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变化!中小学科学教育地位将大幅提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为大幅提升我国科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将加强学校科学教育比重。尤其着重提出,要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配备和科学类教材编用。
未来,科学学科将更加重要,而科学教师也将成为香饽饽!
科学教育贯穿幼儿园到大学
《意见》提出,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要强化科普工作责任意识。发挥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加大科普资源供给。学校要加强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师生科学素质,积极组织并支持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科研机构要加强科普与科研结合,为开展科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意见》强调,强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科普。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配备和科学类教材编用,提升教师科学素质。高等学校应设立科技相关通识课程,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阶段学生需求,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和科普志愿服务。
《意见》指出,强化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中的科普。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技能素质,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
《意见》还强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优秀品质,深入挖掘精神内涵,推出一批内蕴深厚、形式多样的优秀作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
深圳:科创教育课将纳入办学水平评估指标
深圳作为“设计之都”,从来都不缺乏创意与想象,因此也特别重视对青少年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早在今年3月,深圳市教育局就发布了《深圳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称计划),对中小学科创教育做了细致规划,虽然涵盖范围不及《意见》广,但就中小学科学教育这一块来讲,算是先行一步。
《计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科学布局、均衡发展、先行示范的科创育人城市生态,并在工作机制、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特色学校、实践基地、竞赛体系等方面构建出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生以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素养。
到2025年,发现、提炼与打磨100个创客教育与学科教育融合的典型课程案例;依托高校力量、科创学院培养出10名左右市级科创教育教师带头人,50名以上区级科创教育教师带头人;全市30%的学校达到区级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标准,10%的学校达到市级科技创新教育特色校标准。
课程建设方面,《计划》要求,开发义务教育阶段科技创新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高中阶段科技创新教育选修课程,注重促进项目式学习、STEM学习等学习方式应用。重点围绕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资源整合,鼓励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发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推动全市各中小学校平均每周至少开设一节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这一要求纳入办学水平评估指标。
师资队伍建方面,《计划》提出,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加大专兼职科创教育教师培训力度,自2022年起,每年至少开展1次全市性科创教育教师培训,同时鼓励各区自行开展相关培训,到2025年,推动全市中小学配备专职科创教育教师;评选出市、区级科创教育教师带头人并成立相应工作室,参照市级名师工作室资助标准予以支持。
科学教师或成“香勃勃”
将国家的《意见》与深圳的《计划》对照来看,小编觉得未来学校的科学教育可能会有这些变化:
幼儿园增加科学课,使用专门的科学教材,有条件的幼儿园或许会配专职科学老师。据了解,目前深圳幼儿园没有专门的科学课,但老师们会给孩子们进行科普,还会带着孩子们做一些科学探究活动,而且很多幼儿园都有设有科技节。可见幼儿园崇尚科学的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给孩子们进行专业的科学教育算是水到渠成。
中小学扩大专职科学教师比例,科创课程更加丰富多元。据悉,目前深圳中小学基本都有专职的科学教师,但数量不多,结合《计划》精神,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科创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是重头戏,这些都离不开人,只有聚集更多专业的专职老师才能更好地打造多元的课程,引领学校科创教育发展。这样看来,科学老师或许将成为各学校的“香饽饽”,但入职门槛也会相应变高。
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将提升科普占比,或开设相关通识课。深圳的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做得很好,为企业和市场输出了很多专业技术人才。未来学校在人才培训方面,除了技能培训,将更注重全面的科普教育,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
高校开设科技相关通识课程,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知识教育,未来或设科学专业。由于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缺憾,目前中小学科学教师大多为某个单学科专业出身,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专业背景的比较多。这些教师在职前教育中成长不够全面,自身在科学知识方面存在结构性缺陷。如果科学老师能在大学就可以进行相关的通识学习,打通学科壁垒,对学校和老师来说,都省时省力,老师走上讲台时也会轻松很多。
查看《意见》全文
请戳
END
来源:新华社、深圳教育
编辑:庄心远
往期精彩
2022-09-05
2022-09-05
2022-09-03
独家访谈
龚湘玲
尹昌龙
张梦曦
张雅琳
臧秀霞
黎新风
罗浩浩
谢楚楚
扫二维码,添加小助理进群
最新教育资讯一手掌控
更有资深教育人士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