“中经”的传说。受此影响,当时兴起了造作“中经”的风潮,《历藏中经》《玉历中经》《老子中经》《神仙中经》等,都是在此风潮下造作出来的“中经”。
二、南北朝时期,除了有“老子中经”的传说外,还有“玉历经”“太清中经”等传说,这些传说使新造出来的经典附会出相关的经名,从而导致了这一类经典异名较多。
三、今本《老子中经》在隋唐之际的名称应是“老子历藏中经”,《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的《玉历经》《老子中经》应该都不是今本《老子中经》。元《玄都宝藏》中所收的《老子中经》可能也与今本《老子中经》不同。
四、今本《老子中经》的神真名讳、修炼方法都大量因袭前世道经。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3月),此据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郜同麟老师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