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真实,重温深度!“深度重温”精选往期干货,再现往期经典。记者们匠心独运的见解、实用的行业洞见与操作技巧、新闻背后的故事和力量……深度训练营想和大家一起,重新探索其中的深度和价值,共同拓宽思维,唤起思考的激情。
北京青年报深一度记者,2019年9月开始从事记者工作,喜欢突发报道,也喜欢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相信“凡是我不懂的,都可以成为选题”。
代表作品:
[1]《强震之后,失去土地的农民》
[2]《“尴尬”的中小学心理老师》
[3]《精神病人照顾者的隐秘角落》
[4]《暑期托管还少了点什么?》
“我很难给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我就把在操作稿子的时候具体的习惯和方法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觉得有可取的地方不妨试一试,如果不合适,也不用勉强去学或者去尝试。新闻涉及到写法,没有什么绝对的地方,而且我觉得做记者,探索自己的工作方法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在本次讲座中,梁婷围绕“素材”,从突发报道和常规报道两种类型出发,细致地拆解了操作稿件时从搜集海量素材到筛选、编织素材的过程。
本篇媒笔记正文共16434字。本来考虑到字数较多,应对讲座内容进行概括删减,但梁婷细致拆解了稿件操作的完整过程,任何提炼都会损害我们对当时处境的理解。为了保证梁婷的原意能准确传达给读者,我们保留了讲座的全部讲述。
以下是梁婷的自述:
搭建结构,本质还是从采访开始,素材最重要的来源就是采访。在做一个选题之前,一定要想清楚稿件操作思路是怎样的,接下来的采访、准备素材、写稿都围绕着这个思路来,可能会有一些调整,但大方向是不会变的,这是地震影响类稿件的常规操作。如果没有思路,可能投入了很长时间,最后发现素材一大堆,写的时候又很困难。这篇稿子我们在操作前的思路,就是希望能呈现一场地震对农民的影响:地震怎么破坏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打击。确定这个思路后我们就开始采访了,我主要负责组稿,在采访的过程中告诉大家我需要什么内容,他们去采回来给我。在操作中,我发现了实习生存在的问题,也是我自己以及很多人在采访时都会面对的问题——怎样在采访中更有针对性地获取素材。比如说我们想要做地震对农民的影响,基本的思路是要还原事情本身发生了什么,这也是我们采访提问遵循的逻辑:地震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三个阶段。我发现实习生第一次采访的内容会停留在地震时发生了什么、损失了什么,他问的问题很多,也很认真、很快,但采访的内容停留在现在,组稿的时候组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写稿的时候觉得很难,毕竟素材都不够,所以没法写。我们做稿子就是要尽可能丰富一点,按照这三个阶段去问清楚了。其实只要基本的框架有了,写稿是很明确的,按照时间顺序:发生前、正在发生和发生后;或者打乱一下顺序,结构差序,把发生时放在前面,然后再回顾;也可以是倒序。还有一点,我每次做突发,会一直问自己一个问题:我问的问题,是为了什么?因为做突发报道时,搜集素材的过程和其他的不太一样,必须要快,而且很多采访对象很难反复去问,你要很精准地问到一些关键问题。比如说我要问某一个村民地震发生前他正在干什么,我一定要提醒自己,我并不仅仅想知道他到底在哪,“他在地里或他在屋里”这个事实并不是有效的答案。我想要问他在哪的目的是,我希望呈现的是:他的正常生活是怎么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的。要明白问题的意义在哪里。比如说我问他在哪,他可能说我正在做饭。如果你停止到“我正在做饭”不再问了的话,就只会写出一句话——我做饭的时候地震来了,好像没有什么意味,只是正常叙述了一个时间。所以要继续问:那你是干了一上午活,从地里回来做饭吗?这就把他和农民这个身份绑到一起了。他可能会回答是的,或者回答去哪里买东西回来。他如果是从地里回来,那他和土地本身的联系就有了。你还可以问他吃什么,他可能会答炒胡萝卜。我发现有的采访到这又结束了,到这好像问到了细节,但你就又觉得这个细节欠点什么,要继续问:这个胡萝卜是自己种的还是买的?因为我们并不是只想知道他吃啥,他吃什么也是要有意味在的,如果他刚好回答这个胡萝卜是从地里摘回来的,可能你就问到了个很好的细节——他上午去地里干活摘回来个胡萝卜,结果地震来了。在叙述的时候就比“我做饭的时候地震来了”,情节、故事脉络、和他身份的契合度都要更完整。接下来问:“你吃完饭准备干什么去?”他可能回答说“我要去重新去地里干活,”也可能回答说,“我就歇着睡一觉,下午接孩子或其他安排。”这样问完了才是你和他聊天的完整过程,能体现他的正常生活被打破。很多人问问题会停留在很基础的阶段,这就导致素材很碎,很多素材用不了,最后写的时候很痛苦。更具体来讲的话,有的问题会问得太直接。比如我看到有的录音速记返回来开篇就问:你现在怎么样?你的损失很大吧?你应该很害怕吧?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问,这肯定是个面相上的问题,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去简单了解一下,但如果你的所有问题都是这些,就会发现你得回来的东西是很直接、宽泛、和表面的。你会觉得采了那么长时间,问了很多问题,去认真补细节了,就像刚刚吃胡萝卜的细节,还是很难受:我怎么什么都写不出来呢?其实这是因为问题不够完整,没有前因后果。这个问题我刚开始实习的时候也会存在,后来我有意识地去修正它。我可以分享两个经验。第一个是前后关照。比如我让一个实习生去问他到底种了多少亩地、损失了多少。这是一个方向性的指示,你采访的时候会因为各种因素,例如紧张、例如很难去保持思维的连贯性,就会只问一些很片段的问题:你种了多少亩地,损失了多少?