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健康城市视角下国外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述评【2021.1期】

胡俊辉 任利剑 等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7-09
戳这里查看本文精华版

【摘要】为了缓解城市问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市形态自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以来备受国外学者的关注,因此梳理国外研究成果对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和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健康城市视角,本文梳理了国外学者对理想城市形态的探索成果,试图回答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什么是可持续城市形态以及如何实现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等三个关键逻辑问题。文章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态两者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的关系,从概念和特征角度回答了什么是可持续城市形态,又分别从设计模式、研究层面、量化评估方法和技术、模型和政策角度回答了如何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在分析我国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国外研究成果在设计关键原则、研究技术方法、重视空间规划和环境规划方面对我国研究的可参考借鉴性。


引言
 
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愿景尚未实现,我们的城市遭受了气候变化、人口剧增、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社会差异加大等问题带来的剧痛。以1962年卡森的《寂静春天》Silent Spring、1972年沃德和杜博斯的《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以及同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Limitation of Growth)等著作和报告为标志,环境问题开始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1990年以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城市地区被认为是造成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源,但也被看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希望。与此同时,学者认为城市形态是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并指出了城市形态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一观点逐渐得到学者的广泛共识,由此引发了不同学科学者对可持续城市形态的讨论,以使建筑环境能够以更有建设性和更有效的方式发挥作用。健康城市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为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有必要对国外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
 
1  数据来源
 
以可持续形态为主题,课题组在爱思唯尔(Elsevier Science-Direct)、科学引文索引(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斯普林格(Springer)等外文数据库和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共得到126篇英文文献(102篇论文+24本书籍)和31篇中文文献(27篇论文+4本书籍)。为了解答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的三个核心逻辑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态存在怎样的关系、什么是可持续城市形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课题组历经近半年时间对这些文献进行研读,同时不断补充文献,检索截至2019年2月28日,共筛选出63篇英文文献(47篇论文+16本书籍)和20篇中文文献(16篇中文文章+4本中文书籍),将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2  理想城市形态探索
 
纵观城市发展史,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理想的城市形态,尝试为人类社会创造完美理想环境。从古老宇宙意识形态到现代设计技术范例,理想城市形态的概念一直深植于城市研究中。国外学者开展了较多研究并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和观点(表1),这些理论和观点体现出的可持续性理念是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基础。

 

表1  理想城市形态理论发展脉络表

 
3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继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后,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然而,当前大多数城市仍面临着人口爆炸、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超过城市自然系统承载能力的威胁。因此,使城市地区具有包容性、安全性、韧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现已成为共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城市形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
 
城市形态是构成城市结构的自然要素、开放空间、建筑等布局的一般模式以及空间组合。现已有较多研究探索城市形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形态要素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土地来影响环境、社会和经济等维度的可持续性,并最终影响人、物质、信息流动的途径。
 
在环境维度,城市形态通过影响土地开发、自然要素和人们的出行行为,导致空气质量恶化,水和噪声污染,开敞空间、生物多样性、农业资源丧失等环境问题。因此,城市通过形态影响整体环境绩效,包括对自然生态系统侵蚀程度的影响。在社会维度,城市形态通过土地开发类型和自然要素规模影响人们的感知以反映可持续性,包括社会互动、邻里凝聚力、身体健康、社会公平、社会隔离、居住舒适等。在经济维度,城市形态通过土地利用方式及开发强度对房地产市场、出行可达性、能源效率、居民消费、土地开发效益、企业收益等产生影响以反映可持续性。
 
在肯定城市形态对三个维度可持续性影响机制的前提下,詹克斯和布格斯认为形态影响三个维度可持续性的核心是城市的密度问题。但也有学者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现代大城市的形态与城市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不能将其简化为密度问题,而更应重视非物质形态要素对居民行为的引导。因此,马雷托从教学视角,强调城市形态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形态学可作为建筑、城市设计和景观学科间教育的可持续性“插件”。由以上分析可知,城市形态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存在深层联系,它是城市系统(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使城市各组成要素以可持续的方式发挥作用,满足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图1)。
 
图1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态关系
 
4  什么是可持续城市形态?
 
