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佛大学论文写作指南:15分钟写完博士论文?|荐读·赠书

一读EDU 一读EDU
2024-09-26

导读:博士论文怎么写?该如何选择导师?在本期的「荐读·赠书」活动中,一读君与您分享一本学术写作自助手册《写作成瘾:每天15分钟完成博士论文》

作者承认,她给这本书起名为《写作成瘾:每天15分钟完成博士论文》,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她也承认,你不太可能真的以那种速度完成一篇博士论文。她真正想说的是,当博士论文写作者陷入困境时,仅仅15分钟的写作也比完全不写要好得多,关键在于形成写作习惯。

这本书提供建议,教你如何培养写作的习惯,让你如果每天不写作就会感到不完整,并强调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截止日期,以免感到气馁;还提供策略,用于应对内在和外在的干扰,抵御写作障碍。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跟博士论文写作相关的一些更棘手问题的建议,比如如何谨慎选择你的导师。这本书甚至包括了一个对导师有帮助的附录,它可以成为导师和学生之间真诚讨论彼此期望的基础。

虽然书中的一些建议只适合博士论文写作者,但其他许多信息(比如怎样战胜写作障碍)对任何从事写作的人都很有价值。这本书是一套你可以使用的练习,帮助你更多地了解自己写作的方式。

为了回馈读者,一读将抽取3名幸运读者赠送本书。(赠书规则详见文末)

影响一代代美国学者

来自哈佛大学的论文写作指南

清华大学刘军强、梅赐琪,复旦大学俞志元盛赞推荐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写作可以是一种愉悦(译者序)
完成博士论文是我有生之年做过的最难的事情之一。因为它难,从职业成长和人生体验的角度,与它有关的一切记忆都显得庞大而深刻——我记得初次选题时的迷茫错愕,记得反复跟导师一遍遍开会时的紧张和压力,记得不断调整写作语言和结构的艰辛,也记得因为抽不出时间写作、因为不知道如何写下去、或是因为苦坐半日却毫无进展所感受到的无力和绝望。

第一次接触到《写作成瘾:每天15分钟完成博士论文》这本书时,正是我博士论文进展最艰难的时候。系里的一位常年指导博士论文写作的老教授向全班同学推荐了《写作成瘾》这本书,并鼓励我们尝试使用书中教导的“每天写作15分钟”的方法来推进博士论文。

在美国学术界,《写作成瘾》这本书早已被视为一本经典的博士论文写作指导书。书中关于“每天写作15分钟”、“区分第零稿和第一稿”等建议,不仅影响了博士论文的写作方法,更是被拓展到了学术写作态度、创作者心法等各个方面。从英文原作出版到现在,《写作成瘾》已经被一代代的学术人反复阅读,他们从学生成长为老师,老师们又带新的学生,学生们又成长为老师,使这本书在一次次被推荐和传阅的过程中,不断见证学子们成长为学者的过程,也使它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本不容错过的“博士论文写作红宝书”。

对于苦读多年的博士生而言,博士论文有如西天取经路上最后一道大关卡,写博士论文的这段时间也往往是一个年轻学者最容易自我苛责、自身学术信心最游移不定的时候。在这个艰难阶段,能有一个过来人用一整本书的篇幅关怀博士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介绍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验证有用的方法,这本身就让人感动。而《写作成瘾》这本书的宝贵,不仅在于它以真诚和毫无保留的方式分享了一个过来人、一位教授、一位曾在两篇博士论文上吃过苦头的学者的亲身经验,更体现在身为心理学教授的作者,通过临床心理学的独特视角,为读者所提供的关于如何调整写作心态、如何提高写作效率的实用工具。

面对博士论文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写作者到底应该如何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写作时间呢?本书的作者博尔克教授认为,与其等待大块时间降临才去写作,不如“每天写论文15分钟”。“每天写论文15分钟”的方法轻巧而实用,为复杂项目的写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大多数写作困难户往往并不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而是缺乏“启动能量”。而“每天写作15分钟”的方法既有助于保持写作的连贯性,又能帮助写作者以微小的努力开启一连串的进展。它启示我们,要开始,要行动,哪怕步伐微小而缓慢,但只要你肯坚持、肯开始,不期而遇的进展就会缓缓向你走来,直至聚沙成塔,抵达目标。

