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回形针

回形针PaperClip 药时代 2020-02-15


来源|回形针paperClip(ID:papercliptv)

作者 | 吴松磊



这场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如何发生和传播的?死亡率和传播速度有多高?如何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在这支视频中,原文作者会试图回答你我关心的一切问题。


药时代衷心感谢原文作者“回形针PaperClip”制作如此专业的科普视频!


以下是本视频的文字稿和引用资料:


感染

首先我们要知道,病毒是如何感染患者的。


病毒要进入细胞,细胞上就必须要有它对应的受体(Receptor)。比如艾滋病病毒HIV的常见受体是CD4蛋白,通常在血液里免疫细胞的表面,所以HIV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而不用担心空气传播。


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和SARS一样,都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这意味着病毒要感染人类,首先得接触到有这种酶的细胞,完成受体结合。


而我们恰好有不少这种细胞就暴露在空气中——黏膜。


黏膜的意义在于分泌黏液,保持湿润。


我们的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里都有大量的黏膜细胞,当病毒以某种方式接触到你的口腔黏膜,与受体结合,感染就开始了。


为了让你理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们做了一个简化后的大致流程。


首先冠状病毒的包膜会和细胞膜融合,释放病毒遗传物质——一段RNA单链。


这种RNA可以直接作为信使RNA,骗过细胞里的核糖体,合成RNA复制酶。


RNA复制酶会根据病毒RNA生成RNA负链,这条负链会继续和复制酶生成更多病毒的RAN片段和RNA正链,这些不同RNA片段又会和核糖体生成更多不同的病毒蛋白质结构。


最后,蛋白外壳和RNA会组合生成新的冠状病毒颗粒,通过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感染新的细胞。


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会产生成千上万个新病毒颗粒,蔓延到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引发肺炎。


感染完成后,传播也不是难事。你三对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混合着来自咽喉等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让包裹着病毒的唾液随着你的喷嚏和咳嗽传播到空气中,接触其他人的黏膜。


黏膜感染,飞沫传播,这就是冠状病毒为什么这么容易传播的原因。


2019年12月8日,一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病人因为持续7天的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入院。5天后,他没有去过海鲜市场妻子也因为不明原因肺炎入院。


2020年1月1日,华南海鲜市场关闭。1月2日,41名新型肺炎患者被确诊。


此时喜迎春节的市民们还不知道,一场可能感染上万人的瘟疫已经开始了。



传播

在这篇1月24日发表于《柳叶刀》的论文中,我们可以了解最早被确诊的41名患者的具体情况。


《2019-nCo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截至1月22日,41人中有28人出院,6人死亡。发烧和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从起病到呼吸困难,平均8天。


在肺炎初期,人传人的信号就已经很明显了,这41人中有14人都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


最早出现症状的男士在到达武汉后的第4天开始发烧腹泻,之后3天,他的老婆岳父岳母和也都开始发烧咳嗽。1月5日,全家返回深圳,4天后,没有去过武汉的母亲开始全身乏力。


最终,这个7口之家里,6人确诊新冠肺炎,包括他没有明显症状的儿子。


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里传播冠状病毒并不难。


首先是喷嚏,你会喷出10000个以上的飞沫,最远传到8米之外。


然后是咳嗽,1000-2000粒飞沫,最远6米。


最后,即使是平静的说话每分钟也会产生大概500粒飞沫。


这是你打出喷嚏后0.34秒的样子。


绿色的是那些100微米以上的大飞沫运动轨迹,因为足够重,它们会在10秒内落在地上。而红色的则是小飞沫们形成的雾云。


它们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变小,成为干燥的飞沫核。上皮细胞蛋白质会包裹着冠状病毒,在空气中漂荡,接触其他人的黏膜。


现在我们知道,在2020年1月11日之前确诊的295人里,只有45人去过华南海鲜市场,此外还有7名医护人员。但在十天之后,人们才意识到要戴口罩了。


3口罩

从2020年1月20日开始,口罩就成为了稀缺资源。


看起来戴口罩当然是个好办法,口罩的多层结构可以有效的阻隔大颗粒,而那些纳米级的微粒又会因为静电效应被吸附在内部纤维上。


所以,如果我们把颗粒的直径作为横坐标,过滤效率作为纵坐标,这些口罩的过滤效果实际上是一条U型曲线。


可以看到,最难过滤的其实是直径0.3微米左右的颗粒。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口罩把0.3微米的氯化钠过滤能力作为测试指标,能在测试中过滤95%以上的就是N95。


N95的过滤效果当然最好,但即便是效果最烂的纱布口罩,对于10微米以上也就是我们头发直径十分之一左右的颗粒,也能做到接近80%的防护率。


那飞沫核的尺寸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一份07年的论文,咳嗽产生的飞沫核尺寸82%都集中在0.74-2.12微米。


这么看,绝大多数飞沫核用普通的医用口罩就已经够了,而在美国2800多名流感医护人员参与的一项随机试验中,佩戴N95口罩和医用口罩的流感感染率甚至并没有显著差别。


所以,也别在意那些繁杂的口罩类型,品牌和各国标准了。相比是不是戴着N95,更重要的是:你洗手了吗?


