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典藏·今艺术&投资》二月封面 |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专题连载(一)


在《典藏·今艺术&投资》2020年二月刊的封面故事中,典藏艺术家庭社长简秀枝携艺术写作者余小蕙,访问了著名画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工作室,制作了长达16页的深度专访。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图伊曼斯不仅对上世纪90年代的绘画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亦对东方传统绘画与今日亚洲社会有着深入的了解。本次专题亦邀请到了著名策展人田霏宇(Philip Tinari)和秦思源(Colin Chinnery),论述图伊曼斯对华语世界艺术家的重要影响。

我们将从今日起连载发布本次《典藏·今艺术&投资》二月刊的封面专题,敬请关注。

注:因受到近期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文中所提原定于今年3月”香港艺术周“举办的吕克·图伊曼斯卓纳香港个展因故调整。展览将调整至卓纳画廊巴黎空间,于今年6月与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同期举办。



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与典藏艺术家庭社长简秀枝合影
摄影 | 蒋惠亭


香港个展、中国印象:
吕克·图伊曼斯带走时局几多愁

文/简秀枝
原载于《典藏·今艺术&投资》2020年2月刊
本文经授权转载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摄影 | 亚历山大·萨利纳斯
图片由艺术家与卓纳画廊提供

采访「当代具象绘画指标性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1958-),酝酿已久,这是典藏「迎向国际,与大师有约」系列的跨国采访计划之一。2020年1月7日,特别邀请巴黎作者余小蕙,中国信托文教基金会艺术顾问蒋惠亭兼任特约摄影,共组「典藏采访小组」到比利时安特卫普(Antwerp)Van Geertstraat 工作室,与图伊曼斯进行了三小时的访谈。

现年62岁的图伊曼斯像个思想家,他博学多闻,从历史典故到世局变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国际混血的家族基因,有着更多民族纠葛,深邃眼窝,迷离神采,看似冷漠严肃,但交叠的话题中,给人醇厚、专注与诚恳的感觉。去年卢克·图伊曼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与意大利威尼斯,有两个大型美术馆展览,之后动过脚部手术,坐过轮椅。今年三月卓纳画廊将为之举办香港的首次个展,这是睽违多年、继日本东京之后,在亚洲的展览,呈现他爬梳东西方历史、冷眼旁观亚洲发展下的艺术寓言,备受期待。

典藏团队在吕克·图伊曼斯的工作室与艺术家进行对谈
摄影 | 蒋惠亭

典藏采访小组于元月8日抵达图伊曼斯位于比利时Van Geertstraat 的工作室。那是连栋建筑的一楼,作画在狭长空间的最里端。经过长廊式空间,见有16幅作品已装裱完成,陈列墙上,明亮素朴。

采访现场,一张黄色布沙发和三张便椅,不同造型,拼凑组合,图伊曼斯与我们坐在沙发上,对于即将在三月展出的新作很是自豪,逐幅作介绍,多次秀出手机资料库的相关画面。每一幅创作都有所本,几乎来自生活,只是他化繁为简,展现俐落境界。

图伊曼斯自我要求严格,一年只创作20幅作品,而每一幅都在一天内完成,取其创意的瞬间。他透露,除了构思作品耗费时间很长、过程艰辛,甚至有些题材在心里翻腾思考了五、六年才下笔,而在每一次下笔前的两、三个小时,都处在高度压力之下。

吕克·图伊曼斯工作室在的布沙发
摄影 | 蒋惠亭

吕克.图伊曼斯使用的画笔
摄影 | 蒋惠亭

图伊曼斯坚持每一个阶段都聚焦于准备一个展览,更要有一定比例新作。而展览作品,必须讲求整个展览的中心思想与逻辑,营造整体情境之余,还要保持作品的独立自主性,呈现出多层次的意涵。在他的认知中,新作的第一次公开,都应接受欣赏与检验,作品本身能给观者直接印象;而每一幅作品都要有强烈的个性,不只适合一个展览,更要与其他作品相互串连或呼应,同时,离开展场后,还可以行遍天下,放在不同的时空展厅里,依然要有不失各自风采的本事。

今年三月卓纳画廊举办的「好运」,将是图伊曼斯首次在香港举办的个展,而展览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包涵了中国的美丽与哀愁。从文明古国的海上贸易盛况,以及大国崛起下的所有智慧与荣光。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文明会褪色,强权会膨胀。于是图伊曼斯选择透过怀旧瓷画、忧伤牛仔、失魂小丑,透过监视银幕、禁锢铁牢,微妙地抒发他对中国的爱恨情愁,引人遐想。

