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3号楼业主专访 | 冯嫣:来听听光 看看声音

23号楼 23号楼
2024-08-30




翻覆
90 x 120cm
模板胶带、肌理胶、丙烯燃烧
2020




冯嫣有一种来自不同世界的气质。


采访前正是我在北京最忙碌的时候,抽出时间约了采访,坐上出租就赶去学校,到时已经超出约定时间20分钟。进了教室,冯嫣坐在窗边,靠在椅子上发呆,听见我进来冲我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了句:“来啦。”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陷入一段长时间的沉默,我在尴尬,她在享受,用一段拉长尾音的“嗯······”作为沉默的开头,再用“嗯······“作为结尾。


期间冯嫣保持着同一个坐姿,每个问题她总要想好久,等沉默结束,她总要再问一句:“你再问一遍吧?”



#####




壹玖:你认为2020这一年真的存在吗?


冯嫣:可太存在了,虽然迫于长期居家我似乎秒速度过了它。




宇宙诗 

手工书内页

 30cm x 15cm

木版画

 2020

 


“自然是最初的灵感,也是宇宙永恒的状态,我们从海洋幻想空间,从火焰憧憬生命,从河流的运动思考时间,从陨石撞击联想母体与两性关系……

自然里回归人本,在眼睛里寻找光的来源,在现实里探讨矛盾纠缠,对立没入无垠,光波没入太阳,一切皆没入宇宙,生命没入一首无头无尾的短诗。”

 




/ 2020春


这是一个时间与空间都极度挤压变形的春天。我在房间方寸里,窗外一棵老树和不堵车的北四环,着眼眼前事,而脑中想法云游,不幸的是下笔去画却格外空洞,我想着是到了必须去接地气晒太阳的时候了,发现院子里花草树木早不是秃白的模样,与之相望我似乎从观看者变成了被观看者,而与自然主客换位当然不会局促,溜达得更自在起来。

 

 

根茎 2
60cm x 30cm 
木板丙烯
2020



根茎 3

60cm x 40cm
木板丙烯
2020

 


“失去质感和色彩的花与叶,日久了,枯萎着,盛开着。”



 

彼时我正读《鼠疫》,试图用文字体验相似苦难,警醒并安抚日日被新闻刺激的大脑,“玻璃窗外,天光明净,春意盎然。玻璃窗里面,‘鼠疫’这个词还在室内回响。”一击即中。感受四季自顾自地更替倒让我踏实下来,我察觉我的独处思考慢慢成为了和现实脱离的假想,这可不行。






如何沸腾
1’22”影像
2020

 


“‘如何’,一个极端人为的词语。‘沸腾’,可以人为达成,可以自然生发,可以是一个时刻、情感的比喻意,可以是一个无限重复但无法复制的过程……

烧开水与天气预报,是被我们熟悉到默认的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确定事物具有内在的随机性,而微小的随机性也能在发展中巨大的膨胀。或许它们正在不解着一个绝对正确的决定,一种绝对正确的教育,一条绝对正确的的道路……

而被探讨的一切,本就自然存在,自有方寸,却一定要用这么晦涩的方式,人为的探讨它们,大概也同“如何”这个讨要说法的词一样,叫人疑惑。烧开水与天气预报这两件习惯里的事也要这样被剖析,大概更叫人疑惑。

或许对于这种种一切自然的熟悉,才是能够对其剖析的根源,而剖析,也是为了自然的熟悉。

原本在生活里默认的状态,大概才是真正的沸腾。”

 



恢复散步习惯,处在室外自由野生和室内狭窄压榨的冲撞里,我前所未有的被调动起来,开始继续尝试我一直以来关注的和地理环境相关的题材。塑料轻薄却堆叠顽强,想及沙石细碎能沉积大陆,我被它们内在的聚合力吸引,试图用燃烧手段改变胶带形态来模拟多个世纪才能完成的地貌变迁,过程中却察觉这或许并非一场模拟而是一场再现,真实的大火一瞬就能让真实沧海桑田,奇迹与灾难的界限如此模糊,《翻覆》如此完成。而后在观察枯花的形态下有了《根茎》,《如何沸腾》也在对于气象问题中天气的可预报和不可预报性与生活日常的关系思考里诞生,《人造风景》、《宇宙诗》等都接连产出。

 



翻覆

局部与制作过程



 

