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骥才长篇《艺术家们》:我们都是草根“精神贵族”

《民主》杂志编辑 开明视点 2023-05-25

冯骥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作者简介

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

内容简介

《艺术家们》以几位青年艺术家的生活和事业为轴,展开了国内半个多世纪以来艺术家们的生活故事和创作历程,也呈现了同时期国内艺术事业、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迁,是冯骥才先生酝酿数十年的心血之作。作者在精彩的故事中,融入了作者对于绘画、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独特体悟与思索,用钢笔和画笔“两支笔”描绘出激荡动人的艺术人生。

冯骥才以三位画家楚云天、罗潜和洛夫从心灵交汇到逐渐离散的过程,折射了近五十年来的时代变迁。从“文化大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再到市场化大潮的席卷,每个人都经历着时代的淘洗,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悄然起步;在新时期,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了时代和他们;而当市场化大潮袭来,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心灵考验,苦苦地寻求突破和自我救赎。

作者自述

短篇小说绝不是用长篇小说的下脚料或者局部的素材来写的,也不是把更长的篇幅压缩成短篇,而是一个独立的艺术生命。如果形容长篇小说是大象、恐龙,中篇小说是骏马、是飘逸的鹿,那么短篇小说就是各色各样非常美丽的鸟,有各自的羽毛,有各自不同的美妙的叫声,有各自奇妙的飞腾的姿态,“它是独特的,要独立地来构思,有独自的生活的兴奋点和艺术的兴奋点,所以短篇小说是难写的。一个作家要是获得一篇好的短篇小说的题材或者灵感,那都是上天的恩赐,也是生活的恩赐”。“我一直想用两支笔写这本小说,我的话并非故弄玄虚。这两支笔,一支是钢笔,一支是画笔。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艺术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我想用画笔来写唯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

名家评论

这部小说写了几个艺术家的生活,包括他们的情感生活。通篇流动着明亮的旋律,隐忍而悠长。即便写情感出轨,与写困厄和苦难一样非常节制(比如《收获》刊载过的写韩美林的非虚构《地狱一步到天堂》)。我不太喜欢说正能量这个词,在我看来文学作品就少有负能量,批判现实,反省历史,那都是因为心中有大爱。

——程永新(《收获》主编)

从《艺术家们》可以看到在特殊年代,主人公在精神意识上的抱团,或者是时代的变化中、时代的加速中不可避免的各奔东西、渐行渐远的过程。这叫特殊年代的相互扶持,快速消费时期的迷茫无措,在冯骥才老师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出,楚云天急流勇退时的自身修行,洛夫面对时代变迁的标新立异,罗潜在时代变幻前的强颜欢笑,骥才老师写尽时代赋予的独赞和机遇,写足个体面对抉择的尊严,体现了骥才老师对书中三个人物的淋漓尽致的表达。除了主舞台上的人,也安排了一些别的人,让读者包括我们编辑过目难忘,田雨霏对楚云天的飞蛾扑火和骥才老师最后说的真正的告别这样的表述,包括白夜的暧昧,洛夫的谨慎与卑微,让我们读起来充分感受到大时代小人物散发出来的各具特色,真实朴素,同样令人震撼。

——毕胜(上海文艺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小说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动了我,让我感动,让我共鸣,让我随小说中人物的悲喜忧欢而情绪起落,也让我不时陷入沉思。小说写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艺术家的跌宕起伏的命运。在这部虚构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大冯的很多真实的人生印迹。

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年轻时代,他就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画家。读这部小说时,我不时想起他那五本回忆往事的书。在《艺术家们》的前卷中,我看到很多他在《无路可逃》一书中写到的情景。小说中的很多场景、故事、人物和细节都来源于他真实的经历。在这部虚构的小说中,生活原型中的人物在小说中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小说用一种逼近生活、刻画心灵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以三个画家在这半个世纪中的成长、煎熬和蜕变,写出了这一代艺术家的人生和艺术追求境况,有同甘共苦,有殊途同归,也有分道扬镳。不同的性格,在纷乱的时代走向不同归宿。

——赵丽宏(作家、上海作协副主席)