你回去看过吗?什么都没了吧?可能几乎都是这样直接的问题,还是得不到什么有效的内容,所以我自己在做突发的时候我就是捋思路,不断地告诉自己,怎么能让我或者让读者更理解灾难对他们的打击,怎么样可以问出他们一步步走到今天多么不容易。因为采访对象在稿子里写他有100亩地,我们在前面盲打了很多电话,也看到一些表格,很多人都只有几亩地,多的也就几十亩。有了之前我提到的问题以后,这就是一个点,你可以从这个点出发,问他怎么样一步步扩大生产,种地怎么样改善了他的生活?这个我也和我们的实习生说过,“改善生活”不能只问到这。他们也反馈过很多农民表达得不是那么清晰,如果你问种地怎样改善他们的生活,可能得来的答案就是日子过好了、比以前有钱了,这也很难写到稿子里。所以一定要自己去设想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这种设想不是说要让采访对象按照我们的逻辑去做,你只是先设想一种可能性,它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比如你可以设想,农民有了钱肯定要盖房子,可能会给儿子准备结婚的婚房,或者他可能会重新开垦地、买车、送孩子出去上学。你可以问他:你们房子比较旧,是不是翻新的房子?哪一年翻新的?翻新你有特别设计什么东西吗?这些其实都是我想象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但你去问的时候必须做这种设想。如果说你的问题只停留到这,你问回来的东西就会很片面、很简单。你脑袋里要一直想着这篇稿子是要写地震是怎样破坏了别人的生活,当你问到他的生活往上走一点点变好的时候,打击来了,他的生活快速变得特别糟糕,所以后面也要问他们又失去了什么,这样才是连贯的。像“地震时发生了什么”这一部分大家都可以问得很好,但是前后会有所缺失。你要时刻想着什么能体现地震对他们的改变,这跟平时的阅读有关系,你得知道农民这个身份的生活习惯是什么,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关注各种群体的特点。第二是要有铺垫。泸定地震这个题其实是在地震之后十来天才发出来,已经过了一段时间。根据我们实习生反馈回来的内容,他们上来就会直接问采访对象最近几天怎么样,这个问题也非常宽泛,大家在打电话之前一定要想一想,能用什么样的开场来调动受访者的情绪或回忆。你现在突然问我最近几天怎么样,我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当你问到一些具体的,比如我让学生补采的时候刚好过了中秋节,我跟他们说,你们可以以中秋节为引,问问他们那天是怎么过的,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如果自己再思考的话,你就会意识到如果只问他今年中秋节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还是有点单薄,对比才能真正看出来改变。可以围绕“地震怎样改变了原本正常的生活”,继续问往年中秋节是什么安排,或者说事情发生在四川甘孜,这里有很多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居民,他们是不是有一些风俗习惯。一定要在采访中给受访者一些提示、引子,让他和我们一起去回忆他的生活。刚刚那个100多亩地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当时给实习生同学的指示是让他问一下这100多亩地是怎么来的。因为我想有这100多亩地来的过程,就能凸显他之前是多么努力、多么辛苦,才能有今天的日子,但他日子变好的时候突然都没了,对人心的打击是很大的。但是采访对象答不上来其实也很正常,一开始就问最早有多少亩地,采访对象可能忘了。我相信我们对当下事情的记忆一定比过去要深刻,可以换一种方法,让他从现在开始,一点点倒回到过去。而如果你想倒回去,你要先确定他是不是一开始就有100亩,这是个核实问题。你可能会得到一个答案:是或者不是,采访到的确不是就要继续问大概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地,然后我就看到他想了起来,说大概六七年前还是七八年前。既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么多地,地又是怎么来的?地的来源可能无非就两种,一种是自己开垦的,一种是承包。要把这两种可能性挨个问一下,要是开垦就延续着问,什么时候开垦的,开垦投入了多少钱。这样的思路也会让你不用刻意沉浸在到底下一个问题要问什么,你会自然而然地去问这些问题,比如问投入了多少钱,他肯定跟你说大概多少钱,你会想那现在钱收回来了吗?又涉及到当地的地质情况,你可能就会继续问:你们开垦最难的是什么?有没有遇到过比较危险的事情?你有没有受过伤之类。这个思路是要不断去训练、不断去改变的,如果说还是停留在做突发这件事本身,那这种训练是没有意义的。我希望这个分享能让大家以后可以这样去试一试。你问问题是要有铺垫的,你不能直接问“最近几天怎么样”、“最早多少亩地”。试想一下,别人问你一个没有铺垫的问题,你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要给他铺垫一些东西,从现在铺垫到过去,或者是一些可能性,他才能回忆起来。我们很多时候打电话过去会太着急了,可能啥都没想就打过去了,所以问的问题很简单,但这样也不是很好,即便是做突发,我们在打这个电话之前也一定要捋一捋,为什么要打这个电话?到底要得到什么信息?我们所有的问题不能为了问而问,虽然说你是盲打,但是不能真的盲目去打,一定要在脑海里想:我要问什么?我问的问题是什么目的?我希望得到什么答案?可能一开始会比较难,但要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这种方法和能力,这样的话你采回来的内容才符合你想要呈现报道的素材的要求,写稿的时候也就不至于不会写或不会组。接下来还是以《强震之后,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这篇稿子为例,像这种突发报道组稿,深一度的编辑给我们要求就是“不能太简单了”。