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手机端阅读的特点,我们特地邀请作者撰写了文章精华版,与全文一起推出,方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内容。对该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阅读全文。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并且这种影响的频率和强度有增加的趋势,所谓“极端天气越来越极端”(图1,图2),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适应气候应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具有极强不确定性的气候变化给气候适应战略和政策制定带来一定的难度,它要求未来气候变化相关研究中的首要科学任务不再是寻求真理,而是通过应对和管控大量的不确定性来保证科学信息的质量,从而为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保障。图2 2021年河南郑州千年一遇特大暴雨
相关学者认为,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适应性规划应该是一个动态循环修正的过程,且赋予了动态适应性规划以灵活性、多样性等6个特征(图3)。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城市及地区都在逐步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并探讨和运用动态适应规划决策方法,主要包含气候情景预测分析、政策措施分级响应、社区利益主体参与、灾害风险监控预警等方面,各项决策方法中充分反映了动态适应性的特征,不仅在其所在的国家地区产生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也为其他地区城市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提供了大量的经验。
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给决策者带来了情景不确定、决策后果不确定、决策方案不确定等诸多困难和风险。我国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工作目前仍处于初期起步阶段,2013年以来陆续出台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3)2252号》《城市适应气候行动方案(2016)245号》等文件制定的适应性措施往往针对较为明确的气候变化情景,在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方面考虑不足。本研究依托已经相对成熟的气候适应性规划体系,制定了未来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性规划框架(图4)。结合国外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规划理念与经验,从气候适应性规划体系中的气候变化趋势预测、脆弱性分析及风险评估、适应性策略方案制定、成本效益分析及方案优选、气候变化监控预警及方案评估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强调在每个规划阶段通过关键途径与技术方法体现主要的动态适应性特征,以增强各规划阶段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能力。
【摘要】目前,我国虽开展了气候适应性规划工作,但在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方面仍考虑不足。本文深入分析与总结了发达国家地区和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时所采取的动态适应性规划措施,主要包含气候情景预测分析、政策措施分级响应、灾害风险监控预警、社区利益主体参与四个方面。同时,本文依托相对成熟的国内外气候适应性规划体系,构建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性规划框架,并提出了对我国气候变化适应性规划工作的启示。
引言
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并且这种影响的频率和强度有增加的趋势。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将长期存在且不可逆转,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指出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适应气候应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研究日渐增多,并形成了基本的气候适应性规划体系(图1)。
图1 国内外气候适应性规划体系
然而,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给气候适应战略和政策制定带来一定难度。近年来部分国家及地区重点探讨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决策方法,认为动态适应性规划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方面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思路,并将动态适应性规划体系纳入了国家及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政策中。我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规划研究与实践处于初期探索阶段,2013年以来陆续出台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3)2252号》《城市适应气候行动方案(2016)245号》等文件,强调科学分析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然而,目前各项政策文件制定的适应性措施往往针对较为明确的气候变化情景,在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方面考虑不足。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时所采取的动态适应性措施进行深入总结,以期对我国的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1 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本性
1921年,弗兰克·奈特确定了两种风险类型,一种是可以确定的某种概率、可测量的风险,另一种是不可测量的、不确定的风险。目前,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确定性方面的认知十分有限,仅局限于气温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太阳辐射与风速减弱等,仍有相当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学者普遍认为,洪水、雪灾、沙尘暴等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能单一地归因于持续增加的温室气体。不确定性作为气候变化事物本性的一部分,可以从认识论与本体论两个方面进行认知,认识论与气候变化现象的性质或者本质有关,本体论指导致气候变化的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不可预测性。因此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不确定性和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不确定性。前者主要体现在气候系统—海洋—冰川系统变化情况、海平面上升情况、海岸危险源等方面,后者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土地利用、人口增长和全球碳排放等方面。虽然目前不同种类的全球气候预报模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气候适应性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但也只是通过简化真实世界的气候过程来表征和模拟气候变化,预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和不确定性,对气候变化科学观的形成及相应的管理与决策带来巨大的挑战。未来气候变化相关研究中的首要科学任务不再是寻求真理,而是通过应对和管控大量的不确定性来保证科学信息的质量,从而为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保障。
