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教立法 | 南怀瑾先生:中国文化对于家庭教育早有明训

老古文化 老古文化 2022-07-07


不久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年注定是中国教育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双减”政策引发教培行业地震,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又将为孩子的教育带来哪些变化?



这是第一次以法律明文的形式,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南怀瑾先生曾教诲过:“教育的问题不要完全寄望于老师或学校,而是要寄望在自己身上,寄望在自己的家庭。”更深入阐释了中国文化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明训,让我们一起重温南师的教育箴言。



教育要寄望在自己的家庭

现在我看诸位,你们还是年轻人,都寄望儿女的教育好,记住我前面讲过的话,不要只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你们现在都只生一个,娇惯得不得了,已经害了孩子。所以我认为现在不单是孩子教育的问题,家长更要重新受教育。我讲话很直,请大家深刻地了解。你们每个人心里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了不起,要好好培养。我不是讲过嘛,做父母有个错误的观念,把自己的缺憾,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望在下一代身上,这是一个罪过,不可以的。

 

教育的目的在生活,孩子来我们这里,先教怎么穿衣服,怎么洗脸,怎么端碗,怎么吃饭。现在的社会,连大人们都没有这些规矩了,自己都成问题,怎么教孩子呢?生活的教育最好从家庭做起,尤其你们是家长,教孩子更要注重生活的教育。你们不是都读了《大学》吗?自己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本身做起。

 

《大学》上告诉我们,“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一个人不晓得自己儿女的坏处,更不晓得自己儿女的缺点,因为自己被爱心蒙蔽了;一个种田的农夫,虽然自己种的稻子天天在长大,但他也看不出来。所以爱心太过,反而会害了孩子。其实孩子的缺点就是我们的缺点,这是基因的遗传来的。教育要靠自己的智慧,想要孩子好,不是光有爱心,一味地偏爱,光知道原谅孩子:孩子发表意见,可以有他的自由思想,但不是完全绝对自由。因此教育的问题不要完全寄望于老师或学校,而是要寄望在自己身上,寄望在自己的家庭。

 

中国文化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父母两个的意见,一切言谈、行为,不断地影响孩子,这种影响就是教育,就是我讲《大学》的齐家之道,是要靠我们自己,靠自我内圣的修养来完成。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中国教育以家教为基础


中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为基础,不是靠学校的。

 

我们几千年古代的教育,从哪里开始呢?“胎教”开始。一个太太怀孕了,马上开始教育,先教育这个太太,这是中国古代。你们讲的儒家,中国文化啊,《礼记》中都有的。周朝以前,一直到差不多秦汉这个阶段,教育严重到这样,胎教开始的。太太一怀孕了以后啊,住的房间不同了,挂的画也不同,讲的,穿的衣服也不同,教育胎儿。孩子生出来以后呢,父母家庭教育开始了。

 

教育是从父母的言教、身教开始,由胎教到家教。像我们小的时候到别人家里去,人家看我们讲,哟,这个孩子是谁家的啊?嗯,人家说,哎,这个孩子是南家的啊,南某人的儿子。哦,很好噢,很有家教。没有说,像现在一样,他什么文化程度啊?他读到博士没有?哎,那不理你这一手,你拿到博士做官回来,一看你这个言行举止不对,哎,老一辈人说,这个孩子没有家教的,还出去做官呢?这样骂人的。这是我们传统文化。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中国文化对于家庭教育的明训


如何是家庭教育的标准?家庭教育应该要怎样做?哪些父母才有资格担任家庭教育的主角?当父母或家长的人,他自己本身的家庭教育,和他所受的其他教育,是否都够水平而无差错呢?这些都是决定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倘使讲家庭教育而忽略了这些问题,或者把问题青少年的过错随随便便,一概归咎于家庭教育,这就真成为家庭教育思想的问题了。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家庭教育,列有明训的,最早莫过于《礼记》。我总希望自己的国人、自己的民族,都能先行深切了解自己的文化。至少,也须人人一读《礼记》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此不再详引。但是依照古礼——也可以说是古代的文化制度,童子六岁入小学,先从“洒扫应对”开始学习。它的教育精神,是注重在人格的培养,和礼仪的规范,并非先以知识的灌输为教育的前提。

 

难道六岁以前,在家庭方面,便没有教过“洒扫应对”的事吗?事实不然,所谓“洒扫应对”的教育,当一个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父母家人身教的熏陶,早已“耳濡目染”,所谓不教而教,教在其中已矣。六岁开始入学,除了注重儿童的生活教育,和礼仪教育的基础以外,便以知识和技能的养成为前提,那便是:礼、乐、射、御、书、数等有关文事武功的“六艺”。到了十八岁入大学,才实施立身处世的成人教育。所谓“学而优则仕”,便是指这个青年阶段前后的教育而言。

 

——《漫谈中国文化》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老古文化正版繁体

老古文化授权简体

《漫谈中国文化》

老古文化正版繁体

老古文化授权简体


往期回顾

2022新版笔记 | 悦心秘笈,每日成长——解脱情绪思想烦恼,恢复心性本来清净,这是中国文化修养的功夫

【怀师推荐的经典好书】种子书系列之《三国演义的政治与谋略观》

南怀瑾:屯卦为艰难困苦中建立新气象,同我们国运相关

中秋忆南师:见字如面,闻声如晤

有多少人熬夜失眠?南师传授治失眠妙招

肩颈酸痛如何破?南师亲传康复操

南师预言的盛世国运到来

办学十四载,南师教育理念薪火相传

传统文化教育复兴势在必行

【影像首发】南师的教育大愿

南师讲述母亲百岁的秘密

比读一千部《金刚经》还厉害!| 南师全解《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上)

什么佛法道理、修道都在里面!| 南师全解《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