意思是事实不能太简单,希望能尽量丰富一点、往上探一点,不要只是”我失去了多少亩地“、”我很惨“。这个当然是事实,但我们不希望这篇稿子只停留在这里。一定要整理一些公开的信息,围绕自己一开始设想的那个主题,用这种公开信息去撑起来,让它更有分量,这种分量倒也没有特别重,但也是在你自己有能力的范围内往上探一探。当时写《强震之后,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我们一开始想的是呈现农民和土地在地震中的损失,因为对于农民来说,失去土地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这是生计、也是他的家。像这次地震发生在甘孜泸定,我们在前期的采访中发现很多受灾的一部分是景区的民宿,另一部分就是农民,农民这个群体是永远值得被关注的群体。所以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就回到最初写稿的思路里,他被地震夺去了土地,那我就要想他失去土地意味着什么,可能就是他没钱了、没生计、陷入贫困。继续往下想,提到贫困的话,我会好奇泸定这个地方的贫困程度究竟如何?在我的印象里,它是挺穷的。但我的日常积累不具备让我脱口而出它贫困程度的能力,所以我就要有目的地去搜一下泸定现在的贫困程度是什么样的。我发现它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还有一些相关数据。当时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我知道稿子里肯定可以用到这段话,就标蓝了这一段,因为它是环境的烘托,个人的贫穷和这个地方的贫穷是紧紧绑在一起的。有些新闻报道还介绍了泸定脱贫攻坚的行动。你可以进一步去想,这些年他们确实日子过好了,我看新闻上说泸定在2018年正式脱贫摘帽。也有很多报道提到农业在当地的发展,我看到他们政府官网有2021年到现在泸定县现代农业建设行动,所以他们对农业是非常重视的,而且里面特地提到了佛手柑的情况。为什么我把佛手柑的情况单列出来,因为我们在前期的采访中发现,当地很重要的一个经济作物就是佛手柑。我没有太多非虚构写作的经历,非虚构写作可以有很长的时间去准备,但突发新闻的时间紧迫,你一定要提着一根弦,让自己有目的性地去搜集资料,尽快把这些码出来,把它形成一个可用素材。写稿的时候把素材放在一边,一边写一边看这些东西可以加到哪里,把它尽快加进去。其实素材本质上来讲就是采访和公开信息的梳理这两类,这两个部分都搜集完了后,就可以开始搭建写作结构了。突发新闻的写作结构还是比较简单的。这次写作,我把实习生的素材拿过来以后,首先给素材大概分了个类。我是捋的地震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三个时间段,所以我在整理素材的时候,也是按照当下的状态、过去的经历、未来的计划三个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把它们都标出来。第一要考虑的是完整性。如果事情叙述不完整,它在稿子里注定不会成为主要的叙述、注定不会成为能支撑你全部报道的素材。所以一些只有片段的,或者虽然看起来采了很多、但依然不完整的那些素材,我都舍弃掉了。如果某个人的素材里三种颜色很均匀,而且也比较特殊的话我就会把它保留下来。第二要考虑的是它在这个稿子里的功能是什么。大家如果看稿子,会知道李丽一家和周芸芸一家的故事是主角。他们是主角,首先在于他们的素材更完整。对这两家人,我们都采访了丈夫和妻子两个人,采访回来发现妻子说得更好,所以最后的故事我们主要都用了妻子的讲述,她们的丈夫可能会出现,但是都只是背景信息。当时我看完素材后,我发现李丽的讲述和心态的变化更能凸显震后的绝望感,她一直在说她“不晓得咋个整”,她和她老公都说“我靠自己的双手,不靠别人”“我们的猪还在里面”等等,她对于地震带给她心境的变化、对于未来的绝望感是更强烈的。而周芸芸那个角色,她奋斗的意味更强,她把从凉州嫁到泸定这十多年奋斗的过程都讲了很多,所以这两个人物的不同功能就区分开了。李丽更多地去反映地震之后人遭受的打击和失落,周芸芸反映劳动人民的奋斗过程。虽然他们两个人各有侧重地出现,但是她们两个人的经历放到一块儿,能让我自己感受到很多劳动人民都是这样早出晚归很辛苦,地震又带来了这样的痛苦。还有一点,在做突发新闻的时候,要关注采访对象的经历是不是能引出一个问题。这在我们另外一篇稿子里比较明显,这篇稿子没有发出来,写的是强制停贷。强制停贷我们也采了很多地方的很多人,大家都在强制停贷,经历其实都差不多,花很多钱、买了房,最后没办法得停贷。但是像我刚刚说的,我们做突发,其实还是想要报道得尽量丰富一点,只说这件事挺单薄,当时想反映出一个问题。刚好我们的采访对象A是江西的一个业主,在和他采访的时候发现他其实对经济上的东西更关心,包括股价本身、监管资金、预售金,所以在整个素材里,我觉得可以由他的经历引出对资金监管的探讨。有很多人虽然也说自己停贷,但是停留在抱怨和叙述上,没有和背后的问题绑在一块,而A的经历可以。他自己首先很关注股市,给我讲了这个股市怎么跌停、他们的首付款都在哪儿,他的经历可以让我直接引出对监管资金的探讨。当然要讲监管资金问题也不能是他一个人说,我们发现监管资金确实是200多封告知书中反映的共性问题之一,那么它就可以作为我们想要反映的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的一个验证。到稿子的后半部分我们提到了住建部2020年发布的意见,以及这个意见提出的对预售款的要求,我们也采访了一位专家。这样的话,稿子就可以顺利组下来,不会很突兀,所以大家也可以由一个具体的当事人,慢慢引出来你想要探讨的那个略显深刻的问题。关于常规报道的素材搜集,我是在南方人物周刊实习的时候跟老师学的。当时老师要求我们实习生整理素材,要把百度资讯关于某个人或者是某件事的新闻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看一遍,包括链接和文本都要复制在word里发给他。弄完百度资讯的,再去谷歌新闻,同样从第一页开始看,给老师复制文本、链接,整理成word。