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 关于公共政策评估(三则)

蒋俊杰彭玉峰王平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从理性主义、渐进主义到行为公共政策
 
梁教授在他的《政策规划与评估方法》一书中提到了政策制定的两种流派。
 
一是理性派(rationalist),代表人物是西蒙(Herbert Simon)。理性是核心的概念,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应当完全了解所处的环境,能够根据设定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决策选择,并选择效用最大的方案。理性分析需要严格设定优先次序,强调效应和效率都最高的解决方案。对理性方法的有效性和实际可行性的怀疑深深地影响着政策的规划者;许多规划者仍然坚持理性方法和综合大成的理想,并找办法处理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政策制定中利益的多元性,以及决策中含有的设计成分。
 
二是渐进派(incrementalist),代表人物是林德布卢姆(Charles E. Lindblom)。他认为,人类有限的智能和信息限制了人类的全面理解能力,实际上没有人能用完全理性的方法解决真正复杂的问题。他批评关于决策、政策制定,以及规划和公共管理的现存文献,认为它们鼓吹不现实、不实用的理性方法。渐进方法的主要假设是公共政策制定具有延续以往政策的特性,因此是以最小可能的渐进的修正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换句话说,政策制定是一个持续不断地接近某些期望目标的过程,而这些期望的目标本身也在不断变化。这个方法的论点是:完全理性的决策不可能存在,决策者只能用过关的做法去应付。该方法的核心理念是:“认同”是政策的考验。林德布卢姆相信,对于理性方法而言,如果没有认同的目标便没有衡量政策好坏的标准。
 
近年来,心理学和公共管理学的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正在探索如何运用人类行为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工具来设计更好的政策。行为经济学以及行为公共经济学的出现,动摇了“理性人”假设的根基,为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模型提供了新的基础。公共政策正在寻求行为经济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支持,认为人不是纯理性人,而是社会人,这是政策科学中的社会性回归和“人”的回归。“现实的人类行为”是政策制定的起点,心理学中的态度、期望、情感等概念正在被运用到人类行为领域来解释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过程。
 
作者:蒋俊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
 
 

S-CAD政策制定方法与《孙子兵法》
 
梁老师的S-CAD政策制定方法,是对中国古代智慧的思考和凝练。例如他强调,这种方法尽管不能确保你成功,但能确保你不败。这与《孙子兵法》的智慧是吻合的。《孙子兵法》为什么直到今天还能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启示?对这部著作最大的误会是以为它是讲奇谋技巧和怎么打赢的,但它其实是教你如何能够“不败”。孙子曰“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打赢要看敌人的情况,但是你要保持一种尽量少犯错的不被战胜的状态。把自己做到最好,然后等着对手犯错而自败。《孙子兵法》全书6075字,大部分都是讲述如何将注意力放在自身,提升自身的注意力。它的智慧或理念不是奇谋诡计以少胜多,而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收益。S-CAD方法的重要理念也是如何通过效应—效率—可行的分析,将政策的准备工作做到最好,从而尽可能减少浪费和失误。
 
作者:彭玉峰,浙江省委党校,讲师
 
 

关于什么是“正确”
 
政策是有目的的行动,在公共政策评估中,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评估价值和行动的矛盾,因为错误的价值配上有效的行动是灾难,正确的价值配上失效的行动也是灾难,但是不同观点有不同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对于“正确”的评价是很主观的。如果从正确的观点出发,那可能人人都有不同观点,人人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那么在政策评估中如何评估“正确”的观点和有效的行动呢?在SCAD评估中,梁先生是通过引入主导观点来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导观点确定了政策的价值和目的,在目的明确的基础上,再去评估行动的有效性。明确的目的如何转化成正确的目的?除了分析政策本身的逻辑性和力度之外,还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去看政策的被认可度与可执行性,能够被其他利益相关者认可和执行的政策就是一个正确的政策。
 
作者:王平,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

相关阅读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 关于公民社会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 散记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 关于洋名的一些思考


编辑:秦奕

排版:张祎娴


——to be continued——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