4.1  可持续城市形态概念
 
从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态关系可知,可持续城市形态的本质是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建设城市,致力在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的平衡中解决城市问题。虽然学者至今对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精确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普遍认为可持续城市形态应包含以下特征:紧凑、可步行、高密度、公共交通主导、土地使用和住房类型混合、毗邻、连接、具有多样性、生态一体化、设计良好的空间、高标准的环境控制和城市管理等。贾巴林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可持续城市形态是密度高的、多样性充足的、混合用地紧凑的,且以可持续交通、绿化和被动式太阳能为设计基础的城市形态,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减少能源使用、汽车使用和污染,保护开放空间、生态系统等适宜居住的人类环境。也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可持续城市形态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威廉姆斯等从居住建筑环境绩效和管理视角解读,认为它是一种依赖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形态,对居民来说是“友好的、公平的”,是理想居住场所;库尔霍尔姆认为它是不同空间尺度的可持续性形态要素衔接呈现出来的形态。
 
在国外学者关于可持续城市形态的众多研究中,对其核心概念的阐述重点为可持续城市形态可使城市系统以可持续的方式发挥作用,是塑造适宜几何复杂性、绿化和特定密度的物质形态,本质上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人类住区形态。
 
4.2  可持续城市形态特征
 
城市物质形态设计能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这一观点已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达成共识。因此,在能源利用高效率和节约的原则下部署形态要素尤为重要,其主要特征应包括高密度、紧凑、可持续交通、多样性、土地混合、绿化、被动式太阳能设计、适应性、高效的环境和城市管理等,力图最大限度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密度这一可持续城市形态基本特征,已得到较多学者的重视,但目前尚未对高密度的具体数值标准达成共识,学者一致认为需根据不同地区确定多样化的标准。紧凑是对土地蔓延的限制,主要有土地利用和建筑形态两种紧凑方式。从本质上分析,高密度和紧凑意味着空间高度集聚和开敞空间的丧失,将导致空气污染并降低居住宜居性,这是高密度和紧凑被质疑的主要原因。交通是城市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可持续交通能降低居民对私家车的依赖,节约能源,提高可达性并缓解交通污染,从而减轻高密度和紧凑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可持续城市形态的核心特征。多样性源于简·雅各布斯的深入分析,并被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等规划理论所接受融合,其认为城市形态的社会和乡土文化背景在塑造可持续形态方面具有丰富内涵。土地混合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利于构建慢行交通,缩短出行距离,丰富街道多样性并创造友好出行环境等,是可持续城市形态的重要特征。将绿化自然融入城市,提升城市品质,营造可持续的宜居环境,是可持续城市形态的本质特征。建筑耗能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另一重要部分,被动式太阳能设计通过建成区形态设计以利用太阳能资源,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能耗。适应性也称韧性,通常采用城市脆弱性来分析城市系统在抵御、吸收和容忍空间结构变化的能力。高效的环境和城市管理是保障可持续城市形态实现的政策制度和实施工具平台。
 
从形态设计的角度分析,上述特征也可认为是可持续城市形态设计的原则。在实践中,国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基本按照上述特征进行可持续城市形态设计。除此之外,有学者提出气候敏感性、生态平衡、农业和生态系统评估、区域空间统筹规划、时空可实施性等也是可持续城市形态设计应考虑的核心问题。据此我们认为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特征往往是作为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关键原则而被应用。
 
5  如何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
 
这一问题是从实践操作技术层面来分析的,国外已有研究主要从设计模式、研究尺度、评估体系与技术、模拟模型和保障政策等方面展开。
 
5.1  可持续城市形态设计模式
 
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问题,何种城市形态能有效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协调是学者们关注的首要目标,为此,学者们将城市形态要素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尝试探索可持续城市形态的最优模式。
 
5.1.1  代表性模式
 
城市形态的本质是土地利用方式、交通网络系统和自然系统等设计要素的组合。贾巴林在肯定此本质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城市形态特征角度提出紧凑度、可持续交通、密度、土地混合、多样化、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绿化等七个设计原则,通过组合这些原则,提出新传统主义、容纳城市、紧凑城市和生态城市四种模式,并提出可持续城市形态判断矩阵,以分析不同城市形态模式的可持续性(表2)。

 

表2  可持续城市形态判断矩阵

注:每个类型(准则)的尺度最高为3分,其中1代表低可持续性水平,2代表中等可持续性水平,3代表高可持续性水平。如,高密度(分值为3)意味着城市形态更具可持续性,而低密度(如蔓延)意味着城市形态的可持续性较差(分值为1)。最后,得分高的城市形态对可持续性的贡献高于其他模式的形态。
 
