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婷:所到之处,都是新闻现场 | 记者在汛区

张馨尹 杜锐峰 深度训练营 2022-06-13

7月20日,河南发生特大暴雨,很多记者前往一线跟进报道,产出一篇篇真实而具有记录意义的深度报道。在跟踪河南汛区的过程中,记者们记录汛区实况,呈现灾难面貌,为历史撰写底稿。


深度训练营作为新闻学子的大本营,将对话参与此次洪灾报道的记者们,复盘报道诞生的过程、追寻新闻的深度。


/记者在汛区/
作者 | 张馨尹、杜锐峰编辑 | 胡世鑫、唐卓雅、侯润蕾
河南水灾期间,北青深一度发表了九篇灾难报道,其中四篇来自梁婷,分别是《被困在暴雨中的他们》《和郑州地铁五号线一起被截断的生命》《郑大一附院医生自述:那是漫长又紧张的两天一夜》《暴雨过后,散落在1010平方公里上的城市细节》,从多角度、多维度聚焦暴雨下的城市与人。深度营采访了记者梁婷,听她讲述在水灾一线的经历,及对于现场写作的体悟和建议。 以下内容整理自梁婷口述:

去往郑州


七月二十日傍晚,看到河南暴雨逐渐严峻的消息之后我就立马决定了去一线,没有太多复杂的情绪,只想着要抓紧抢票,赶往那里。头一天晚上没有票,只能盯着第二天早上的。一个书包,一些生活必需用品,以及去一线可能需要的应急医药用品。


我们是七月二十一号上午去的河南,早上七点二十六的G71高铁,这是最后一班从北京西发往郑州的列车。


到达河南境内就开始下雨,沿路经过了河南的几个城市,眼看着雨势一点点变大。一开始先到鹤壁,雨很大,动车停在了那里,我们很担心高铁不启动了,停了一会动车终于启动了,舒了口气。一路上很忐忑,生怕高铁到不了郑州,因为我们知道后面的高铁全部都停运了,又担心这列动车会原路折返。到新乡又停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启动了。列车终于停在了郑州东站,动车延误了两个小时,到站已是中午十二时左右。

 

在车上我就在想到了那里能做什么,出发前大概的想法是去事发比较严重的地方,抓住这场暴雨当中核心的问题,按照一个突发新闻的常规操作,肯定要去郑州一附院和郑州地铁五号线沙口路站。但是我自己在火车上就在想,除了“我应该做的”,还有什么是“我想做的”。


灾难性报道常见的选题思路就是“灾难前——灾难中——灾难后”。所以我就自然地想到了做一个灾后城市恢复的特写报道,也就是那篇《暴雨过后,散落在1010平方公里上的城市细节》。列车上我打开了中青报王嘉兴的《武汉启封》,我觉得看了会有所帮助。


图:到郑州第一天的图像记录
当你有了选题的方向,脑子里才会一直有这个念头——“这个我用的上,那个我可能会用到”。衣食住行,那些日常漫无目的的观察立马有了落点,它会给你带来很多意识:你在那个城市中走的所有路都不是白走的。

抵达的那一刻起,观察和感受就开始了,置身于现场,随时随地记录眼前的一切,采访、写作,尽可能的保留素材,这是建立在一个“我要写”的意识之上。下了车以后跟责编打电话,交流了我的一些想法,到现场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觉得应该这么写,才确认了初步的选题方向。


我们一行记者出站时,车站的电梯已不再运转,下面是黑乎乎的一片。出站口的闸机坏了,以往人们排队的地方如今是一片空旷。咨询台上有人躺着睡觉,把湿着的鞋子、袜子晾在上面。 没网络也没信号,所有设备都用不了,网约车更不可能打得到,我们只好在路边伸手拦车,希望能拦到顺路前往郑州一附院的好心司机。过了一会儿,终于等来一辆车可以载上我们。几天郑州的交通基本都瘫痪了,司机也不介意我们人数超载了。他说“我能把你们送到一个地方,你们在那下,我就不过去了,水太深。 下车的地方离一附院还有十几公里,我们又拦下一辆商务车,车主是医药企业的总裁,等水退了终于要回家时被我们拦下。说起来挺不好意思的,人家的商务车很干净,上面还铺着地毯,结果我们一群人鞋上都是泥,就这样上去了。