展览《血红:吕克·图伊曼斯论巴洛克》,由吕克·图伊曼斯策展
米兰普拉达基金会,2018
摄影 | Delfino Sisto Legnani and Marco Cappelletti
图片由米兰普拉达基金会提供

图伊曼斯对中国的印象始于文学,也曾简单涉猎书法,而真正与中国的接触,要从他实际参与跨国策展说起。除专业艺术家身分外,图伊曼斯也不时受邀担任策展人。2006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北京,翌年与中国策展人余辉共同策划「中国比利时绘画500年展」,把15世纪以来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创作作了巧妙连结与对话,展览分别在布鲁塞尔与北京两地举行,为中比之间开启艺术对话大门。2009年图伊曼斯又与艾未未在布尔塞尔合作「事物的状态」展,也对中国艺术生态有了更深入了解。图伊曼斯的创作特质,例如,克制、隐喻与距离感,对中国艺术界产生重大影响。他把中国艺术家带到海外,也因此结交许多中国艺术界朋友。张恩利在布鲁塞尔个展,他是开幕及晚宴上的座上宾,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2015年,图伊曼斯在北京与上海举行座谈会,与中国艺术界的交流更直接。2016年在意大利米兰Prada基金会策划的联展「血红」,把暴力联想下的血与红作了赤祼祼的呈现,仿佛也让人联想到天灾人祸频传的近代中国。随着出入中国次数的增加,图伊曼斯对中国的了解与日俱增,历史、文明、荣光之外,许多敏感地区与话题,也让他印象深刻。长年来鞭辟入里的观察心得,与复杂情绪,仿佛让图伊曼斯透过香港的首展,得以一吐为快语意与情境,成为他有血有肉的完整中国观点。

1992年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上,吕克·图伊曼斯个展现场
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2004年伦敦泰德现代美术馆吕克·图伊曼斯个展现场
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在典藏采访小组的采访中,图伊曼斯依序介绍此次个展作品,瓷砖、猫头鹰、气球、牛仔、小丑……,跨领域、多层次的安排,让人从16幅作品串接出他的近期思维。整个展览,以瞳孔开启,结束在《投影灯》(Projector)一作,滴水不漏。

极低彩度的老旧电视画面,象征的是开启的瞳孔,发想自前作《信鸽》(Pigeons)的概念。2019年威尼斯格拉西宫的大型展览「皮肤」上,三幅取名为《信鸽》的小品之作像是生病放大的生物瞳孔,令人慑然。瞳孔,意味着逼视、看管、控制,是现实世界里的监视器,或人脸辨识器。图伊曼斯笔下的灰色正方孤角画作,是个没有具体影像的电视萤幕,因为没有清晰影像,让联想的范围无所不在,也无所不惧。图伊曼斯的清楚脉络与逻辑,涵盖性多元,指涉对象,就不言自明,正是泱泱大中国。


该作品为法国皮诺收藏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信鸽》,2018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图伊曼斯把自己塞进破旧的布沙发椅,他手上香烟,一根接着一根地抽,吞云吐雾中,眼神时时陷入沉思,说到幽默处,也会浅浅微笑,像是训练有素的西方哲学思想家,深邃凛然。身为当代具象绘画标制性艺术家,他对「绘画已死」嗤之以鼻,也不在乎时潮变化,或者艺术市场的花拳绣腿。他强调作品来自现实,现实让他随时保持灵感,不是为绘画而绘画。距离感,一直是他看世界的视角。

2010年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吕克.图伊曼斯个展现场。(卓纳画廊提供)

「什么是好作品?」

图伊曼斯回答:「一幅好作品,就是处于静肃无声的环境时,猛然听到一记惊雷的力量。」他一直这样对好作品下定义,也一直在觅寻这种有如惊蛰闪雷的瞬间创思。62岁的图伊曼斯对于他的要与不要,非常明确,在乎与不在乎,非常清晰。例如,勤读历史、周游列国、关怀时局变化,让自己保持敏锐,又与时俱进。无论心情的高潮或低潮,面对每一幅画,图伊曼斯都自我要求在一天内完成。不满意的作品,绝不让它离开工作室。作品的完成,有他讲求「刚刚好」的火候。不进工作室画画的其他时间,则大都用来搜寻、思考、沉淀,甚至教学、修订出版品、或者行脚天下,用来刺激自己保持创作上的敏锐、洗练与精准,尤其在收放之间,力求恰到好处。

