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怀瑾谈经典诵读 | 背诵法不妨碍社会发展,反而使社会文化更发达

老古文化 老古文化 2022-07-07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814grphzc

南怀瑾先生谈读书背诵


南怀瑾先生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教育,便是从背诵经典开始。即使在九十多岁的高龄,他依然能够记得小时候曾背诵的经典。南师以自己的例子,多次劝诫大家不仅要多读书,更要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经典,高声朗诵、背诵,年轻时候背诵的东西,一辈子都有用。


老古文化事业出版的《儿童与经典导读》一书,是南怀瑾先生指导李素美、郭姮妟进行儿童经典诵读活动的实录。南先生在书中就曾阐述:“背书的方法不但不妨碍社会发展,反而使社会文化更发达。”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背诵一辈子都有用

儿童读经运动,就是提倡教十五、六岁以前的孩子读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也可以包括一小部分佛家的书。

 

南先生说,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其他古书,任何一段,教小孩子像唱歌一样,很轻松愉快地背诵,不给他讲解,偶然讲一点。这样背下去以后,一辈子都有用,一辈子都忘不掉。

 

不但中国文化要背,外文也可以背。教小孩子背书,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

 

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朗读多了,音韵和字义等因素,都会逐渐影响读者,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慢慢体悟进去,将来长大后的学问就广博了。


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方法,但在二十世纪,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后,对儿童的教育,不再采取朗诵、背诵的方法,而着重知识的灌输和理解。这是受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胡适等人将杜威“生活即教育”、“理解为教育前提”的理念,引进国内之后,将背诵经典,视为食古不化的传统积弊。他们主张:教材的选编要按照分类化原则,依儿童理解能力,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他能懂的才教。教育目标遵循实用原则,儿童生活上有需要才教;教学方法要注意兴趣原则,也就是要顺应儿童的兴趣,有兴趣才学得好。

 

结果儿童教育就变成了“小猫叫,小狗跳”。其实,背书的方法不但不妨碍社会发展,反而使社会文化更发达。背诵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智力、记忆力、思考能力,使头脑更细腻、更精详。


——《儿童与经典导读》


重点不在理解而在记忆

其实,处在记忆力最佳状态的儿童,即使不引导他们记住有价值的经典作品,他们也会去背诵广告词,流行歌曲。因为重点不在理解,而在记忆,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与“小猫叫,小狗跳,猫叫狗跳好热闹”的难易程度完全一样,而前者对文化和生命而言更有意义。


经典名著有益于人格智慧的培养、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对文学造诣的训练,让儿童自小就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之书;只要有价值,不管艰深不艰深,让儿童多念,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这些内容不仅会存入大脑记忆,而且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而潜意识的妙用,就在于无需经过意志的运作,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


所以儿童读经,选择古代圣贤的智慧精华,是正确的,因为假以时日,读经的人多少都会受到经典的潜移默化,陶冶性情,使心性向善、向上。读经儿童“有口无心”,无考试的压力,亦不必要求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文化教育的目的。


——《儿童与经典导读》



《儿童中国文化导读》

老古文化事业授权

复旦大学出版社


《儿童西方文化导读》

老古文化事业授权

复旦大学出版社


《儿童与经典导读》

老古文化事业出版


往期回顾

2022新版笔记 | 悦心秘笈,每日成长——解脱情绪思想烦恼,恢复心性本来清净,这是中国文化修养的功夫

南怀瑾:屯卦为艰难困苦中建立新气象,同我们国运相关

中秋忆南师:见字如面,闻声如晤

有多少人熬夜失眠?南师传授治失眠妙招

肩颈酸痛如何破?南师亲传康复操

南师预言的盛世国运到来

办学十四载,南师教育理念薪火相传

传统文化教育复兴势在必行

【影像首发】南师的教育大愿

南师讲述母亲百岁的秘密

比读一千部《金刚经》还厉害!| 南师全解《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上)

什么佛法道理、修道都在里面!| 南师全解《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