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团队:硝酸根电还原合成氨在pH 1~14范围内实现了接近100%的法拉第效率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 2023-07-04

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课题组设计了Cu-Pd双原子活性位点,有效地打破pH限制和硝酸根浓度限制,在广泛pH范围内(1~14)实现了接近100%的NH3法拉第效率。该研究采用理论计算、原位光谱和反应动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为可持续的化学生产提供了新见解。

Haber-Bosch合成氨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该工艺具有高能耗和高CO2排放量等缺点,开发绿色可持续的合成氨工艺势在必行。相对于电化学N2还原合成氨(N2RR),以硝酸根(NO3-)为氮源具有热力学和动力学的优势,因此获得了更高的NH3法拉第效率(FE-NH3)和产率(FE-NH3>90%,产率>1.0 mmol cm-2 h-1),约为N2RR的50~100倍,所以NO3-电还原合成氨更具工业化潜力。但是,NO3-废水作为主要的氮源,其复杂的组成(NO3-浓度介于0.88 mM~2 M,pH值介于1~14)严重限制了合成氨的活性。目前,已有的报道通常仅能在单一组成的NO3-原料中获得较高的活性,因此,急需设计可以处理组成复杂的NO3-废水的高效催化剂。

NH3的法拉第效率主要受H2和NO2-两个副产物的影响。对于被广泛研究的Cu基催化剂,因为金属Cu对O和H元素的结合能较弱,因此以双齿构型吸附的NO2*在Cu上的吸附能较弱,并且反应所需的吸附态氢物种(H*)的覆盖度较低,导致大量的NO2*脱附形成NO2-副产物。因此,催化位点设计的核心是改善NO2*的加氢动力学,优化H*的覆盖度,促进NO2*深度加氢的同时抑制H2的产生。

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课题组设计了Cu-Pd双原子活性位点,有效地打破pH限制和硝酸根浓度限制。在广泛pH范围内(1~14),FE-NH3均高于96%;在低浓度的NO3-电解液中(低于0.1 M),FE-NH3接近100%,在高浓度的NO3-电解液中(0.5~1 M),FE-NH3均高于75%。半电池电能转化效率高达41.5%,利用自主设计的光伏(PV)电池耦合电化学反应池,实现了太阳能至氨的直接转化,转化效率高达4.29%(图1)。而且,在20个小时的长时间测试中,效率没有衰减,Cu-Pd合金结构表现出出色的稳定性。


1. 0.1 M KNO3-1 M KOH溶液中硝酸根电还原合成氨活性:(a) CuNC和Cu3Pd1NC上各个产物的法拉第效率;(b) 阴极能量转化效率;(c-d) 自主设计的Si基太阳能电池耦合电化学反应池实现太阳能至氨的直接转化;(e-f) H-NMR同位素实验证实氮源为15NO3-
作者从反应动力学出发,结合in situ Raman光谱、DFT计算和H*物种覆盖度分析深入探究了Cu-Pd双原子位点上的硝酸根还原机制。反应动力学结果显示NO2-NH3的速控步骤为NO2-NO,因此,提升产NH3效率的关键在于加快NO2至NO的反应速率。DFT计算结果显示Cu-Pd位点通过提升NO2H*物种(NO2-NO2H*-NO)的吸附能,降低了NO2-NO的加氢能垒。In situ Raman光谱说明Pd的引入增大了NO2-NO的转化速率(图2),特别是当电压低于−0.3 V vs. RHE时,相对于Cu,Cu-Pd上NO2*的深度加氢速率明显增大。进一步地,在与活性测试相同的反应条件下,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测试了Cu-Pd合金表面上H*物种的覆盖度(图3),发现H*的覆盖度与Pd的含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随着H*覆盖度的增大,FE-NH3与FE-NO2-的比值逐步上升,说明Cu-Pd合金中Pd的含量会影响H*的吸附能和覆盖度,并且H*覆盖度的增大促进了NO2*深度还原至NH3。反应动力学结果显示Cu-Pd上NO2*至NH3的反应速率常数约为Cu的2~3倍。以上实验证据说明Cu-Pd合金位点显著提升了硝酸根还原合成氨的本征活性。

图2In situ Raman光谱分析关键中间体的吸附与转化:(a-b) 不同电压下CuNC和Cu3Pd1NC的Raman光谱图;(c) NO*与NO2*吸附峰的峰面积比值

图3不同比例的Cu-Pd合金上H*的覆盖度:(a-b) 1 M KOH溶液中CuNC和Cu3Pd1NC的循环伏安曲线测试H*的脱附电位和脱附峰面积;(c) H*覆盖度对FE-NH3的影响;(d) 不同pH值下NH3的法拉第效率和能量转化效率

综上,硝酸根电还原合成氨体系的发展主要受限于NO2-和H2两种副产物,特别是在处理pH值和c(NO3-)分布范围较广的工业废水时,两种副产物严重限制了NH3法拉第效率和能量转化效率的提高。Cu-Pd合金位点增大了NO2*至NO*(NO2*至NH3的速控步骤)的反应速率常数,并且调控了H*物种的覆盖度,从而提升了NO2*的加氢动力学。该研究采用理论计算、原位光谱和反应动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为可持续的化学生产提供了新见解。
详见:Wang Y, Zhang P, Lin X, Zhang G, Gao H, Wang Q, Zhao ZJ, Wang T, Gong J. Wide-pH-range adaptable ammonia electrosynthesis from nitrate on Cu-Pd interfaces. Sci China Chem, 2023, 66, 913-922. 博士生王永涛为第一作者,王拓教授为通讯作者。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阅全文。
         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全文

【扩展阅读】

Sci. China Chem.文章精选:电催化

湖南大学王双印团队综述:缺陷工程在含氮分子先进电催化转化中的应用

上海交大周宝文课题组综述:GaN NWs/Si基光电阴极用于CO2还原生产可再生合成燃料和化学品的进展和挑战

北大徐冰君/常晓侠团队综述:电催化CO/CO2还原反应中催化剂表面含氧物种的起源及效用

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湖州)董帆团队综述:铜基CO2电还原催化剂动态演变过程中的活性位点识别与调控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曹荣团队:有序多级孔碳材料锚定缺陷Ni-N3单原子高效电还原CO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教授和孙永福教授课题组综述:二维材料体系中CO2电催化还原位点的识别和调控

庄林/王功伟课题组综述:铜基CO2还原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耐久性调控

清华大学牛志强教授综述:双原子催化剂的可控合成与电催化应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