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好书 |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

朱永新 开明视点 2023-05-25
人物简介

谢孝思(1905—2008年),字仲谋,贵州贵阳人,曾任民进苏州市委会筹委会副主任委员、民进苏州市委会主委、名誉主委等职,也是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为苏州古城保护、园林修复、文化建设等作出了卓越贡献,代表作有《太湖之夏》《苏州名园石谱》等,出版有《谢孝思画集》,主持编撰《苏州园林品赏录》等。





苏州不是他的故乡,却是他钟爱了大半辈子的地方。62年的苏州岁月里,谢孝思的名字与苏州园林、书画、评弹、彩绘、道教音乐等等“最苏州”的元素紧密相连。从文物保护到园林修复,从文艺创作到人才培养,没有人会怀疑他作为“苏州功臣”的评价。

对于2500多年的苏州来说,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只是其中的短暂一瞬。谢孝思把一生中最好的日子给予了苏州,为苏州文化添薪续火,让苏州的精彩继续延续。

最快乐的日子献给园林


谢孝思与苏州的情缘开始于1946年夏天。那一年,他执教于苏州大学前身之一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院址就在拙政园,“我记得当年我在园中山坡的草地上备国文课,在远香堂上美术课,环境十分清静优雅。”于是,与苏州园林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从此开始。“从1952年开始以后的三四年间,我在苏州的主要工作是文化建设方面的,特别是园林修整方面的,现在的苏州园林和一些名胜古迹所能保存下来的,基本上都是我所经手的,这是我对苏州的最大成绩,也是我平生最快乐的事。”谢孝思曾这样说。

创造园林修复史上的奇迹


解放之初,当时的市领导与谢孝思交谈时,希望把苏州园林恢复起来,在保存文物的同时发展园林旅游。谢孝思与懂园林的周瘦鹃、范烟桥、陈涓隐、蒋吟秋、汪星伯等,以及上海、南京的园林专家陈从周、刘敦桢一起组成了苏州市园林修整委员会,共同商议如何整修。首先修的是留园。整修工程开始于1953年5月间,谢老和伙伴们一起先用两个月的时间清理场地、动迁棚户人家,同时摸清全园景点,访求能工巧匠,组织工种队伍,采集建筑材料,做好施工准备。留园的修复被建筑学界看做是“修复古典园林史上的奇迹”,“利用旧料,保证质量”是修复留园得以成功的关键,为其他古典园林的修缮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范例。除了留园,留下谢孝思“痕迹”的古园古寺还有很多。从拙政园到狮子林,从虎丘到寒山寺,当年的修复工作都有谢孝思的参与。

夹墙泥土里掘宝


谢友苏是谢老的长子,从名字中的“苏”字就可以想见他的父亲对苏州怀着怎样的感情。父亲告诉他,当年修复留园很多物件都是他亲自“淘”来的。从留园中部南面水池的涵碧山房、明瑟楼、绿荫轩,东面的曲溪楼、清风池馆,池中的小蓬莱,到东部还我读书处,中部北面的远翠阁、汲古得绠处等均在原址上恢复起来,200多丈长的走廊也利用旧料修建起来,加上假山、铺地、绿化等方面的配合,谢孝思用“出色”来评价当年修复留园的浩大工程。在解放后的整修中,谢孝思将已经被占用的西部花园划归拙政园,又和其他园林专家一起,将当时已经荒废的社教学院操场改建成现在的拙政园东部花园。狮子林中的家具摆设是与谢孝思交好的园子旧主老管家指点后从夹墙中发现的,立于寒山寺门口的照墙上镶嵌的“寒山寺”石碑则是谢孝思带着大家从泥土里发现的。
链接阅读朱永新:一对民进父子的文化传承昨天,收到了苏州民进会员谢友苏先生寄来的工笔国画人物长卷《平江岁月图》,很是喜欢。友苏是谢孝思先生的长子。谢孝思先生是民进苏州市委会的老主委,他在苏州古城保护、古典园林修复、文物抢救和文化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近20年前,我在苏州担任民进主委的时候,曾经主编过一本《一个人与一座城市》,我在书中说,一座城市的命运有时候总和一些人的名字连在一起。北京古城的风貌虽然屡遭破坏,但如果没有梁思成的呕心沥血,老北京可能就荡然无存了。天津近代城市格局虽然也是命运多蹇,但如果没有冯骥才的奔走呼号,老天津可能也会难寻踪影。谢孝思之于苏州,毫不逊色于梁思成之于北京、冯骥才之于天津。

