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践前沿|开启增长飞轮的Soul如何拨动「社交元宇宙」?


转载自36氪


据了解,Soul Q2实现收入3.7亿人民币,毛利率85%。


在社交领域,Soul一直是另类的存在。

此前,外界对社交产品的认知更多是一般的社交应用。但Soul的出现证明了年轻用户的需求并不止于荷尔蒙,实现共鸣、获得认同、在多元场景中拥有共同体验,同样是人们的社交刚需。精准满足这些诉求的Soul,不仅迅速获得了以年轻一代为代表的用户的认同,还展现了可观的商业化潜力。

据了解,Soul Q2实现收入3.7亿人民币,毛利率85%,同比实现超过270%的收入增长;付费用户达到175万,同比增长80%,付费率达到5.2%,月度ARPPU高达7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按照目前的获客成本和用户付费情况来看,高质量的收入可以保证Soul获客成本在一年内回收。

根据此前的公开资料显示,Soul月活用户持续保持100%以上的同比增长。在高速增长的基础上,该平台依然保持着令人惊讶的高粘性和高活跃度:Soul日活用户启动频次高达24次,时长达到50分钟;Soul平台内私聊用户平均每天发出的点对点消息数超过66条;超过34%月活用户投稿发布原创瞬间,并有85%的用户会发布评论或互动。

今年初,Soul还首次在行业提出构建“社交元宇宙”。这也是Soul自创立以来的初衷——利用兴趣图谱和算法驱动,构建平等、多元、温暖、真实的社交元宇宙,帮助用户找到认同感,降低孤独感,提升幸福感。

Soul的崛起只是一个信号。这背后是社会发展、代际更替带来的全新娱乐、消费理念。
当00年的电竞冠军已身价千万,JK装、汉服、LOLITA几乎成为便服;成本十几元的娃娃一旦上架立马身价百倍……这一切“看不懂”的现象背后,来自于成长中的Z世代精神需求的增长以及对治愈和陪伴的渴望。每个新崛起的消费一代,都有着其自身独特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那么,我们从中能收获哪些启示?

“Z世代”——互联网新流量的主力军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主导这些我们“看不懂”现象的,正是逐渐成为新流量中心的“Z世代”们。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以95、00后为代表的Z世代们,日活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的28.1%;月人均互联网使用时长近175个小时,高出全网用户35个小时,线上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也远高于全网用户。
这批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95后,被智能手机包围,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就像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在“科技三定律”中描述的那样:“任何在我出生时已有的科技,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来自酷鹅用户研究院的调查也正说明了95后的这种互联网生活方式。

图片来自《酷鹅俱乐部:深度解读95后互联网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环境下,Z世代正逐渐成为互联网主力军,创造着自己独有的圈层和文化。线上化、个性化、群体认同和跨领域融合,代表着Z世代的人格特点,也带来了很多新消费、新文化的独特潮流现象。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圈层效应和关注自我。
圈层效应代表一种身份认同。社会心理学上看,Z世代的成长过程伴随着不安和焦虑,当某种客观存在引起他们兴趣,为其带来安全感和存在感时,他们就容易对有同样兴趣的人产生强烈认同,并愿意相互分享、交流心得,从中找到内心深处的愉悦和快乐。
如今,随着资本加持,似乎“万物皆可圈”,比如诞生于虚拟角色扮演游戏的语C圈、Pia戏圈;以收集稀有品为代表的鞋圈、潮玩圈、盲盒圈;二次元宅的模型手办圈、COS圈、JK服圈、谷圈等等。每一个新兴文化与圈层的兴起,都活跃着新一代年轻人跃动的心。

图片来自《Z世代圈层消费大报告》

关注自我则是另一种彰显存在价值的外在表现。
Z世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每天被海量信息包围,加上近几年各类短视频、直播平台的轮番轰炸,使得他们对品牌的“灌输式营销”逐渐免疫。从消费角度看,Z世代对“爆款”无动于衷,更依赖社交渠道获取信息,更看重自己是否认可品牌的价值观,他们不仅是品牌的消费者,更是品牌的塑造者。“不问为什么、让自己开心、获得即时满足”,这些表达个性的诉求,使得新兴的消费品牌,如元气森林、POP MART等能迅速占领市场。
可以看出,Z世代是个性与包容的矛盾结合体,一方面需要借助互联网找到情感寄托,获得陪伴、融入集体;另一方面又追求个人幸福感,彰显自我独特性。那究竟什么样的产品能抓住他们内心,让我们在流量枯竭的toC方向上找到一片蓝海?社交也许是个突破口。