郑大一附院



到一附院已经是下午两点钟左右。昔日川流不息的郑大一附院,停水停电之后竟然是这样的情形:原本人满为患的挂号厅,现在空无一人;走廊里黑乎乎的,寂静无声,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
图:郑大一附院转移后

我从一楼爬到十六楼,每一层楼都走了一遍。医院黑暗又空荡,期间除了一个回来拿东西的患者家属外,一个人都看不到,我还挺害怕的。越走心里越没底,我在诊室旁边看到一瓶消毒凝液的那一刻很激动,赶紧把酒精在手上狂搓,半天才停下来。
这些细节我没有放进稿子里,但它们也是重要的时刻,这是很有冲击力的体验。我用文字、照片和视频在手机上记录了下来。等我走到后面住院部的时候就更震惊了。 图:郑大一附院转移过程中 住院楼很高,起码30层。转移正在进行,所有的人都像逃难一样,抬着病人下楼梯。黑暗楼道里,有人打着手机的手电筒照明,也有人连手机都不敢打开用,那时候很多地方都没有电,人们最后的安全感是手机电量给的。 医生本应是一个体面的职业,但在这时,医生、护士、清洁工、家属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搬运工,有人就赶紧上。时间过得很快,大部分医生都跟着病人走了,到最后我发现男生越来越少,楼里剩下的大部分是女生。护士是最苦最累的一群人,姑娘们看起来年纪也都不大,可能就跟我差不多,一起抬着很重的东西,进进出出。
那天我感觉世界完全变了个样。现代社会居然会有这样的一天,当它断水、断电、断网了,呈现的是这样脆弱的样子,人们好像没有一点办法。 在医院待到晚上八点多,从医院出来后我才开始找酒店,到十一点勉强找到能住人的地方,那里没水没电,电梯也停了,我住的房间在11楼,爬楼的时候碰到一个同样上楼的男人,手里拿着两个“壶”,其中一个是农夫山泉的瓶子,他从楼下的消防栓取了水,正爬往位于24楼的家。汛期刚开始的一两天,居民们都依靠消防栓里的水生存,街道会确定一个时间段,让大家过去取水。 在一附院,大家都步履匆匆,我没有采到合适的内容,非要写一篇报道出来没有太大意义。但它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后来的几天我对这里念念不忘。于是多方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也问了一些媒体同行。经由《时尚先生》的记者介绍,终于采访到一位郑大一附院的医生,写出了《郑大一附院医生自述:那是漫长又紧张的两天一夜》。 突发新闻的采写过程不顺利太正常了,需要放平心态。

五号线沙口路站

 郑州地铁五号线沙口路地铁站同样是绕不开的地方。 在那里,我见到了遇难者沙涛的妹妹和邹德强的爱人,记者跟着她们下到地铁隧道口。邹德强的爱人对着地铁的黑洞不停地喊“老公”,我们默默看着她,我觉得特别心酸。她让大家不要说话,如果邹德强还活着的话,或许还可以敲击地铁轨道求救。
邹德强的爱人和沙涛妹妹一个人喊老公,一个人喊哥哥,她们的声音就在我们耳边环绕,她们吼完以后,那个画面就静止了,大约过了几十秒,没有任何回应。过了一会儿,她们哭了。 图:五号线地铁边邹德强爱人大声呼喊丈夫 最初几天,她们坐在地铁口不肯离开,盼望着家人能奇迹般地出现,但奇迹没有发生。
那洪水淹过的站台上满是黄泥和水迹,散落着一根男士皮带、一些纸巾、一次性纸杯。看到男士皮带的时候我很难受,它的主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失去这根皮带的?是人已经没了,还是为了避免受伤…… 图:郑州五号线沙口路站地铁口处 当苦难以最直接的方式和你照面,作为记者很难不受到感染。在接近、沉浸那些故事,然后用文字加以描绘的过程中,产生一些个人的强烈情绪在所难免,就像我忘不掉的地铁里的喊声,还有那根皮带。 五号线沙口路地铁口摆满了鲜花,我也去献了。很多花束上插着字条,其中有一张特别打动我,上面写着:“真相不会随着洪水一起流走。”
我从郑州回来以后,每次坐地铁都有些恍惚,心里会想,如果我碰到这种事,会怎么办?想不到,真的想不到,我们永远不知道意外会以怎样的形式降临。
图:郑州五号线沙口路站地铁口处
 之前联系过的地铁遇难者家属打来电话说可以接受采访。那天遇难者家属聚集在一起,现场有很多记者,我们采访了一下午。家属们很悲伤,讲着讲着就掉眼泪了。我不断地给他们递纸巾,也会有些难过,但还是提醒自己:这个细节一会儿要再问一下,那句话待会儿要确认一下。 我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人在离开,我们只是恰好在这样一个有人离开的现场出现了。我能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人记住他们,知道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这样一些人存在过。 记者的职业是去了解,去采访,去写作。但写出来的那一刻你得明白,这个事情到这里已经结束了。我们要和灾难现场保持距离。 