翻覆
90cm x 120cm
木板胶带、肌理胶、丙烯燃烧
2020 


“点燃一苗火焰,假想一世地貌的变迁,胶带轻薄、沙石琐碎,堆积皆能韧性厚重,而一星残烛就瓦解塑料胶着的纠缠,一炬真实的大火顷刻便沧海桑田。
我不好界定这是一种灾难,还是一种奇迹,唯渺小愈发真实,深深的,被拥抱着。”

 



/ 2020夏


天热起来,我回到疫情大好了的长沙、深圳,每每落地,看高速两旁植被闪过感受湿润天气,想到这些与北京的差别来,城市无论如何变化,我又感到从未变了,自在熟悉地到处玩去。我画地理环境相关的题材,最初是被天然吸引的,迷恋着它们的纹理,有神奇的归属感。



人造风景
60cm x 450cm
木板胶带、肌理胶、丙烯燃烧
2020

 


这个夏天里,我继续琢磨着环境与我之间亲近的关系,不限于我曾想过的:学科之间并无边界最终总趋于一同带来的好奇心,自身个体的渺小被庞大包容后的安宁平和,以及感兴趣于地理环境在内外作用下产生形态上的变化与人在生命过程中产生成长变化的相似性。我想这或许也是我一直以来身份认同的迷失过程中最终和解的出口。

地理环境与之影响下的地方文化深刻留存在记忆里,是我对城市的第一反应,也是城市作用于我的痕迹,而自然是个如此广大的命题,长久以来身份认同上的茫然在包含一切的自然里不复存在,自生答案。我不再思考自己归属哪里的问题了,画了些我提笔时也并不想寻找具体答案的东西。

 



五感1
80cm x 80cm
布面丙烯
2020

 


“梦与醒,情感视角里断言真实,客观赋予臆想的图像,五感内外,彼此拉扯,游游荡荡。”

 



这些月也重看了部分严复注解的《逍遥游》,或比南北极更遥远的距离,进化论般由鱼变鸟的巨大困难,我仅啃了零星文字,一种自我、无畏、探寻,像是出世一般的入世态度砸中了我,自然在我心中的范围又比无限更扩大了一点,此时还无法体会它如何作用于我,但这条大鱼确已落在心里。我结合木刻画了《对望》,冬天时候《来听听光,看看声音》系列里都想到了这条大鱼。

 



对望
80cm x 40cm
木板丙烯、油画棒、木刻
2020

 


“那些靠近又远离的星体和从北冥飞上天空的大鱼,许多个望远的人惊喜地相互对望,四方上下,往古来今,安稳地在宇宙里漂泊。”




/ 2020秋


新学期从黑白语言的课程开始,一天里张数要求略多,以前总习惯构思再构思的创作模式被打破,于是想再放松些,想黑白,想北岛写的《和弦》:“影子扇形般打开 / 脚印歪歪斜斜” 。伴随这首引子般的诗,一张张画了下去,一个月累积回头再看,还真见一天天的变化,后又加了些颜色,画面串联起来,似也成了这诗歌的一个引子。

 






 和弦 系列


 

“引子:节选自北岛《和弦》
我走到街上
喧嚣被挡在红灯后面
影子扇形般打开
脚印歪歪斜斜
安全岛孤零零的
海很遥远”



小时候妈妈爱在书城替我挑书,稍大些外婆带我去学了书法,文字到现在伴随我了很长时间,画画之后,它们便自然而然的相通起来,当我产生一些想法,两者总在脑海里互相作用,我喜欢把这些统统胡乱写下来,草图也随之落笔,一来二去慢慢想到要画什么。画画于我大概更细腻泼辣些,有了文字,好像有了站在局外看画面的方式,许多新意随之而来,自我审视批判也颇方便,我于是知道我画什么是为什么,画什么是不为什么。

 



涌 - 有些时候 3
110cm x 110cm
布面丙烯
 2019


潮涌般的日复日里,一切都绷着固而不变的弦,情绪是无法预计的褶皱,生活与自我时松时紧互相共存着。”




/ 2020冬



入冬返校,得以在工作室制版,在接触铜版之前,我从未曾在一个媒介上如此真实的感受到外力对画面的作用力,清晰又沉淀,一步步操作慢下心来,甚至破罐子破摔地面对过程中的画面,进行下去,要么换个办法。

第二次23号楼的展览也在冬天到来,总是不同于白盒子的环境,大家一起刷墙打钉施工,作品在删减替换和布置中不断因地制宜,常行不通了,再想法子,在与空间的磨合里好像也发觉作品更多的可能性,或进一步延展了作品的含义来。

