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影书香 | 卡夫卡:变形记

吴梅影 开明视点 2023-05-25

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的话,那么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卡夫卡。

——奥登(美国诗人) 

第一次读卡夫卡的小说,老实说,很震惊,它颠覆了之前我对文学的所有认知。

也思考,也孤独,也无助,也疼也痛,但没有人如此,把人生、把你自己撕裂给你看,直到一丝不挂。

记住了他,带几多战栗,却从此不敢轻易触碰。

又过了好些年,在青春的末梢,那样暗那样暗的无助的独自一人的夜里,我翻出卡夫卡,认真阅读他的所有的作品,对着他,舔舐自己的卑微与孤独,伤痛与绝望。

他很腼腆,腼腆到甚至无法直面自己的感情,他既不敢用语言,更不敢用身体来表达,只能寄托于文字。

他追求完美,而他所认识的女子,没有一个能够做他的灵魂伴侣,也许只有贵族女子、有夫之妇密伦娜,他秘密通信多年的“女友”,能够“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那是可遇不可求的精神之爱。我不知道卡夫卡是否崇尚柏拉图,但其实他并不排斥肉体之爱,只是他的内心,对人世、对女性深怀恐惧,就像他笔下的K,始终未曾打开过那这扇大门。

我们何其幸运,能够透过他的不幸,读到《城堡》,读到《变形记》,读到一部部的他的挣扎,他的疼痛与撕裂。而这读者的幸运,对卡夫卡来说,或者对众多悲剧题材的作家来说,却是无比残酷的生命之痕。或许,痛苦与苦难,正是孕育伟大文学作品的温床。

犹太裔捷克作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

在作品中,他第一次深刻而逼真地书写人的异化、孤独与危机感,以及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他敏感、怯懦、孤僻、自闭,生前默默无闻,逝后作品引发极大“地震”。“卡夫卡热”经久不衰,对后世文学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卡夫卡,是的,他和你和我一样,是这个世界卑微的一员,一名保险业的小职员。但他不甘平庸,试图通过写作,寻找生命的光亮。

《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一只甲虫。这是多么荒诞的事情,但是又那么深刻有味。

叙述者的视角就像一部高清摄像机一样,客观记录着人物的言行。这一平淡的外聚焦的感知不但没有显示出特定的情感、立场和认知态度,相反,却好像“有一种奇特而明显的反常现象,即人物遭遇越是非同寻常,叙述就越显得自然”。而卡夫卡的个人秘密就在于这种似是而非。通过这独特的第三人称外聚焦(日常生活的世界)和内聚焦复合式(充满极度不安的“甲虫”的怪诞的自省)的双重视角,成功地将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第一人称的目的是拉近读者与文本中人物的距离,使读者相信故事的真实性。而第三人称的讲述,则是卡夫卡有意在安排一场“大戏”给读者看,也有意让读者知道自己在读一个寓言故事。

作者在各个人物、多种视角切换间自由驰骋,读者仿佛看三维电影一样,戴上眼镜之后,所观察到的图像具有奇异的立体感,读者既是观察者又是体验者,很快进入这一荒诞的世界:“自然与异常,个体与一般,悲情与平凡,荒诞与逻辑,它们之间的永久摇摆,贯穿卡夫卡的全部作品,即使作品富有意义,又使作品引起共鸣。”(两处所引为作家加缪语)

荒诞的不可思议的形象塑造,曲折而晦涩的主题,支离破碎的情节,缺乏连贯的思路,几乎到了极致的故事的跳跃性,以及强烈的象征意义,平淡冷漠的叙事基调,却饱含巨大的疼痛,强烈的生与死的无奈的挣扎。虫也好,人也罢,都不过是卑微平庸地走完自己的一生,惊不起一行鸥鹭。1924年6月3日,卡夫卡不幸离世,年仅40岁。

卡夫卡的小说常常带给人一种无法入世的疏离之感,却又让人感同身受。许多时候,许多的人,在资本为王的广漠荒凉中,又何尝不是一只甲虫?被社会无情碾压,失去自我,丧失了生命感觉,亲情在金钱腐蚀下沦丧,个体在无声无息中麻木,最终走向枯寂与死亡。



有一些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光是为了吃饱穿暖、柴米油盐。说到卡夫卡,难免要想起顾城那句话来:“它们的感人不是因为它们的成功,而是因为它们绝望努力的本身成为一个瞬间的永恒光明。”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被世人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


与其说我是通过安宁才写作,还不如说我是通过写作才得到安宁。


忘我不是清醒,它是作家生活的首要前提。


写作,像个隐士还不够,要像个死人。


人们必须伸进黑暗中去写,就如同进入一条隧道那样。


我今天看了一张维也纳的地图,有那么一会儿我觉得难以理解:怎么人们建起这么大一个城市,而你却只需要一个房间。




推荐阅读

傅雷与冒效鲁二三事

梅影书香|紫式部:折得梅花香满袖

履职故事 | 履职尽责勇担当

赵朴初先生的大气与小气

梅影书香|致敬青春 致敬经典

民进基层|铸造基层力量 展现民进风采

唯有此地最相思 清明踏青值得去

梅影书香|德富芦花:那山那水那乡

策划:闻涓

责任编辑:小涵

责任校对:烟波浩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