散落的城市细节



早就有做城市特写的想法,所以在那些天,我有意识地把自己在郑州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遇到特殊的场景会拍照或视频,再用简单的词汇概括写进备忘录。在现场,记者不能放弃任何和他人聊天的机会,要养成随时录音、用关键词记录的习惯。
我打车回住处时和司机师傅聊天,他告诉我,很多下水管道都老化了,加上地基在水里泡这么久,许多司机直到27号才开始试探着上路,担心走在路上突然出现塌方。这是很现实的害怕,我当时觉得这句话蛮好的,记了下来,后来用在了稿件当中。
稿件最后写到的于超,也是我打车时遇到的网约车司机。于超特别健谈,他告诉我,郑州暴雨那晚以后,他每天开车出门都会带干粮,后备箱也会放一箱矿泉水。渴过、饿过的人,他们很怕没有食物。
这是一个城市经历过灾难以后,在个人身上留下的印记,虽然微小,但是会觉得很真实。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吃饭、喝水这样很简单的事,在灾难来临时都变得难以保证。
城市特写需要找到一个聚焦的地方。我叫了一辆网约车,让师傅带我到老城区附近漫无目的地逛一逛。一般来说,老城区的基础设施更差些,能找到的典型案例也许更多。
我们慢慢逛到了幸福路上。当时是下午,好多人在拆车、晒车,也把在水里泡了很久的东西拿出来晒,被子、小孩的练习册、洗衣机、洗脸盆……就是这儿了,我下车,在路上逛着。
图:幸福路的人们在路边晒报纸、书籍、生活用品...
走着走着看到很多东西,道路两边有很多店铺,大家在忙着做自己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实在的灾难现场。灾难发生以后,一个城市里人们的生活怎样被改变,以及他们怎样修补。
在那条路上我遇到了很多重要的采访对象,包括书店的老板,鱼店、水产店的老板,我和他们聊天,问他们的损失情况、怎么恢复、做了哪些事情,需要的素材一下子就来了。
在郑州做一线报道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后方实习生的很多帮助。他们在网络上搜集各种信息,完成了很多采访。比如路边看到拖车身上写有司机的联系方式,我就直接拍照发给了后方。
许多到过郑州地铁的记者和我一样,有很多问题想问地铁负责人,但没办法,我们得不到回应。这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快问快答


Q:在现场如何获得关键性信息?
A:  漫谈是比较耗时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提问,通过需要的东西,引导自己快速地问到关键性问题,再对关键性答案做支撑和说明。在确定选题以后,试问自己,做这个选题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找到什么样的的答案?
其次,现场是一个很大的概念,需要抓住一些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词信息,再去观察,去提问,去记录。

采访特定职业也是获得关键性答案的方式。比如一个很典型的城市特稿,《纽约——一位猎奇者的足迹》,里面写到了垃圾场的工人、清洁女工;王嘉兴的《武汉启封》中,也描写了地铁工人。走近小人物,更能够从这些职业的人身上看到这个城市的样子。