一场社交心态主导的进化


社交一直是人类的本能需求,互联网出现后,更是把社交范围和触达能力无限扩张。从价值创造上看,社交产品具备极强的网络效应,以梅特卡夫定律计算,一旦超过用户量的临界点,可预期的是指数级增长。巨大发展空间摆在面前,因此尽管有微信等老牌巨头占据市场头部,创业者们依旧争相投入,新产品仍层出不穷。
就需求满足场景来看,微信解决的是熟人社交问题,约会类社交软件则主打“看脸聊”,通过要求用户上传真人照片、分享本人视频展示自己,激发用户的主动社交行为。然而无论是微信上的熟人,还是这类自带目的性的社交行为,二者的社交网络均会与线下强绑定,为用户制造社交压力。
调研机构Origin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Z世代年轻人表示他们“正在减少社交媒体使用”,在国内,也有不少人把微信设成“关闭朋友圈”或“只显示3天朋友圈”。
作为一群难以被贴标签的矛盾共同体,Z世代有着正反两面的社交心态。
正面看,他们独立自主、习惯并乐于接受新事物;他们有追求有表达欲,希望得到同龄人的理解和倾听;他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集体性格特征,渴望寻求三观一致的好友,获得归属感。
而另一面,高度的个性化也令他们相互认同的门槛变高,换言之,他们愈发认可“与其在不合适的群体中虚情假意,不如孤独做自己”。
因此,Z世代的社交标准正在变得越来越细腻和多元,他们能够快速接纳一款新产品,也可以快速对一款产品失去耐心。换言之,如果你的产品不够精致,使用不够流畅,氛围不够友好,就很容易被放弃。
那究竟什么样的产品能受到Z世代欢迎,为他们找到一个无压力的沟通环境?市面上出现了两类产品形态:一类是以内容、游戏为载体的间接社交产品,代表产品是B站;另一类是强调不看脸的兴趣社交,明星产品是主打“社交元宇宙”的Soul App。

年轻人需要怎样的陪伴?


在B站的1.01亿月活用户里,大部分是90后的年轻人,一直以来,B站都以用户及用户生产的PUGV(专业用户生成视频)内容作为自己的基础设施,并以此构建出年轻一代高度聚集的内容社区,而又因为用户对平台的强烈认同感,进一步衍生出更多元的生态。
另外,由于圈层效应的影响,Z世代更加想找到的是与自己有相同爱好的同伴,而在Soul上,也聚集了这么一批爱好各异的用户,通过Soul的推荐机制,用户可以通过更加个性化的标签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邂逅一种社交的全新形态。
打造真实的“人设”,提供精神陪伴,寻找心灵寄托,这是Soul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在追求的设计理念。Soul将一个人颜值以外的其他要素进行拆解,映射到平台上,再通过星球、测一测等与兴趣爱好有关的功能进行推荐,让有相同爱好的人相互结识,成为朋友。Soul旨在打造新一代真实、有趣、温暖的社交网络。
而Soul主打的“社交元宇宙”概念,恰巧满足了用户对于Soul的期待。听起来,“社交元宇宙”是一个比较虚幻的概念,但它其实指向的是Soul所致力于建构的全新、虚拟的社交空间。可以理解为一个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相平行,并且沉浸感更强、交互更多元的数字化宇宙。
在“社交元宇宙中”,人们凭借虚拟化身便可以完成社交、消费、娱乐等等行为,它有着一套完整运营的经济、数据、数字物品以及IP,让人可以不介意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颜值等等条件,以爱好当做自己的名片,即便是虚拟的身份也可以随意通行,Soul也正在通过用户不断丰富的UGC进一步打造元宇宙的规模效应,这样也将保证它拥有源源不断的生长原动力。



