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精粹 | 轨交枢纽站域步行系统发展的模式、逻辑与机制——基于三个亚洲案例的比较研究【抢先版】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轨交枢纽站域步行系统发展的模式、逻辑与机制——基于三个亚洲案例的比较研究》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轨交枢纽站域步行系统面临转型重构问题。作为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典范,大阪、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城市的站域步行系统实现了与建成环境和步行需求的积极适应,其发展模式及其背后的深层规律可以为我国内地城市提供借鉴。
1 发展模式:三个亚洲案例研究
大阪梅田枢纽的“站城一体”模式。梅田枢纽通过发达的地下街系统、地面步道和广场、空中路径和平台等多层次步行基面将轨交车站与城市空间紧密关联,形成“站城一体”的发展模式。地下街系统将区域内7个轨道交通站点相互连通,形成便捷的换乘网络,并与大型商业设施的地下空间进行了一体化整合(图1)。
图1 梅田枢纽站域地下街网络
地面人行步道是轨道交通与巴士系统联系的主要纽带,以“站南广场”和“梅北广场”为主要空间节点;空中步行路径由三部分接续构成,位于不同标高的公共平台通过连续的步行路径相互串接,形成多层次、主题化的公共空间节点体系。
香港中环枢纽的“广域互联”模式。中环枢纽依靠致密的街网和场所遗产以及全域化的空中步道系统逐步建立起与高密度环境和“旅运链”相适应的“广域互联”网络。中环街道系统致密狭窄,街区形态规整,核心区域分布的一些历史文化场所提供了近人尺度和多元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全长超过3公里的空中步道系统主要分布在香港站与中环站的交接区域以及中环站东南部区域,通过平行、对接和穿越三种模式将商业、办公和交通设施在二层(局部三层)基面上连为一体(图2)。
图2 香港中环空中步道系统与建筑的连接
新加坡政府大厦枢纽的“活力导向”模式。新加坡以“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步行友好型物质环境”为发展理念,对政府大厦枢纽站域步行系统进行了以活力为导向的精细化设计。以地面层为基础,向地下和空中错位拓展,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可达性和舒适性的空间网络。为保证步行系统的活力和吸引力,面向主要街道和公共空间的建筑首层必须用作零售、餐饮、康乐等能够促进活动发生的功能类型,即形成“活力引导区”;临滨海湾的大尺度开放空间为站域步行系统提供了不同特色的节点空间和花园般的视觉景观(图3)。
图3 新加坡政府大厦站域开放空间鸟瞰
2 发展逻辑:三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大阪、香港、新加坡三个案例均为亚洲高密度城市环境中的地铁枢纽,在步行系统建构理念和逻辑上体现出明显的共性特征,同时又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回应了环境模式、枢纽类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层化与网络。从步行系统的结构逻辑分析,三个案例都建立了多维基面的立体化步行系统。地面与非地面层的步行网络相叠合,形成具有更高密度和层级的空间网络,同时每个层次的步行系统都是一个完整、连续的空间体系。由于环境模式的差异,步行系统结构层次的拓展在三个案例中又表现出地下主导、空中主导和多维主导等不同的倾向性。步行系统的多层网络结构适应了地铁枢纽站域的可达性需求,解决了由高架轨道、城市干道等导致的城市空间割裂问题,而且实现了公共活动空间的“增量”式发展。
内化与关联。从空间使用方式分析,三个案例的步行系统都包含较大规模的“室内化”步行路径,以及对建筑屋顶和地下空间的利用,体现了站域步行系统的复合化倾向。无论是空中系统的内化空间还是地下系统的关联开发,三个案例的发展经验都清晰地表明,站域步行系统与商业系统之间具有一种相依相存、共荣共生的紧密关联。通过城市与建筑、外部与内部的复合开发,步行系统的交通功能能够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协同发展;同时,步行系统本身的空间结构也不必依赖于道路系统而得到优化,步行空间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也可以得到提升。
包容与延续。在社会意义上,三个案例中的步行系统通过与周围环境和人的需求发生互馈,产生了空间特征的多样性、生态性和人文性,集中体现在一系列节点空间的营造中。大阪梅田枢纽结合建筑空间体量组织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节点体系,营造包容性空间环境的同时注重与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的融合;香港和新加坡案例的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将一些历史形成的重要公共空间整合为步行系统的一部分,使其成为提升步行空间环境品质、激发和维持枢纽地区城市活力的积极要素。
3 发展机制:城市设计运作与导控
大阪、香港和新加坡三个案例步行系统的成功不仅源于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还依赖于具有实效性的城市设计制度,都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运作体系不断推进而逐步形成的,是一项“有意识”的复杂系统工程。
大阪梅田枢纽的城市更新经历了枢纽形成、地下街的兴起、步行系统的一体化、站城一体开发四个阶段,在持续进程中站域步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完善,与周边地区的关联逐步强化;香港中环空中步道系统是政府和民间资本共同开发运作的产物,通过公私联合开发模式实现了交通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效应”;新加坡市区重建局专门制定了枢纽地区城市设计导则,从地面步行网络、街区内部路径和视觉通廊、地下步行路径、架空步行路径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各类步行空间的具体控制要求。
4 结语
大阪、香港和新加坡三个轨交枢纽案例的建成环境之间有一定差异,但发展均较为成熟、各具特色且广获赞誉,体现了与环境要素相适应的发展逻辑。这些经验对于中国内地城市解决转型期步行系统的优化问题、提出系统的适应性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作者:吴亮,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wuliang1026@126.com
陆伟,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luwei_dut@msn.com
于辉,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yuhui4792@163.com
顾宗超,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gzc991001@hotmail.com
延伸阅读
日本站城一体化开发对我国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以新横滨站为例
多中心与单中心区域内城市的交通供给效率——基于等时间交通圈的对比研究及规划政策刍议
编辑:张祎娴
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