标注自己觉得很重要的内容,最后梳理自己在整理资料以后的一些看法,如果没有想法也可以不写。再就是论文、书籍,我觉得这些都是写常规的中性题材,或者说深度报道的一个基本操作。至于具体操作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习惯。我现在也会这样看一遍,但我只会把我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新闻copy上去,在copy的同时标注一下,其他的就不再弄上去了。然后看一些数据,因为现在很多新闻报道是没有数据源头的,所以我要尽量找到数据源头在哪,或者把他们做的报道中我好奇的、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去深入地研究一下。这就是常规报道搜集素材的部分,我不多讲。我主要讲常规报道的写作部分。常规报道写作需要更花心思,更讲究方法,我自己也是最近这段时间才慢慢摸索出来方法。我常用的第一种方法就是提炼关键词以及写句子。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一篇关于银行柜员的稿子《金钱永不眠:200万银行柜员看见财富、欲望与人性》,我在列关键词前,已经把素材都看过了,当时我们采访了很多银行柜员,也看了很多其他媒体的报道,我把我看的时候的感受、结论性的内容,放到我的共享文档里。首先想到在表现上,它是静止的、固定的。他们要一天都坐在柜台前;另外这是一个金饭碗。第二个想法就是它依托的背景。每年世界500强,有很多大银行都排在前面,可以看到小职员背后的产业背景是怎么样的。这是我在看采访内容的过程当中发散性想到的一些问题、观点。第三,我写他们是最靠近金钱、每天都在和金钱打交道,却又离金钱最远的人,我想要表达的是繁荣的金融行业对于银行柜员来说很遥远。我们平时看投行、金融都很光鲜亮丽,柜员虽然钱也不少,但事实上他们和那些人是两个阶层的人。第四,银行柜员是通过存钱去和别人相处的,他们是以钱为媒介去接触、认识人和社会。像我们作为记者可能是以一次次采访、一篇篇稿子去接触认识社会,每种职业认识社会的媒介是不一样的。还有是他们在讲述中体现的他们对数字的敏感性,比如说像我稿子一开篇就提到了他们的编号,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数字,零到九的键盘,包括他们每天数钱,其实都是和数字有关系的。你顺着人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就会想人的价值是什么呢?这些词、这些句子,我都是想到就列在那,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怎么写,但是一边看、一边写,慢慢会发现原来我写的是一个特定区域里关于人的故事。这个也是看素材才发现的,如果没有这种框定的话就会写得很散。我要回答我自己,为什么写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有特殊性的,这是一个特定区域里人的故事,我感觉能说服我自己,说服我自己就能去说服别人。想到这个以后开始慢慢延展。如果我写的是特定区域里人的故事,那就是银行柜台的柜员,他是一个职业,有一个职业性的东西需要我去讲述。金饭碗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金饭碗?是不是可以渗透一些背后的行业变化?所以稿子里我也写了自助取款机取代了很多人力。但光写到职业性这个层次,专门成了个职业稿又不太行,我在想那如果从社会性上去考虑它能有什么样的价值。于是我就打出了这句话,“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里,人怎样一步步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我们采访时发现他们都很疲惫,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意义,包括微博超话里所有人都想辞职、不想干,就代表这个工作不能给你钱或者不能给你价值,而他们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价值感的缺失。这就是写稿提炼关键词和写句子的过程,它让你一遍遍梳理这个稿子还有哪些关键信息、要表达什么、要落到什么地方。这篇就落在他们虽然停住了、有个稳定固定的地方,但确实好像又没有着陆,就是想呈现一种稳定之下的飘零感、无所依傍的感觉。这个话我觉得也挺矫情的,但可能在当时能更准确地表达我的想法,其实最后也没有完全落到这里,但是这个思考的过程记录了下来。我写稿的思考过程就是逻辑慢慢成型的过程,可以看到我2021年年底写的《“尴尬”的中小学心理老师》,其实我也是采访完就想关键词。心理老师在学校是非常边缘的,他们好像力不从心,工作内容也很混乱,有老师提到他们处境很尴尬,全靠自我驱动。这些关键词都是从我采访内容中不断提炼然后发现的。它其实也是个职业延伸出来的问题,而且他们是在学校里,与学生有互动。这也是我自己当时在我的写稿思路里的一句话,因为写这个稿的时候我也很混乱,我这个稿子都是电话采的,有很多场景、情节,其实都不是很完整,如果不是很丰满的话,我怎么写呢?但是我梳理完很多关键词以后,发现我不是在写故事,不是在写特稿,我写的是一个问题。我希望通过这个稿子和之前别人的讲述,反映出中小学心理建设的问题。写完这句话,我就没有那么痛苦了。我明确不要沉溺于对场景、情节的控制当中,然后就开始想写作的线。这个线其实也是很模糊的,如果一篇稿子只写一个老师是怎么尴尬的,这稿子也没啥价值。尴尬到底意味着什么?“尴尬”意味着他身处一个很复杂的局面之下。这种复杂的局面指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心理这件事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与学校在做心理教育时候的简单粗暴、形而上的现状之间的冲突。我们当下社会很多问题都是这样的,某些事情的专业性和某些人做事情的简单粗暴之间的碰撞,反映到心理问题上也是如此。