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繁荣背后人的危机:孤独、缺乏精神支点、渴望被拯救|Sisy选读

2018-01-21 文茜的愉悦学校 文茜大姐大

▲ 点击上图  购买文茜的愉悦学校



文:宗城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东京,作为日本最大都市,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狂热与消沉。从经济腾飞时期到后泡沫时代,从太阳族到低欲望青年,繁华背后是虚无,光鲜底下有落寞。

 

千禧年后,日本社会呈现出低欲望图景和个体的「虚无」危机。「低欲望」一词,源于日本学者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欲望社会》,他认为:现今的日本社会,青年人正在自发性地降低欲望。低欲望并不是坏事,但让学者忧虑的是:日本国民过着吃好穿好的生活,却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热忱。


一方面,青年人渴望挣脱传统的家庭结构,却不知出路在何方;另一方面,日本少子化、独居化、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明显,人与人的防备之心日重,城市白领、工人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在寥人问津的角落,因种种原因成为单亲妈妈的妇女生活困难。


由此,孤独与压抑成为弥漫日本社会的情绪。


疏离压抑的现代人际关系

 

历史:日光之下无新事

 

《东京漂流》是日本作家藤原新也的旧书,写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却又像是一本新书,哪怕跳出日本的语境,置入当今中国的环境,也有切身之感,这正应了一句俗语——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藤原新也以锋利的笔触记录了一个个生活片段,映射出繁荣东京中「人的危机」。他于六十年代末离开日本,游走诸国,八十年代初返回东京生活。有感于日本社会的巨变,决定写下站在历史桥头的感悟,于是有了此书。

 

东京,这座城市繁荣辉煌,却也有像芝浦这样死气沉沉的地方。它既有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楼、竭尽全力的梦想家,也有乏味的灰色建筑、纵横交错的运河、废弃工厂和污浊的水道。东京市民的阶层差距,也像都市里繁荣与萧条城区的界限一样分明。


在《海市蜃楼》小节,藤原新也写道:「(山手线)是划分东京地价的界线......它有如划分东京人人生等级的椭圆,椭圆外侧躺着无人问津的异物。」


八十年代的东京,繁荣与萧条并存

 

繁华背后藏着落寞。


日本是高度资本化的国度,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问题结合日本特定的「孤岛情绪」、「物哀忧愁」,在东京这座大都市有了最极致的体现。


藤原新也踏入东京以后,搬过好几次家,从环状七号线高架道路正下方,到三河岛的钢铁工厂密集地带,再到新兴住宅区的简易公寓、草加市郊小岛上的集合住宅等,他对东京的多元景象有切身可感的体验。


比起光明,他更愿意走入黑暗,比起拥挤不堪的人潮,他把更多笔触留给「边缘人」,《东京漂流》是一部「小人物记录册」,边缘人在大都会的生存状态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东京漂流》的文字跳跃而富有画面感,这和藤原新也的职业有关。他不但是作家,也是一位飘忽不定的摄影师。


藤原新也和他的摄影作品


当他写作时,继承了摄影师对镜头感的追求。读藤原新也的文字,仿佛在看一张张色彩鲜明、寓意十足的照片。而要理解藤原新也的写作态度,不妨从他的生活态度入手。


当学生时,他自认与「弥漫着精英意识的安逸大学无法兼容」;当画家,他「专挑一些他们认为不值得画的主题入手」;住地方,他「老是挑鸟不生蛋的地方住」。


记录东京,藤原新也也在「反其道而行」,这是他公开的叛逆。外人印象流中的东京他不感兴趣,他流连的是另一个东京——一个沉默、迷惘、魔幻而污浊的东京。


「凡事以扩大与效率为原则,在生产至上的基础上力行全国各地城市化是时代的主题。」「每个家庭都为跟上社会的高速成长,渐渐整理宅内与周遭没有价值、不必要的异物。」


东京的迷幻和矛盾使其成为科幻题材的最爱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一度让国民充满希望,但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社会的隐忧却逐渐浮现出来,藤原新也在书中特意强调,1980 年是一个重要转折,而要理解这个转折及原因,需要知晓日本「腾飞时期」的消费图景及国民的生活变化。

 

剧变:从住宅到人心

 

《东京漂流》前半部分刻画出日本社会的消费狂潮、孤独景象。其中,《两个十诫》最有批判力。


在这一章里,作者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了日本的社会变迁,将日本住宅变化、生活方式变化与人们的心态变化结合起来,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剖析问题,文章没有局限于浮皮潦草的批判,让普通读者对日本社会有了一个更为整体的了解。


藤原新也发现,在日本,老式日本房屋逐渐被集合住宅取代,结合集合住宅的诞生史,他一针见血:「社会转型期集合住宅的构想,就源自监狱的监视管理系统。」「日本从此进入了一个被人管理的时代。」


住宅变化:传统房屋到现代化的集合住宅


而日本社会人与人的孤独与隔绝倾向,也与住宅结构变化息息相关。作为土生土长的日本人,藤原新也发现:日本社会的住宅结构正步步闭锁,各家各户之间渐渐由交流变成隔绝。

 

