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魏春亮 亮见 2022-04-09


我不祝你新年快乐,我祝你不被表象迷惑,不被潮流裹挟,不被他人左右。



大家好,我是魏春亮。

一年前的今天,我在老家,迎着2021年第一天的阳光,赶往医院去看望癌症末期的父亲。

2个月后,父亲去世。好长一段时间,我会经常没来由地一个人默默流泪。后来,我用了好几个月,才从悲伤与荒诞的感觉中走出来。

一年后的今天,我在南京,再想起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恍如隔世,又仿佛是另一个人的故事。

2021年第一天皖北的阳光

2021年,我拾起这个荒废了多年的公众号“亮见”,开始了全职写作的日子。

说“全职写作”,不过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借此掩饰自己失业的尴尬罢了。

前段时间,有朋友问,你做这个公众号,赚钱吗?

我说,不赚。

他说,那你干嘛还一直写啊?

我被问得心烦意乱,是啊,就两三万粉丝,文章也就两三千阅读,接不到广告,就算有人找我投放广告,我也会推掉。要不是有另一个公众号“短篇集”能接点广告每个月赚几千块钱还房贷,我估计自己都活不下去。

我与广告代理的聊天记录

为什么还要做这个快被时代淘汰的文字自媒体呢?

可能就是因为喜欢吧。

在之前任职的自媒体公司做主编,尤其是做短视频那段时间,一直高强度输出,我感觉整个人被掏空了。

下定决心辞职后,我终于有时间给自己充电,重拾更加贴近自己本心的写作。

于是,从5月份开始,一篇一篇写下来,也写了100多篇。

我没告诉那位问我干嘛一直写的朋友的是,只要我还没穷困潦倒到走投无路,估计我都会继续写下去。如果哪一天连生活都无法保证时,我就丢掉写作,找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去谋生。

但那个日子来临前,我会一直写下去。

我也不知道一直这么写下去,会有什么成就,或者有什么意义。

只是我无法不这么做。

演员高亚麟说过:“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

父亲去世后,有一种强烈的恐慌抓住了我:说不定哪一天我就会死掉了呢,我怎么那么有信心能寿终正寝,我怎么能保证活到父亲去世的年龄?

以前我也经常思考死亡和存在的问题,但从来没有像父亲去世后感受那么深切过。

死亡是那么不可理喻,那么猝不及防,在还能好好活着,还能有选择的时候,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吧。

我最爱的作家史铁生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既然喜欢,那就写吧,别问这有什么意义,别问以后有什么成就。

既然还活着,那就写吧,能抓住的时候,就赶紧抓住,别让以后后悔。


这个世界是那么变动不居,有多少事情是可以由我们掌控的?

2021年了,疫情依然肆虐,从上半年的广州、瑞丽和上海,再到下半年的南京,以至于现在的西安,两年了,疫情让我们变得那么身不由己,那么小心翼翼。

这一年,这世界还是有那么多苦难的哭声,从远处传到我们的耳畔。因定位系统掉线将被罚款2000元,河北火车司机金德强服毒自杀;河南特大洪涝灾害共造成302人死亡,50人失踪,全省150个县(市、区)1664个乡镇1481.4万人受灾;莆田农民欧金中因为被邻居逼到无路可走,愤而抽刃,酿成了一起惊天大案。被怂恿喝下毒药自杀的女主播,死后骨灰被偷要配阴婚。摄影师鹿道森定时发送遗书后,独自走向大海。

这一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被骂卖国,给新生赠《老人与海》的清华校长也被骂崇洋媚外。没得金牌的王璐瑶被骂,得了奥运会金牌的杨倩也被骂。@陈生大王 说:公共讨论的日趋逼仄,言语中弥漫的粗鄙与恨意,是如今中文网络里人人避而不谈的大象。


这一年,因为防疫需要,很多人的宠物被处死;河南的姚艳艳老师反映上诉评职称不公一事,湘西教师李田田被送进精神病院,yuwei神龙见首不见尾,安阳王拒不道歉。有的野兽,逃出笼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横行无忌。

这一年,大学老师被举报,张文宏被举报论文抄袭,都美竹被骂想红,光明日报批“娘炮形象”等畸形审美必须遏制,眯眯眼是不是辱华,舆论从未像这样被撕裂,共识越来越难以达成。

这一年,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郑爽日薪208万,林生斌人设崩塌,王思聪成了舔狗,吴亦凡涉嫌强奸未成年女粉丝,张哲瀚靖国神社里开心合影,宋冬野喊冤,李云迪嫖娼,王力宏出轨约炮冷暴力,薇娅偷税漏税,张庭夫妇涉嫌传销……真相不解开,都是光鲜亮丽的偶像,可把画皮一扒,露出的都是一地狼藉的不堪。

躺平、三孩、鸡娃、辱华……喧嚣,纷扰,分裂,浮躁……

面对着这个世界的无尽变动,身处其中时,感觉每一件事都那么重要,每一个瓜都唯恐没吃到。

可当潮水退去,当镜头拉远,才知道哪些事情对你产生了真实的影响,哪些由舆论堆积起来的事件露出了原形。

这也许就是跨年的意义吧,它让时间的流逝有了个刻度,用这个刻度,我们可以去衡量事情的轻重,看清潮流的方向。

所以,我不祝你新年快乐,我祝你不被表象迷惑,不被潮流裹挟,不被他人左右。

谢谢你们读我的文字,这一年,我把我的困惑和思考,都投射到了对公共事件的解读上,对电影和书籍的理解上。我知道自己的想法还很浅薄,我想分享更多的新知和智识给大家,我也在为此努力。

2022年,愿我们一路相伴。

2021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The End—

作者:魏春亮,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中文系研究生,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南方都市报》前记者,参与翻译《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作品发表于《萌芽》《青年文学》《南方人物周刊》等刊物。现主理公众号“亮见(ID:liangjian0624)”,写真诚的文字,做通透的人。

往期热门文章:
(已设置超链,点击篇名即跳转读取)
复盘:李靓蕾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跟李靓蕾学吵架
跟李靓蕾学写作
魏老师细读三体1:为什么说《三体》是一部侦探小说?
“怀民亦未寝”火上热搜:年少不懂苏东坡,读懂已是中年人
豆瓣8.8分,30年来,依然经典!
我们的阅读兴趣,被学校毁了

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亮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