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工智能又一里程碑式突破,GPT-3 红了

声动活泼 2021-03-12

Editor's Note

「GPT-3 就像一个 iPhone,将全世界的知识装进了你的口袋,给你提供了 1 万个可以回答任何领域的专家。」


本集内容是一期交叉播出的特别节目,由老朋友泓君主持,她和人工智能创投家徐皞(Howie Xu)一起给我们带来关于 GPT-3 的深度分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硅谷101 Author 泓君


(点击小程序或音频收听本期节目👆)



5 月 29 日,人工智能非盈利研究机构 OpenAI 公布了下一代文本生成神经网络 GPT-3 的研究论文。在这两周 GPT-3 的 API 接口开放给越来越多创业者使用以后,GPT-3 的展示案例在 Twitter 上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


有人工智能公司的创业者们看到这个技术演示以后被吓到了,硅谷的风险投资人们也终于不再讨论政治了,要说它未来去取代深度记者不是没有可能。


作为人工智能又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有人将它称作是 Alpha Go 之后人工智能最大的技术进步,也有人认为它的意义堪比比特币;当然也不乏批评者认为,在现阶段过分高估了这个技术。


但看完它的演示后,正如本期嘉宾徐皞所说:“并不是说它能做什么,是它不能做什么。” 我采访完的感受是,它将会深远影响未来五到十年。


要理解 GPT-3 这个相当技术的话题并不容易。这次对话,《硅谷101》梳理出关于 GPT-3 的八大问题,看完以后,相信大家可以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这项技术。


也推荐大家直接收听音频。如果大家对音频中提到的小实验感兴趣,欢迎直接看文末的小测试,我们将在下次更新时公布结果。片尾也给听众发放了一个小福利,大家最想问 GPT-3 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论述想看 GPT-3 续写,欢迎给我们留言,我们会选择一两条最有趣的问题,交给机器回答。



【本期嘉宾】


徐皞

硅谷人工智能创投家


徐皞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与投资人,曾创建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公司 TrustPath。在 TrustPath 被硅谷云计算安全上市公司 Zscaler 并购后,现在 Zscaler 是负责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副总裁。徐皞也是硅谷老牌风险投资公司 GreyLock 的入驻企业家。


以下是本期《硅谷101》音频的精彩对话节选:



01GPT-3及其突破是什么

泓君:GPT-3 是什么?为什么它的出现会让大家眼前一亮? 

徐皞:这一次 GPT 第三代的模型,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从技术上来讲,很多人其实有批评的,认为从算法上来讲没什么大的突破,它的算力特别大,大约花了 1200 万美金训练这么一个模型。

1750 亿的参数,它有大量的互联网的数据,他用了 1750 亿个参数去来表达大概 4000 亿个字符串,这个机器人对互联网的理解的深刻程度就比以前大概高很多。 

以前如果说告诉你怎么去翻译,从英文翻到中文,中文翻到英文,还要做一些优化;这一次他把 4000 亿个互联网上的字符串吞进去,花 1200 万美元去计算,去训练这个模型,之后发现它可以做一些很惊人的事情。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从来没有在标注数据里教过他去怎么做加减乘除,它居然能够做两位数、三位数的加减乘除。两位数的,78+56 是多少,它基本上能够做到正确;即使是三位数,它能够做到大约 80% 的正确。

有几个突破,第一个是,我不需要标注的数据就能够给你答案,以前需要做局部的优化,比如说我来告诉你怎么去做加减乘除,给一些有关加减乘除的数据。但是,这一次没有任何局部优化,它就能够做一些非常通用的任务。 

泓君:根据你说的我可不可以理解成,以前我们觉得 3+3=6 是一个很简单的加减乘除,是因为它是一个特定领域的人工智能,我们去告诉机器计算规则,但是 GPT-3 它不一样,它是一个通用型的人工智能。

它并不是针对数学算法去做的,你去问它,法国的首都在哪里,巴西的首都在哪里;狗有几条腿,它其实都能做,所以它的想象力是更大的。

徐皞:对,它的想象力更加大。但是它只能够理解互联网上看到的知识,互联网上面如果从来没看到过,可能会比较难。 

泓君:我当时看到 GPT-3 的时候,收集到一些反馈,有人说他们当时看到这个技术,“感觉像一个超级电子对撞机”;还有一个朋友说,如何理解它可以做什么,你差不多可以理解成机器就可以自动去续写《红楼梦》的后四十回。 