吕克·图伊曼斯回顾展《肌肤》现场,威尼斯格拉西宫,2019
©吕克·图伊曼斯
摄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对图伊曼斯来说,创作近40年、大半生的600多幅作品,已经证明他的艺术理念与高度。保持尖锐犀利,不滥竽充数、不随市场沉浮,因为做个有血有肉、领航时代的艺术家,比多产多金工匠,来得有意义。释出的作品中,他坚持三分之一必须流向美术馆与机构,这是不变的市场原则,信守再三,也成功落实。

不关心拍卖市场交易,也不热衷市场运作,图伊曼斯完全信赖他的代理画廊。1992年参与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与大卫·卓纳(David Zwirner)结识后,从1994年接受代理,迄今已超过26年,图伊曼斯完全以信任、分工的方式,尊重画廊两年一次的展览安排,时时准备国际重要美术馆的学术展览。即将在香港展出的16幅作品于2019年创作完成,也就是说荷兰与威尼斯两个美术馆展览之后,集中在去年下半年才创作完成。十分难得的是,以平面创作为主的16件新作当中,影像作品《猫头鹰》(Owl),描绘展翅翱翔的猫头鹰,影片不长,拍摄得维肖维妙。如众所皆知,龙是东方中国的图腾,而猫头鹰则是西方动物,是记忆、知识和智慧的象征,充满高瞻远瞩的形象,但它也是掠食者,在登高望远下,弱肉强食,捕孤夺弱。由于猫头鹰飞翔是无声的,不容被外界所察觉,所以,会失之防犯,也不知道害怕,常常身陷险境而不自知。因此,以猫头鹰创作,暗喻着佛口蛇心、笑里藏刀。

该作品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馆藏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国务卿》,2005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这样的寓言,是否影射大国崛起下,给人表里不一的印象?」

图伊曼斯曾表示,1980到1985年自己曾对色彩瑰丽的平面创作有过窒息感,因此中止了绘画,全心投入电影拍摄,前后达五年。然而这段影像拍摄经验,让图伊曼斯更懂得把自己抽离出场景,用冷眼旁观一切。现代文明,打造的现代都市,栉比鳞次,一柱擎天。图伊曼斯借助新媒体捕捉了现代都会城市。《深圳》(Shenzhen)作品中,他从YouTube直接挪用深圳市容的影音定格画面,画面上保留两个三角形大游标。图伊曼斯并没有去过深圳,但已经把深圳刻画得惟妙惟肖。只是光鲜亮丽背后,有着对香港的喟叹与惋惜。1997年香港纳入中国的一国两制;23年后的今天,增添了许多变数与不确定性。一向具备敏锐国际情势观察的图伊曼斯在访谈中直呼可惜。而中国政府铺天盖地为深圳新市镇作宣传,带着些许错愕,他选择冷眼旁观,以素雅的蓝为背景,仿佛附和着深圳在政策支持下的美好未来。艺术家直接挪移带游标的网路画面,看是理所当然,正反应了当下的时代语境,淡淡的政治性,仿佛就在游标的碰触之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散步》,1993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几乎占去整面墙的节庆气氛作品,像幅抽象画,取材自某一个重大政治事件上。大片气球升空,随风飞扬,斑斓缤纷。中国人爱热闹,逢年过节,大型活动,无不以气球助兴,而重大政治事件,也有灾难远离,祈求平安的期待。以具象绘画取胜的图伊曼斯,除了快笔勾绘近景有几个气球型,呈现样貌外,而大部已成为简化为斑斑点点,淡化了这个政治事件的梦魇。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瓦利》,2007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破题中国的,莫过于墙上的三幅取材自台夫特瓷器(Delft porcelain)的作品。台夫特瓷器又称台夫特蓝瓷,最早出产于荷兰南荷兰省台夫特,16世纪后开始制造,因受中国青花瓷影响,颜色以青白花为主。台夫特蓝瓷,后来也被用来称呼具备这种特定风格的陶瓷,其底釉为白色,再以氧化金属釉来作彩绘装饰。因母亲是荷兰人,图伊曼斯称自己是半个荷兰人,他在荷兰老家看到台夫特瓷砖的纹饰,便以手机拍下来备存,再从手机存档中挑选出三组图案,挪移到画布上,做出白色瓷砖效果,蓝色人物维妙维肖,其中两幅还留有黑色的边饰,把工艺装饰净化为当代创作,对活生生的东西方贸易交流作了最具说服力的连结。图伊曼斯解释,17 世纪之间欧洲与中国、日本已经开启国际贸易,当时荷兰有大贸易商,与东方国家从事经贸往来,取得货源后卖到欧洲荷兰的贸易兴盛的国家,后来中国的明瓷发展停顿,反而给了欧洲商人喧宾夺主的机会。欧洲贸易商把早期来自中国的明瓷加工升级,然后用很便宜的价格回卖给中国,产生丰厚利润。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容器》(Container),2019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选择白底蓝偶作为香港新展的创作题材,一来,瓷器是中国与欧洲国家贸易的源头,东西交流,其来有自;其次,图伊曼斯涉猎过中国书法与画本,喜欢提肘拿毛笔的感觉,尤其对苍劲有力的书法线条,十分好感。当他看到明瓷上中国工匠的熟练勾画时感到兴趣,自己也下笔尝试。栩栩如生的俑偶造型,他俏皮地加笔添意,有在滑手机的,有手足舞蹈的,也有急行快步……在在逗趣可爱,古意盎然。戴着帽子的驼背人仿佛宜古宜今,他知道这种中国式幽默,可以引中润西,而面向中国文化探索中,四百年前的东西贸易。中欧贸易话题再度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幽默小菜,发思古幽情之外,借古鉴今,趣味盎然。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伊莎贝尔》,2015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中世纪的动物互动,也成为图伊曼斯借古喻今的怀旧题材。炯炯有神的中世纪肥猫与暗角处诡谲的狐狸,是沆瀣一气、使坏谋奸,还是物与类聚、相互取暖,也甚具想像空间。图伊曼斯始终在构思取材上下功夫,老题材新诠释,他把框都画进去,饱满结实画面。

