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根平:双减+疫情之下,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关键是什么?

教育大事 2023-12-18


当前,深圳各大名校动作频频,纷纷收编成员校。集团化办学浩浩荡荡,高歌猛进的同时,也对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集团掌舵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发挥集团的优势?如何激发成员校的活力?集团内部如何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深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原局长刘根平以当下“双减”为代表的一系列教育新政为背景,探讨集团化办学的意义、价值、机理和面临的问题,以及当下教育如何真正回归校园、真正以儿童为中心办出更多更好的教育,特别从“互操作性”的角度来看集团化学校治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大事君和大家分享此文,希望各位读者能有所获益。


美国著名的创新学家熊比特有这样一个论述:“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前所未有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入生产系统,通过这种“新引入”形成“新组合”,从而形成经济的“新能力。”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把它解读为:把前所未有的教育要素和教育条件引入(或导入)教育体制内,并经过学校内部的新的组合,实现集团化的学校新的发展和创新。

基础教育集团化发展脉络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的发展脉络:



“十三五”规划时提到:推广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委托管理等等。“十四五”规划中尽管没有提及教育集团化的问题,但是,全国许多个地方推动基础教育集团化的力度越来越大,而且不断体现出行政性的推动和实施,当然,在实施基础教育集团化的过程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大家也在不断地反思和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当时教育部门也做出解读——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集团化是一个有效的做法


紧接着2017年的全国两会,也把“推动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提出来了。



2017年,深圳市对基础教育集团化作出了政策层面的引导和部署。2018年以及2020年先后发布了相应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改进学校管理模式、学区化和集团化。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就联其他部门也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的指导意见》。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将深圳市列为先行示范区的一个重点改革项目中,把教育集团化放到了先行示范区改革和发展的内容当中。我曾在南山区做了十几年的中小学的校长和两届八年的教育局局长,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探索、推动了集团化办学。


特别是2003年,我们在改革开放一声炮响的地方——蛇口,宣布成立了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这在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的探索和发展中是比较早的尝试,十几年来,南山区共形成了七个基础教育集团,覆盖了南山区基础教育学校的50%。在校的学生人数也超越了全区总学生人数的60%以上。


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中国教科院联合在南山区开展了“全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讨会”,在会上发布了《全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南山倡议》。



从这几个发展脉络上来看,南山区的发展顺应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节奏,成立了一系列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基础教育集团。


在我们七个教育集团中,有加入型、内生型、复合型和跨区域型的集团校。我们利用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举办了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基础教育集团。在教育精准帮扶中我们跨越区域和广西等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联盟,成立跨区域基础教育集团。


实践证明,通过集团化是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地放大,推动各个区域的教育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的一个有效选择,也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积极探索和尝试。

基础教育集团化的思考


下面是我对基础教育集团化的一些思考,期望借助佰特博雅工坊和大家一起探讨,欢迎大家一起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

WHAT:基础教育集团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是校长在学校行政层面常常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集团这个概念不是我们教育自己的概念。所以理论界常常认为我们教育没有自己精准的概念。因为概念是垄断价值的最重要表现,若没有科学精准概念,就无法体现你的价值判断。


那么,到底什么是基础教育集团呢?我个人感觉在谈论这个概念的时候不能忘记具体的每一所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逻辑起点还在学校。我们教育讲的集团应该是一种在特殊历史时期超越校区的教育的治理模式。


严格意义上,我认为集团不是一个办学模式,办学和有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还是要通过每一个具体的校区(campus)、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完成。所以,基础教育集团实际上是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一种教育治理模式。

2

WHY:为什么要搞基础教育集团化?

这几年做集团教育后我体会到:基础教育学校集团化之后确实可以有效地把一个区域范围内,多年积淀和形成的优质学校、高质量教育,在新学校、老旧学校里边快速地复制、推广、放大和增强。就是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基础教育集团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它的品牌价值,而品牌价值就是社会的认可度、信任度。这就是基础教育集团化要实现的美好目标。

3

HOW:如何做好基础教育集团化?

我前面已经说过,一定要有一所办得好的、深入人心的,得到老百姓普遍认同的高质量学校来举旗引领,如果没有这样的学校,那就无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聚集和有效普及和放大,就会流于为了集团化而集团化。

4

集团化的规模和质量

这个问题是很多校长在纠结的问题,就是集团化到底该包括几所学校?其规模的边界在哪里?我个人认为现在基础教育集团化应该从1.0进入到2.0。不同的地区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情况,对于我们深圳南山区来讲,就是要从规模上简单的量的增加,发展为追求集团内部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5

集团化2.0的关键是各成员校之间的

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如何实施基础教育集团成员校之间所有教育要素的互操作性。


无论是集团的总校长还是独立办学的分校校长,在区域教育的现代化和高质量教育的发展中,要坚守校园,办好集团里的每一所成员学校


无论提任何改革性的策略和方法,你都要守住校园和课堂这个阵地。基础学校的教育资源将来极不可能只是我们某一位校长、某一所学校的垄断性资源。而要走向共治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和开放高效利用的“学习中心”。重新认识学校,积极重构学校的新形态,日益显得必要和迫切。



