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践前沿|教育信息化如何助力“双减”落实?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腾讯研究院 Author 潘鸿雁 等


潘鸿雁  腾讯智慧教育总经理
吴朋阳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安韶坤  腾讯智慧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总体要求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政府主导配合多方联动的模式,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提供优质的学校课后服务;科学合理地布置和管理作业、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从长远发展角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党中央以“双减”为“小切口”推动基础教育“大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同时着眼于百姓“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致力于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对于学生和家长的相应负担要在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双减”政策提倡采用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的工作原则,积极推广典型经验,逐步贯彻落实。
根据政策要求,各地方教育行政单位积极对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和部署,与此同时,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开始展开计划制定和教育实践。例如,河北省教育厅以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为宗旨,提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共享,扩充线上教育资源智能库,构建普惠性的师生数字资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2]
成都石室中学校长认为要活用大数据,提高校内教学精准性,目前,该校已将学生课后作业等数据收集整理,利用多维数据统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作业辅导[3];与此同时,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集团采用课后服务“一人一表”制度,生成个性化的“课后服务课程表”,助力学生增效减负[3]天津岳阳道小学将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利用智慧校园平台,设计多元活动课程,将作业与兴趣相结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4]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有案例中可以发现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提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可见,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有望成为助力“双减”政策精准落实的有效帮手。
另一方面,在推进“双减”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家长群体对相关工作开展的诉求与期待。根据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近日的调查结果,在511043名受访家长中有82.6%的家长支持学校课后服务,56.1%的家长会让孩子参加暑期托管班[5]。数据显示,68.3%的受访家长关注内容安排是否充实和科学,63.3%的受访家长关注时间能否高效利用,55.0%的受访家长关注能否符合孩子兴趣,家长总体上希望学校能够辅助孩子高质量完成作业,同时发展兴趣爱好、增强体育锻炼。
综上所述,根据政策要求结合家长需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积极制定服务方案,在“互联网+”背景下科学合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落实“双减”政策,应结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技术优势,让区域间教育资源从集中走向共享,让课后服务从粗放走向精准,让作业布置与管理从零散走向科学,让学生发展从单一走向综合。根据“双减”政策提出的八项要求,融合教育信息化领域技术的最新发展,本文将提出具体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以期实现内外联动,科学施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提高作业布置和管理的

精准性助力减负

政策首先强调要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加强作业统筹,加强对作业的质量监督,同时,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第二,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使得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第三,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同时做好及时反馈,给予个性化的作业指导;第四,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书面作业,并展开适宜的阅读等活动。
针对上述四点建议,应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辅助对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 利用智能技术支持作业布置和批改
“双减”政策对作业布置质量提出了高要求,要摒弃作业布置的盲目性,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布置。利用智能技术构建作业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形成云端题库,这样能够大量储存适用于本校的校本题库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时取用。
选择好的题目可以通过智能系统进行一键发布,学生完成后系统会自动接收并生成记录。例如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采用腾讯作业君智能电子纸(Eink墨水屏)的形式,实现作业精准设计与过程性行为数据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作业时长、作业轨迹、作业质量等),该种全流程式的作业管理模式,既能够根据学生自身需求布置作业,又能提高作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作业批改也是一项重要任务。从前作业批改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也给家长增加了负担,利用智能批改系统,能实现客观题自动批改、主观题智能批阅、批改后自动统计分数,大幅减少作业批改的重复工作量,提升效率。
2 / 对作业数据进行诊断和学情分析
纸质作业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作答的最终结果,无法全面了解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思路,从而无法判定其错误的原因,也无法统计作业数据,导致作业没有充分发挥加强和巩固学习的作用。
利用智能平台完成作业,使教师能够追溯作业的答题过程,有利于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步骤诊断;与此同时,学生的作业数据都能够留存在后台,通过学习分析技术,能分析每一位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定期出具学情分析报告,明确学生的兴趣和知识欠缺,为精准教学做准备。这样,就能更有效达到作业巩固学习的目的,也能够呼应国家提出的充分发挥作业诊断与巩固功能新要求,否则单凭教师手动进行作业分析,很难达到相关要求。
3 / 突出作业个性化特征,提高作业精准性
要求中鼓励提高个性化作业和个性化指导,以此来提高作业的精准性。要实现作业的个性化推送,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所在,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支持。结合第2点,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兴趣和薄弱点数据后,智能系统可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作业的精准推荐,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将学生反复出错的题目形成个性化错题本,助力学生突破难点。
作业的及时反馈也是以往的一大难点,学生通常不能得到针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应利用类似腾讯作业君智能电子纸(Eink墨水屏)的智能平台功能在学生提交作业后,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让其能够明晰自己的薄弱之处,有针对性地解决,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效率和核心素养。
4 / 合理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作业并开展延展性活动
以往作业给学生造成了巨大负担,使其在放学回家后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作业,进而影响休息。利用智能作业系统后,作业的布置更加科学合理,题目更加精准,会排除不必要的题目重复做,使得作业总量下降。
在校时间,智能系统也会对完成作业的时常进行定时,使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时间段内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系统可为学生提供数字化阅读教材,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在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师生的应用实践中,验证了利用智能技术助力“双减”政策在作业布置与作业管理方面“走深走实”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AI助力“五育并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中强调要引导学生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丰富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面发展,资源和考评是重要的两个方面。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有同步直播课程,使得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同时,更要注重课程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构建在线兴趣小组,让全国各地的学生能够实现在线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
除了同步直播课程,异步点播课程也十分必要,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后,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点播自己喜爱的课程进行学习,从而发展自身的特长。兴趣类课程有别于知识教学,首先是门类较多组织起来相对复杂;其次学生容易出现半途而废或浅尝辄止的现象,所以适当的管理和考评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过程中,兴趣类课程也存在考评难度大的问题,腾讯教育针对考评难的问题,已经推出了针对英语听说、理化生实验、体育、美育等科目的AI教考评引擎,利用AI技术来降低此类科目的考评成本,助力“五育”教育。
AI教考评有助于精准考评和管理,课前学生可使用统一的智能平台进行身份认证,之后可以利用自己的账号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智能平台将提供全过程的数据记录;尤其在体育考评方面,平台可提供全流程的人脸识别和语音引导,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教师负担。过程中,教师可对任意班次进行远程巡视,监督进展情况,最后,学生的学习和考评数据都将自动化地形成可视化分析图表,便于教师了解学习情况。
“双减”政策是国家为促进高质量教育发展,减轻不必要的“教育焦虑”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负担而提出的,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而至,而在教育领域,由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发的“第四次教育革命”也正蓬勃演进。
因此,应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为基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使教育改革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逐步精准落实教育改革新要求,以高科技引领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国奠定基石。