牛仔是美国大西部的象征,一般让人联想到骠悍威武、草莽侠义、呼啸奔驰的画面。但图伊曼斯的牛仔,俊美红领巾与灰呢帽,嘴唇微贴,双眼忧郁,是柔情铁汉,还是失意旅人,满面愁容中,令人好奇。图伊曼斯的笔中带神彩,无声叹息,力透画背。这样的蓝色抒情牛仔,在中国百业齐飞,大家抢着拔尖出群的众多话题中,过了时的草莽英雄,是否也是意有所指,忍不住让人推敲思索了起来。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审视之四》,1992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小丑》(Clown)在该批展览作品中更具故事性。以小人物为主题,呈现出更多内心戏,深情近似无情的风格,一直是图伊曼斯的拿手才艺。作品构图看似简单,充满有机发展性。黄、红、蓝在人物的躯体给予画龙点眼式的处理,视觉效果良好。这也是惜色如金的图伊曼斯的高招,在灰黑为主的冷调之后,给予人生丑剧以色彩和亮点,凸显画面效果,而刻意模糊的颜面、持续走动的身躯,赋予人物更多灵动。

《怒》(Raged)里中世纪的凶猛大雄猫,身旁参夹着温顺黑狐狸,究竟是什么动物寓言?图伊曼斯妙笔生辉,不只外型鲜活,不安好心的脸谱上一双厉眼,令人心悸,隐藏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他要观者自己去揣摩。

吕克·图伊曼斯 (Luc Tuymans)
《无名者 VI》(Anonymous VI),2019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另两件作品中,刚劲人造树与笔挺制服给人似真是假的感觉,图伊曼斯言简意赅,提出质疑。首先,《树》(Tree)中灰色的大树干,几根枝芽,以为置身郊野,其实是人造树,是僵硬呆板的人工赝品。无独有偶,旁边一幅《套装》(Outfit)没有头像的帽子与制服,展现了图伊曼斯寻找创作主题的幽默感。制服帽子十足工整,但虚假有余,是否取其虚有其表的意思,和人造假树沆瀣一气,成为虚假现实世界的反讽,引人遐想。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树》,2019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盖世太保是纳粹德国时期的秘密警察,以灭绝人性的手法进行破坏,人命如蝼蚁的景况令人不寒而栗。作品《牢房》(Cell)中,图伊曼斯以监狱里冷冽门板、四个窥探小孔,说明门里门外的恐惧凄楚,寓意深远。他对政治的观察一向锐利,但非常谨慎,避免一开始就被赋予政治性,让作品成为政治宣传。他最受瞩目的政治意涵作品探讨比利时与刚果殖民历史,2001年曾参加威尼斯双年展。2019年威尼斯格拉西宫「皮肤」展览则以纳粹时期为展览主线,是「画中有政治」的代表作。图伊曼斯以最平静的态度探讨敏感话题,发出最温柔、也最阴森冷冽的直接控诉。他常说,生活是政治的,而艺术不是。没有政治的张牙舞爪,却有政治的隐喻暗示,图伊曼斯的举重若轻与谈笑用兵,令人钦佩。