如果时间足够充裕,还可以去挖掘小人物背后的过往经历。他为什么来?他怎么来的?他来了以后做了什么?只有了解这些特定目标对象的行动逻辑,才会对事件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有这样的生命经验支撑,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形象更丰满。
只要脑海里有这样的问题意识,信息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不需要刻意地去绞尽脑汁考虑。
Q:采访的时候如何挖掘到体现故事性的细节?
A:这个问题会让你把问到细节当成目的,但事实上问到细节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核心是要展现故事。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样的东西对呈现一个人有益处,什么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格、选择和生活。通过这个思路,有针对性地提问。
比如我采访一位遇难者丈夫,他提到妻子是个很顾家的人,于是我问“那暑假妻子对女儿有什么安排吗”,他说十天后是女儿生日,早就想好了要如何给女儿过生日,可妈妈已经走了。 故事由人物、场景、对话三个要素组成。你要呈现一个故事,就要通过内容往这三个要素去问,比如说他在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当时是个什么样的情景,要回归到一个基本的逻辑面,再去想什么细节可以呈现它。
Q:在一线是如何准备素材的?
A: 其实刚去的两天是很混乱的,没有水没有电没有网,手机信号也不好,对于全市的情况是没有概念的,因此背景信息是重要的,背景数据会帮你理清这场灾难在郑州的一个时间线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捋时间线非常关键,因为我们需要清楚事情各阶段的发展变化,这可以为后面的写作设置结构做准备。


如果不知道一个事情它的发展变化是什么样的,就很难找到一个好的结构,写作的时候还是混乱的。只有对事情的发展脉络非常清晰,每个阶段的特点、每个阶段的表现都比较了解以后,才能从中抓住一个关键点把它提出来,去作为你的开头,高潮或者结尾。在确立结构之前需要先捋一遍时间线,时间线清楚以后就可以把一些素材按照时间演进的脉络逻辑把它放到里面,不至于迷失其中。

 

在清楚时间线以后,就需要整理全部的采访内容,这建立在现场的记录之上,通过那些关键词句、现场拍摄的视频,回忆那些印象深刻现场,把当时的现场感受组织成语言记录,听采访录音提取需要的东西,整理这些内容。这个整理不是说把录音都听一遍,听一遍实在是没有时间的,而是根据你之前的关键词、关键句,把他们丰富起来,把一些细节,包括采访的时候出现的一些对话,记录下来。

 

这是素材准备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也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点:不能忽略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大家可能会觉得记者不能把个人经验和体验感受写进去,但我觉得在这种大现场是可以的,它本身是这个事件作用的一部分,我们在其中肯定有一个真实的感受,这不是假的。我们来到这个城市,和城市的交通、衣食住行产生直接的联系,不能忽略这种个人的经历体验。


Q:如何建立文章的结构?
A:《暴雨过后,散落在1010平方公里上的城市细节》为例,一开始的设想是按照消失的东西、消失以后的维系、留下的伤害、恢复及恢复的难处的顺序展开,但当我还没开始写的时候就发现不好下笔,于是我按照时间线去看素材,后来我看到了相册里的一张照片,人们从地下车库里抽水冲洗车、洗拖把,这个场景在平常是不会有的。我突然有一些灵感,觉得应该把它作为开头。
【内文摘要】一位抽水工人正在郑大一附院地下车库的出口搬运水管,车库里的水下去了一截,他要把管子继续往里送,直到积水探底。和八根分别长50米和30米的水管一起,工人已经连续工作了两天,过去24小时,他只吃了两桶泡面。

 

水管的出水口伸到了医院外的下水道旁,那里是几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一位骑着电动车的男士停了下来,他拿起水管开始冲洗满是污泥的电动车,后来干脆把车放倒,连底部都冲了个遍。医院里,正在打扫卫生的医生、清洁工也过来了,院区停水的第三天,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能痛快地涮洗扫帚拖把的地方。


