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秋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中考政治 2023-02-12
 
我要进群商务合作微信 我要资料
我要微课18205613175我要投稿

热点推荐

2021年中考道法复习提纲汇总

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背诵(黄金宝典)

干货|九上道法背诵模板

九上道德与法治概括与评论题角度汇编

2021年中考道法复习知识点( 填空+答案)

2021年中考道法热点:粮食安全问题

中考道德与法治解题思路和答题模板(非常实用)

名师微课|中考道法:时政热点微课

中考道法主观题汇总(二)

2021年中考道法热点:中国之治  中国力量

2021年中考道法热点:依法治国—民法典、抗疫

2021年中考道法一句话记忆:法律专题

七上道法教材习题答案

八上道法教材习题答案

九上道法教材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

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情景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

(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

(展示图片)


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提示:母子()关系。   提示:消费关系。

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活动三:情景图片展示


我是消费者      我是大哥哥

1.读图分析:在这些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一定的吗?

提示: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不是确定不变的。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分析自己参与了哪些社会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身份。

提示:父子()关系扮演儿子(女儿);师生关系扮演学生;同学关系扮演同学;公共关系扮演公民;等等。

活动四:小辩论


让学生分成两组,对以下两个话题进行辩论:

(1)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

(2)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吗?

让学生搜集资料,更进一步地理解人的成长和发展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站,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了解到了我们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3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

4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在情境创设法教学尝试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尝试中,注意到要适合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活动所经历的过程与发展,让他们成为协同共事、协同研究的团体,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能力目标

养成亲社会的习惯;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为社会作贡献。

教学难点: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

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快乐,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都是在社会交往中的亲社会行为都是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的行为都是文明的行为。

教师过渡: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探讨我们在社会中成长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一)人是不断社会化的

活动一:情景探究《狼孩的故事》


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起来。

教师总结: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活动二:探究人的社会化过程

(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提示:这四幅图片表明了我们成长的社会化过程。图1是母亲抚育子女教子女学习知识。图2是几名好友在一起玩乐感受集体的温暖。图3是老师在教学。图4是学生在参加社会劳动。

2.这些活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些活动是未成年人走向社会的开始是未成年人了解、熟悉社会活动、社会规则的开始是未成年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从牙牙学语到参加劳动是不断的社会化过程。这些活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它们有助于我们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活动三:探究社会生活

(展示图片)


1.阅读图片,分析我们从社会中获得了哪些需要的东西。

提示:通过图片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在社会上获得粮食获得书籍、购买衣服、乘坐公交车等。

2.谈一谈我们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

提示:如果没有这些从社会上获得的物品和得到的方便,我们是不能在社会上生存的,所以我们要关心社会,奉献社会。


(二)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及实践

活动四:播放视频——白芳礼的故事


1.分析:白芳礼老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提示:白芳礼老人的行为是一种奉献社会、关爱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2.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向白芳礼老人学习?

提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的互帮互助中,向社会尽自己的一分力量,我们感受到快乐,体会到社会温暖。我们亲社会的行为表现在多方面:遵守规则、爱护环境、团结同学、互相谦让、彼此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提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活动五:欣赏故事《公益活动》

中学生可以参加的公益活动有:宣传环保、交通知识,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扶助老弱病残,到社区打扫卫生等。


提问:我们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教师总结: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板书设计

在社会中成长

4教学反思

《在社会中成长》这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主要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主线展开。

在教学设计上,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观察这两幅图片,看看人们在利用网络做什么?

教师过渡: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今天我们具体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二、新课讲授


(一)网络的积极作用

活动一:情景再现——网上求医

(展示下列材料)

41岁的肖萌头痛已经有3年了。她看过神经内科、中医科、脑外科诊断有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好几种病治疗的效果也是时好时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鼻窦炎的症状和自己的情况接近通过好大夫网站她联系到公安医院耳鼻喉科的张良主任。经过三次网络咨询,张主任推测她的头痛可能是因为鼻窦炎引起的。通过检查和治疗,肖萌进行了鼻窦炎手术,她的头痛也一年多没有犯过了。

1.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利用网络做了什么?