意大利拿坡里是仅次于米兰和罗马的义大利第三大都会区和欧洲第十五大都会区,也是意大利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图伊曼斯一年花五个月云游四海,他以拿坡里旅馆的两盏吊灯垂列作品《酒店》(Hotel)画面中,把小镇的浪漫风情,以及欲擒先纵、无招之招的生活哲学巧然入画。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中国风靡一时;这回,《酒店》中两盏黄底白灯笼,些许幢幢魅影,增添几许寒意。图伊曼斯以最简单的画面暗喻风动之前的惊涛骇浪,令人不寒而栗。

吕克·图伊曼斯回顾展《回眸》现场
荷兰蒂尔堡德庞特当代艺术博物馆,2019

对社会边缘人的关心,也是时潮。2019年荷兰蒂尔堡德庞特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De Pont, Tilburg)举办图伊曼斯的展览「回眸」(The Return)时,他曾创作了一系列「无名氏」(Anonymous)作品,是以警方网路资料取得的六幅陌生人脸孔,在没有详细背景下画出社会边缘人的苍桑与无依,迷茫眼神中有惊恐、疏离与冷漠。即将参加今年三月香港个展的《无名氏》作品,以圆秃的头像占满整个整幅画面,蓊郁挺拔眉毛,双眼嘴角有一股无言的悸忏,让人在凝视之余,有着深深的惆怅。

安静、克制、低饱和度、隐喻、距离感,一直是图伊曼斯给外界的印象。虽然他没有刻意表达每一幅作品是什么,或是给观者直接的讯息,更在严格控制创作量,因此累积了非凡的艺术成就。「无名氏」系列创作深具功力,没有人物故事背景,但凭眉宇传神,却让图伊曼斯在肖像创作中,诉说着一个个无名悲剧,尽是内心深处的无言呐喊,百味杂陈。选择无名氏作为题材,是图伊曼斯看到转型社会中的资源不对等、贫富悬殊,在社会边缘、阴暗角落,属于弱势族群。而艺术的关怀,希望是抛砖引玉之举。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投影灯》,2019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对于《投影灯》的掌握与创作,图伊曼斯不爱静态临摹,他喜欢用惊鸿一瞥,捕捉稍纵即逝的乍现灵光。在十六幅作品中,以粉红色调逆光捕影的创作展现图伊曼斯的现代幽默,切割光束,让作品温暖平和,而艺术家的美丽寓言尽在其中。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兰花》,1998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据说,图伊曼斯在家中不挂他自己作品。而他赴藏家家宴,也会刻意选择背对画作的位置,避免与自己作品对看。因为他害怕看到自己创作之后的瑕疵,他不能忍受不完美。然而对图伊曼斯来说,绘画从来都不是一种纯粹的、照亮心灵的行为,而是永远不停地捕捉历史与群体记忆的行为,从中截取有意思的主题,并将之演绎成图式语言。一个图像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永远无法复制,而是无情的、系统地呈现令人不安的图像和艺术关联。

从被抑制的群体记忆,和不可否认的历史存在,去辨认隐藏的真实。香港展览、中国印象,早春三月里能带走时局几多愁,令人期待,也值得玩味。


本文原载于《典藏·今艺术&投资》
2020年二月刊封面故事,60-75页
由简秀枝和余小蕙撰文,田霏宇和秦思源受访

相关阅读:
威尼斯格拉西宫 | 吕克·图伊曼斯大型个展《肌肤》
荷兰德庞特当代艺术博物馆 | 吕克·图伊曼斯回顾展《回归
《三联生活周刊》| 图伊曼斯:有些感觉只有绘画能表达
《纽约时报》| "绘画的救世主“吕克·图伊曼斯的全新尝试
《芭莎艺术》| 图伊曼斯:绘画是恐惧的,永远不安全的
论坛 | 对画:刘炜与图伊曼斯
ArtReview Asia 沙龙 | 吕克·图伊曼斯对话张恩利 | 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吕克·图伊曼斯| 卓纳艺术家简介

关于卓纳画廊

卓纳画廊是位处纽约、伦敦、香港及巴黎的当代艺术画廊,现代理近60位在世艺术家和已故艺术家遗产,拥有过百人的专业团队。画廊自1993年创立至今,成功举办了众多具开创性的展览。卓纳画廊活跃于一级和二级艺术市场,一直致力于培育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当中许多已在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列。

网站:www.davidzwirner.com
微博:卓纳画廊
微信:david_zwirn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