Z世代的特殊表达


表面上看,Soul的用户特征,和普遍意义上的95、00后没什么不同,他们有着强烈孤独感,追求自我、兴趣广泛、长期活跃在互联网上。
然而从Soul发布的《Z世代社交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群体在Soul上获得了一些无法被传统社交软件满足的社交需求:有一群喜欢记录生活,有着多样才艺,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学习、互帮互助,乐于传递正能量的年轻人,他们在Soul上更愿意释放出内心真实的兴趣爱好,并希望找到三观相符、有共同话题的人,浏览有趣的“瞬间”。
对Soul而言,帮助用户建立连接,沉淀多个层面的用户关系,是它展现出来的核心价值。
推荐机制,是Soul最具特色的功能之一。首次到来的用户,会先引导你捏个脸、写下引力签,建立自己的人格形象,再基于多样的推荐策略,如语音互动、视频互动等,找到和你相似的Souler(Soul 的用户),并开启聊天。
为进一步降低沟通压力,Soul会在聊天窗口显示对方的引力签和推荐聊的话题。随着交流的深入,你会发现除了普通的聊天,Soul还提供了送礼等创新玩法,帮助用户之间更好地互相了解。
广场的存在带给了Soul最能留住用户的场景。广场上的个人瞬间,是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窗口,即便无法推荐成功,也能让用户享受被关注的感觉。
Soul的广场会让契合度高的用户被推荐在彼此的广场首页,用户在广场上的浏览互动喜好,比如点赞、评论等,都会帮助丰富用户画像,提升社交效率,以满足用户交流和表达的需求。
当然,为满足Z世代的表达欲,Soul对创作者提供了多样的表达形式,除了图文、视频、音频,还支持发送歌唱片段、表情包。不仅降低了创作门槛,也给消费者更多元的互动场景,让大家更愿意一直待在这里。
此外,如果说匹配是1对1的交流,广场是1对多的交流,Soul还提供了多对多的群聊派对,把我们能想到的社交场景几乎全覆盖了。在群聊派对中,你可以进入不同的主题房间,聊兴趣爱好、进行趣味辩论、唱歌听歌、玩Soul 狼人等等。近期,Soul推出了新功能,语音群聊和文字群聊能够随时切换,将一个基于兴趣或者话题偶然组成的群聊派对,能够固定成一个长期的兴趣小组。这种游戏化多人互动的场景,能帮助用户进一步提高沟通效率,降低社交压力,而固定的兴趣小组又能够帮助用户建立连接、沉淀关系。

因此,外界给Soul打上简单标签的行为,本身就非常不“Z世代”,只有深入体验过一款产品,感受它的文化,才可以真正了解它。Soul的出现,让Z世代感受到了一种平等、善意的社交氛围,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结识感兴趣的人。
在Soul上,年轻人的相遇正迸发出更多关于梦想、生活的新故事。21岁的Kai,大学期间一直参加各种街舞比赛,期待毕业后能成为职业舞者。但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临近毕业,他也开始考虑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稳定下来。就在这人生关口,Kai在Soul遇到了一群同样热爱街舞的好友,他们都有把街舞作为终身职业的共同目标,也面临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抉择。在一位已经成为专业舞者的好友鼓励下,Kai最终重新燃起对街舞的热爱,决定在毕业之前再参加一次比赛,为梦想拼尽全力。
每天,都有类似的事在发生,在这里遇到自己生命中那些深度共鸣的人和事,这是这款产品的力量,也是每一个Z世代所期望的未来。因为他们抓住了未来,自然就会被认同、被喜欢。

8月6日,Soul App联合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发起的"青年联络官计划"正式在Soul群聊派对上线。该计划将邀请各行业优秀嘉宾作为“青年联络官”与年轻人展开对话,走进当代年轻人的内心。以“中国阿甘”白斌、21岁的青年川剧演员王裕仁为代表的4位行业先锋已陆续入驻群聊派对,与Z世代们展开深度交流,分享自身故事,鼓励他们积极拥抱生活,助力Soul进一步营造平台正能量氛围。可以预见,更多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故事还将在这里发生。


社交网络的下一程,还能为Z世代搭载什么?