这样就大概摸清楚写作的感觉了,所以提炼关键词和句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写这种中性题,不提炼就直接上来写,整个脑袋就会糊住。提炼完关键词,写完这样一句句的观点性的整理之后,这时候你对素材已经很熟悉了,就可以开始尝试写导语。《精神病人照顾者的隐秘角落》这篇导语写了四次。这篇稿件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导语上,如果我写不出导语,后面的稿子就没有办法完成。这篇的导语是一个从少到多的过程。第一版可以看到,我好像知道我自己写什么,事实上还是比较虚。什么叫长期处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个巨大的压力是什么?虽然后面好像提了一点点,但是并不能认知到巨大的压力是什么。后面还很简单地写了一句“随患者疾病而来的是担惊受怕的生活,被社会歧视、排斥、不确定的未来”这个“不确定的未来”,又是一种很虚的话,这种“隐秘的自我斗争”其实都是模糊的。所以第一版导语就是方向上我知道我要写什么,但是稿子的排布并不清晰。第二版导语就开始有一点点具体了,“他们总有部分人出于对家人的爱与信任,长期投入到一项孤独的事业当中”。其实在前面是没有提到这种孤独感的,包括后面有写身为家属他们觉得这种照顾是必然的,我这句话已经在试图去呈现这个照顾者这个定义了,第一版其实是没有的。第二版导语还加了一位研究者视角的表述,他把“家属照顾者”正式提出来了。但写完以后还是感觉模糊,因为还是没有办法去完成动笔,编辑也觉得导语还是虚。所以第二版导语还是不太完整、不太具体。虽然有具体到比如说照顾者身份的确定,出于爱与责任去加入到一项孤独的事业,但是它并没有让我对写稿的结构很明晰。第一段,我把精神病照顾者的定义提出来了,因为我这稿子就是想写他们。然后又写他们具体牺牲是牺牲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压力在哪,这也是从他采访中得到的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这看起来更具体了对吗?你知道这个照顾者他具体经历了什么,新症状抑郁、狂躁、双向等等。时间线上我就开始写他们在生病过程中漫长的照顾,患者离开医院后,他们依然要去照料,因为精神疾病很多是反复性的,这是个递进的关系。包括像我这里提到的叠加、转移,他们这种面对的困境是在叠加的,是在不断强化的。我的思路开始比较明确了,我知道我每一部分要写什么了,稿子要从哪些部分来呈现照顾者面对的这种系统性的问题、照顾时那种叠加的困境,以及这种照顾所带来的被歧视、被排斥,甚至自己跟着患病。最后想要导出的概念就是照顾者不被看见,也看不到自己。最后是用了一个更短的,因为导语第三版实在太长了,可能有七八百字。像这个“马拉松式的耗竭”,也是编辑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我觉得就能体现我这两部分想要表达的意思,这种漫长的照顾过程就像“马拉松”,很辛苦、不断地在耗竭。当你看到“马拉松”的时候,就能意识到他经历了什么。在稿子的后面部分我们更多的讲的是一些公益组织,他们怎么样发现了照顾者?怎么样给予照顾者力量?为什么要给予照顾者力量?所以其实这个导语是对主题更加凝练的呈现,写完这个导语以后我的思路就很清楚了,稿子也写出来了。这个导语是在发稿前编的,最后定在了这里。编辑提出的这个“耗竭”,包括他这种死循环,用几个关键词就让我们对照顾者的经历更加明确。接下来想要举例的一个导语写作,是2022年2月份我出差去南京写学习困难门诊。这个导语是一个从多到少的过程,写作思路其实还是我刚刚说的,一定会先把导语写出来,我要从导语当中不断的梳理我的思路。导语的结构其实就是一个我的视角,告诉大家或者告诉我自己,我写这个稿子的源头是什么:开了这个门诊,它能体现教育焦虑。而且我去现场看确实是这样,所以这个稿子的缘由就起来了。其实我们并不是想写这个疾病,我们不是一个医疗媒体,我们还是想写这个疾病反映了什么问题,确实我们也发现很多孩子的学习困难,虽然是在医院发生的事情,但反映的是一个教育问题。到第三段是这样的,把它从一个医疗问题慢慢延伸到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就是作为家长怎么样去接受自己孩子的问题,怎么做出选择,怎么让他在教育当中获得自己的位置?所以最后有一句总结,学习困难门诊,它试图解决医学问题,但这个问题更关乎教育。我们最终想要通过这篇稿子呈现的,是一个家庭能否接受一个偏离当下社会标准的孩子,学校和社会又该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这篇稿子写完导语以后,同样我就知道我的稿件思路是什么样了。从进入门诊先看到一些很具体的场景,人们怎么样去看病,衍伸出来可能是家长的身份、可能是医生的身份告诉我学习困难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一个医疗问题,它涉及教育。然后慢慢探讨它为什么涉及教育,这个表现出来是医疗问题、但事实上是教育问题的孩子,需要学校、老师、家长怎样去面对。在成稿前也是因为导语实在太长,所以我把导语改得更精炼。同样先给出了时间,因为当时好像还没有特别多人写,我是开业一年以后去的,所以要稍微交代一下由头。很快“我”出现了,上一个导语没有“我”,但是它暗含了“我”的视角。这是这篇最终的导语,用我的视角把这个主题更直接地提炼出来,到底是不是一种病?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它没有前一个导语那么完整,但确实更精炼,很快速地聚焦到教育问题上。所以,写导语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写导语的过程就伴随着写作大纲梳理的过程,最后找到自己的写作逻辑。写完导语就感觉自己神清气爽,写接下来的稿子会很明确,但是可能有的人会写完稿子再去写导语,这就是个人选择。再拿《暑期托管还少了点儿什么?》这篇举例,这稿子是暑假做完的,虽然阅读量很凄惨,但这不重要,问题本身是存在的,我们去完成,记者的责任就已经尽到了。