高度集中的资本与曾经对生产的狂热让日本快速进入消费社会。作为传统家庭核心价值观之一的神龛佛坛的位置被电视机取代,政府鼓励专家制定促进生产与消费的计划,这一时期,东京大学经济学者提出了刺激大众消费的十大战略,堪称消费社会的绝佳注脚。

 

藤原新也对消费狂潮非常警惕,在《两个十诫》《行善潮流》中,他都对鼓吹消费的美德的风气予以抨击。


某种程度上,日本精英们为了提高生产力、加强社会管理、维护既得利益,对平民实施了「奶头乐」式的手段,鼓励平民将激情宣泄在娱乐新闻、暴力游戏、情色产品和频繁密集的工作中,无形中消解了日本公民的抗争力。


日本人发明了卡拉OK,在 80 年代风靡

 

作者将日本住宅的变化置入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他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判断:「住宅的定义,正逐渐由家庭成员与社会或超自然的交流场所,变成为了争取更多社会生产力而筑起的功能性斗争要塞。」


而这种设计,本质上服务于当时日本社会「事以扩大与效率为原则」的方针。

 

拐点:消费狂热后的倦怠

 

当消费达到饱和、内需停滞,消费文明体系下的民众开始倦怠。于是,年轻人开始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大街上出现「促进消费公司」、「供给过剩公司」,电视节目开始拍摄反映颓废人生的电视剧。


大众并不愚蠢,大众看破了消费的路数,但站在消费文化的饱和点上,大众困惑的是,自己该如何克服与日俱增的虚无感?


《四重奏》:「丧」依然是日剧最重要的主题 


藤原新也以 1980 年为转折点,讲述了日本社会的变化。他举了田园调布(位于东京都大田区的高级住宅区)、反核运动、宪法阅读运动等例子,说明随着经济热潮的消退和消费文化的饱和,日本人不但愈发孤独,对既有现象的怀疑情绪也日益浓重。


在这个固化社会里,都市人反而像一个个无根的漂泊者。而这幅图景正是低欲望社会的前兆。

 

就在这一时期,日本社会兴起了行善风潮、《日本国宪法》热卖、卡拉OK 现象等,揭示了弥漫在日本青年人群中的「空虚感」。


对于行善热潮,藤原新也直言不讳道:「大众对行善运动的热衷以隐恶扬善、拯救人类为名,却不知不觉将生活中的自我救赎当成了他们的目的——这便是我假说的结论。」


生而为人,缺乏精神支点,被有罪意识笼罩,渴望被拯救,这是埋藏在日本青年中的微妙心态。而行善反而成了个体赎回自己意义感、消解「被害妄想或加害妄想」的方式。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对不起」

 

商业集团迎合了日本市民的这种心态,以爱、和平、正义、善良之名,制造各种消费途径,诱导市民吐出自己的存款。


部分人跳入了这个消费陷阱,但也有不少日本人,却彻底厌恶了资本家的手段,对刺激消费的方式提不起兴趣。甚至,他们对结婚、生育也表现出背离的态度,日本青年人开始涌现出「独身潮流」,低欲望社会由此现出端倪。

 

讽刺的是,由于文章触犯了部分商业集团的利益,藤原新也在当时的报章杂志上的连载被无情腰斩,他在书中无奈写道:「我的文字与照片触犯了批判商业手段的禁忌。」

 

 阅读《东京漂流》,让我想起了作家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尽管前者文本更为轻盈,但它们给予我的阅读感受很相似。


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是一部美国的断代史


《东京漂流》不是散碎的杂文集,也并非一板一眼的论文式著述,它像一部作者的回忆录,融汇了他的亲身经历与东京不同时期的典型实例,在再现历史的基础上解读日本的变化。


这本八十年代末的作品,今天再读,它对消费主义、个体困境和资本社会的批判与分析依然尖刻和到位,无意中也点出了当前中国青年人面临的精神危机,如果把书中的地名、人名置换,日式句子改一改,它倒真像是一本映射当下的读物了。



这里是「文茜的愉悦学校」

我们并不提供科学原理

只有活生生的人生经历,以及岁月过后的人生思考

希望他们的人生态度能给你一些启示

关于逆境、选择、和解、死亡……


更多选读

梭罗:凡是寒冷之处所能见到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尊敬

蒋勋:60 年的老谷仓,就让它继续弥漫米谷的温暖气息

郝景芳:如何不被未来折叠

一个老男人的故事,三个女人的对话

你不必再自卑,因为人人都是蠢蛋

昨天的真理,也许就是明天的谬论

朱光潜:自己的境遇枯燥无比,旁人的境遇十分稀奇

我想告诉你,濒临死亡是什么感觉

林语堂:伟人的成就,得亏有悍妻

9年间被寄养20个家庭,离婚三次,她决定和自己结婚

势利:用一小部分的你,来判别你的全部价值

你是真的生气,还是为了掩饰担心、嫉妒和自卑

我们越来越偏激、立场鲜明,更不易妥协




- 商务联系 -

魏小姐

weidanti@890medi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