图:路边人们用水管抽取地下车库的积水,医生在洗拖把,路人在洗车
 当我开始写开头的时候,我觉得其实这篇稿子应该写很多现场细节和人物的小片段,呈现暴雨之后郑州这个城市的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很直接的想法就冒出来了,这是下意识的反应,但我觉得这也是在消化了素材之后的一种自然流露。 第一部分应该写这场暴雨反映在人们身上是什么样的,水灾导致的不便利。
紧接着第二部分就是“损失”,因为不便利只是一个浅的东西,并不会让我们怎么样,只是现代生活失去了秩序,这些无序总是会恢复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会有一些损失——物质损失。
接下来的第三部分,更严重的,更抽象的,可能是一些精神上的损失,或者是难以磨灭的感受。
最后的第四部分就是当便利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出现以后,整体和个人是怎么应对、维系的,如何让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生活,接着就是最后,当一个灾难过去,当眼下的困境解决了以后,人们如何面对伤害。 总而言之,每次操作选题之前,我们和编辑都会商量出一个大概的结构,也许在后面写作过程中会发生改变,但商量结构是非常必要的,你得知道你要的框架,以及最终要呈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前期的结构可以给你方向,一开始的结构是个很大的框架,在大的框架之下,最重要的几部分一定要提前想好。后面根据具体的采访素材,然后研发出新的结构,其实是个顺其自然的过程,并不难。 这也是我平时写稿的状态,我会把标题、引言,按照顺序写。必须要带着大的思路去写,而不是随便开始,标题和引言是很重要的,它并不一定是最后呈现出来的样子,但却是建立结构的开始。  开头其实是进入现场的窗口,你是用哪个窗口拉开这扇窗户进入到这个城市,你想让大家最先看到什么,肯定会是最吸引自己那个地方。
引言也是这样,我这篇稿子的引言大概写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其实这几百字的引言是最难写的,把这个想好了,整个结构也就会慢慢的呈现出来。 结尾也要提前想好,也就是 “要抵达什么样的地方”,也就是“这篇稿子最终的落点在哪里?”写文章就像驾一艘船,那个船一直在海上左右漂,它停靠在岸边的时候你的锚会抛到哪个地方,这就是你要想的,所以在航行的过程当中,肯定要顺着这个方向走,锚是要投向那里的,结尾大概起这样一个作用。

Q:如何体现现场感?

 

A:  要回归自己的认识和行动逻辑,要知道自己所在的视角是一个“观察者视角”,要把自己当成是个摄像机架在那里,摄像机拍到了什么,你就要把它写成是什么,不要去解释。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摄像机的话,会看到水管的出水口升到了医院外面的下水道,那里是个几条路的交汇处,你的摄像机看见不断涌进下水道的水流,一位骑着电动车的男士停了下来。


如果写成“男士看见不断涌入下水道的水流停下来”,作为摄像机的角色就变了,因为摄像机是不能解释这个男士是看见不断涌进下水道的水流才停下的,摄像机只是录到了,至于这个男士停在那的动机,摄像机是不知道的。所以如果你要营造现场感,就不要试图去解释他的行为。

 

Q:找到的很多的素材如何连接缝合,寻找内在联系?
A:对于城市特写来说,最难的是有时候素材多,但没有一个共同的脉络,或者说很难找到一个结构去自然地过渡。但我在写这篇稿子时感觉转场还是挺自然的。 想要顺利转场,需要多次阅读整理素材,找到它独特的地方、关键信息和关键词。不管在前期整理素材,还是做稿子转场的时候,一定要做关键词的罗列,这是对一个事情或者一个人物的经历最突出特点的总结,当你列出这个关键信息后会发现是可以顺畅转场的。 此外,要寻找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首先要知道一个前提,大家同在一个现场环境里,不可能是毫无联系的。我自己的感受是这样。


梁婷

北青深一度记者

“去现场,遇见更多人。”


记者在汛区
统筹组:唐卓雅、侯润蕾、胡世鑫、邓雨洁、许愿
-END-
统筹总监 | 胡世鑫值班编辑 | 张馨尹
推荐阅读
洪水过后的现场、谣言和重建丨记者在汛区
谢梦遥:对于灾难报道,我还在思索 | 记者在汛区张峰:不要太过沉浸于情绪,而失去现场感 | 记者在汛区王媛、靳锦:隐秘的角落永远值得被挖掘 | 记者在汛区
记者在汛区 | 如何做好灾难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