写这个导语的过程我慢慢捋出了一个写作思路。当时给自己想到的题目是《暑期托管仓促无序的第一年》。2021年教育部下了文件以后,暑期托管正式开始,下文件的的时候是7月份,很多学校都已经放暑假了,也没有真正开展,今年才开始开展了。根据前期的采访,我想到了这样一个题目。我跟自己说,我们绝对不仅仅是在写暑期托管的乱象。因为托管其实是一个比较专业的事情,所以我还想讨论托管本身的教育在哪里?这也是写给自己的提示。有时候你沉浸在采访中或者沉浸在海量素材当中,会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写什么。我当时列出一个四部分的结构。一开始我就希望把这种仓促感写出来,那就是托管仓促开始了,因为我已经完成了像前面我所说的提炼关键词的阶段,所以我这个地方我就大概列结构“放暑假才通知”、“劝家长不要报”,这些都是根据我们采回来的内容提炼出来的我觉得能体现仓促的信息。第二部分,我想的是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了。在这个意料问题之外,我们想要稍微再深入一下,托管只是想满足像吃饭、睡觉、看护之类的基本问题吗?需不需要有一些教育上的意义,是不是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处?所以第三部分的标题我就当时定了“只是盯着写作业”。最后就是很常规的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托管。因为一位老师说学校是理想的场所,应该有更多社会人士的加入。这句话让我觉得是挺好的最后探讨的落点。因为托管现在还处在实行当中,不能说它没有意义,我们想要反映问题之后,能给大家一个回应——什么样的推广是好的。所以大概在写完导语的时候,这个暑期托管的思路就出来了。我觉得这就是写导语的意义,思路出来以后就是整理素材,因为前面这部分你都是在海量的素材中逐渐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但是当你真的要写的时候,你不能再拿着十来万字几万字的录音文字每天翻,那个东西会让你越来越不集中。整理素材的第一遍归纳主要分为四个方向,第一个是把重要的素材标出来。怎么判断重要?就是根据我的主题,根据我写完的导语,我大概知道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你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方式,觉得可以体现主题、非常重要的内容,就都可以划出来。第二个是把我非常感兴趣的、打动人的素材标出来。有的时候,我们采访会很容易被一些和主题不相关的东西打动,这是很珍贵的,至于说最后能不能用是后来的事,既然作为作者的我非常感兴趣,那我一定要留下,起码第一遍不能把它删掉。第三这些素材要是完整的。怎么具体来说这个完整,首先他的观点是完整的,意味着他的观点有论据、有论点、有一些其他支撑,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观点,如果说他只说我觉得这是错的,那这个观点就不完整。其次,完整意味着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有基本的时间线,有一个事情发展的基本的过程:开始、经过、高潮、结局。起码要满足这样两个要求之一才是完整的。完整的内容在你的稿子里才是有意义的,你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会发现有的东西它不完整,那注定了这个素材最终只是一个边角料的素材,除非它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但如果你在当时采访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可能它的重要性要打上问号。当然,这是给自己解脱,毕竟有时候你会自己愧疚当时怎么没问。不过你也可以把它暂时留下归个类,把它放到我接下来要说的第四个方向——可加可不加的内容里。到时候看这个不完整的内容是不是非常有价值,如果非常有价值就只能补充采访或者用其他素材给它撑起来。这个可加可不加部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整归纳素材的时候,觉得这个内容好像应该有,但又塞不进去,有这种感受的素材也可以放到这个板块里面。第二遍归纳,其实就是很简单的摆放。还是回到这个暑期托管的稿子,你要把我们整理过的这几种素材大概分门别类放到大纲里,因为它每一种素材可能反映的东西不一样。先不管他到底怎么写,你一边问自己这个素材的功能是什么,一边把它这个塞到这个大纲里,你有这个思考的逻辑就行。至于素材功能怎么去发现,你要想这个素材它核心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像我们初高中做阅读理解一样去理解他的讲述,去提炼一个能提炼出来的点,就能知道它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把它放到这些框架里。在这个摆放的过程中,我就同时开始写了。在写暑期托管的过程当中,当我开始动笔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大纲有点别扭。因为我不是在大纲里列了哪些素材放哪部分吗?什么吃饭问题放这,学校被动选择放这,然后空调问题就放这。放完素材后写起来很难受,我也很难形容这种别扭是什么,当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别扭的感觉。不要忽略这种不适感,一切不适感都是有缘由的,就像你感冒发烧前一定会难受。我发现好像开头就是在罗列一堆仓促,你看着大纲就是这种感觉,什么放了暑假才通知,行政命令被动选择,它没有表达什么。第三、第四部分我都在具体事情之外还有一些探讨性的升华,但一二是没有的,这两个部分又容易弄混,素材又特别零散,我就意识到原来别扭是因为这个地方。我到底想通过仓促表达什么呢?