徐皞:这两个都是很不错的想法。 

它能够写出来《红楼梦》后面两回或者四十回,有可能写得出奇的好,但是也不排除写的有漏洞,或者故事太离谱,让大家觉得可信度减低,都有可能的。

我的朋友圈里面发的几篇文章,都是选他写的比较好的文章,我没有发他写的不好的。我们判断事物的时候,一般容易是把好的东西拿出来吹,不代表机器人所有的文章都是好的。 


02背后的研究机构 OpenAI

泓君:这个事情出来以后,大家对它有一点质疑,因为它现在 API 测试是邀请的,或者还需要申请,我们普通人很难去验证这样的结果,我们看到的可能是首批试用者测试出来的最好的结果。

徐皞:我个人倒并不怀疑,比如说我朋友圈里面发的卫理公会那篇文章,算是比较优秀的一篇范文,也不是说现在写的所有的文章都好。 

你说是不是它只给少部分人在用,它的主要的出发点并不一定是说他的东西是真是假,主要是有几个考量:

首先,OpenAI 这个组织,有非盈利的那一部分,但它要往前走,盈利那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哪一些应用场景对人类能够带来很大的进步,它也想学习。 

另外,从安全性角度来讲,人工智能给谁用,怎么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OpenAI 创始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宗旨是,怎么让人类安全地去用人工智能。

泓君:有必要补充下 GPT-3 的背景,它论文背后的研究机构 OpenAI 是是马斯克联合硅谷大佬,投资 10 亿美元成立的一家非盈利组织。他最开始说他成立这家组织的目的,是防止人工智能去毁灭世界。

除马斯克以外,它的创建者们还包括了很多熟悉的名字:著名孵化器 Y Combinator 前 CEO 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前 Stripe 的CTO格雷格·布劳克曼(Greg Brockman),被称为“硅谷人脉王”的Linkedin联合创始人瑞德·霍夫曼(Reid Hoffman),以及 Paypal 共同创建者及著名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

Y Combinator、特斯拉会开放数据给 OpenAI,微软与亚马逊也正在变成 OpenAI 的合作伙伴。这次的 GPT-3 就是在微软云上运行的。


03
API接口申请

泓君:你有去申请它的 API 接口吗?

徐皞:对,我有申请,但是还没被批准,大家可以去 openai.com 申请。每个人都可以去申请,写一个用途就可以了。

目前,它只是给少部分的开发者在用。一方面,它自己也想学习一点应用的场景,另外一方面,他也想知道你是坏人还是好人,要做一个过滤。

因为 OpenAI 目前的 CEO 是 Y Combinaor 的前总裁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前一段时间给 Y Combinator 孵化过的一些公司的 CEO 发过邮件,问他们是不是有兴趣来测试。 

我有一个朋友有 API 的接口,我还让他问了一个问题。

初衷是这样子的,GPT-3 已经能够编程了,今天它编的程序简单一点,5-10 年后可能能够编非常复杂的程序。

我的问题是:今天是不是 90% 的那些程序员做的事情,在 10 年以后会被 AI 给取代了?

它的回答是:基本上这是一个已经不可逆转的事实了,尤其是一些简单的编程会被 AI 取代,它还引用了一个例子,我还要去看看,他引用的例子到底是不是靠谱。

(图片内容由嘉宾徐皞提供,限定GPT-3回答100字,《硅谷101》翻译)

从他的回答当中,我发现对 GPT-3 来讲,有点漏洞,它论证看上去缜密,有一些比较深的思路,还是匮乏的。 

比如,程序员 90% 的工作是不是能够取代掉,表面上可能是 90% 的工作是简单的。但你要知道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讲,我们其实花了 10% 的时间在做那些简单的事情,90% 的时间是在做一些非常复杂事,比如修 Bug 挑参数。

