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文化|蜂业贸易文化的中兴时期
前情回顾:
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四)
——蜂业贸易文化的中兴时期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 葛凤晨 陈东海 历延芳
长白山蜂业贸易基于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传统的生产优势,延续千年,在长白蜜蜂文化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明代马市蜂产品贸易
明代辽东马市是由古代互市发展而成的专业市场,互市是综合性贸易市场,马市(还有木市、猪市等)则为专业市场。明朝为了选用军马充实防务,于永乐三年(1405年)在辽东边墙东西各段先后开设广宁(兆镇)、开原、抚顺、清河、宽甸、瑷阳等马市,每个马市都有关和市,故有“三关三市”、“五关五市”之说。进入马市的马匹及货物,首先要在人关时经检验收税方准入市交易。由于边墙内外,汉、女真、蒙等民族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马市上出现了农产品、土特产品等贸易,日趋兴旺。马市分官市和私市,官市公开交易,有官员管理;私市是各族人民有无相济的自行交易。在马市上蜂产品的交易量较大,仅万历十一年至十二年(1583〜1584年的八个月间,海西女真在开原马市出售蜂蜜1460斤;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女真在广顺马市出售蜂蜜3000多斤;万历十二年(1584年)三月初七日,女真在开原马市出售蜂蜜1165斤,蜡63斤;嘉靖年间,海西女真在开原马市的17起交易中,出售参蜡8729块。这些例举,仅是从部分辽东残档中统计出的数字,从200多年的马市发展历史分析,蜂产品的贸易规模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每逢开市之日,女真各部首领传箭为令,千百成群,呼啸而至”,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一次入市人数709人,到万历年一次竟达2237人。原为每月开市1〜2次,随着贸易的兴旺,后改为每隔1〜2天开市3〜4天,市场达到空前繁荣。参加马市贸易的有来自千里以外的东北边境少数民族;还有来自中原的商人,商人们在马市上收购蜜蜡、人参、貂皮等商品,转销内地。明朝,对参加马市贸易的夷人实行抚尝政策,根据贸易额尝以银两或酒席,鼓励入市交易,对出售的商品抽分(即收税),蜂蜜每10斤抽银1分,蜡每斤抽银1分。最初蜂蜡、参蜡抽分以块计算,每10块抽一块。在马市上虽然有古式秤,但人们有时仍不以斤计量。如:蜂蜜以垛、斛,蜂蜡以块为计量单位。当时在交易中,以货币或易物等多种形式进行。
女真通过马市交易,以大量的蜜蜡、人参等土特产品换回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为后来满清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本文作者葛凤晨研究员
二、明清时期的蜜市贸勗
古代长白山区的蜜市也是专业性市场,多出现在蜂蜜产地的集镇,规模不一,有的蜜市单成市场,有的则在综合市场中设蜜市。女真各部都有采捕蜂蜜和食用蜂蜜的传统习惯,生产和经营蜜蜡的历史久远。因此,从女真到满洲时期,在局部地方出现了蜜市。明代建州女真盛产蜜蜡,很多人从事蜂蜜采捕和养蜂生产活动,成为当时长白山区的产蜜地之一。每年完成向朝廷进送贡蜜的任务之外,还开设“蜜市”,进行蜜蜡贸易活动。远近各族人民纷纷前来购买或易换蜜蜡。据《绝域纪略》记载“多洪有蜂蜜,贵家购之以佐食”。多洪是清朝从盛京至宁古塔驿道上的一个较大的驿站,今在吉林省蚊河市前进乡附近,清朝这里不仅是一个较大的居民点,而且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蜂蜜生产地(现在也是椴树蜜产地),古时曾是驿道上的一个有名的蜜市,有很多官员和民众在这里购买蜜蜡,流传至今。
