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雪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南怀瑾先生: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老古文化 老古文化 2022-07-07



2021年大雪开始时间是2021年12月07日05:56:55,结束时间是2021年12月21日23:59:09。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雪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雪量增多。


提到雪,就不免想起南师回忆峨眉山闭关时的景象,大雪封山,万籁寂静,却独有一片人间清净,被南师称为“人生最高的享受”。让我们一起回顾。



学佛要先能享受寂寞

宇宙万有的现象都是相对的,有生就有灭,有来就有去,有善就有恶,有是就有非,有动就有静,这是生灭法,现象界两边相对,是靠不住的。能生能灭的,而不生不灭的才是佛道。所以,打坐念佛求静,静也是生灭法。静久了,也坐不住,要下来走走,定久了要出定,静极思动,动极思静。为什么凡夫想打坐求静?动久了,烦了,所以想图个清净。但是,真让你静下来,却又静不了。我有几个朋友很羡慕出家同学的清净,想退休,我都劝他们不要,为什么?因为很多人一旦退休,没事做,静不下来,结果,退到“阴”国去了。所以,学佛的第一步要先能享受寂寞,没有这种修养,不要谈学佛。


想当年我在峨眉山顶闭关的时候,山峰顶上,不要说人影没有,连鬼影子都没有。万山冰雪,孤零零一个我,所谓: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就是如此境界。有时夜晚看经,一盏油灯,一灯如豆,孤灯独影,那才清净!那才享受!这才真是享尽清福,是人生一大享受。你们学佛修道,回去看到老婆孩子,抱一抱,然后就走开去打坐,偶尔清净一下,老婆孩子还是在旁边,假如真把你丢到人烟绝迹的地方去,保证你吓都吓死。


——《圆觉经略说》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我们的思想那么多,自己看不清楚。其实大家静坐下来,是不是知道自己思想那么多啊?譬如诸位坐在这里听的时候,是不是知道有一个很清楚的在听讲话的,有没有?一定有吧!当然有个知道的,那个是知性,不是思想。现在我讲话,你们听到,同时你们自己也在分析这个话的道理,对不对?起了很多作用,对不对?可是你有一个知道自己在分析、知道自己在听话、知道自己在思想的这个东西,它没有动过,这个东西很清楚。所以这个东西不需要你去用力的,不需要你去找的,你自然知道自己思想。搞清楚了吗?起码有一两个搞清楚的吧?假如全体搞清楚,那不得了啦。


我们知道自己有思想有感觉的,这个是知性,它没有动过。当我们睡觉一醒过来,第一个是这个东西,那个叫“睡醒了”,很快的,第二个东西——思想来了。是不是这样?对,就是那个东西,你把握住。自己的思想为什么那么多?这个叫妄想,也可以叫浮想。我们知道的这个妄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就没有了,未来还没有来,现在已经没有了。所以你静下来的时候,不要怕妄想多,你那个知性看到妄想,就把握这个。前念已过去,未来还没有来,就看着现在。分成三段。常常这样反省、体会,时间一长,你就会很空灵了。如果你把握这个空灵,假如盘腿打坐,越把握得久越好。这个把握久了以后,你的身心、脑力、体力什么都转变了。


(问:有时候打坐会有一个灵感来,这算是妄想吗?)


这也是个妄想,但是这个妄想不同。当你很宁静时,妄想也比较细小。忽然一个思想来,明白了一些事,这叫做“觉”。这个“觉”比妄想高得多了,是智慧的初步作用,在西方哲学叫做“直觉”,也叫做“直观”。这是好的,但是也是妄想。如果没有这个妄想,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当下很空灵,没有直觉的妄想,在里面能知道的,这个叫“智慧”、叫“般若”了。


佛学里有一句话:香象渡河,截断众流。它比方人的思想、情绪,像长江、黄河的水流一样连着的,非常大,断不了。象王叫“香象”,普通的象是两个牙齿,菩萨骑的象王有六个牙齿,也比一般的象大得多!那就是大英雄了。象王渡过急流时,不转弯走,急流力量那么大,它用身体把急流切开。所以叫“香象渡河,截断众流”。


中国人有两句俗语形容有勇气的人,“提得起,放得下”。思想也可以有勇气,我常常告诉人,借一个力量来,“想他妈的”,没有了,切断了,这就是咒语。不过话说回来,这是借用的办法,不是究竟。要自己对心念有很大勇气,马上放下就放下,切断。但是不是压制的,千万不能压制,不是很紧张的硬压住,那对脑神经对身体有妨碍的。还有个方法更清楚,一个人到最伤心的时候,痛哭一场,悲哀时大号一声,痛苦就没有了。为什么大家喜欢跳舞?因为这个时代的人都很苦闷,物质生活的压迫,他在跳舞时放松了,可是他没有办法把握。在唱歌跳舞的时候只是暂时忘了,一回到家还是感觉凄凉。如果他把握到放松空灵的境界,就了不起了。


音声瑜珈,这样一念,使你身心空灵,会进入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境界。你跟着音声进入,自己会流下眼泪,那个眼泪不是悲哀也不是欢喜,是自然进入宁静的世界。中国有句唐诗,叫“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是凄凉也不是悲哀,是菩萨的大悲心。“独怆然而涕下”的独字,是没有一切人,或者独自一个人空灵地在这里,这就是大悲的境界。


我告诉你们一个经验: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跑到高山顶上或大沙漠里,非常宁静,自己的眼泪就不晓得怎么会流下来。这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欢,那是一种无比的宁静的舒服,身体每一部分都自然打开了,心里的痛苦、烦恼什么都没有了。就是古人所谓的“空山夜雨,万籁无声”。只听到空山里雨水拍打树叶的声音,别的什么都没有。那是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在这种境界中,没有了身体,人和宇宙合一了。从科学上讲,你把自己脑神经一放松,就很少生病,从而健康长寿了。


所以我的结论告诉大家,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不懂得寂寞的享受是没有用的。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圆觉经略说》

老古文化正版繁体

老古文化授权简体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老古文化正版繁体

老古文化授权简体


往期回顾

2022新版笔记 | 悦心秘笈,每日成长——解脱情绪思想烦恼,恢复心性本来清净,这是中国文化修养的功夫

【怀师推荐的经典好书】种子书系列之《三国演义的政治与谋略观》

南怀瑾:屯卦为艰难困苦中建立新气象,同我们国运相关

中秋忆南师:见字如面,闻声如晤

有多少人熬夜失眠?南师传授治失眠妙招

肩颈酸痛如何破?南师亲传康复操

南师预言的盛世国运到来

办学十四载,南师教育理念薪火相传

传统文化教育复兴势在必行

【影像首发】南师的教育大愿

南师讲述母亲百岁的秘密

比读一千部《金刚经》还厉害!| 南师全解《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上)

什么佛法道理、修道都在里面!| 南师全解《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