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波拉分享:大足石刻博物馆
邬波拉藏香分享:大足石刻博物馆
大足石刻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至两宋时期达到鼎盛。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始凿于初唐(公元7世纪中叶),历经晚唐、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延续至明、清,石刻题材以佛教为主,现造像5万余尊,以宝顶山、北山、石篆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简称“五山”造像)等为代表。是公元9至13世纪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为壮丽辉煌的代表作,是释(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和谐共处和空前的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实物例证。遗产地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石窟艺术及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丰碑。
位于重庆市大足区的大足石刻蜚声海内外,其5万余尊石窟造像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足石刻博物馆近500件珍贵石质文物全景展现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艺术魅力。大足是闻名遐迩的石刻之乡,从公元九世纪到十三世纪,这里诞生了很多具有极高艺术品质、题材丰富多变的石刻石雕佳作。年代从南北朝至明清,跨度达一千多年。
博物馆主题艺术展览《艺术涅槃——大足石刻展》共分为魅力、传承、圆融、流响、保护、重生、宝藏七个单元,通过大量文物、资料、图片、影像,全面展示石窟艺术从印度到大足的发展脉络、大足石刻在石窟艺术中国化进程中所开创的典范之美以及大足石刻的研究保护历程。
在大足石刻博物馆,像“释迦牟尼佛像”一样进入馆藏的各类文物有近500件。从内容上看,既有佛教的佛菩萨像,也有道教的法师天尊像,还有反映民族民俗的石刻观戏图等。从地域上看,既有南方砂岩造像,也有北方花岗岩雕刻,风格各异,反映出我国南北文化的不同风貌。
本文由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好泉分享:《梵天东土并蒂莲花--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印度篇
好泉分享:《梵天东土并蒂莲花:中印雕塑艺术大展》中土篇(上)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