并不是 90% 的事情能够被取代掉,我认为可能是 90% Code(代码)能被取代掉。 

泓君:我刚刚看到你之前问 GPT-3 的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它是在顺着你的意思去说。如果我们给它一个相反的表达:AI 在未来的 10~20 年只能取代少量的程序员的工作,我好奇他会怎么说的,它会不会批判性思维。

徐皞:你这个问题很好,等到节目以后,我问一下 GPT-3。

节目后与GPT-3的聊天,图片内嘉宾徐皞提供,《硅谷101》翻译


04
GPT-3 可以取代 VC 和深度记者吗?

泓君:我们刚刚提到它的 API 接口,它可以做这种提问回答模型的,它还可以做翻译模型和协作模型,现在他总共能做的事情是不是就是这么多? 

徐皞:对,主要是你刚才说的这三件事情。

翻译模型人工智能早就能够做的比较好了,这一次比较大的提高,更多是写作,不是写一点没有头脑的,它写的东西看上去是非常像人类写出来的东西。

这一次问卫理公会怎么样了,卫理公会说它要分裂。因为卫理公会大约在    2020 年 1 月份有过讨论。GPT-3 列举的数字是假的,因为《华盛顿邮报》并没有说这些话,但是它能够有板有眼的说,《华盛顿邮报》报道了过去两天,他们开了一个什么会,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分裂,显然它是捕捉了互联网上的信息。多数的人都没有判断出来这是一篇机器人写的文章。

泓君:我们之前半开玩笑的说,风险投资人看到这个模型以后担心自己会被取代,为什么? 

徐皞:表面上来讲,这个担心非常可以理解。这是上面最近几天推特上面的一个人给 GPT-3 问题。因为 VC(风险投资)做的很多事情,一年见个成百上千个创业者和公司,见到下一个公司的时候,我就看这个人是不是靠谱,是不是有可能成为独角兽,是不是以后能够成为一个上市公司的 CEO,然后做判断。

他之所以能够做这些判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每年能够看成百上千个创业者和公司。

GPT-3 它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它看了互联网所有的网页,你今天来问他一个问题:我今天出门是不是要戴口罩,它大概知道是什么情况,回答你也是做这么一个匹配。 

实际上今天的 GPT-3 远远到不了取代 VC。因为 VC 要做的事情,还要看为什么别人不能做,你的竞争者不能。这不像下围棋或者象棋还有一个规则,创业环境规则并不明显,今天还没有到这么一个程度,机器人可以去推演没有规则的场景。 

最近两三年自然语言处理飞速发展,我一点都不奇怪,等四年以后,它能够做很多投资人能够做的事情。 

泓君:你说到这个,我也有想到一个例子,有一个推特网友叫 Delina,他也是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创始人,他就用 GPT-3 做了一个问题的开始,说如何召开董事会的会议,他自己在 GPT-3 上输入怎么开会的前三段,GPT-3 根据它输入的前几段列出了剩下的,具体怎么操作,你的目标清单是怎么样,资格清单是怎样的,以及什么样的人可以进董事会。 

GPT-3 自己写了一个这样的文本,Delina 看了演示的结果以后,他就说 GPT-3 呈现出的结果是远超他的预期的。他有一个比喻:GPT-3 就像一个 iPhone,将全世界的知识装进了你的口袋,给你提供了 1 万个可以回答任何领域的专家。

我当时看到这个的时候,再结合你朋友圈发的它的一些写作,我当时都在想它是不是都可以取代一个深度记者。我们的工作也是在热点新闻出现以后去跟各行各业的专家聊,把它总结成一篇深度的文章,可能说它短期还达不到这样的智力水平,但是长期如果不断训练,也是有可能的。 

徐皞:你刚才问到的是不是能够取代记者,目前还是停留在,归纳已经有的知识上面。

比如说作为一个记者,你想去采访百度过去发展怎么样,有可能机器人记者能够写出来一篇很深度的报道。

因为对百度的采访网上已经有很多了,李彦宏是怎么样一个 CEO,他的性格怎么样,他内部发生过一些什么事情能够写出来,确实机器人记者能够写出来蛮深度的一件事情。

但是对一些正在发展一些新鲜的事物,疫情是最近几个月的事情,GPT-3 的数据是到 1 月份为止,还没有记录。

泓君:总结来说,他在总结人类的已有知识的提问回答模型和写作上,还是有经验的,但是对人类的未知领域,现在互联网上没有数据的新的知识,他就不是那么了解了。 

徐皞:对,他还是从互联网上面给你什么样的数据,你能够学到什么样的知识。他的学习能力很强,归纳能力很强,表达能力很强。


05
不是 GPT-3 能做什么,而是它不能做什么

泓君:我们可以来畅想一下未来 GPT-3 它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会诞生哪些创业类型的机会?