新传统主义模式提倡TOD、住宅类型与用地混合并提高住宅密度,鼓励步行交通、多样化街道生活和形态。容纳城市针对美国蔓延发展模式而提出,容纳即最大程度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可采用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实施精明增长战略来实现。生态城市将自然放在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首位,旨在提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环境制度、政策和方法,侧重城市空间和环境管理,而不是提出具体的城市形态的方法。紧凑城市是一个中心区高度开发、土地使用高度混合、城市服务设施齐全的高密度聚落,被认为是可持续的最佳形态。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国际推广之前,柯布西耶提出的“光辉城市”被认为是紧凑城市的雏形。但事实上,紧凑城市最初是由丹齐克基于创造紧凑和高密度城区以避免城市问题而提出的。在可持续理念成为共识后,紧凑城市因其体现出的资源保护和废物最小化的可持续性要求,正式体现于布伦特兰委员会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以及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21世纪议程》中。
 
1990年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发表《欧盟城市环境绿皮书》,指出紧凑城市是最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其特点(表3)适合建设空间紧凑、用途多样的城市,在欧洲国家、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得到极力推崇,也得到国外学者的青睐。因为不同地区城市存在差异,故詹克斯和布格斯就紧凑城市是否适合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文化和经济多样性为发达国家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新的前景。

 

表3  紧凑城市的特点


紧凑城市虽有社会、环境和能源方面的优势,但它的优点尚未在实践中得以证实,就已引发了一些问题(表4),因此紧凑城市也受到了较多的质疑,多集中于对紧凑城市实际效能的探讨,如避免极端紧凑城市、提倡分散集中、重视空间尺度、重视长途休闲出行与紧凑城市关系、重视保障较高采光率研究等。同时有研究表明,对应于卡尔索普的区域城市,大型紧凑城市会抵消紧凑的优势,故有学者指出区域内相对较小尺度的紧凑城市可能是有利的形态。

 

表4  紧凑城市的优势和劣势


整体来看,对于城市的紧凑程度如何塑造可持续城市形态这一问题,目前国外研究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大多数学者将密度、行人感知和公共交通作为研究重点,但仅解决了现代城市的少数问题。进入21世纪后,区域性大城市成为常态,紧凑城市的劣势愈发明显(表4),尤其是在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这也增加了学者们对紧凑城市的质疑。因此,在当前城市发展背景下,比形态紧凑更关键的是重视物质环境设计之外的生态、社会、经济等要素的变化及其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厘清城市发展规律。目前,这已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
 
5.1.2  其他模式
 
在紧凑城市的质疑声中,有学者提出了“分散集中”模式。它否定极端紧凑城市,将紧凑单核多用途分散到多中心,促进内城复兴,改善公共交通,重视公共交通节点,鼓励绿化,推广热电联产系统。国外学者根据地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又将“分散模式”细分为不同模式,如霍顿和亨特将其细分为大型集中模式、以公共交通连接的分散集中紧凑模式、自给自足分散社区模式(图2)。

 

图2  霍顿和亨特提出的可持续城市形态模式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有学者还提出了其他模式。霍尔登提出“城市蔓延”“绿色城市”“巨型紧凑城市”“分散化集中”等模式(图3)。玛斯纳维提出“紧凑—混用城市形态”模式。而从降低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土地角度而提出的“多中心”模式,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采用。

 

图3  霍尔登提出的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四种模式

 

国外研究表明,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不应局限于一种模式选择,关键在于不同模式对居民出行行为、资源效率、生态保护、社会公平、可达性、经济可行性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理想的模式应能促使这些影响发挥最有利的作用。
 
5.2  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方法
 
进入新世纪,城市形态的研究方法发生重大变革。新型计量方法与工具的应用使城市形态研究呈现出定量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视角和层面多样化。这拓宽了研究视野,定量精确研判弥补了定性描述的不足,仿真数学模型模拟了形态要素间的复杂关系,创新智能技术支撑着城市形态优化设计。
 
5.2.1  研究尺度与视角
 
不同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存在差异。高希和韦尔从区域、城市、社区、住宅区、建筑五个尺度对新西兰奥克兰的可持续城市形态进行研究。随后国外学者大都在以上五个尺度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区域层面或都市区层面侧重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和对外交通联系,城市层面侧重形态要素的可持续组合及城市脆弱性分析,社区层面侧重邻里服务设施布置,建筑层面则侧重建筑节能与设计。以上是从空间尺度层面开展的研究,而作为城市形态主要构成要素的街道层面,则是从街道网络的弹性、拓扑性即街道宽度、临街建筑、街道形状、街道走向等开展研究。
 
随着学科逐渐交叉融合,研究视角也逐步拓展,出现从类型学、统计计量学、生态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可持续城市形态开展的研究。也有学者结合战后城市蔓延发展所导致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居民职住出行距离远等现状,从不同空间尺度闲置土地的可持续处理视角对可持续城市形态开展研究(图4)。

