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微课视频|知识点归纳|同步练习

点击蓝字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08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知识点归纳





重点: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从而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学会运用历史辩证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知识点一】从繁荣到危机

一、繁荣:

20世纪20年代,商品丰富、物资充裕、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二、经济大危机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

2、直接原因(导火线):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3、时间:1929-1933

4、范围: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5、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人失业

6、特点:持续时间长、破坏程度大、波及范围广

【知识点二】罗斯福新政

1、开始时间:1933年

2、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3、特点: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主要内容

5、影响

积极影响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⑵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影响: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





一、选择

1.反映美国历史的著作《光荣与梦想》描述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民生状况,文中写道:“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当时可能发生在普通工人身上的事情有(  )

①失业 ②饥寒交迫 ③流离失所 ④工资大幅度提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经济大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维持利润而采取的手段是(  )

A.降价抛售 B.销毁商品

C.囤积商品  D.运销海外

3.仔细观察下图,导致图中美国最高失业率出现的原因是(  )

1913—1938年美国失业率

A.世界大战  B.国内分裂

C.自然灾害  D.经济大危机

4.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在总统就职演说中,他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事情是(  )

A.法西斯势力猖獗

B.经济大危机严重

C.罗斯福推行新政

D.美国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5.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

A.用改良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经济大危机

B.采取国有化的道路

C.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D.兴修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6.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危机

C.缓和了经济大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7.1934年在美国社会中最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

A.各企业在无政府状态下盲目生产、自由竞争

B.詹姆斯所在企业的资本家可以随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

C.失业半年的亨利在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工地找到了工作

D.杰瑞在某工厂做工,却得不到工资保障

8.1929—1933年,一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倾倒“过剩”的牛奶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吃不尽、用不完

B.危机的爆发并没有影响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水平

C.这场经济危机促使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D.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从危机中走出来,田纳西水利工程是新政的典范

二、读图简答题

9.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1、图2、图3反映了历史上哪一事件?


(2)图4中的人物是谁?面对这一事件,他就任总统后马上宣布实行新政。为此,请你以一个记者的身份为某电视台写一则电视新闻。(要求: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学校和电视台名称,可用××代替)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1929—1933年法、日、德、美、英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国 别

法国

日本

德国

美国

英国

下降情况

16.5%

8.4%

40.6%

46.2%

28.4%

材料二 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立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李植丹等主编《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经济大危机有何特点?从表中看出该经济大危机对哪个国家的破坏性最大?


(2)结合材料二,说说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


1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根据材料中的“1933年”,可知这与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时面临的经济危机有关。故选B项。

5.C

6.B 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7.C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34年”。1933年罗斯福推行新政,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作日时数、工资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防止了盲目生产、盲目竞争。罗斯福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增加就业。故C项符合题意。

8.D

9.参考答案 (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今天,我们的总统罗斯福走马上任。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要实行新政,希望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来消除经济危机。在他发表的讲话中,他鼓励美国人民应当用巨大的勇气与信心渡过经济危机的难关。(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0.参考答案 (1)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美国。

(2)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或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2课《俄国的改革》

第3课《美国内战》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往期精彩回顾




部编版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沪科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微课部编版7-9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微课部编版初中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册微课人教版初中八九年级理化下册微课北师大版八九年级物理下册微课视频
微信号:czwkzy扫码关注我们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