 



来听听光,看看声音 1
29.5*40cm
铜版画
2020

 



做《来听听光,看看声音》系列的时间里,在听金色唱片,狼嚎蛙鸣火山爆发、人们笑起来锯起木头来火车开过来火箭也过来。闲暇翻翻社会新闻,更是一阵晕头转向乱七八糟,此时大鱼又在脑海出现,还有苏菲世界中魔术师帽子里的兔子,人类初始记录自然现象的图画里大浪大河灾祸火焰般的雨,楔形文字留存石碑之上得以流传辉煌文明而我们亦得以满足探索同类曾经历史的好奇……

初中起学太极,因为学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体验深的还是站桩时会产生从脚底生出至头顶的气力,招式间手掌总是相合才有对劲,打起来要有整劲。壹玖问我总涉及和宇宙相关的题材,究竟是如何理解宇宙的呢。诶,理解宇宙这也太厉害了,我自觉我是理解不了,到底怎么感觉的呢?太极有黑自白,好像想的再多也能在身体间游走逐渐归零,总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浑圆,总是有思方会得解,总是无解也能浑圆,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来听听光,看看声音 2
27.5cm x 43cm
铜版画
 2020

 



来听听光,看看声音 3
30cm x 80cm
铜版画
2020

 



“来听听光,看看声音”这个题目,来自1939年纽约世博会里一个模仿闪电的装置前的标语,重组熟悉话语带来些陌生体验,似能包罗万象,挺好的。

     



 




“这一年和许多朋友只在冬天短暂见面,大半年里疲于打字说话时互相发发歌,许多也成为画画生活里的头绪吧。总想起来的一次是让让发来渔光曲,说这再配上电影要感动死了,还特想吃南锣一炸酱面,那时正是我的夜里她的中午,而这一整年她都没回国。希望新一年我的朋友们都快乐健康,天天有灵感,天天睡好觉。”








冯嫣

1999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大三在读 
联系方式:邮箱:yanfengwork@163.com微博:冯嫣FengYan公众号:冯嫣FengYanIns:yan.feng_ 
艺术经历:2020 年 “碇泊——第五届金鸡湖双年展平行展·第二届艺术对话展”,金谷里艺术馆,中国,苏州2020 年 “77 ART 当代青年艺术群展”,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广州2020 年  荣获“2020 FCDA Awards 国际创新艺术设计大奖赛(中国赛区)银奖”2020 年 “替代闪闪发光的恒星”展览,多抓鱼书店,中国,北京2020 年  荣获“2020 国际先锋视觉艺术奖”2020 年 “ERROR !”线上展,The MPI Media2020 年 “集体冥想 Mass Meditation”线上展,熏依社画廊2020 年 “重看 / Re-see”线上展,重庆独立映像艺术空间2020 年 “UNFOLD-AR”线上展,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学生会、折叠艺术小组2020 年 “侘寂”线上展,The MPI Media2020 年 “世间万物丨 千姿百态”线上展,SHIZIAN2019 年 “23 号楼艺术家社区首展”,GeorgeV 艺术中心,中国,北京2019 年 “第 24 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广交会琶洲展馆,中国,广州2019 年 “@Art Festival 艺术节”,77 文创美术馆,中国,北京2019 年 “DESIGN MEMO ArtFashion Crossover POP-UP”,415 Broadway,美国,纽约2019 年 “青春·足迹——全国艺术院校学生主题创作展”,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北京2018 年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8 届学生毕业展”,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美术馆,中国,廊坊2017 年  荣获“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青苹果大赛创作奖”2016 年 “无界国际艺术展”,宾大沃顿中国中心,中国,北京





采访 — 壹玖

编辑 — 大志

美术 — 周子琪





(作品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






往期回顾:

23号楼业主专访 | 何宇轩——不被多数人认可的才值得坚持

23号楼业主专访 | 陈彦臣——我想把我认为美的东西给别人看

23号楼业主专访 | 洪宁——我是一个安静的人

23号楼业主专访 | 佘璐芸——我只想做好玩的事情

23号楼业主专访 | 孟庆隽——创作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报名方式   



  • 请将“作品集+简历”等资料

  • 发送邮箱至

  • twentythree23_nose@163.com

  • 标题栏请注明“姓名+23号楼报名”


  • 报名模版下载地址:

  •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gO2S3bn9AeTwFPv1eibPA  密码:jjt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23号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