2.通过阅读教材,你还知道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做哪些事情?

提示: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给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络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活动二:古今通讯对比

(展示下列图片)


    1         图2

1.古今通信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通信方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网络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过去杜甫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念故乡,怀念亲人友人的情感,如果在今天,杜甫可以最快地了解故乡、亲人、友人的情况。

活动三:利用网络的生活图片

(展示下列图片)


同学们了解一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网络的图片。

教师总结: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教师强调: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活动四:经济生活中的网络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2.你通过互联网参与了哪些经济活动?

教师总结:有人说21世纪是信息经济,而信息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们在利用网络创造财富。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活动五:利用网络参与政治

(展示图片)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公民以网民的身份通过互联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就是网络问政。

1.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2.阅读教材,网络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教师总结: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二)网络的消极作用

活动六:故事探究——网络陷阱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图片分别表现了网络的哪些现象?

2.除了图片表现的内容外,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形?

教师总结:图片1、2、3、4分别说明了网络诈骗、网络不良信息、利用网络犯罪和沉迷网络的现象。网络可能给我们带来危害。

(学生阅读教材P15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活动七:手机控

(展示图片)


思考:这些沉迷手机的现象有哪些危害?

教师总结: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信息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活动八:网上信息飞

(展示图片)


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

教师总结:个人隐私空间容易被侵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了解到网络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危害。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学会兴利除弊。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大多问题都比较形象,学生易于理解,讲授中能够较好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教材,联系生活。不足之处是由于仓促,个别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处理不到位。

 

第2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能力目标

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下列图片)


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

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小军的一天

(展示下列材料)

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

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教师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2)要学会“信息节食”。

活动二:“谣言”来了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

提示: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教师总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不行

(材料展示)

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20168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处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

1.思考:张某利用网络骂人不行吗?

2.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

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教师强调: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展示下列图片)


3.思考:分析上面图片的表现,谈谈为什么会被禁止。

提示:左图是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所以被法律禁止。右图是利用网络攻击他人网络是违法的所以被法律禁止。


活动四:网络开启一扇门——建言献策

(材料展示)

2017412太原市试点建设的首个专为老百姓排难解忧的互联网平台——迎泽区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这意味着迎泽区在城市和社会管理方面向互联网+迈进了一大步。过去市民跑腿才能解决的小事儿如今通过电脑网页、微信、QQ、手机APP、电话等方式就能立即反映到网络平台使之得到快速解决。

1.思考: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

提示:1.材料反映了太原市利用网络给老百姓开通了解决困难的平台。太原市能够正确运用网络。2.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积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教师强调: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活动五:网络助力张远坤的愿望

(材料展示)

张远坤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库纳巴扎小学支教。当他看到学生们大冬天的还在接自来水管的凉水喝冬装只是把四件夏装穿在身上时就想到通过募捐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短短三天时间,爱心人士送来了约70公斤的物资。第一次活动就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出乎张远坤和学校的意料。随后张远坤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的运动场地。希望通过网络募捐的方式将募集到的善款建一个运动场并购买篮球架、单双杠、球类等体育器材丰富学校的体育运动。

思考:张远坤的事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提示:张远坤利用网络募捐解决所在学校学生的困难。他能够正确地运用网络,传递了网络正能量。

分析下列图片,看看人们利用网络传播什么正能量?


提示:1利用网络传播了舞蹈2利用网络抓捕了逃犯3利用网络弘扬书画文化4利用网络组织了青年志愿者让青年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价值。

教师强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三、课堂总结

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我为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总体教案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教材,正确处理了教学难点,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但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没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仅仅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了解了教材内容。因此今后的教学过程,不仅要利用教材,更要利用现实资料和学生的自身实践,更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任务。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课时 维护秩序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能力目标

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


(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

阅读教材P23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

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

(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P24“阅读感悟”)


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3.“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

提示: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3.(1)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2)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教师总结: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


(三)规则的种类、作用及含义

活动三:小组讨论——感受规则的力量

(展示材料及问题)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1.讨论:材料中有哪些规则?