这部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或许还包括新世纪)的广阔社会场景压缩为一群艺术家生活的小圈子,写他们的恋爱、家庭、交往、内心追求与人生遭遇。叙事空间这种大幅度压缩本身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倘若放开来写,那么这几个年代许多社会现象都得兼顾到,结果势必又要审丑。现在我们看小说的故事,当然也还有不少假恶丑,但作者毕竟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回避了假恶丑,而主要聚焦于美。这就好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的一个人举着一朵玫瑰,穿过混乱肮脏的城市,目不斜视,始终只盯着这朵玫瑰。我觉得冯骥才老师也是这样,他写《艺术家们》,就是聚焦这群艺术家对美的追求,聚焦这群艺术家生命本身所显示的美,或者聚焦美如何在这群追求美的艺术家的生活中逐渐淡化、异化、扭曲乃至毁灭。

——郜元宝(批评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艺术家们》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所谓独特主要表现在“两小两大”上。这是一个小题材,表现的却是一个大时代。名为“艺术家们”,其实就是画家们,且主要就是三位画家,其他艺术门类的“家”们基本没涉及。这个题材很小,但背后确实是一个大的时代:从文化沙漠到“解冻”,然后到逐渐的市场化,将近四十多年的时代变迁。这是一个小故事,包着的则是一个大内涵。作品中呈现的就是画家们的那点事儿,包括他们的一些生活场景。故事很小,但是内涵的确是非常丰富,那就是要“站在时代高度,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有巨大的感召力、感染力,有独创精神和审美精神”。——潘凯雄(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

相关链接

冯骥才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之公共建设力奖


2020年11月28日下午,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光启剧场举行。冯骥才荣获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之公共建设力奖。

新旧更替太快的时代,精神家园安在,文化人何以自处?二十多年前,名满天下的作家冯骥才先生,大声疾呼抢救天津老城,从此,他的名字便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从老城到传统村落,从手工艺、民俗到非遗,他发起的抢救工程遍布大江南北。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民间文化基金会,文学艺术研究院,他不仅身体力行,还善于组织聚力,为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为民间文化遗产编册著书,推动健全法律制度,研究普及保护传承。他以行动告诉世人:历史有温度,文化有尊严,传统有生命。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用“侠义风骨,文化良心”这八个字,向冯骥才先生致敬。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文化部原副部长励小捷和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沈旭欣手中接过奖杯和获奖证书之后,冯骥才先生发表获奖感言说:“我有两张书桌。一张小书桌,在我的书房里,我用它写散文、写小说。我还有一张大书桌,20多年一直在田野里。这张大书桌是有生命的,是跟我的心连在一起的。田野里有已经进入国家名录的十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6819个传统村落,我时时地关切它们。它们还有很多问题,还受到各式各样不同的冲击,还没有真正的、科学的保护的保障,所以我仍然不放心。我今年78岁了,虽然已经老了,我还要为它们努力地工作,无论在小书桌上还是大书桌上。”

冯骥才获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


2020年12月6日下午,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在温州揭晓,冯骥才获得“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

以有“短篇圣手”美誉的温州作家林斤澜命名的“林斤澜短篇小说奖” ,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6月共同设立,每两年评选一届, 专以“短篇小说作者”为评选对象,每届评选两位“杰出作家”和三位“优秀作家”。在评委会看来,冯骥才先生的创作,涉及多个文艺门类,但短篇小说无疑是他坚持始终又成就斐然的一个主打领域。在从事短篇小说创作的四十多年里,他以一篇篇精心谋构的作品,描画各色人物,挖掘人性隐秘,反思病态文化,温暖世态人心,不同时期的短篇小说铺锦列绣,既表现了一个葆有博大情怀的作家热烈拥抱时代的充沛激情,又显示了现实主义写作可能达到的艺术高度。由此,他的短篇小说,既是他个人文学创作上的重要收获,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文学创作的代表性成果。

推荐阅读
民进好书 | 常温常新,这部充满父爱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民进好书 | 叶至善《父亲长长的一生》:用生命写就的百年长卷
民进好书 | 崖丽娟:这些源自精神力量的光芒,也正是文学的意义所在
民进好书 | 《民进名人录》第一辑
民进好书 | 潘向黎《白水青菜》:都市生活的微妙滋味
民进好书 | 在大历史背景下看新冠疫情
民进好书 | 赵丽宏《疼痛》:“痛苦的莲花 乘着天梯升腾为云朵……”
民进好书 |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


策划:闻涓

责任编辑:九龄

责任校对:烟波浩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