 

图4  城市闲置土地可持续复兴策略

 

国外学者的研究以中微观尺度居多,重视对社区和建筑的可持续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少,多重视区域空间规划和城市生态基底评估。同时,随着研究视角的日益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得到国外学者青睐。
 
5.2.2  量化评估方法
 
城市在不同时期通过形态表现出来的独特特征是可映射和可测量的。早期关于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研究集中在定性描述层面。但随着战后以汽车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主流,国外学者对可持续城市形态测度的定量研究兴趣也日益浓厚,多集中于涉及多个学科的可持续性指标的选取、评价体系的建立和量化评估等方面,特别是随着地理空间数据的普及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进步,形态测量在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地理学、建筑设计等学科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形态指标量化,国外学者多采用计量统计方法(聚类、主成分或因子分析)来分析。随着学科交叉日益深入和研究技术的进步,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智能技术、复杂自适应系统和遥感等的发展,可持续城市形态评估成为可能。在人性化和健康环境等可持续形态特征引导下,希尔布兰特(Hildebrand)结合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从可持续角度对城市物质形态和结构进行探讨,提出了可持续城市形态标准(表5)。大多数学者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细化了结构标准,提出密度、集中度、连通性(邻近性)、多样性、可达性、可步行性、宜居性、混合性、土地破碎度、节点性、特色性、适应性等指标来评估可持续城市形态(表6)。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这些指标之间存在内在呼应关系,某个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另一指标,如可达性和连通性,多样性和混合性等。在实际应用中,国外学者往往根据具体地域特点和研究目的,选取其中几个指标并将其细化为二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如科塔尔卡尔等和易卜拉欣的研究。进入新时代,随着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从城市生态承载力角度采用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等景观指标来评估可持续城市形态逐渐成为研究主流。

 

表5  希尔布兰特提出的可持续城市形态标准(1999年)

 

表6  可持续城市形态评估指标内涵解读表

 

紧凑城市作为最佳可持续城市形态模式,它的量化和评估研究得到较多关注,如科塔尔卡尔提出紧凑城市的6个特征和18个指标,并阐述各指标的计算方法(表7);阿伦德尔从邻里建筑形态与社区可持续性入手,提出社会资本、社区意识和居民满意度这三个指标;易卜拉欣从对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评价角度,提出可达性、连接性、兼容性、多样性、结节性、密度、特色性和适应性等8个评价指标;托马斯从城市密度和功能、交通系统、城市危险性和能源利用等方面对紧凑城市开展了评估。

 

表7  紧凑城市形态衡量指标


国外学者提出的指标大致反映出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城市形态特征,包括区域内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和建筑设计等。由于这些指标高度相关且同时发生变化,很难将指标关联转化为规划干预的具体措施。为此,根据指标量化分析结果,有学者指出可将城市发展边界作为可持续城市形态的规划工具,促进形成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5.3  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信息技术
 
5.3.1  信息通信技术
 
可持续城市形态囊括复杂的城市要素,为发挥应对可持续挑战的全部潜力,其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技术。当前,信息通信技术(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已经深深嵌入城市结构中,在城市功能布局、运转管理、服务和设计等方面,ICT等智能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通信技术是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新技术,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比布里(Bibri)利用ICT四种技术(普适计算、环境智能、物联网、感知计算)支持下的大数据和情景感知应用对可持续城市形态进行评估研究(表8),由此得出影响可持续城市形态的潜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同时,其撰写的《智慧可持续的未来之城》Smart Sustainable Cities of the Future一书对采用ICT进行智能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研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分析思路。除此之外,威廉姆斯分析了ICT在可持续交通方面的应用以及该技术对可持续城市形态的作用。

 

表8  可持续城市形态评估矩阵

注:矩阵中BDA为大数据应用,CAA为情景感知应用,BDCAA为两者结合。每个主题对应于不同的ICT技术均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5.3.2  其他技术
 
除了ICT,国外学者也提出了其他技术,如庆(Kyung)将建立空间数据库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从与欧盟的欧洲安全与防御标识(ESDI)和欧洲空间规划观测网络(ESPON)等合作中汲取灵感,指出空间数据库技术是一个分析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城市形态的有用技术工具。里苏克提出可持续交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个人移动车辆(PMV: 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一种单人使用的交通工具),在减少交通量方面是有效的;斯特芬提出了公共交通多式联运的可持续交通技术。日本将屋顶系统、绿色窗帘等绿色建筑技术引入城市设计,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技术。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和物质景观日益融合的城市世界,可持续城市形态除了接纳和利用信息通信以及其他技术作为解决方案和手段,还需拓宽研究视野,使其超越物质形态设计的范围,即重视模型分析在研究中的应用。
 