如果我只是想罗列一堆仓促,那真的没有什么意思,我得想想为什么学校这么仓促。然后我就想到了仓促背后的原因,把仓促背后的原因放上来,这个部分就是完整的。后面看稿子,第一部分写的是仓促的开始,一方面是学校确实接到通知很晚,另一方面学校不愿意办,很多都是很被动的。为什么被动?做这件事情是没有补贴的,这些种种原因导致了学校临了才开始通知,甚至让家长不要来等等一系列情况。学校没钱,又要承担风险,肯定不愿意办。然后就是第二部分“意料之外的问题”,当我意识到第一部分这个问题之后,我就知道第二部分是同样的问题。你会发现,虽然这个大纲列出来后,我在写的过程中把它拆了一些,但还是在这个大纲的基础之上,才引起了我这些思考,所以这个写作过程还是挺重要的。第一部分这个大纲想要表达的东西和我最后成稿要表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确实有升华。一开始写了仓促,没有家长报名,校长还很高兴,最后我就说明了钱的问题,包括学校的积极性。一个专家提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费用来自政府支持,但针对暑期托管没有专项资金,也就意味着学校和老师其实都是义务的,那么就会导致这种仓促的出现,简单回答了一下这个问题。写作结构的第三步是在你归纳素材摆放完之后,写作的时候一定要一边写一边去删改,因为你会发现很多素材的作用具有同一性,包括像我们采的泸定地震或强制停贷,其实在同一件事情当中,每个人的经历都有同一性,很多内容是重合的、相似的,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在我们在明确这个素材功能的基础上要继续提炼。可能几个素材都好,但是你一篇稿子里如果两个人讲述的是同样的故事、反映同样的问题,没有太大的意义。那就要想我到底用哪个?这就要考虑到这个素材和其他素材的连接性。这也体现在暑期托管的那个稿子里,主人公安俊兰和王雯雯两个人都提到了在学校的辛苦和劳累,包括他们自己干了很多活、压力很大,所以导致他们暑假就更不愿意参与暑期托管。但我为什么最后选择用王雯雯来讲出这个问题,来体现她的辛苦和劳累呢?因为她提到了空调问题。他在广东惠州,他们没有空调,很累、很热,这个刚好和文中那浙江那位校长提到的空调问题是可以连上的。而安俊兰他跟我说他们学校有空调,如果我把它放到那,可能我在素材的转化和衔接上就会缺少一个由头,所以我就选择了王雯雯的讲述,舍掉了安俊兰的讲述。一定要考虑整体素材之间的连贯性,另外还要排一个优先级。关于删改素材的优先级就是,有的东西是不是有一个就够了?这个素材是不是真的那么好?这个问题也是要不断问自己。我们提到归纳素材一共三遍。第一遍就是归纳整理,第二遍就是摆放,第三遍就是删改一些重要的、无法实现素材连接的、比较刺激的细节。第四个搭建写作结构的过程就是修改初稿了。因为在这个节奏之下,你已经把初稿基本写出来了,写出来以后你发现其实你的初稿会很像我之前写《尴尬的中小学心理老师》那篇文章。那篇初稿是一万二,我不太喜欢那么长的稿子,觉得有点夸张,很多事情不值得用那么长的篇幅。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你这个素材到底要表达什么?没了它行不行?尤其在这种特别长的文字反映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问这些问题。像我之前初稿里有电影《熔炉》里的这句话,“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坚持做某件事,并不是因为做了就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当时我为什么把这段留下来了呢?因为觉得这句话挺有力量的。事实上我写完初稿再回头看这篇稿子,这其实是一句空话,虽然听起来像名人名言一样有力量,但在这个稿子里没有体现,采访对象的讲述并没有让我感受到“什么叫这是正确的”,没有完整地体现出这句话的力量感,反倒觉得放在这有点矫情。他说他带同学讲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病院是怎样的,这又怎么样了呢?如果说讲述后面能有一些更具体的改变,比如说学生开始因为他的讲述去付诸行动,对精神分裂产生兴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话,这个素材是可能有用的,但现在这个行动没有带来任何改变,所以我就还是把它删掉了。一开始我们很容易被这些看似正确的话而吸引,但是在你理智的思考之后,你发现其实初稿里会有很多这种看似重要,但并不能体现一个观点的段落。另外删掉的还有林霖说她去给小孩儿当心理老师,有个小孩每天黏着她,甚至在本子上签名,觉得自己在学校找到了一束光。当时我把它放在那,就觉得“找到一束光”挺好的,这个小孩确实可能觉得心理老师能带给他作用。但我在看初稿修改的时候发现没有办法感受到底是怎么找到了一束光?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束光又给他带来了什么?我都不知道,没有前因后果来支撑,所以我最后都删掉了。修改初稿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不能把稿子写完,直接就甩给编辑,还是自己要经历一个修改的过程,这也是在让你自己去感受这个稿子的结构行不行。修改初稿对于作者来说还有另外四个方向的内容,一个是转折衔接时的废话。因为你写初版的时候是以一种自己最舒服、最常规的表达,我发现我会有一些“但是什么什么”“然而”“然而并不容易”,有很多这种口水话,这种话都是废话。我之前编辑老说,你写的每一句话,一定要有信息量,你不能为了写这句话写这句话,你要分析多这句话要传递什么信息,刚刚提到这种“然而”“但是”之类的就尽量删掉。第二个是华丽的表述。像我刚刚在写那些导语的时候,“巨大的压力”“不确定的未来”之类,这种话也不是不能写,而是一定要有一些铺垫,让读者意识到这个巨大的压力指的是什么?不确定的未来到底是如何一种不确定?我们有时候写初稿会着急,把这些非常大的词就往上摆,但最后你发现其实你会发现我怎么又写了这句话。