徐皞:这个话题也是最近推特上面不断在争论或者思考的话题。我的想法很简单,我的想法就是说并不是说它能做什么,是它不能做什么,只有很少有事情它不能做。

今天还是一个自然语言的处理的系统,它不能做物理世界或者说化学世界的一些事情。但它如果能够思考,它还是能够做很多事情的。

它写文章我们已经说了很多遍了,但是除了写文章之外,还有你刚才说的我建一个初创公司,初创公司我明天需要做什么事情,我的侧重点是怎么样?我写一个市场调研,如果机器人能够给我写这些报告自动的写出来,这都是非常有用的。

从我的角度来讲,并不是说只是一个好玩的,能不能写一个曲子出来,能不能写一篇文章出来,而是说我们每天的吃喝住行工作,每一个时刻我都去想,机器人能不能做。

GPT-3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希望:一个机器人能够取代我,做很多日常想做的事情。刚才我们提到记者的一些报道,如果是写程序的,还是有蛮大的一部分会被取代。 

泓君:这个模型它我看见它其实是 5 月 30 号发布出来的,这周或者说从上一周开始才成为大家的讨论的热点话题的,尤其是在推特这样的社交网络上,是因为跟它最近开放 API 接口以及它的很多 Demo 出来有关系吗? 

徐皞:对,大家都是要试一下,百闻不如一见。

从 GPT-2 的模型,我们已经知道他能够写文章,而且写的不错。这一次更大的惊喜,是觉得机器人写出来的东西很不错,甚至有些段落,超越了绝大多数人类。 

一下子我对机器人能够做的事情,想象空间就从玩玩而已,变成有很多事情,可以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模型去做。


06
再复制一个 GPT-3?完全有可能

泓君:你刚刚提到有 GPT-2,很多人在质疑的时候,也说现在的 GPT-3 论文的主要进步是,花了很多钱,把它训练在了一个更大的数据集、更复杂的模型上,因为它有了更多的数据参数。那这跟 GPT-2 是否有本质的区别呢? 

徐皞:确实是有些人在批评说 GPT-3 并不是飞跃,因为算法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我是这么看的,即使说算法没有改变,也不是一点没改变,如果能够看到这个结果是,我给他的算力能够增长,智能程度也会线性增长,这本身就是一个论证。

做计算机领域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某一个维度提高了算力和储存空间也好,提高了数据源也好,结果并不是提高 10 倍,就有 10 倍的回报,往往没有 10 倍或者远远没有 10 倍的回报。 

这次我们发现,当算力提高 100 倍,从 15 亿到 1750 亿参数级,结果确实是在线性增长。论证本身就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天窗,现在我知道我花了 1000 万美元,我就能够做这么伟大的事情,我相信有 1000 万美元的人还是有很多。 

泓君:你刚刚提花 1200 万美元就可以去做这样的一个模型,对大公司来说或者当大家看到一个更大的商机的时候,1000 万美元对大公司或者创业者不是一笔很大的数字,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只要有心,所有人都可以去模仿 GPT-3,去训练新的特定领域的模型。

徐皞:如果说我有找到一个好的用途,很多人就能够去做了。相对来讲,今天是一个伪命题。

人工智能发展了几十年,最近十年深度学习的突破,确实是蛮不错的。但从商业用途上来讲还是非常浅的,也就是无人驾驶的汽车、安保安防。如果说对世界上 500 强公司的营收产生正面影响,人工智能今天做到的还是非常浅的。像  Google、Facebook 这样的公司,它确实用了人工智能,使得它广告的精准投入更加精准了,这一点确实是做好了。 

但对 90% 的财富 500 强,不管是 GPT-3 还是其他人工智能方法论,对它的营收产生很大效果,还是在早期阶段。至少今天或者到昨天为止是一个伪命题,明天后天或者说明年我们能够找到一下找到 GPT-3 的用途,完全可能。

泓君:如何防止用 GPT-3 的模型去作恶,或者被恶意使用?

