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训练

点击蓝字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08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更多微课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精讲视频2:



知识点讲解及归纳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相关史实。

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

3.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4.认识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点归纳

1郑和下西洋

▶ 目的

 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 时间规模

1405--1433年,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


▶ 航行地区

郑和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 地位及影响

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2戚继光抗倭

▶ 倭寇

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惊现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 抗倭经过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之时,明朝派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操练阵法,组建“戚家军”。

1561年,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

此后,戚家军消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倭患基本解除。


▶ 性质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同步练习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下列哪些地区(  )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3、“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材料反映出“戚家军”的历史功绩是(   )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4、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5、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红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C.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6、戚继光受到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爱戴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

B.戚家军纪律严明,受到人民的欢迎

C.戚继光坚持抗倭,反抗外来侵略

D.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7、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

A.抗元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

8、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回答:

(1)郑和远航的出发点是哪里?最远抵达哪里?


(2)当时你若是一名商人,你会携带哪些你认为销路好的商品?(举两例)


(3)郑和作为“世界海洋第一人”,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的?


(4)请说说纪念郑和远航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之海寇,动计数万,借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过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子无赖者入而附之者。   ——(明)胡宪宗《筹海图编》

材料二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明)谢杰《虔台倭纂》

材料三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活)日促(艰难),转而从盗。  ——(明)赵文华

材料四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材料五  明穆宗、神宗时实行较开放灵活的政策,由于海禁开放,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所谓的“倭患”邑烟消云散。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结合课堂所学与上述材料,你认为“倭患”由哪些人构成?


(2)材料中认为造成倭患严重的根源是什么?


(3)材料四表达了戚继光的什么意愿(不得用材料中的原话作答)?


(4)他最突出的功绩是什么?


参考答案



1-7B D A B A C B

8、

(1)刘家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丝绸,瓷器。

(3)坚定的理想信念,英勇无畏的气概,吃苦耐劳和百折不饶的精神等。

(4)纪念郑和远航,能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促进东南亚的和谐稳定等。

9、

(1)倭患由一些日本的武士、商人和一些中国的奸商、生活困难的百姓勾结而成。

(2)材料中认为造成倭患严重的根源是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造成海上贸易受阻,一些商人和百姓失去生财之道。

(3)戚继光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追求个人功名的意愿。

(4)驱逐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微课视频+知识点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微课视频

第3课《盛唐气象》微课视频+知识点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微课视频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微课视频

第6课《北宋的政治》微课视频|知识点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往期精彩回顾




部编版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沪科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微课部编版7-9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微课部编版初中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册微课人教版初中八九年级理化下册微课北师大版八九年级物理下册微课视频
微信号:czwkzy扫码关注我们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