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双胞胎们,他们的家庭教育密码是什么?

教育大事 2023-12-18


8月,众多高考学子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各大媒体也不断报道高分学子的成长故事,其中最亮眼的新闻莫过于:双胞胎考上清华北大!


许多家长既羡慕又好奇:考上清华北大的双胞胎,他们的家庭教育密码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们的故事,揭开双胞胎学霸的家庭教育密码。

山东济南双胞胎兄弟

双双被北大录取


吕政秀(左)与吕泽秀(右)


山东济南一对双胞胎兄弟双双被北京大学录取。哥哥吕泽秀的高考成绩为663分,弟弟吕政秀为650分,通过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哥哥被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录取,弟弟被北大物理学院录取。


对于录取结果,哥哥说:“尽管此前心理上有预期,但知道结果那一刻还是很开心。”哥哥从小就喜欢数学,高中时,他开始参加数学竞赛,并多次获奖,在他看来:“学好了数学会感觉到另一个完全抽象的世界的存在,那应当是十分自由和美妙的。”现在的他仍然对数学充满热情,并期待今后在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尽情遨游在数学的海洋里。



弟弟则对物理十分着迷,他十分喜欢与同学一起探讨物理题目,甚至为了一个问题可以持续钻研多天,直到找到答案。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弟弟表示:“要冷静看待自己的成绩,保持清醒,不断提高自己。”他希望自己能在北大物理学院更好地完善自己。

 


吕爸爸对于两个儿子的成绩,感到十分骄傲,他说:“他们从小就很自律,从来不让家里人担心,希望他们在喜欢的领域不断钻研,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谈到父母,兄弟俩表示十分感谢父母的支持和尊重,哥哥说:“父母都是庄稼人,常年需要下地干活,他们不太会表达自己,但每次都尊重我们的选择,与我们平等的交流,给了我们最大的自由去做喜欢的事。”

 

兄弟俩都喜欢“骑行”,还将其列入大学的“打卡事项”,期待着上大学后,能骑车穿越北京的大街小巷。


四川泸州双胞胎

被北大清华录取


哥哥徐子毅和弟弟徐子衡


就读于四川泸州泸县二中的双胞胎徐子毅(哥哥)、徐子衡(弟弟)分别以理科691分681分的分数先后被清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


兄弟俩进入高中,就把清华北大作为各自的奋斗目标,事实上,填报志愿前,哥哥徐子毅更倾向于北大医学部,弟弟许子衡更想去清华的工科类专业,最后,在分数以及各种机缘巧合下,俩人被对方曾中意的学校和专业录取,兄弟俩觉得这也是一种“双向奔赴”。


兄弟二人成绩优异,但学习方法和技巧并非一样,弟弟举例说:比如两人英语高考分数都是147分,但自己更喜欢看练习本,哥哥则提倡多刷题。两人虽学习方法不一样,也会就某个题的答案争论,但两人从未攀比成绩,也不会和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或许这也是他们兄弟在学习中心态一直较好的原因之一。


兄弟俩的好成绩离不开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妈妈陈琴介绍:夫妻俩是个体工商户,孩子从小被爷爷奶奶照顾比较多,一大家子都有一个共识:陪伴孩子一起学习。妈妈回忆两个孩子3岁起,作为父母的他们就极少在家中看电视或者玩电子设备,孩子喜欢看书,在家中的时间,他们就有意识地陪着孩子一起阅读,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在这个阶段被慢慢培养起来。谈起父母对自己的教导,兄弟俩提到三大准则:做事要精益求精、要与同学搞好关系、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双胞胎兄弟与父母


在学习上,兄弟俩自信、自律也自强,妈妈陈琴说只在孩子小学时为两个孩子报过课外辅导班,初中后便再未报过,兄弟两人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中,兄弟俩温暖、友爱、互助,母亲节和妈妈的生日,他们会精心准备礼物;哥哥打篮球受伤,弟弟会悉心照顾哥哥,哥哥受伤那段时间,两人都瘦了10来斤,成绩也出现了一些波动,所幸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将学习状态调整回来。


晚自习后,弟弟推着受伤的哥哥回寝室


这个暑假,除了享受假期以外,兄弟俩同样没落下学习,考驾照、背单词都安排上了。对于大学生活,哥哥说自己将在本科期间好好学习,希望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研究生;弟弟则表示,自己会先钻研学好药学,之后可能会转临床医学,也有可能在医药专业继续深造。

常德市石门县双胞胎姐妹

被北大清华录取



常德市石门县一对学霸姐妹花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姐姐杨斯琪,639分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妹妹杨斯仪,662分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类


对于高考成绩,姐妹俩表示很惊喜,但也在意料之中。回忆平时的学习,姐姐表示:姐妹俩也会有考试失误的时候,这时候,两个人就会一起探讨研究,互相鼓励,分享心得,总结更多学习方法解题思路,慢慢调整心态。