Z世代的社交需求已经被充分满足了么?当然没有。以Soul为例,未来的社交产品在以下几点上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首先,呈现更多元的发现机制。如今在Soul上,平台生态足够丰富,量级也足够大,这样的资源储备完全可以更好地聚类,以解决泛化问题。比如在已有的信息流、标签推荐机制上,引入圈层概念,围绕一个个兴趣圈子为用户提供独立的讨论空间,设置圈子也便于平台整合长尾优质瞬间,并更精准地分发,帮助用户找到相同爱好的人,让他们可以在圈子里沉淀自己的关系链,进而提升留存和时长。现在,在Soul的“广场”板块就能看到“萌宠出没”、“汉服”、“手办”等圈层内容。
互动侧,推出更有趣的游戏化机制。例如正在内测阶段的Soul狼人游戏收到了很好的反馈,这也说明这种特定的游戏化场景对降低社交压力,提升互动体验很有帮助。以此类推,是否可以进一步丰富这套玩法,增加像接歌抢麦、谁是卧底、画猜接龙等更多形式的群聊游戏房间。这种线上桌游,既可以消磨时间,也有机会在游戏过程中帮助用户快速破冰,认识更多朋友。
服务侧,提供更便捷的使用体验。任何优质的产品都离不开扎实的技术服务支撑,据了解,为给用户提供足够安全、稳定的使用体验,Soul在防诈骗机制、垃圾用户识别、隐私保护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未来,依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Soul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沟通效率、降低合规风险,这应该是所有社交产品的核心命题。
而如果能提供更多元的平台生态、更娱乐化的社交体验、更安全的使用环境,Soul实际上也是在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社交元宇宙”定位。而伴随着Soul的不断进化,这个“社交元宇宙”也将不断丰富和完善。
回归本质来看,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他们需要保持与世界的对话,以消解孤独感。而当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似乎更多构建在以集体人格为主的身份认同感上,你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你能接触到什么人,和什么人做朋友。然而人只有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这并不是Z世代所期望的。
互联网的出现,让“去角色化”这一理想成为现实,每个人都能在虚拟空间中发现更大的世界、感受更美的瞬间,这也正和Soul的“社交元宇宙”概念不谋而合。在未来,信息的组织会更高效、沟通的环境会更实时。基于此构建出来的全新社交场景,让随时随地交流兴趣话题、分享点滴幸福、和他人一起感受美好生活等需求得到个性化满足,并借此营造出一种随时随地真实表达和交互的场景,如此看来,“社交元宇宙”还存在更多想象空间,正如同包罗万象的宇宙一样,“社交元宇宙”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形态,而是能够跟随用户的真实社交需求而改变,这也更能让“一切随缘”的Z世代,能在拓宽关系网络的同时,保持社交自由和精神独立。Soul希望用户会一直想打开软件,可以在上面打发时间,和别人聊天互动,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但又不会感到有压力。Soul实践不仅证明满足用户需求可以获得用户认可实现流量生态的构建,扎实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道路。
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着不同特点,但为他们服务的本质是一样的:洞察他们的困境、抓住他们的期望、真心为他们考虑,持续去投入,就会有真诚的回应。提供海量有趣的信息,借助智能系统实现精准推荐,这些新兴社交网络的特点能帮助Z世代摆脱现实中时间和空间限制,扩大结交朋友的范围,让他们在收获归属感的同时,还能实现细分圈层间的迁移,切实切中年轻人内心。

。END。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往期文章

课题组专家介绍
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课题组主要成员|专家介绍

数字经济热点
习近平心中的“数字中国”

2021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

城市数字化转型,国外是怎么做的?| WeCity观察

美团饿了么,一个算法霸权时代结束了


实践前沿

实践前沿 | 数字孪生电网白皮书2021(附下载链接)

实践前沿 |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即将发布 中国数字经济增速全球领先

实践前沿 | 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指南1.0
实践前沿 | 开放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

学术视界

学术视界 | 数字创新发展经济体系:框架、演化与增值效应

学术视界 | 幸福感与商业模式创新:组织信任的跨层次作用

学术视界|数字化转型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附原文下载)

学术视界 | 基于TEI@I方法论的中国季播电视综艺节目收视率预测(附原文下载


数字经济周刊
数字经济周刊·第28期|2021.08.09-08.15
数字经济周刊·第27期|2021.08.02-8.08
数字经济周刊·第26期|2021.7.26-8.01
数字经济周刊·第25期|2021.7.19-7.25
数字经济周刊·第24期|2021.7.12-7.1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