2.如何理解规则?

小组讨论,让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1)种类:人们约定的原则、劳动合同、纪律、法律、道德等。(2)含义: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四)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活动四:“一米线”的提醒

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这一规则有其心理学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

1.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上述事例的规则?

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对我们的影响?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活动五:身边的规则——《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201411起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6铁路部门规定:乘客在动车组列车吸烟除接受罚款外还需持本人身份证到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方可再次购买动车组车票。

1.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规定?

2.不同时期,对违反规定者的处罚有什么不同?

3.铁路部门对吸烟者的处罚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为什么?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知道了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懂得了维护秩序靠规则,规则有很多,如道德、法律、纪律等。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板书设计

维护秩序

4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情境、新闻等展示了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含义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即可,不应作为本节课强调的内容。

 

2课时 遵守规则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能力目标

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规则。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P26“运用你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

教师分析:人人遵守规则,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人民才会有充分地安排自己生活的自由。如何对待规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讲授


(一)正确认识自由

活动一:自由与自由的冲突

(学生阅读教材P27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教师讲述: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总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活动二:我的自由谁做主

(学生阅读教材P27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教师讲述:这两位乘客为了等到同伴上车而阻止火车启动,损害了整列火车上乘客的利益,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权利基础上的,因此不应当受到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他们予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二)遵守规则

活动三: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学生阅读教材P2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2.你认为如何形成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

教师总结: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人生有许多机会,面临许多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2.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守住小节,也能保住大节。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教师补充: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也就是说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活动四: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考

(展示图片及观点)


中国式过马路:靠规则不如靠自己

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这三种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交通规则?

教师总结: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活动五:请你也来守规则

(展示图片)


1.思考: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

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两种解决方案:(1)请相关工作人员批评教育他们。(2)我会告诉他们正确做法。你的方案是什么?请具体演示一下这些方案。

教师讲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如:随地吐痰,在喷泉池里洗手等。解决这种状况,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还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当然,我们在善意提醒别人时要注意有“礼”、有“理”、有“节”。只有人人相互帮助,相互提醒遵守规则,才能维护规则的尊严,才能使规则真正保障每个人的利益。

(三)改进规则

活动六:改进规则我参与

(学生阅读教材P31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教师讲述:例如: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并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又如《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对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等九个罪名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

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就需要被改进或者废除。

(学生阅读教材P31拓展空间”)

2.明确网购“后悔权”,有什么积极意义?

3.“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给你怎样的启发?

4.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规则?

教师讲述:2.①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利益。②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的信心。③促使经营者与消费者实现双赢,促使消费环境健康有序发展。等等。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4.应该对“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则进行改进,进一步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和商品完好的标准,引导消费者正确行使“后悔权”,以维护经营者的利益,减小“7天无理由退货”给经营者带来的损失。

教师总结: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对待规则的三方面内容:了解了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要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知道了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明白了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我们还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怎样对待规则: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本节内容涉及知识点比较多,六个活动都针对具体知识点展开;由于本框题教材安排的探究与分享部分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所以设计活动时多以本课背景材料为主。活动五的维护规则部分,应适当安排学生表演规劝别人遵守规则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明白与人沟通要讲究技巧。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1课时 尊重他人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随地吐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不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下面我们来学习《尊重他人》。

二、新课讲授


(一)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含义

活动一:讨论课——尊重

(学生阅读教材P33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赞同哪位学生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讲述:1.我赞同第三位学生的观点。例如:在超市里购物,你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超市里其他购物者和营业员对你的尊重。2.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活动二:情境讨论——乞丐可以进图书馆吗?

(展示材料)

某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读者甲:如果所有图书馆都这么做图书馆的秩序就无法得到保障。

读者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公民读书的权利行乞者有权享受图书馆的资源。

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权利选择离开。

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

教师讲述:读者甲的观点是错误的,读者乙和馆长的观点是正确的。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进去读书的权利。不能因为乞丐的身份而拒绝乞丐享受公共资源。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尊重乞丐,乞丐也会尊重我们共同的公共资源,图书馆的秩序不会因为多了乞丐的进入而无法保障。所以,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教师总结: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二)尊重他人的做法

活动三:情境讨论——他该怎么做?