徐皞:商业上面是不是会有人马上开始开做,在找到应用场景之前是一个伪命题。但是你说怎么能够防止被恶意使用?这一点我们想的并不早,也许今天就应该想或者是昨天就应该想,因为坏人能够做的事情很多。

举个例子,做安全的都知道会有恶意软件或者钓鱼邮件。当我为你量身而做的一个邀约邮件,知道你大概去年在哪里工作,做了一件什么事情,网上我能够知道你的家庭、朋友、工作的一些背景,你对这个钓鱼邮件的相信程度就会提高。

否则,一个尼日利亚的客人说你给我 5 万美金,你不会打你不会付款。但有人对你这么了解,你给他付钱 5 万块钱可能性就会高很多。

如果能够用 GPT-3 来做,它能够写很精准的钓鱼邮件。这是对我们社会安全领域的潜在威胁。广泛的商业应用,我们还在寻寻觅觅。 

泓君:现在 GPT-3 也把一部分的 API 接口放出去了,如果 OpenAI 发现有人作恶,封锁这个接口来得及吗?

徐皞:今天肯定来得及,它能够跟踪到你大概怎么用,用于什么,问一些什么问题。

潜在的来不及是另外一层,大家已经看到了 GPT-3 天花板很高,根据算力提高、数据增加也能线性增长,说不定我自己也能去做。 

泓君:数据好收集吗?

徐皞:数据是标准的互联网上面的这些数据。现在去爬整个互联网,并不是一件难事情,难的是收集好的数据怎么整理,一些学术机构都已经有这些数据了。

泓君:现在虽然没有公布 GPT-3 的算法,但是因为 GPT-2 的算法已经公开了,加上互联网上又有这么多的数据,当人们看到了一个利益点的时候,它还是很有可能会被去恶意使用的。

徐皞:对,是这样子的。刚才我提到有一个标准的数据库,Comman Crwal,很多人工智能的项目都在用这些数据。GPT-2 的源代码也有。算力的话,有那么多的公有云,就是花钱。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如果说你是恶意的,应该是有能力自己去做。

泓君:恶意是一方面,你之前发的那几张图片,GPT-3 自己写的文章中,他写到了《华盛顿邮报》的数据源,那个数据源是假的,会不会以后也产生一些用它去写新闻,新闻材料一部分是真的,另一部分不管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的,会出现大量的假新闻。

徐皞:对,我完全同意。怕的不是假新闻,怕的是有板有眼的假新闻。GPT-3 能够做到的是有板有眼的假新闻,这是一个很大的危害。 

另外一个危害不一定是给坏人拿去,有可能是善良的人,或者普通人,在一些本来应该是好的场景,产生坏的作用。

比如你从互联网上写东西,是根据互联网上面的知识去归纳。互联网上面有一些偏见,它在制造真新闻的时候,无意有意因为数据源的问题,会把一些偏见放大。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的时候,这些偏见或者政治不正确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要比以前一些并不那么智能的模型所带来的危害更大。 


07
当软件增速超过硬件会发生什么?

泓君:当这个语言模型每年在超过 10 倍速度增长的时候,硬件是不是能跟的过来?以前大家知道摩尔定律,硬件成本是每隔 18 个月减一半,现在当软件增长速度超过了硬件速度会发生什么?

