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道法热点时评 |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主题时评
我要进群 | 商务合作微信 | 我要资料 |
我要微课 | 18205613175 | 我要投稿 |
1、让“N-1点餐”节约模式成为新时尚
冯海宁
2020年08月13日08:1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后,武汉餐饮业协会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发布包括“N-1点餐模式”在内的6条倡议。此举引起热烈反响,多地表示将参考借鉴武汉的“N-1点餐模式”。这些做法对行业企业和消费者都有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粮食节约,遏制餐饮浪费。
同时,北京、江苏、西安等地行业协会的倡议书也包括多项节约措施。如北京餐饮业协会倡议餐厅摆放“节约粮食”提示牌、宣传品,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服务。北京烹饪协会将节约精神融入线上、外卖消费等。
当各地餐饮业协会同时发力粮食节约,就能形成更大合力,餐饮行业有望形成厉行节约之风。其中,“N-1点餐模式”与“半份、半价”“小份、适价”,应该成为餐饮行业节约粮食的“主打产品”,以及消费者推崇的时尚活动。
“N-1点餐”模式多年前就已出现,但遗憾的是没有广泛普及。这是针对多人就餐提倡的一种节约模式,“N”代表就餐人数,“-1”是指按人头少点一个菜。由于多人就餐容易浪费,“N-1点餐”模式无疑可促进餐饮业节约粮食。
而“半份、半价”模式,是针对两三人就餐或者家庭就餐,“半份”既有利于节约,饮食也相对丰富,而“半价”则能降低消费成本推动节约。至于“小份、适价”,有利于一两人就餐,兼顾了“量”与“价”,也应成为消费时尚。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推广“N-1点餐”模式的最大挑战是公款宴请、商务宴会。目前,虽然党政系统的“三公”经费一压再压,但某些企业或事业单位宴请宾客时,为了单位形象、领导面子往往超量点餐,浪费比较严重。
所以,如何在单位请客、公款买单消费中推行“N-1点餐”,应成为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重点。这需要企事业单位、餐饮企业以及监管层面共同努力,其中企事业单位要有务实和节约意识,餐饮企业要有倡导节约意识。
虽然说餐饮消费是一种自主行为,但浪费却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因此,应该用法律法规对餐饮业浪费现象说“不”。比如6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就有倡导粮食节约之效。2013年发布的《珠海市餐饮浪费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对于顾客被误导点菜过多等现象,政府相关部门会责令改正,并警告,若经营者拒绝改正或在指定期限内未改正的,视浪费情况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这些都深刻启示我们,在促进餐饮业节约粮食方面,以制度约束浪费现象也是一种选项。当粮食安全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命题,从立法环节到执法环节,都应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理粮食浪费的举措。
让“N-1点餐”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让“半份、半价”“小份、适价”“打包”等成为一种习惯。虽然实施起来有一定挑战,但如果全社会积极行动,新风尚很有希望改变粮食浪费陋习,关键在于餐饮消费相关各方及监管者怎么做。总之,促进餐饮业节约粮食,缺的不是办法而是决心。
2、杜绝“舌尖浪费”要从“刀尖”抓起
乔杉
2020年08月13日08:14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杜绝浪费,人人有责。武汉市餐饮业协会向武汉的餐厅发出倡议:推行N-1点餐模式,即10位进餐客人只点9个人的菜,不够再增加菜品;针对两三位客人进餐,餐厅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在节约前提下,满足消费者品种多样化的需求;每家餐厅要准备打包盒,对万一有剩菜、剩饭的顾客提供打包服务。
过去提到“舌尖上的浪费”,一般认为是“舌尖”的事情,只要顾客不再奢侈浪费也就行了。这的确很重要,如果顾客都能“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浪费现象自然大为减少,但一种文化观念的改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且“舌尖上的浪费”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即便是围绕“舌尖”做工作,也不仅仅是呼吁和谴责。
“舌尖上的浪费”,是一个体系的问题,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也不仅仅需要在“舌尖”上做出努力。武汉市餐饮企业的这一倡议,从“舌尖”延伸到了“刀尖”,也就是更好地发挥饭店的作用,让人眼前一亮。“刀尖”上的努力,这只是第一步,并不止于此。
经常有人感慨,南方和北方餐饮的不同,从盘子上就能看出。比如北方的盘子一般比较大,菜的分量也比较足。可南方菜,尤其是淮扬菜,以精致见长,一般盘子较小,上的菜较少,这也导致点的菜种类比较多。一个南方人到了北方,如果按照淮扬菜点餐的话,很有可能出现浪费现象。相反,如果北方人来到南方,如果按照家乡的习惯点菜,则很有可能吃不饱。
这里只是一个大概情况,事实千差万别。即便是在南方,到不同的淮扬菜馆吃饭,提供的菜分量也不尽相同。中餐的传统生产模式,如同“盐少许”“油少许”的约数一样,装盘也很少有一个准头,没有一致的标准,不仅因地不同,而且因店不同,甚至因人不同、因手不同,同一个厨师在不同时间内炒出来的菜,装盘的分量也是不尽相同。对于很多人来说,到饭店点菜,多少有些“蒙”的成分,更多是凭感觉“毛估估”,很难有一个精确判断。
这与西餐的生产形成了鲜明反差。一个人到肯德基吃饭,只要吃过几次,基本知道自己要点几个汉堡,一般不会浪费,可到了中餐馆,却很难做到精准点菜,往往不是多,就是少。出于传统习惯,再加上现在生活确实好了,也不差几个钱,所以一般人都是往多里点。一些饭店为了能够多做生意,还放任甚至诱导顾客多点菜。
更大的浪费,其实不是顾客点菜,而是“团菜”,也就是一客多少钱、一桌多少菜,有一个标准。顾客一般认“钱的标准”,而把菜分量的选择权让渡给了饭店。公款消费、商务接待,家庭比较上档次的宴请尤其是宴席,基本都是这种模式。这种浪费,顾客有责任,但更大的责任还在于饭店。做得好一点的饭店,可能会提醒顾客打包,但一个问题是,打包难道就不存在浪费吗?很多大型宴会,剩菜那么多,怎么“打包”?即便“打包”回去,真的继续食用吗?