(展示材料)

情境一:小东与小林约好放学后一起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情境二: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别喜欢的足球比赛不巧几个同学来他家一起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

情境三:小明的舅舅兴致盎然地谈昨晚看过的电影小明却并不感兴趣。

思考:从情境中双方的角度来看,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讨论三个问题,限时三分钟。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情境一:站在小东的角度看,去美术馆的时间是自己定的,晚去一会儿没关系。既然同学有困难需要自己的帮助,可以先给她讲了以后再去。这是关注、重视他人的表现。站在小萌的角度看,如果小东有事需要办,可以等别的时间请教他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小东的头上。

情境二:站在小光的角度看,撰写演讲稿是集体的事,当自己的事与集体的事发生冲突时,可以选择将集体的事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对同学们尊重的表现。站在同学们的角度看,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为小光考虑,允许他再看一会儿球赛。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境三:站在小明的角度看,可以耐下心来听一会儿舅舅的谈论,如果实在不感兴趣,可以委婉地告诉他。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是尊重他人的体现。站在小明舅舅的角度看,可以不再跟小明谈论自己喜欢的电影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小明,是对小明的尊重。

教师总结:由此我们看出,做到尊重他人,就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活动四:你说我说——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

(展示观点)

观点一: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我尊重。

观点二: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强的人。

观点三:无论是陌生的人还是熟识的人我都会尊重他。

观点四:我特别尊重言而有信的人。

思考: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教师讲述: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从这个角度看,观点三是正确的。

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自立自强的人、言而有信的人各有他们的闪光之处,向他们学习有利于我们进步,尊敬他们是值得的。从这个角度看,发现并欣赏他人的优点是尊重他人的体现,观点一、二、四有道理。

教师总结:由此我们看出,尊重他人就应该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欣赏他人。

(三)尊重的深层含义

活动五:发散思维——我们还应尊重什么?

(展示问题)

思考:在生活中,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该尊重什么?

教师讲述:我们应该尊重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动植物;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物质基础,我们还应尊重大自然;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应尊重我们的民族历史与文化……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什么尊重他人和怎样做到尊重他人。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从社会角度看,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尊重他人的原因。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做到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3板书设计

尊重他人

4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设置四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什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感觉不足之处在于活动三的问题分析还不够浅显易懂,可以通过课后调查学生的反映进一步改进。

 

2课时 以礼待人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能力目标

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故事)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思考:他悟出了什么?

教师明确: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引出课题《以礼待人》。

二、新课讲授


(一)礼的含义

活动一:阅读教材——识礼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礼是什么?

教师明确: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二)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活动二:情境讨论——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命

(学生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1.到了就餐地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聚餐安排;朋友来了后,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2.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就不尊重我;我可以找个借口早点离开,或者以后不参加这种有小岩参加的聚会。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所以,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活动三:情境体验——文明有礼促和谐

(学生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

思考:同学们说出了对文明小区的什么期望?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汽车在小区内任意行驶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危险、同时造成噪音扰民;不能合理地处理冲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教师总结: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所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活动四:情境感受——文明有礼扬国威

(展示材料)

情境一:2016821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颁奖仪式上当宣布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全场观众起立目视国旗高唱国歌国歌声响彻整个体育场。

1.思考:这个情境体现了什么?

情境二:泰国皇宫洗手间有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巴黎圣母院有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2.读完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分组分别讨论这两个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情境一: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各国对我们国家的尊重,也是在为运动员的拼搏和公平竞争精神鼓掌。情境二:我们感受到国人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的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所以,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教师过渡:《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家则不宁。”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呢?