谢友苏(右一)和父亲谢孝思、母亲刘叔华摄于贵阳黄果树景区。谢孝思先生和夫人刘叔华老师还是著名的书画家,翰墨书香的家学渊源不仅仅让友苏拥有了绘画的童子功,也形成了他对苏州文化的深厚情感。他的名字“友苏”,不仅蕴含了谢孝思夫妇对苏州文化保护发展的挚爱之情及对友苏的谆谆教导,也冥冥之中决定了友苏着一生的“友苏”情结,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苏州这座和他相伴了70多年的城市之中。友苏告诉我,他用六年时间创作了这幅工笔国画人物长卷《平江岁月图》。当我展开长卷的时候,不禁为它的气势而震撼。画面全长达45米,宽52公分,而仇英的《清明上河图》长度为5米;画中人物近千,而仇英图中的人物800余人;时间跨度从民国至当下,记录了一百年来姑苏市井风情与历史变迁,而仇英的画主要记录当时的风土人情。所以,我们说《平江岁月图》是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一点也不过分。据说,写过脍炙人口的《苏园六记》的著名电视片编导刘郎先生曾经建议友苏从宋代开始画起,但是友苏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他生于1948年,从小就在苏州的街巷中生活,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烂熟于心,多年来以民国人物市井为创作主题的个人风格,也让他游刃有余地驾驭“平江岁月”的主题。我感觉,友苏的这幅《平江岁月图》,不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工笔画,而是一股从心底里自然流淌出来的清泉。看过《平江岁月图》的人,几乎都会心生感动,因为,那样的市井生活,其中可能就有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这一代人,会从夏天户外的纳凉,20世纪50年代的“除四害”,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等场景找回当年的记忆。而现在的年轻人,也能够从熙熙攘攘的园林、拿着手机读屏等场面中听到时代的声音。画中人物,或胖或瘦,或老或少,形象虽然夸张,但是生动真实,趣味盎然。友苏对生活细节和人物特征的把握非常到位,有评论说,他发现了更宁静、浩瀚,更喜悦的苏式生活。我想,他同时也帮助我们找回了许多美好生活的瞬间。据说,在展览的现场,有不少人发出了朗朗笑声,而更多的人则是会心一笑。是啊,我们的生活,不就是需要这样的幽默、宁静与从容吗?友苏的市井风俗画不仅赢得了市井百姓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专家媒体的高度评价。刘郎先生为长卷撰序三千余字,并执导拍摄短片“走过长街”,赞誉友苏的这幅作品“为前人写照,为后人述史”,“具有异常鲜明的标志性和独家性”。《光明日报》《苏州日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关注,“学习强国”平台也转发报道画展情况。

2019年4月26日,《平江岁月图》在苏州美术馆首展。

民进是一个以教育、文化、出版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一直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事业为己任。对此,友苏有着自觉的认识与文化的担当。他对我说,“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一个民进人,这幅长卷也是对家乡、对父亲、对组织完成了一份文化传承的心愿,因苏州民进在父亲及您的带领下书画家们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是有口皆碑的,我作为一个民进老会员应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再续先贤好传统。”是的,从谢孝思到谢友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有文化情怀和民进精神的接力。(本文原载《民主》杂志2020年8期)

推荐阅读有一颗星以民进人的名字命名,您知道他是谁么民进好书 |“杂文女侠”袁成兰和她的《澄蓝作品集》
民进好书 | 潘向黎长篇《穿心莲》:追求属于自己的爱与自由民进好书 | 《赵丽宏给孩子讲古诗词》:在诗词的海边欣赏美民进好书 | 云南记:一条河流穿过我的身体民进好书 | 《读成语 学中医》:让中医惊艳世界每周读名家 | 《笨狼和他的弟弟妹妹》:再见亦是爱每周读名家 | 阿尔贝·加缪:鼠疫每周读名家 | 冯友兰:三史释今古  六书纪贞元


策划:闻涓

责任编辑:九龄

责任校对:闻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