杜绝“舌尖浪费”要从“刀尖”抓起,也需要饭店作出改变。日前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江苏省工商联餐饮业商会联合全省各地餐饮烹饪行业组织发出倡议,除强调及时提醒顾客并提供打包服务,还提出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到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科学设计菜单,鼓励提供小份菜等。这实际上涉及改革传统中餐生产和经营模式的问题,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推行。
3、吃播“大胃王”们别再靠浪费粮食创造流量
2020年08月13日 07:32:39
来源:新京报
■ 观察家
很多“大胃王”吃的早已不是美食,而是流量和KPI。这在伤害自身身体之余,也造成了对食物的浪费。
随着直播的兴起,吃播成为一个独特的门类,由此便催生了以吃为业的“大胃王”。而随着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厉行节约之风刮起,某些“大胃王”造成食物浪费的问题也引发舆论关注。
近日,有报道称,现在有些所谓大胃王吃播秀,浪费严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食量大没什么原罪,不能说吃得多就必定是浪费粮食。但如果把部分所谓“大胃王”的问题简单归结为吃得多,那就是对其行业生态的认知不够充分。
一人吃一桌,这显然不符合人体科学,也并不是每个“大胃王”都有令人羡慕的“吃不胖”体质。实际上,很多镜头前展示的“大胃王”都是经过剪辑,他们有的边吃边吐,有的则是吃完后进行催吐。
镜头前暴饮暴食、镜头外呕吐不止,这既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也是对观众的欺骗,更是对食物的极大浪费。
爱吃,是深藏在我们基因深处的求生密码。对美食的痴迷古今中外皆然。老话说,能吃是福。如今早已不是缺衣少食的年代,我们面临的食物极其丰富。既有让人欲罢不能的柳州螺蛳粉,也有远渡重洋而来的澳洲大龙虾;既可以在夏季品尝满身金色的黄油蟹,也能去意大利挖初秋的白松露。
然而,享受美食和浪费食物,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所有浪费食物的现象都需要谴责和拒斥,这不是对人不对事地针对“大胃王”,而是针对所有的浪费行为。
根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是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大型聚会浪费率更是高达38%。虽然粮食危机看起来是个很宏大的议题,但积少成多的道理却不复杂。
现实中,一旦有人批评浪费食物,总会有人站出来反驳:这些东西都是自己花钱买的,无论吃掉还是扔掉,其实没什么差别,只有多消费、多浪费才能拉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大家都节约不浪费,农民日子更难过。这是很典型的回护逻辑,却也是名副其实的“伪逻辑”。
首先,浪费就是浪费。每一粒米、每一块肉背后,不仅有农民的劳动,还有大量的资源消耗。换句话说,你浪费的不只是钱,还是有限的资源。“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这点本该是常识。
其次,说农民会从浪费中获益也是想当然。供需逻辑链条总是跟CPI等因素搅在一起。食物大量浪费、粮食价格上涨,虽然短时间内看农民收入可能会上升,但食品价格上涨必定意味着各行各业的成本增加,社会平均购买力下降,农民作为收入较低的群体,受到的影响将更大。
无论从哪种角度看,浪费都不能创造财富,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通过浪费来实现。那些口口声声说:“浪费粮食是给农民伯伯送钱”的说法,也别再自欺欺人了。
说到底,现代文明的确给了我们足够的选择自由,有钱人可以天天满汉全席,但自由本身也暗含着节制和理性。
在此也想奉劝胡吃海塞的“大胃王”们,就别再拿着浪费当有趣了——伤害身体不值得,浪费食物更是可耻。
4、勤俭节约是传统,也是战胜困难的法宝
2020年08月13日 07:40:03
来源:澎湃新闻
前几年有个视频,孩子们长大了接二老到城里,为了表示孝敬,点了一大桌,结果吃了几个菜,其他就都浪费在桌上了。二老要打包,孩子们说隔夜菜不健康,都走吧。镜头摇走了,给了一个大场景,这是一个类似年夜饭的场景,桌桌如此……
这个视频的信息量足够大,关于爱,关于温饱,似乎还关乎健康。两代人像是活在两个平行的世界,考虑的问题各有侧重,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里头有一个无法被掩盖的问题:浪费食物,不应该。
我们这一代人在饭桌上听父母唠叨最多的一句话可能就是“不要浪费”,碗里一粒米都不能留。父母常说,你们这些孩子根本不知道我们那个时候没得吃是什么样子,是的,事非经过不知难。饥饿的体验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我们还能从心底里去珍惜粮食吗?
