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次独立操作稿件,修改20版,新新记者的成长经历|作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8-04
2023年5月17日,上交了改了20版的稿件后,我在心里默默祈祷,这篇拖了很久的稿子一定要过。过了几天,当我在群里收到许愿姐姐的消息:稿件通过,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我加入深度训练营之后开始独立操作的第一篇稿件,期间有太多曲折。在这里,我想借作者手记,复盘一下我的经历,或许能给读到这里的各位提供一些不算经验的经验。

我是在社交软件上看见甜不辣和芦小贱的开店故事,在他们分享的照片里,他们总是一副笑盈盈的样子,小店也给我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我被他们的故事吸引了。我想了解他们是怎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开这样一家小店,他们与客人之间为什么可以建立如此松弛的关系。带着这些疑问,我踏入了他们的小店。在采访时,我与他们一起相处了两天的时间,我和他们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围坐在炉边喝茶聊天,我会在他们忙碌的间隙,抓住他们不停地问东问西,他们也不会嫌我烦,仍然十分热情地告诉我下次一定要再来玩。

在这次采访中,我深深体会到,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采访对象一起交流沟通,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毕竟,能吸引记者注意力的选题,或许就是值得深入的选题。

采访的过程愉快而又轻松,但写稿却像一场漫长的修行。这篇稿件经历了漫长的写作过程,我在一遍一遍修改过程中,不断收获写作的经验。

1.确定稿件框架。在开始写稿前,我和许愿姐姐进行了一次沟通,我们讨论了两种预设的稿件框架,第一种是以时间为顺序:他们开店前的想法——准备开店的过程——开店后的感悟;第二种是写他们开店以来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写他们与这些客人之间的故事。最后我选择了第二种,我并不想只是单纯呈现他们创业开店的经过,我想把他们与客人之间的温暖故事写出来:在这样快节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然可以如此轻松自在。

2.一步一步尝试,接近更完美的稿件。在定稿后,我特意翻看了我写的这二十版稿件,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在慢慢进步的,虽然进步很微小。在第一版中,我还没有明确的结构,我只是把采访得到的信息罗列在一块,语言表达上也经不起推敲。在许愿姐姐建议下,我把他们开店遇见的人分成不同的部分,也就是现在稿件里的“趁热吃,别饿着”——“需要帮忙尽管找我”——“多亏还有音乐”。在后面的无数次修改中,我又慢慢完善了很多细节,在语言表达上,也下了很多功夫,改掉了很多口语化的地方。我想,对于一名新新记者,想要一步就写出最完美的稿件是很难的,只有一步一步完善,一点一滴地进步,才能接近更完美的稿件。

编辑给我的初稿建议

3.保持思路清晰,时刻明确写作主题。在改到第19版的时候,峰哥给我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建议,把开头和结尾都改掉。在第19版稿件里,我的标题是:《经营围炉煮茶5个月,这对90后情侣遇到了这些人》,然而我的开头和结尾写的是他们创业的故事,中间部分又写了他们遇见的那些人,这就让整篇稿子呈现出一种十分割裂的状态。在和峰哥通话时,他首先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写这篇稿子的目的是什么。既然要写在这个小店里的人,那就应该保持思路清晰,沿着这个主题来展开,而不是在开头和结尾这么重要的部分写一些无关的信息。在峰哥的建议下,我在开头写了这家小店的环境——也就是故事发生的空间,这样就为接下来写空间里的人营造了氛围。在结尾部分,我把原本写的创业经历删减掉,改写了芦小贱和甜不辣如何看待这段经历、如何看待他们的朋友。经过这次修改,稿件才终于变得连续完整了。

在写采访提纲以及开始采访的整个阶段,我都是独自完成了这一部分工作,并没有和编辑进行一个沟通,以至于在写稿过程中才发现,有一些问题问得不够深,甚至还需要再去补采。因为沟通太少,还导致了我一直在拖延稿件,我的编辑姐姐也并不清楚我的进度。我逐渐意识到,新新记者与编辑之间时刻保持沟通是多么重要,不论是寻找采访对象,写采访提纲,还是搭建稿件的框架,记者在做这些工作时都应该和编辑确认好,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记者自身没有察觉到的问题。我也是后知后觉才明白,原来编辑起到的是一个协助和把握稿件整体方向的作用。在稿件操作的后半过程中,我才学会及时和我的编辑姐姐交流。

如果我能给刚开始写稿的自己一个建议,那一定是不要拖延不要拖延!拖延症是我写这篇稿件中最大的敌人,我无数次和我的拖延症战斗,又无数次卡着自己给自己设定的ddl改完稿件。在一开始操作时,我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时间规划,这也导致我在之后写稿时一拖再拖,走一步算一步。提前做好规划,写清楚每一个时间节点完成的任务,并且严格遵守。这样才可以对稿件操作有掌控感,才能保证写稿的效率。

最后我真心想感谢我的编辑:许愿姐姐和峰哥,他们一直很耐心地指正我的问题,即使我有很多地方做得并不够完美,他们也始终包容我,引领我,陪伴我不断成长。如果没有许愿姐姐一字一句帮我纠正稿子,没有峰哥最后给我提的建议,我不可能有机会进步和成长。还要感谢显玲姐给我的意见,在我写稿瓶颈的时候,显玲姐推荐我去读了一些类似题材的文章,我才能从中得以启发。也很感谢这次不算完美的写稿经历,当我回望那些写稿时的崩溃瞬间,才发现,自己是在这些微小的瞬间里获取成长的养分。

-END-

作者 | 幸诗淇

编辑 | 许   愿 杜锐峰

值班编辑 | 郝子薇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红星新闻潘俊文:“网络贩婴”,经历过才知道暗访的困难和危险|解困者说
[2]行动者说周报|残障人士量体裁衣、高铁熊孩子、患者之困......本周值得关注
[3]对话极昼工作室陶若谷:什么是编辑眼里的好故事?|对话编辑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度训练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