5.4  可持续城市形态模拟模型
 
城市形态是动态演变的。在智能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为使城市形态在设计、管理等方面朝着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城市仿真和智能城市模拟模型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国外学者根据具体研究问题提出多种模型,如新型交通需求反馈模型、房价和建筑成本模型、城市增长模型、土地利用—交通交互作用(LUTI: Land-Use and Transport Interactions)模型、u-eco-city模型、综合社会生态模型、可持续性窗口模型、土地利用优化模型、城市社会生态模型等(表9)。通过分析可知,这些模型是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提出,具有地域性,不具有广泛适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其他地区构建可持续城市形态模型提供经验借鉴。

 

表9  可持续城市形态模型

①霍尔德恩法是定量分析城市扩张率对于人口密度降低或人均土地使用增加的影响度,及其与人口增长关联度的方法;香农熵用于分析和确定城市蔓延增长的程度;莫兰指数(Moran)和盖瑞系数(Geary)用于衡量城市的聚集程度。
 
5.5  可持续城市形态政策
 
自20世纪初以来,国外出台并实施了许多现代城市规划政策,试图引导城市形态向着理想的模式发展。步入21世纪,人们愈加认识到城市形态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欧洲国家、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提倡紧凑城市政策,也提出了许多可持续城市形态政策,如精明增长战略、TOD策略、优先资助政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等,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这些政策主要体现在宏观的国家或地区层面上,地区性较强,涉及社会、经济、管治、交通、土地等方面。不同层面对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影响不同,但具有共同侧重点,如政策应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实施对象,需重视居民行为和实施效果评估等,这些方面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基础。
 
6  对我国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的启示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面临一系列环境、资源和社会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和健康宜居城市理念的增强,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逐渐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2000年以后,国内学者已意识到可持续城市形态对于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作用,对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概念、模式、量化分析、实践应用等方面;部分研究从城市的某个方面来探讨可持续城市形态,如土地利用、滨水区设计、能源高效利用、可持续交通和生活方式及环境保护等。国外研究的梳理成果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计关键原则。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面临巨大环境压力。结合国外实践经验,我国的可持续城市形态设计应在高密度、紧凑、可持续交通、多样性、土地混合、绿化、被动式太阳能设计、适应性、高效环境和城市管理等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特点,从城市三个层面的规划入手。在总体规划层面,需合理划定增长边界,倡导以绿色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紧凑混合和多中心土地开发模式,注重开敞空间和水系的整合;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营造慢行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空间和可达性高的小街区,控制机动车交通,重视对居民意识和行为的引导;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鼓励绿色智能的建筑设计,推广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并注重对可持续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二,研究方法与技术。城市是复杂的系统,需要创新的思路、复杂的方法和技术来满足智能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研究。国外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基础,在借鉴国外已有量化指标和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特点,将复杂的科学研究方法与信息通信技术结合,采用智能的、以数据为中心的技术,构建智能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框架,实现对城市形态的监测与分析,提高城市可持续性,这应是我国城市研究的热点。
 
第三,重视空间规划。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在经历了与发达国家城市类似的蔓延发展模式后,仍注重经济发展和物质规划,导致自然资源过度消耗,我国城市也不例外。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应学习欧洲国家的新经验,即在国家或区域层面开展空间规划,这是改善可持续发展环境、平衡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规划政策工具,对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是必要的。
 
第四,与环境规划结合。城市规划者在认识到城市生态系统重要性的同时,指出具有连接性和景观异质性的城市形态是提供生态服务和长期可持续性的关键。国外的研究正在通过量化的方法来分析城市植被结构类型及其相关微气候的建成区环境效应。为此,将环境规划和城市设计结合是新的发展趋势。考虑到自然灾害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重视环境规划,在城市形态设计中还需注重城市脆弱性分析,并将其作为衡量可持续城市形态的标准,这也是我国城市研究者需认真探讨和关注的课题。
 

作者:胡俊辉,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530307448@qq.com

任利剑,博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20199384@qq.com

运迎霞,博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主任。yunyx@126.com


延伸阅读

全球健康城市运动演进及城市规划作用辨析

弹性网格:曼哈顿城市形态及合并街区特征研究

国外城市形态对住宅能耗影响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排版 | 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