妹妹表示:主动学习,不懂就问,抓好课堂时间是很重要的学习秘诀。在课余时间,姐妹俩会一起打羽毛球和乒乓球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小时候姐妹俩跟到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广州的出租房待了八年,5年级的时候,妈妈徐俊带姐妹俩回到石门县陪读,这一陪读也是八年。



妈妈很少过问姐妹俩的学习成绩,但在生活上很严格,据妹妹回忆:“妈妈经常会要求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拖拖拉拉,用了的东西要摆放好,起床了要叠好被子等等。”


妈妈严格要求两姐妹,对自己也很严格。她从来不在孩子面前看电视、看手机,每次回家姐妹俩看到的都是妈妈忙碌的身影。对于妈妈的严格,姐妹俩都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还表示:“我们现在自己还能做几个菜,都是妈妈平常教我们的。”



这个难得的假期,姐妹俩把时间规划得满满当当:上午学游泳,下午学编程。姐姐说:“进入大学后便会开始接触专业知识,我担心会没有多余的时间……”。


江苏无锡双胞胎兄弟

双双被清华录取



江苏无锡双胞胎兄弟双双被清华大学录取,哥哥曹业淳以679分被清华电子信息系录取、弟弟曹业涵以660分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大学化学与生物系录取。兄弟俩知道被清华录取时开心地说:“清华,我们来了!”


两兄弟高中就读于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中阶段的成绩就都很优异,获得的荣誉证书能铺满一整张桌子,哥哥曹业淳曾获无锡市三好学生称号,弟弟曹业涵曾获江苏省三好学生荣誉。



妈妈对于两兄弟取得的成绩很满意,她说:“兄弟俩十几年寒窗苦读,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作为父母,除了要在生活方面照顾外,特别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很少抱怨惩罚孩子,经常鼓励激励孩子。


据妈妈介绍:兄弟俩高效学习的好习惯是远离电子产品和广泛阅读。兄弟俩在学习阶段,远离电子产品,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阅读,除了努力学习课本知识外,常常阅读《读者》、《青年文摘》、扬子晚报等综合性报刊读物,周末空闲也常常泡在图书馆里。


妈妈表示兄弟俩不上培训班,但是刷题是必不可少的,对此哥哥曹业淳认为:刷题不是为了数量,而是为了强化对常考题型、常见模型、常用方法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基础题为主,有时候为了突破难点,也会见识一下新颖的题型。


曹业淳、曹业涵共同学习书画


两兄弟都认为:平时学习积累中对错题复盘非常重要,在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真正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学习之外,两兄弟还很注重业余爱好,平时喜欢打乒乓球、游泳、绘画、二胡,兄弟俩素描和二胡分别考过了专业考试十级。



湖南衡阳“振兴中华”三兄弟

同赴北京求学



来自湖南衡阳的三胞胎兄弟今年高考考出了等差数列的高分:赵振中(二哥)674分,赵振兴(大哥)664分,赵振华(三弟)654分。大哥赵振兴被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三弟赵振华被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专业录取,二哥赵振中被北京大学化学专业录取。


三兄弟的母亲谭女士说:“给孩子取名‘振兴中华’的初衷,是希望他们发奋图强,做有抱负、有本领、勇于担当的人。”谈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谭妈妈说:“他们在学习,我也在学习。


不久前,三兄弟写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到:“很少会有一个母亲,像我们的母亲这样,为了孩子的教育,把自己逼成了一位教育专家,她是工程师,却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三兄弟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妈妈谭女士是一名电气工程师,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回家修改孩子们的家庭作业,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同时还通过自学,亲自辅导孩子们的课外学习。



三兄弟回忆说:从小到大,妈妈都不会逼迫我们,而是根据每个人的爱好加以引导。谭妈妈会带三个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


在谭妈妈用心的陪伴与引导下,三兄弟都有很强的学习意愿、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三兄弟在高中时都参加了学科竞赛,老大振兴参加了数学奥赛获得省赛二等奖,老二振中参加化学奥赛获得省赛一等奖,老三振华则参加物理奥赛获得了省赛一等奖。


三兄弟有很好的学习习惯,但他们不会“死读书”,课余时间,他们经常一起运动打球、一起去图书馆看书,还一起参加研学、做义工等社会实践活动。



END


来源:人民日报、闪电新闻、封面新闻、红网、高校特参、荔枝新闻、中国青年说、澎湃新闻、首都教育融媒体联盟

编辑:陈乏术


往期精彩


独家分析!今年深圳20大名校清北、C9录取人数多少?600分以上占比多少?

2022-08-16

明天9点!2022年民办普高补录工作开始

2022-08-16

关乎每一位教师学生!9月1日起,这些教育新政正式实施!

2022-08-16


独家访谈


龚湘玲

尹昌龙

张梦曦

张雅琳

臧秀霞

黎新风

谢楚楚


扫二维码,添加小助理进群

最新教育资讯一手掌控

更有资深教育人士坐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