这个问题,不光是抛给后浪们的,更需要所有人去思考:在物质极度丰富的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取之有度,应该如何珍惜这眼前的一切。
中午和几位同事在食堂吃饭,大家谈到了不浪费的话题。比如,我们说五个人在一起吃面,就应该让师傅给下四个人的量。说到这里,大家自动看了一下碗里的菜都吃光了没。吃完了放盘子的时候,还有意识地看了一下回收厨余垃圾的,大家说,如果有一天,这个里面真的少了,那就真的节约了……
整个过程是如此自然而然,可见,勤俭节约一直刻在中国文化的基因里,所以它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习惯,接受起来一点也没有违和感,不管你出生在哪一个年代。
一个说法是,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曾经被认为有难度的垃圾分类,现在也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所以不浪费粮食,对于任何一代人来说,也不会成为难事。
大道理不用多说了,想着这么热的天,还有辛劳的父辈们在田间地头劳动,我们就真的应该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了。
父辈们说的那些话,也是从老祖宗们那里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节俭是美德,共克时艰更是传统,这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遭遇过不同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能够团结也能够克服,这是刻在中华文化里的绵延不绝的力量。这是我们能够保持自律的原因,也是自信的源泉。
5、多管齐下,有力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20-08-12 13:05
作者:向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一些地方的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非常严重。要多管齐下,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加强餐饮节约宣传教育。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压力大的认识,增强粮食安全危机意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引导人们践行绿色生活、抵制餐饮浪费。可以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推动餐饮节约理念进家庭、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加强不良消费习惯改变。大力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推动餐饮消费习惯从“吃剩有余”“顿顿有余”向“杜绝浪费,够吃就好”转变。大力开展“光盘行动”,鼓励顾客点半份菜, 及时提醒顾客就餐完毕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带走, 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针对宴席浪费较为严重的现象,餐饮企业在提供宴席服务时,既要尊重顾客消费需求、又要体现绿色生活方式要求,科学设计菜单或套餐,合理安排宴席流程和餐台数量,切实提升餐品和服务质量,引导顾客理性定餐、合理消费。严禁餐饮企业借提供套餐服务的方式推销过量的宴席,切实减少食品浪费。
加强餐饮法规制度约束。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严明的法规制度是制止餐饮浪费的根本之策。餐饮业协会要健全“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餐饮浪费”的标准,提升餐饮企业绿色发展的水平,引导餐饮企业主动学习、适应、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和服务方式。加强立法约束,以法规形式规范餐饮消费行为,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消除中国式“剩宴”,最大限度减少餐饮浪费。
加强餐饮消费督促检查。针对在宴席、自助餐、机关食堂等场合浪费的问题,注重运用各种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对那些陋习不改,依旧讲排场、比阔气,造成餐饮浪费严重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批评曝光,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各地要做好对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的指导工作,建立督导、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大督查和考核工作力度,深入餐饮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和督导,确保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向秋)
6、加强立法,以刚性制度约束制止餐饮浪费
沈慎
2020年08月11日21:3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时,这样指出。他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餐饮大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食物浪费问题愈发凸显。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每人每餐,浪费率为11.7%。2013年至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如此巨大的食物浪费,令人痛心。居安思危,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特别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遏制餐饮浪费,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开展“光盘行动”到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提出要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推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等,“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客观来说,一些地方餐饮浪费行为仍然存在,部分领域浪费现象禁而难绝。尤其是在饭店、企事业机关和学校食堂等重灾区,米饭整碗倒掉、菜肴只动了几口,类似场景天天上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对食物的敬畏,但为何食物浪费现象屡禁不止?中央三令五申、各级也都出台文件,但为何落实起来仍困难重重?原因是多样的。现实中,一些人出于虚荣心、爱面子、讲排场,婚宴接待、商务宴请时“只有剩下很多饭菜,才能显出主人的热情,否则就会让宾客感觉不真诚”。有的人缺乏节约意识和科学膳食观念,对粮食浪费行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理所应当。除此之外,缺乏约束性措施和惩戒机制,也造成了管理缺位,监管者只能口头上倡导,对浪费行为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制止。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粮食浪费的危害性、在行动上采取更有力举措、在落实上下大力气。既要以立法建立刚性约束、督促习惯于浪费食物者改正,更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以崇德守规使人们回归餐桌理性和文明。
不久前,联合国发表《 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警全世界将迎来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性蝗灾的影响,今年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我们都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往期资料分享
暑假预习:七上道法知识提纲暑假预习:八上道法知识提纲暑假预习:九年级道德与法治高频知识点梳理
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精选 中考道法:《抗击疫情专题》新题练习 2020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2020全国“两会”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微信:18205613175
精品道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