三、古代对外蜂产品贸易
古代长白山区对外蜂产品贸易,有文献记载的主要是向日本和朝鲜出口。727年渤海国派出24人的使团,礼谒日本天皇,献国书和礼物;739年渤海国派巳珍蒙携带蜂、人参等礼物从旧国都敖东城(今敦化)出发赴日本,日天皇回赠渤海国絹、丝、锦等礼品。从此,渤海国同日本经常进行这种宫廷贸易往来,到919年的206年间,渤海国派团访问日本34次,最少的由22人组成,最多的达359人;日本访问渤海国13次;渤海国向日本输出蜂蜜、毛皮、药材等土特产品,从日本输入丝织品、黄金、水银等。渤海国以外交使团这一官方形式,频繁地跨海开展贸易活动,日本也觉察出渤海使团的用意,“实是商旅,不是宾客”。除了官方使团的“宫廷贸易还有更大规模的民间贸易。如:746年渤海有1100人赴日本进行交易,此期,渤海生产的蜂产品不断地出口日本,写下了中日两国人民悠久的蜂业贸易历史。
古代长白山区同朝鲜通商的历史较早,辽、金、元时代都在中朝边境上设互市。后金对外贸易渐渐以朝鲜为重心,在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设互市,人参、蜜蜡等是互市上的“专利”商品。
清王朝建立后,朝鲜做为番属国,除开展朝贡贸易外,还在朝鲜的会宁、庆源开设互市,每年正月满洲八旗人民往各城互市贸易,由宁古塔,吉林乌拉等旗署派官员赴各城监督,并规定每次开市限20天.在互市上常有蜜蜡贸易。
四、从古代发展而来的近代蜂产品贸易
清末明初,自古代延续下来的采捕野生蜜蜂,土法饲养中蜂、新法词养引进的西方蜜蜂融合为近代的长白山区养蜂业。与此同期,长白山区蜂业贸易也由原始贸易,逐渐进入了近代蜂业贸易。在城乡市场上广泛出现店铺以后,经营形式有代办商、行商、坐商等,这种变化,大大方便了蜂产品的购销。吉林城是长白山区重要的蜂产品集散市场,经营蜂产品的有天茂、德庆祥、永升、世一堂、三义堂等杂货店,还有很多的药店经销蜂产品。当时吉林市场蜂蜜每斤40吊,黄蜡每斤120吊。1914年蜂蜜上市量为5万斤,1915 年为4.2万斤,1921年零售粗制蜜7. 56万斤,精制黄蜡8240斤。
据史志载,清末在吉林养一桶蜂,年采蜜30〜50斤,收益10〜20元,全省年产蜜10万斤以上。光绪末年,磐石县年产蜂蜜2800斤,每百斤30吊,年产蜂蜡500斤,每斤300文。民国三年(1914年)元月,通化县以蜂蜜、蜂蜡等物品参加了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民国四年九月积盛和药店代表通化县将1斤“霜蜜”、10斤“雪蜡”送北京商品陈列所展出。民国十八年(1929年,.永吉县蜂蜜每斤现洋4角8分,蜂蜡每斤1元6角,除本地销售外,还大宗运往外地出口。二、三十年代,中东铁路线养蜂17840箱,年产蜜65万多斤,价值俄币18万多元;奉天省养蜂2053群,年产蜜4万多斤,蜡1400斤;汪清产蜜5300斤。此期,长春输出蜂蜜5000斤,每斤4角,黄蜡1500斤,每斤7角;大批蜂蜜、蜂蜡等自营口销往关内及出口日本、朝鲜,蜂蜡每年以营口输出3.5万磅,价值不下1万两。二十年代后,长白山蜂蜜向关内及日本、朝鲜等地输出量日趋增多,“有推广销路之趋势焉”。
长白山蜂业贸易,在原始蜂产品贸易的基础上,经过马市、蜜市、出口等贸易形式的演化,逐渐发展为近代蜂业贸易,从而进一步形成了长白山蜂业贸易中兴时期的文化,它标志着民族进化和经济的繁荣,它是长白山古代蜂业贸易发展的里程碑。
未完待续
精彩链接:
长按二维码,欢迎关注吉林蜂研微信公众平台
平台功能
发布蜂业信息
传播蜜蜂文化
介绍优良蜂种
推介科研产品
宣传蜂类授粉
进行研发推广
践行科技扶贫
建设生态产业
蜂研蜂采
文/泽华
吉地松江续长白,
林葱椴黄应香槐。
蜂飞促农提质效,
研发扶贫保生态。
创制良种遍华夏,
新锐熊蜂授粉来。
发掘乌拉蜂文化,
展翼启航百花开。
责任编辑:小蜜 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