洗手是因为你的手上很可能有活着的冠状病毒。


以SARS病毒为例,在这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中,它们在玻璃、塑料、金属上都可以存活至少2天,它们随着飞沫留在各种地方,而你的的手很可能就会摸到。



然后你揉眼睛抠鼻屎的时候,病毒就会接触到黏膜细胞,完成感染。


所以,洗手。洗久一点。




勇气

最后一个问题是,还会死多少人?


根据从1月11日到1月31日全中国累计确诊和死亡人数的增长曲线。如果我们用总死亡数除以总确诊数,可以得到一个2%左右的患病死亡率。


但这样的计算方式并不准确。


根据前425名确诊患者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病毒的平均潜伏期是5.2天,从发病到就诊平均是4.6天,就诊到入院平均4.5天,而入院到ICU是3.5天,假设ICU到死亡是3天,整个过程就是21天左右。


而如果就诊3天后就能确诊,那从确诊到死亡大概是8天。所以,1月31号的死亡患者大概在1月23号确诊。


如果我们用湖北省1月29—1月31日这三天死亡的124人除以1月2—1月2日确诊279人的话,病死率高达44.4%。


但因为湖北省的医疗资源紧张确诊困难,很多老年病患发展到了重症才能确诊,病死率肯定偏高。相比之下,除湖北省外全国其他地区的数据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1月29 ——1月31日,中国其他省份死亡患者共3人,除以1月21—1月23日确诊的260人,病死率在1.1%左右,确实不高。


如果按照这个病死率倒推1月21—23日的湖北感染者,那应该不是279人,而是10700人。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非常粗糙的计算过程,样本量小,也不一定那么准确。但随着未来数据的完善,病死率的结果会越来越清晰。


疫情爆发后,多家机构也陆续发布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R0值的预估,大多数都在2-3之间。


R0(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基本传染数,意味着在不做干预的情况下单个感染者传播疾病的平均人数。


新型冠状病毒的R0在2-3意味着每个感染者会将病毒传染给2-3个人。这也是肺炎在初期开始爆发的原因。


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强干预,这个平均传染数会开始降低,比如03年SARS最初的平均传染数是2.9,然后在2.0-3.5之间波动,最后降至0.4,直到完全消失。对于新冠肺炎,这条曲线也是一样。


这场瘟疫让我们所有人精神紧张,但实际上,倒霉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过去几年,中国平均每年有8.8万人死于流感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6.3万人死于交通事故,3.8万人死于安全事故。


只要我们迈出家门,去工地,去写字楼,去流水线,风险就已经存在了。


我们当然应该把倒霉的概率尽可能降低,但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我们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最后我们来看一眼这场肺炎的主角——这个直径在0.1微米左右的畸形圆球。


可怕吗?我们已经知道了它的RNA序列、知道了它的感染机制、传播机制、临床表现和致死概率。


其实也没那么吓人。


如果我们被这个吓到,吓到要锁死来自武汉的邻居,吓到要攻击陌生的求助者,吓到要以谣言的名义让大家不敢说话。那才是真的吓人。


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赞美所有还在认真工作的人们,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能有更多勇气。拜拜。


参考资料1. MSF Canada. “HIV/AIDS"https://www.doctorswithoutborders.ca/hiv-aids

2. Huang, Chaolin,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The Lancet (2020).
DOI: 10.1016/S0140-6736(20)30183-5
3. Chan, Jasper Fuk-Woo, et al. “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 The Lancet (2020).
DOI: 10.1016/S0140-6736(20)30154-9
4. Li, Qun, et al. “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han, China, of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DOI: 10.1056/NEJMoa2001316
5. 央视新闻《【新闻1+1】钟南山肯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
https://youtu.be/VTUkjDfwLnU
6. Yang, Shinhao, et al. “The size and concentration of droplets generated by coughing in human subjects." Journal of Aerosol Medicine 20.4 (2007).
DOI: 10.1089/jam.2007.0610
7. Radonovich, Lewis J., et al. “N95 respirators vs medical masks for preventing influenza among health care personne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322.9 (2019).
DOI: 10.1001/jama.2019.11645
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的通知》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bl/lxxgm/jszl_2251/201910/W020191017382174982602.pdf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交通事故死亡
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交通事故死亡

# # #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全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转载,旨在爱心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仅供感兴趣的朋友们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不作为投资建议。敬请知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衷心感谢!

参考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