我个人有的时候会删掉,因为我觉得有点造作,这是个人习惯,当你的语言风格很华丽但让别人觉得很舒服的时候也不用删。第三个是改变用词。当你想快把一个东西搞完的时候,肯定都是用的你经验范围内的东西,但是当你改的时候,就要想一想是不是有的词语可以换着表达。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在一篇稿子里同一个词用了很多次,实在不行就再搜一搜近义词有哪些,正好也是个学习的机会。最后一个就是句式的转换。有时候你会连着几段都是同样的句式,比如隔两段你会发现开头都是“为了什么”,然后隔两段又是“为了让什么”。其实这样也不好,你得找到一些句式的替换,至于怎么去替换,我有的时候会就会翻开我的摘抄本,看看作家写的话能不能用来模仿一下;或者就翻之前的稿子,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怎么样连续讲述一个事情。最后,当我们完成初稿以后,就把它甩给编辑吧,然后就不要再想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Q:这几步都是在提交编辑前做的吗?自己做的时候如何确定自己的稿子具备问题意识和一定的意义?A:这几步确实都是在提交编辑前自己做的一些工作,因为我们在深一度写稿的时候,常规来说你采访完会和编辑有一个基本的交流,会告诉他采了哪些素材、大概讲一下思路,编辑会给你一些建议或指导,你综合自己和编辑两方面的思考再去完成像我刚刚提到的提炼关键词、写导语等等这一系列的步骤。至于如何确认稿子具备问题意识,其实就是在你报题的时候,你就在发现一个问题。比如说像我报暑期托管的那个题,我报那个题就是想了解它到底是什么?现在进行到哪一步?有没有解决家长的问题?为什么在小红书上那么多老师在吐槽这个暑期托管的问题。吐槽它肯定是因为有一些不被别人接受的地方,当你报的时候你就已经在发现选题中的问题,如果说你自己都没有明确有问题,那这个选题可能就不成立。这个还是要记着自己去明确,不能依靠编辑给你意义。当你明确存在问题,你再去搜集资料,意识到这个问题是成立的,然后你才能去跟编辑报这个题。Q:有时候想做主题报道,但没有很清楚主题到底是什么,为了不漏掉信息,采访提纲就只能各个面都涉及到,但采访的时候会一直问得很具体,怎么提高采访的效率?A:其实有的时候如果时间够充分,你可以很漫长地去跟采访对象聊天,尤其是做这种你所说的主题报道,更多的是中性题材。它可能不是特别需要你有效率,你可以没有效率,可以跟他漫谈,也许在漫谈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你不用刻意去提高采访效率。如果说要提高效率,那前提是这个选题非常重要,得非常快出来。但还是要尽量去给自己定个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一个推翻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证明的过程。你设定一个主题,不是说你最后成稿一定要按这个主题,这个主题只是给你一个牵引,它像一根线一样揪着你往前走。你在采访的时候,可能发现你的主题设定的也很好,参考对象答案也很贴合,这个主题就是非常顺利;也可能发现就是主题不成立,不成立并不代表这个主题设定没有意义,你可以不断通过采访去驳斥这个主题,这也是一种思路,会让你的采访更有效率。所以主题的确定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一开始不清楚自己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又觉得做主题报道的效率非常低,可以先做一个初采。另外,你可以对你的素材进行粗分,这样分析的过程当中你也可以提炼出主题来。如果说你做到这一步都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那你可能不太适合再做这个题,需要寻找一个新的题,有的时候我们没办法也要及时止损。A:我不知道你到底指的是要印证哪种信息,比如说印证死亡情况,那肯定是有官方通报、有其他人可以佐证。但如果你要印证比如说我们采访的内容里他说他种了多少亩地,这个确实没法核实,你只能相信你的采访对象,而且这种事情确实也很难真的去核实,在某些私人领域的话题上你只能相信采访对象。关于公共领域的一些信息,通过公开途径是可以核实到的。Q:老师的个人简介里提到“凡是我不懂的都可以成为选题”,想问问老师是怎么具体考虑这件事的?A: 因为我入职深一度到现在做的题,几乎90%以上都是我自己报的题。就是我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我看到新闻觉得好奇的,我会去试一试,有疑惑的,我也会去试一试。我觉得现在做记者,很大程度上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2022年6月25日,公众号“看客inSight”的推送《女式内衣流水线上,打工男孩的无欲青春》引发网友关注。有人感叹“少有人将目光投向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有人说“这篇文章反驳了读书无用论”,有人在文章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而更多人透过作者的镜头和文字,看到小镇内衣厂的青年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这篇文章首发于2017年,标题是《汕头内衣厂里的打工男孩》。作者陈劲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他将镜头和文字对准小镇青年的生活与情感,作品普遍关注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和流动状况。本期互动:重温本篇,你最大的感受/收获是?*发送关键词“梁婷0905”至公众号后台,
即可解锁本文思维导图领取方式
*文中图片来自于受访记者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