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中国面条是如何传播到日本的

2017-11-17 张正明 开明视点

中国是面条饮食的发祥地。现在,面条饮食已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如日本人民已把面条作为主食之一。那么,中国的面条饮食是如何传往日本的呢?

面条饮食,在中国约始于汉朝(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在汉朝以前,中国人的饮食是以粒食为主。古人煮饭,稍稠一些像糊状的叫饘,稀而水多的叫粥。入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粮食加工工具的进步,特别是磨的出现,带来了人们饮食上的变化,出现了面食。南北朝以后,利用水力的磨已渐流行,并出现了碾。到唐朝,水碾已很发达。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宦官高力士,于长安西北截沣水作碾,“并转五轮,日碾麦三百斛”。由于粮食加工工具的发展,面食在人们的饮食中已越来越普遍。

面食,在汉朝皆称为饼。所谓饼,即水、面合并之意,也就是水和面做出来的饭,古人又根据饼的不同制法,分别为蒸饼(即蒸着吃的面食)、汤饼(即煮着吃的面食)、炉饼(即烤、烙着吃的面食)。汉朝刘熙《释名·释饮食》说:“蒸饼、汤饼……皆随形而名之也。”汤饼,后来又称“馎饦”。宋朝欧阳修说:“汤饼,唐人谓之‘不托’,今俗谓之馎饦矣。”(《归田录》)不过,唐朝以前的汤饼,严格说不像现在的面条,而像“片儿汤”。西晋束皙说:做汤饼时,要用一只手托着和好的面,另一只手往锅里撕片(《饼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称:“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入唐以来, 因已有案板、刀、杖之类工具,不再用手托,故称“不托”。看来,这时的汤饼已和现在的面条类似了。宋元时期,面条又有了新的发展,北宋汴梁城内“淹生软羊面”、“桐皮熟脍面”、“素面”等都很著名。明清时期,已经出现接近现代的面条品种。如北京炸酱面、扬州裙带面、福建八珍面等。现代面条采用削、拨、剔、拉、推、揪、抿、擦、压等操作手法,所制不同形状、口感不一的面条品种更多,如刀拨面、刀削面、拉面、拨鱼、剔尖、河捞、猫耳朵等。

日本拉面馆

面条, 47 31503 47 14985 0 0 2389 0 0:00:13 0:00:06 0:00:07 3198文写作“饂饨”,汉字读音为“温饨”。我认为,日文面条的写法及读法,正好说明了它是由中国传去的一种饮食。 

日文“饂”字,《日本国语大字典》释:饂饨的前身为温饨。可见日文饂字是从温字演变而来。至于饨字,汉朝扬雄《方言》释:“饼谓之饨,或谓之馄。”三国魏人张揖也说:“馄饨,饼也。”(《广雅》)可见,古代馄饨也是饼之一。而且馄饨是水煮饮食,属汤饼类。明朝蒋一葵说:“水沦而食者皆为汤饼,今蝴蝶面、水滑面、托掌面、切面、挂面、馎饦、馄饨、合络、拨鱼……之类也。”(《长安客话》)不难看出,日文的“饂饨”,即“温饨”,也就是温热的汤饼饮食之意。所以说,从日文面条的写法及读法上,正好说明了日本面条是由中国传去的一种饮食。 

日本拉面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古代奈良、平安时代的中国侨人,曾经用麦子祭祀祖先(《日本历史大辞典》)。在日本的中国侨人历史较久远,特别是三世纪末,有大批中国人到日本居住到六世纪中叶,总数在十万人以上。当古代的日本能够将麦子碾成面粉时,这些中国侨人首先将麦粉制成馄饨祭祀祖先,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不包馅的馄饨实际上就是面片,现在山西省汾阳县人民还有把面片、粉条、肉、瓜菜煮在一起的饭称混饨的习俗。所以,面条在日本的发展史,很可能最初是古代在日本的中国侨人用馄饨祭祀祖先,后来这一饮食传到日本人民中间,经过了一个由包馅到不包馅、由面片到面条的发展过程,故日语把面条按照最初的样子称为温热之饨,后来写作“饂饨”。 

中国面条开始传播到日本的时间,我认为不会晚于中国的唐朝前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日本的奈良时代。日本面类研究家小岛高明先生说:日本在迁都奈良前的藤原京时期(694年—710年)已经种植小麦,清楚地表明在此数十年前已有磨制麦粉的工具——石臼(小岛高明《面条的传来和遣唐使》)。另外,从日本遣隋唐使和访华日僧的历史记载上,也说明了中国面条传播到日本的时间不会晚于中国唐朝前期。如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到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访问中国的日僧园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亦有关于食用馎饦的记载。 

日本荞麦面

总之,日本面条最初是由中国传去的。中国面条在日本的传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日两国人民包括饮食在内的文化交流历史相当悠久,而且彼此给予对方的影响十分深远和广泛。

日本面店招牌

(本文原载《民主》杂志1990年9期,略有删改)


推荐阅读

安化黑茶:2300多年后,带着特有的皇室至尊惊世复活

从马叙伦与“三白汤”趣说那些巨会吃的大文豪们

听叶圣老讲那桡夫子的故事

《那年花开月正圆》好看!你可知历史上真实的周莹?她竟是国学大师吴宓的婶母!

绍兴的师爷与老酒哪一个更有名?柯灵这样说

“以茶代酒”原来出自后三国故事,宛如又一部大戏,快来脑补一下吧

叶兆言:回味中的长江三鲜

冰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专治各种陪写作业心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