从人类产生教育、产生学校、产生班级授课制。经历工业化的洗礼后,再到现在的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已来。学校的组织形式在历史上有过几次大肯定和否定,甚至还引发了“学校是不是可以消亡”的讨论。如今的疫情爆发,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育不再只是“临危受命”的一种教学形式,而是正在成为教育的新常态


现实已经进入到需要我们勇敢拷问学校运行机制的时候啦。我们的学校到底将以怎样的一种形态而存在?现在大家纷纷提出创办“未来学校”,如果按照时间的观念讲,没有未来学校,只有现实的学校。未来学校就是让未来照进现实的学校。


当下我们要凝视和坚守校园,就是要抓住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重点要素。学校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才能够成为一个好学校?我研究和列举了成功学校的11个要素,供大家研讨。



在这里我挑出几个和大家解读,第一条关于纪律,就是秩序。没有秩序的教育是混乱不堪的教育。


第二点,坚守校园,理解和抓住教育的本质,要始终牢记儿童,真正做到以学生学习和教育为中心。过去我们出现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不知不觉中忘记和丢失了儿童。对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出的就是高期望,高期望教育对儿童成长和发展会有神奇的效果。如果孩子得不到高期望和肯定,没有荣誉体系的学校,孩子的自信心就没有,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才使每一个儿童的生命得以绽放,个性得以张扬,才有可能得到健康和幸福。


这里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完善的课程与定期的测验,为什么我强调测验呢?在“双减”之后,校长和老师们都不敢说考试,不敢组织考试,考试似乎成为了校园和教育中的邪恶和魔咒。但是我告诉大家一点——没有考试、没有测验、没有评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无法实现高质量的教育。过去,我们把考试与学习和教学颠倒了,是为了考试而去学。现在要倒过来,是为了学习才去考——就是教育的反馈,教育的评价。


利用“互操作性”原理优化教育集团治理



互操作性对集团化办学2.0非常重要。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它是由三个词构成的,这个词构成就我觉得很有意思,是由interaction(交互互动)、operation(操作)、以及ability(能力)这三个词加起来形成一个“互操作性”,这是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一种思维方式和高效运行的全新机制,是全要素聚集、整合、增值和赋能的过程。


从教育集团化的行政方面看,很多校长都有困惑——校区之间如何连接好?如何激活和保持每一个校区的办学活力,不能因集团化而“矮化”任何一个成员校等问题需要去思考。当然,在互操作性当中,有几个关键要素:



(1)要把集团所有成员校的优势、弱点、面临的挑战、急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梳理出来。成立集团校就是要把这些学校彼此间好的经验和优势集中起来,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集群效应。然后用这个优势和强势资源来解决每一个校区存在的教育问题。这就是“互操作性”的原则和思维方式。



(2)数字化是达成集团化治理不能够回避的问题。它应该成为你集团总校校长,或者是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在集团治理2.0时代的一个必选项。最近国家教育部召开会议,大力强调实施教育数字化。集团化学校更充分利用ICT技术,做好教育新基建工程,全面实现集团化所有成员校和各部门,以及学校和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畅顺高效的互联互通,使各方教育信息共享,实现教育功能的协同。


最近我对“教育空间”进行研究和概况,提出“四维教育空间”的概念,就是从家庭-课堂-校园内外的实验室、图书馆一些场景作为第三空间,第四教育空间就是现在日益快速发展的“元宇宙”和互联网。如何认识、构建、协同利用思维教育空间,为学生学习,老师教学赋能,是信息社会和教育数字化时代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人类进化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迁徙:通过农场迁徙(农业革命),往流水线工厂迁徙(工业革命),现在信息时代,人类又往网络空间迁徙。网络空间迁徙之后又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会带来很多担忧。


PISA测试ICT使用和学生阅读表现水平的关系,发现ICT技术装备到位的学校,学生的阅读表现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还有所下降。


最近,英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技术:探讨学校素质成熟度》的报告,也同样得出一个结论: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生学业表现基本上没有太直接的关系。《监视资本主义:只能陷阱》这个纪录片中也讲述了资本主义时代大数据的垄断效应,它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只要我们以科学理性精神,遵循人成长和教育发展规律,以自己的热情和责任感去行动和反思,就一定能够取得教育的成功。



END


来源: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编辑:陈乏术


往期精彩


官宣:罗湖这所名校将借址办学,未来或将办初中!

2022-10-13

深圳高二女生为国出战!助力女足世界杯开门红

2022-10-13

深圳19位校(园)长上榜!这项省级活动获奖名单出炉

2022-10-12


独家访谈


· 龚湘玲

· 尹昌龙

·

· 黎新风

· 毛展煜

· 张雅琳

· 臧秀霞

· 谢楚楚

· 张梦曦



扫二维码,添加小助理进群

最新教育资讯一手掌控

更有资深教育人士坐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