(三)做到文明有礼

活动五:自主学习——知礼懂礼

学生阅读教材P39—40。

1.思考: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说说你所知道的文明有礼的相关要求。

教师总结:(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四)教师评判学生讲述的礼的做法。

活动六:情境判断——明礼守礼

(展示校园中存在的现象)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帮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吊儿郎当地穿着校服胸口衣裳大敞。

在饭堂排队打饭遵守秩序。

在课堂上插嘴说话、坐姿懒散、吃零食。

见到走廊或楼梯有纸屑、垃圾顺手捡起扔进垃圾筒。

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开恶意玩笑。

在课室内讲粗言滥语、打闹嬉戏。

教师讲述:①正确,语言文明,举止文明;②错误,服装不整,不注意仪表;③正确,举止得体;④错误,举止不文明,缺少行为美;⑤正确,爱护环境,举止文明;⑥正确,语言文明;⑦错误,语言不文明,举止不得体。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同时,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3板书设计

以礼待人

4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礼的认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个文明有礼的人,来启发学生平时多思考,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有礼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还要提醒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树立文明风尚。本课时的文字比较浅显易懂,上课时要多准备资料,如我国出台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近期出现的不文明现象等,加深学生的印象。

 

 

2课时 以礼待人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能力目标

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故事)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思考:他悟出了什么?

教师明确: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引出课题《以礼待人》。

二、新课讲授


(一)礼的含义

活动一:阅读教材——识礼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礼是什么?

教师明确: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二)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活动二:情境讨论——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命

(学生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1.到了就餐地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聚餐安排;朋友来了后,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2.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就不尊重我;我可以找个借口早点离开,或者以后不参加这种有小岩参加的聚会。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所以,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活动三:情境体验——文明有礼促和谐

(学生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

思考:同学们说出了对文明小区的什么期望?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汽车在小区内任意行驶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危险、同时造成噪音扰民;不能合理地处理冲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教师总结: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所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活动四:情境感受——文明有礼扬国威

(展示材料)

情境一:2016821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颁奖仪式上当宣布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全场观众起立目视国旗高唱国歌国歌声响彻整个体育场。

1.思考:这个情境体现了什么?

情境二:泰国皇宫洗手间有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巴黎圣母院有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2.读完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分组分别讨论这两个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情境一: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各国对我们国家的尊重,也是在为运动员的拼搏和公平竞争精神鼓掌。情境二:我们感受到国人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的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所以,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教师过渡:《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家则不宁。”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呢?


(三)做到文明有礼

活动五:自主学习——知礼懂礼

学生阅读教材P39—40。

1.思考: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说说你所知道的文明有礼的相关要求。

教师总结:(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四)教师评判学生讲述的礼的做法。

活动六:情境判断——明礼守礼

(展示校园中存在的现象)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帮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吊儿郎当地穿着校服胸口衣裳大敞。

在饭堂排队打饭遵守秩序。

在课堂上插嘴说话、坐姿懒散、吃零食。

见到走廊或楼梯有纸屑、垃圾顺手捡起扔进垃圾筒。

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开恶意玩笑。

在课室内讲粗言滥语、打闹嬉戏。

教师讲述:①正确,语言文明,举止文明;②错误,服装不整,不注意仪表;③正确,举止得体;④错误,举止不文明,缺少行为美;⑤正确,爱护环境,举止文明;⑥正确,语言文明;⑦错误,语言不文明,举止不得体。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同时,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3板书设计

以礼待人

4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礼的认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个文明有礼的人,来启发学生平时多思考,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有礼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还要提醒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树立文明风尚。本课时的文字比较浅显易懂,上课时要多准备资料,如我国出台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近期出现的不文明现象等,加深学生的印象。


往期资料分享


暑假预习:七上道法知识提纲暑假预习:八上道法知识提纲暑假预习:九年级道德与法治高频知识点梳理
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精选 中考道法:《抗击疫情专题》新题练习 2020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2020全国“两会”  

2020年中考道法必考点汇总,背会提10分!

干货丨政治背诵模板

2020年中考道法时政:香港国安法

中考道法易错知识点:法律部分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点背诵过关填空

权威解读 |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中考怎么考?

初中道德与法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附专题训练60道)

初中英语资料大全(2020.3.13)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微信:18205613175  

 

 精品道法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