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雨水 | 听南怀瑾先生讲:什么是真正的甘露?

老古文化 老古文化 2023-03-30



今年雨水开始时间是2022年2月19日00:42:50,结束时间是2022年3月5日22:43:33。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提到雨水,便想到南师所著《花语满天 维摩说法》这本书,在书中南师曾说:“甘露并不是露水,真正的甘露诸佛菩萨有,我们自己也有。”让我们一起重温。



得甘露灭觉道成

“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这是赞叹释迦牟尼的成佛经历。


“始在佛树力降魔”,佛于三十二岁在菩提树下,以智慧之力降伏了一切魔。什么是魔?烦恼魔、死魔、五阴魔、天魔,这些在前面说过了。


“得甘露灭觉道成”,打坐的人,头顶发生清凉,脑下垂体分泌液体流到嘴中,觉得香甜不绝,叫甘露灌顶。这还不算得定,要慢慢一步步修去,也许才可以得定。如果连这甘露都没有,嘴里干干的,甚至发苦或一身燥,那就不用说了。《维摩诘经》这里所讲的甘露,不是这种有形的甘露,是形容智慧的甘露。得寂灭之道,也就是得涅槃之道,才叫作证得甘露。得甘露灭,是灭掉一切烦恼一切生死,就是觉道成。


甘露法之食

“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由定而生慧,自然可以得到有如甘露的无根水,甘是形容微带甜味,但又不是太甜的味道。得禅定的人说,是得到诸佛菩萨的甘露灌顶,也可以说自己为自己灌顶,自己的口水都是带甘味的。到了这地步,就不太在乎一般的饮食,因为自己在甘露法食之中,也自然得到解脱,烦恼少了。即使心中故意想着最痛苦的事,也不起烦恼。但是虽然解脱了烦恼,可是离解脱生死还早。即使有人可以做到告诉大家自己要走了,也真的就走了,他还不算是解脱,了生死。这只是定力功夫够了,能解脱分段生死,还没能解脱变易生死。


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

“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大悲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当时场面很大,维摩居士就讲话了,他说这个饭不是普通的饭,是佛甘露法味的饭(甘露味是形容,不是说用甘露水作的),吃了可洗净烦恼,永远得到清净。


甘露不是普通的露水,中医熬药有用阴阳水,这阴阳水有很多种,有河水同井水,也有雨水同井水合起来煎药。还有用无根水,那就是接下来的雨水。讲究茶道的,用什么水来泡茶,也是大有学问。修道的人有很多丹药,要用露水来熬才有药效。汉武帝为了自己炼丹药,用了国家经费建了一个承露台,是一个很高的台,台上有个柱头,柱头上塑一个人,手中拿一个盘,用来接露水。


甘露并不是露水,真正的甘露诸佛菩萨有,我们自己也有,但是一定要禅定到了某个程度才尝到。在定中天人合一境界,肉身与天地交通,像庄子所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那时就不是口水,而是有种甘甜的液体,从头顶上流下到口中,源源而来。这正如朱熹的话“为有源头活水来”。密宗所谓的灌顶,也就是用自己的甘露灌顶。到了这个境界,头顶就随时是清凉的,乃至有种快活感觉贯通全身。


所以真正的甘露是很难得的,要如何才能成就甘露灌顶呢?就要注意下一句话“大悲所熏”。不是你小器心态,只顾自己修道可以得到的,纵然你偶尔得了一点清凉境界,也是不算数的。要大慈大悲无量功德圆满了,才能到那个境界。维摩居士也提醒当时在座大家,不要拿人世间的意识、有限度的心量,来吃这一碗饭,否则你吃下去也不消化。


——《花雨满天 维摩说法》


《花雨满天 维摩说法》

老古文化正版繁体

老古文化授权简体


往期回顾

2022新版笔记 | 悦心秘笈,每日成长——解脱情绪思想烦恼,恢复心性本来清净,这是中国文化修养的功夫

习近平新年贺词用典“致广大而尽精微、笃行不怠、常怀远虑” | 看《论语别裁》等书如何解读

新年贺岁 | 南怀瑾先生首发视频年度回顾集锦:人生如梦,你悟了吗?

樊登与《论语别裁》:它几乎能够解决我生活中所有的烦恼

大寒 | 南师谈暖寿识:一得暖相就是得三昧真火,祛病延年

小寒 | 南怀瑾先生谈养生:两腿发暖有力,就是长寿现象

冬至 | 一阳初动处 ,万物未生时,南师阐述运用天地法则补充生命

大雪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南怀瑾先生: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