多场景教学与互动

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

“双减”政策提出要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缩小区域教学水平差距,优化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由于区域间存在空间与时间的物理差异,所以要实现义务教务优质均衡必须使用技术手段,例如通过成熟的音视频协助技术手段使优质资源可以克服时空限制向教育资源匮乏地区流动。
由于腾讯会议亿级用户服务能力,腾讯教育基于腾讯会议的音视频能力推出了“小鹅云课”软件,将这种领先音视频会议能力进行了教育垂直化定制,可以安装于普通教室的一体机大屏上,实现跨区域、多班级、多角色的实时教育教学的联动,同时支撑2000间教室进行连接,使异地学生共同实现以“趣答、记时”等形式的“强交互”课堂。
与此同时,海量异步资源可供师生共享与回看,实现优质资源向教育资源贫乏地区倾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支撑。基于这种技术手段的多场景教学与资源共享,具体实现方式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
1 / 课前
课前可将不同区域的信息化设备进行统一绑定管理,使得各地课程安排实现同步。课程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做有针对性的编辑和删减,以保证课程的准确性,课程安排可实现随时随地的实时同步,供不同区域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共享。
2 / 课中
课中可将优质地区的教育资源例如课件等实现在线共享,同时优质地区的名师还可以实现对课程材料的在线批注,使得教学资源的呈现更加具有互动性;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多地在线协同智能提问和互动回答,通过学生听课状态智能推荐答题人,实现“高互动”“深体验”的实时课堂。
此外,课中应支持教师识别多地区学生的答题数据、在线举手与讨论等,使教育资源落后地区的学生获得更多与名师互动的机会,也能够让名师掌握该部分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3 / 课后
课后应利用云平台储存授课视频、课件资料以及学生的学习数据,供教师和学生随时进行回看和巩固。同时,利用学生大数据,对不同学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等进行分析,实现“一校一诊”,根据每个学校的个性化情况作有针对性的分析,助力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后续教学的改进。与此同时,容量巨大的云储存空间还能形成数据和资源的沉淀,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纵向诊断和评价。
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应从“三个课堂”的角度为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提供优质资源。“专递课堂”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师资缺乏地区提供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服务;“名师课堂”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形成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名校网络课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

创新家校社协同方式

保障优质课后服务

做好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要充分保障教师主体的权益,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第二,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利用好社会资源展开优质服务;第三,注重线上学习服务,提供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
1 / 建立家校社协同管理系统
根据政策要求,要实现家校社三方协作,首先应为三方主体提供一个能够共同使用的平台,让学校可以在平台端上传学生的在校信息和学习数据,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端实时查看孩子的状况,实现信息共享。
此外,政策和先前对家长的调查都提到了费用问题,国家关注费用的合理化家长关注费用的高低,因此,在协同平台上应充分落实政策要求的费用合理化原则,保证家长选择课后服务的自愿性;家长可以在手机端按照自身意愿进行课后服务的选择、确认课后服务自愿报名的服务协议,不应强制和绑定。
平台还具备一定的管理功能,将学生监管、课后服务、学习课程、费用监管整合实现,契合“双减”政策中提到的保障学习课后服务条件。如果课后服务系统能够与课堂教学系统、作业布置与监管系统实现联通,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管理的智能性,凸显信息技术为“双减”政策落地提供的不可替代的强有力的助力作用。
2 / 发挥网络优势丰富课后学习资源
智能时代下,云端有大量存储空间,使得名师网课能够克服时空限制进行大面积的流动和传播,这样一些发达地区的优质师资、卓越的退休教师等的课程都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更广范围的传播。智能平台还可以存储大量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异步观看和学习,实现了在线优质资源的优化利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2021-07-24].

[2] 马利. 以学生为本,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N]. 河北日报,2021-09-21(002).

[3] 邓翔沣. 校内教育这样做  减负又增质[N]. 四川日报,2021-09-20(003).

[4] 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N]. 天津日报,2021-09-15(011).

[5] 黄冲,王志伟,姚奕鹏,杨哲,顾鑫凤. 82.6%受访家长支持学校课后服务 56.1%受访家长会让孩子参加假期托管班[N]. 中国青年报,2021-09-16(010).


。END。


课题组专家介绍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课题组主要成员|专家介绍

数字经济热点

||  

||  

|| 寿


实践前沿

沿|

沿 | 2021

沿 | 


学术视界

 | 

 | 

 | 


数字经济周刊

数字经济学术|周刊·第43期|2021.11.22-11.28

数字经济政策&热点|周刊·第43期|2021.11.22-11.28

数字经济学术|周刊·第42期|2021.11.15-11.21

数字经济政策及热点|周刊·第40期|2021.11.01-11.07

数字经济学术|周刊·第39期|2021.10.25-10.3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