《写作成瘾》一书中提到的“自由写作”和“大胆乱写”等方法也颇有实践意义。这些建议突破了传统的按行文结构进行线性写作的思路,为许多苦于无法起步、挣扎于毫无进展、被完美主义捆住手脚的写作者注入了新的能量。这本书让我们理解到,要完成复杂的学术写作任务就要学会分解任务和接受“暂时的混乱”,一步到位的想法往往只会成为持续写作的阻碍。将脑中的想法先不管不顾地写出来,在随后的论文版本中再进行语句语法修改、结构格式的调整,这一方法直到现在还深远地影响着我的写作方式,提醒我“第零稿”不是“第一稿”,也不是“最终稿”,提醒我不要贪求一步到位、出手即成。

此外,在本书中,作者还详细介绍了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个重要节点,指出了我们都会遇到的内心挣扎与外在挑战,她让我们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并不是只属于一个人的困难,我们羞于承认的挣扎也绝不是一个人才有的挣扎。作者在书中细细讲述如何处理好跟导师之间的重要关系、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如何寻找场外支持、如何在中期时点进行写作反思、如何在答辩之后收拾心情……这些对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前前后后各个细节的关注,让读者体会到难得的关切和慰藉,也为迷茫的博士生们提供了应对诸般挑战的种种方法。

总之,《写作成瘾》是一本值得阅读、容易阅读的写作指导书。能成为这本书的中文译者之一,实感荣幸。虽已博士毕业多年,但我从此书中汲取到的养分仍漫长地影响着我的工作方式和写作方法。相信本书将能为国内广大科研工作者、博硕士生提供关于毕业论文写作、学术论文发表,学者心态管理以及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上的诸多思路。

愿你阅读愉快,也祝你写作成瘾。

刀熊

加州州立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做研究是有趣的》作者

作者简介

琼·博尔克(Joan Bolker),教育学博士,哈佛大学写作中心联合创始人。她还是一名心理治疗师,专长是与陷入困境的作家合作。

译者简介

刀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做学术是有趣的》一书作者,知乎专栏“做研究是有趣的”及微信公众号“刀熊说说”主理人。从事公共管理及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研究和教学,研究方向包括政府部门及非营利组织间合作、社会网络分析与治理、应急管理、非营利组织行为及志愿者行为等。

杜大宝,公共管理硕士(MPA),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公共管理系,曾任美国《侨报》(China Press)记者,回国后参与创办并运营了北京第一家古本书店——摘刺书店。曾参与翻译系列图书及绘本,包括《如何对付父母》《猫小子漫画俱乐部》《小糖粒的人体大冒险》《我为埃及狂》《艺术是怎样创造的》等。

目录

1  如何开始 ‍‍‍

2  选择导师和委员会 

3  开始写吧 

4  从第零稿到第一稿

5  走向中程:审视你的流程与进度 

6  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干扰 117

7  你、你的读者,以及博士论文互助小组

8  改稿:第二稿及以后的阶段

9  最好的博士论文是已完成的博士论文

10  博士论文完成后的事情 

赠书规则

在学术写作上您有哪些想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或者感悟?欢迎在文末留言并转发本文至朋友圈,我们将从中留言中抽取3位幸运粉丝,送上本书。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一读EDU观点和立场,如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后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好消息如果您希望获取更多教育报告,请使用电脑复制以下链接至浏览器,注册登录"高教管理与研究平台",免费下载近300份教育报告、专家ppt(需使用电脑)

https://ai.squarestrategics.com/assistant-cn/prophet-library?_page=knowledge&source=0815B

如果您愿意分享或反馈试用体验,请添加一读君微信(edu_yidu),您将有机会获取价值298元高级会员账号。



更多阅读

·教育报告、学术论坛精选Ppt、访谈原文等资料等分

合集|近百份教育前沿报告(附下载)全球报告!一文读懂AI人才培养与教育政策新走向(附下载)|一读·有料最新!人工智能影响力报告来了!(附下载)|一读·有料一文读懂斯坦福《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可下载)|一读·有料一文读懂四种不同类型的审核评估自评报告(附下载合集)|新一轮审核评估中美元首会晤,或将扭转报告中的这一数据(内附门户开放报告中英版) | 一读·有料(内附报告完整版)深度解析这个国际组织发布的“四大教育报告”|一读·有料


(内附报告原文)国际教育政策新动向|一读·有料


预聘制不背锅!这才是预聘制的真相|高校规划决策参考


深度报告(内附报告中文版)丨《2023地平线报告》:AI袭来,教育该如何应对?


(内附报告中文版)最新!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未来》报告|一读·有料


不搞“非升即走”?如何设计科学的高校教师聘任与评价制度(附《全球高校人事制度专题研究报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读EDU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