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深圳校长致高三学子的信:孩子,请学会读懂高考这部人生“宝典”

林良展 教育大事 2023-12-18


编者按:在深圳高中历史教师圈里,提及林良展,绝对是大神级的存在。


他是中学正高级教师,不仅教学业绩卓著,研究成果丰硕,而且还深受学生喜爱。教而优则仕,今年一月,他由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助理兼教务处主任升任副校长,可谓众望所归。作为常年任教高三的把关教师和领导,每年高考前,他都会给学生写暖心备考指引,只为他们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地走进高考考场。


距离高考还有20天,他也写了一封信,大事君转载在此,希望对更多高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



孩子们:


距离2022年高考只有20天了,你们的心肯定越来越焦虑吧?这是再正常不过了,老师当年也有这种心态,担心考不出好分数,上不了好大学,以后找不到好工作等。


其实高考这部内容非常丰富的人生“宝典”,我们需要沉下心才能去参透。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尝试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多维的角度去解读它,或许更有助于调整我们的备考心态,轻装上阵,就能考取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高考是国家选才的考验场


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的生力军,而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目的是要为国家和高校选拔出符合要求的新生,从而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奠定基础。



因此,参加高考说到底不完全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勇于接受国家选才的考验,以优异成绩进入大学和完成高等教育,积极为未来报效祖国做准备。


我们要努力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国家和民族的价值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以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这往往也反映在高考题的主题选择中,例如2021年全国语文高考的作文题均围绕着“新时代青年的理想和担当”的主题展开等。 


高考是素养提升的训练地


你们都知道,新的时期国家实施了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新高考着重考查学生在不同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紧张的高考备考中,我们的老师会不断更新题目的情境,例如学科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不断创设基于新情境的问题,变式训练、一题多解或一解多题。



老师们始终坚持学科育人的理念,剥丝抽茧、层层递进,引领你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在不断的训练中,你们丰富了必备知识、提升了关键能力、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提炼了学科核心素养、逐渐跟着老师像学科专家一样去思考问题。你们将有效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形成一辈子都受用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


从这个角度去看高考,是否令你有新的感受?


高考是时间管理的试金石


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自我管理的核心第一要务是时间管理,你必须掌握时间管理的能力,找到发展并发挥优势,学会聚焦,可以获得16倍的人生效能。”


孩子们,管理好时间就是管理好人生,而高考就是全面检验考生有效整合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内容和系统管理学习时间的效果。



在高考备考中,面对学科跨度大、内容较复杂的情况,你们在有限的高三时间实现了大强度的有效复习,一是学会了系统性、整体性和平衡性,学会了科学安排各学科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高考文化学科和非文化学科的时间,适量有效进行体育锻炼,每天安排时间进行阅读和欣赏音乐,甚至冥想等,让自己始终处在充满能量的备考中;二是学会了“弹钢琴”,学会了抓住复习重点,保证核心学科和增分学科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训练,学会在“冒泡”的时间点和地点“撒网”,不盲目、不盲从等。


实践证明,凡是能够在高考备考中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的学子往往在以后的工作中都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你们get到了吧?


高考是自我认识的水晶镜


2003年7月1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路就在脚下》一文专门讨论如何看待高考。


他说:“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



孩子们,高考往往是一面认识自我的镜子,用高考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而高考备考就是如何用这面宝贵的水晶镜去对照考查要求,实现自我认识。


例如,要科学认识每次考试的分数与排名,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带着挑剔的眼光发现自己的漏洞,提升战斗力,全面检视自己在知识、技能素养的缺陷点,全面分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优化点。


这都是对自己的全面自我认识,我们学会了用辩证的思维、多维的方法去认识自己,就能激发自己努力拼搏追求理想的内驱动力,就能正视自己考不上理想大学的结果,就能明晰成才成功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本身就是一种成熟的标志


高考是意志磨炼的练功房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指出:“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孩子自身的局限,而是来自他自以为存在的局限……教育过程中,我们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提高孩子的勇气、增加兴趣并清除限制,而这一限制,其实不过是他本人基于自己对人生的解读而主观设置的局限而已。”


高考是你们同学之间备考能力的竞争,也是个人本身综合素养的竞争,高考更是每个学子挑战自己的意志力与控制力,克服自己的不足,超越自我的练功房。


高考备考中,考试分数有升有降,好比人生有浮有沉,我们能够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勇于挑战自己,本身就是磨炼自己的意志的重要方式;每个学科有易有难,好比人生有坦有坡,我们能够克服畏难情绪,善于借助各种力量,敢于冲刺坎坷,实际就是突破思想的边界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考就是一场升华自己的灵魂的较量,可以给人生获得巨大的精神财富。


高考是人际协调的大舞台


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说:“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诚然,高考备考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你们与老师、同学、家长和社会融汇强大合力的团体战,高考就是一个人际协调、合力共赢的大舞台。


在紧张有序的高三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学会融洽处理与家长、老师、同学的关系,建立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就会如虎添翼,成绩稳步提升。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要带着谦逊的态度请教老师,带着感恩的心态对待父母,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带着慎独的思想督促自己,微笑面对身边每一个人,平和对待世上每一件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不是未来人才所必需的综合素养吗?


祝你们高考成功、人生如意美满!

 

——你们的老师:林良展





林良展,中学正高级教师;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深圳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基础教育研究指导专家、广东省特色高中教材编写组成员;荣获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奖、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和深圳市第三、第四届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等奖励;曾获广东省优秀历史教育工作者、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课程改革先锋岗主持人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主持市级以上课题6项,省级以上课题3项,出版《历史思辨教学:理念、策略与实例》《高中生涯心理指导手册》《批判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深圳历史文化》《历史文献选读》等5部专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40多篇文章,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全国各地作专题报告 60多场,坚持每年高考前给高三学子写暖心的备考指引,为考生轻松走进高考考场保驾护航。


END


作者:林良展

编辑:鹿西


往期精彩


高考前最后一个月怎么过?清北学霸来支招!

2022-05-13

谁说读中职没前途?看完这十个孩子的逆袭我悟了

2022-05-13

太准了有木有?!各科老师非典型特征分析~

2022-05-14



独家访谈


尹昌龙

张梦曦

张雅琳

黎新风

谢楚楚


扫二维码,添加小助理进群

最新教育资讯一手掌控

更有资深教育人士坐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