徐皞:这个问题很好。摩尔定律是在减缓,所谓摩尔定律就是硬件的成本每隔 18 个月会减半,也就是说你更加能够负担,每隔 18 个月你够负担的算力就会增长一倍。 

从物理的角度上来讲,硅的宽度是有限的,现在已经是 7 纳米了,我们也想达到 5 纳米。我们已经非常接近物理极限了,摩尔定律要到底了,这是一个事实。 

总体来讲,担心还太早,大家有各种方法去开拓摩尔定律,比如说不用硅,用另外的材料。

另外,最终我们要提高效率,我做这些算力成本是不是减半。成本减半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可以从软件来,可以从硬件来,可以从软件跟硬件的结合来。

人过去四五十年,我们更多的是从晶体管的密度去来拿到摩尔定律的红利,今后的四五十年我可能是从其他方面拿到类似的红利。

这些都是次要的,今后 5 年对人工智能、对 GPT-3,它的瓶颈是在怎么去找到商业用途,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泓君:刚刚说到硬件,我看到他们训练 GPT-3 使用的是英伟达的特斯拉V100的芯片,仅仅是 GPU 成本就超过了 460 万美元。也有很多创业者说,这个消息出来以后,对英伟达这样的公司是非常利好的。 

徐皞:对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它最近 10 年最大的用途并不是卖一张卡给人打游戏,而是给人做人工智能,这对它来说是一个利好。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一个月,它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英特尔的市值,这是硬件行业的里程碑: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用途的硬件厂商,市值超过了英特尔这个传统 PC 通用计算的硬件厂商。


08
商业化是最大的问题

泓君:前两年在大家提到人工智能,最火的是 Alpha Go,GPT-3 出来了,如果从意义上来对比的话,GPT-3 与 Alpha Go 的意义分别在哪里?

徐皞:Alpha Go 或者 GPT-3 也好,从算法上面来讲是有很大突破的,并不是传统你给我样本,我来给你训练一个模型。

从中文翻成英文,英文翻成中文,能够找到很多样本。但比如董事会开会应该做什么,哪里找得到那么多的样本。

过去,我能够左手跟右手,用强化学习的方法下围棋,证明人工智是不是能够赢过人脑,赢过了,我们的天花板一下子就升高了很多。 

这一次发现机器人能够做的事情很多,不只是写一篇文章。像你刚才说的,董事会在商业领域对话也好,决定也好,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一下子把天花板给升高了很多。 

具体怎么商业化,还要思考,因为这里面很复杂的。比如我 97% 的时候都对正确,有 3% 不正确,在商业化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容忍 3% 的错误。

人工智能到今天为止最大的商业用途的转化是卖广告,这是从金额上来讲最大的,为什么?因为 3% 的错误,对广告不是一件大事。但是如果 3% 的错误给医生看片子,用决定开刀或者不开刀,商业化的时候,要去思考 0.1% 或者 0.01 %的假阴性假阳性的这些案例。

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问题,总体我还是蛮乐观的,再给我 5-10 年,我们讨论这个话题,会有很多问题是迎刃而解,我们的阶段是非常早期的。

泓君:过去我看到图形图像识别的突破,带来了很多的创业机会,安防、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现在自然语言处理它又有一些新的突破了,我想会有更多的聪明人能够想出它的商机所在。




【相关资料】

GPT-3 paper 链接:

https://arxiv.org/abs/2005.14165

GPT-3 github 链接:
https://github.com/openai/gpt-3




【小测试】

以下四张图来自徐皞朋友圈,其中有三张是机器人写的,有一张是人写的。请大家猜一猜哪一张是人写的?欢迎大家留言。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大家记得留言以及提出你认为最有趣的问题哦!




关于《硅谷101》
失败、背叛、不被理解,硅谷精神领袖一直都不是完美的存在;他们是科学家,创造者,行动派,他们有独立的价值观。《硅谷101》是一档在美国硅谷诞生的访谈节目,一周一更,与各个领域的实干派聊聊天。这档节目创建的初衷是,听一听这些亲历者与硅谷一线的人怎么说。
国内: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小宇宙
海外:苹果Podcast|Google Play|Spotify
联系我们:thesiliconvalleyer@gmail.com




点击图片收听声动活泼的其它节目

 运营  Akida |编辑  AMD 


另外,「到海外去」第二季已正式回归!欢迎大家试听、订阅 🏄🏻 🏄🏻‍♂️ 🏄🏻‍♀️ 



点击下文了解更多详情  ⬇️


来来我是一颗菠菜


扫码添加出海小助手

新浪微博@声动活泼

「寻找海外新机遇」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