2 应对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性概念及特征
2.1 动态适应性概念
动态适应性最初指系统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作出反应、调整以实现正向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动态适应性决策方法和技术广泛应用于深度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2000年,沃克最早进行了适应性决策制定方法的相关研究,提出应提高适应性决策的稳健性与灵活性以应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2013年,哈斯诺特等提出了应对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性路径(DAPP: Dynamic Adaptation Pathways),认为动态的适应行动效用会随环境发生变化,当达到适应临界点就需要迅速采取新的适应行动,可以为适应性措施最大限度的保留灵活性(图2)。奥夫曼斯等进一步指出,动态适应性路径应通过制定多种短期行动来实现气候适应,同时兼顾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而不是规定长期、单一的解决方案,以方便决策者调整行动计划。此外,部分专家学者从气候预测角度对动态适应性概念进行界定,认为一味提升气候预测模式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无法成功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依据不同的气候预测情景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动态适应决策才是关键。
图2 动态适应性路径(DAPP)示意图
随着气候变化不确定趋势的日益凸显,相关领域学者认为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适应性规划也应该是一个动态循环修正的过程。适应性规划的动态性可以由更加具体、更具针对性以及更易理解和实施的动态适应性特征来体现。本文通过深入总结相关文献和实践案例中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时采取动态适应性规划途径,梳理出6个被广泛提及并应用的动态适应性特征(图3)。未来我国在制定气候适应性规划决策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动态适应性特征,以实现动态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的目标。
图3 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性特征
3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性规划国际经验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城市及地区都在逐步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并探讨和运用动态适应规划决策方法,主要包含情景预测、分级响应、社区参与、监控预警等方面,各项决策方法中充分反映了动态适应性的特征,不仅在其所在的国家地区产生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也为其他地区城市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提供了大量的经验。
3.1 气候情景预测分析:前瞻性与灵活性
气候预测是进行现代气候学研究的重要平台,由于复杂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行为具有情景依赖的特征,在不同情景中进行具有前瞻性的气候变化预演,能够帮助决策者识别应该采取的战略。因此开展气候情景预测分析,对不同城市尺度气候适应性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减少适应性方案依赖的同时增加系统的灵活性。丹麦政府历来重视根据不同的气候情景预测采取适应对策。2010—2011年间,丹麦哥本哈根市接连遭受了三次毁灭性的暴雨袭击,经济损失高达48.8亿克朗。政府部门于2010年制定了《哥本哈根气候适应性规划》(Copenhagen Climate Adaptation Plan),对不同情景下的城市内涝情况进行前瞻性地预测,同时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图4(a)所示为2110年发生百年一遇暴雨的情景预测结果,如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将有742h㎡的城市用地发生内涝,颜色愈深受影响情况愈严重;而通过抽水入海、控制雨水径流等适应性措施,可以阻断30%以上的雨水连通,城市中受到内涝影响的用地降低到235h㎡,如图4中(b)所示,采取相应措施后与2010年发生十年一遇暴雨灾害带来的风险差别近似,但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却减少了近90%。通过对不同的气候情景进行预测,决策部门可以确定易受洪水影响、城市中不宜建设堤坝及需要增设水泵的地点,并对于重点地区灵活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升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
图4 2110年哥本哈根暴雨引起城市内涝情况情景预测
新西兰在长期适应海平面上升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具有前瞻性、且能够有效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性决策系统,并制定了《沿海灾害和气候变化决策》国家指南(Coastal Hazards and Climate Change)。新西兰有2/3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洋5km的范围内,约有30多万新西兰人生活在海拔3m以下,海面大潮高度达到1.5m时,受其影响的人口高达全国总人口的50%。奥克兰市的米逊湾立足于该项国家指南,开展了海平面上升的情景预测分析,分别模拟了当前海平面和不同海平面上升(SLR)增量(0.4m与0.8m)情景下,米逊湾遭受1%超越概率(AEP)风暴潮的淹没深度、发生频次及面积等(图5)。政府部门在此基础上制定沿海灾害风险评估框架,认为开展不同的情景预测有助于灵活地提出不同的气候适应决策。
图5 奥克兰市米逊湾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情景预测
单向、终极式的规划成果在现实中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因此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层面制定具有多样性的规划对策,实现政策措施分级响应,并依据灾害的实际情况迅速地选取适应性方案,有助于提升城市系统的气候适应能力。基于《沿海灾害和气候变化决策》国家指南(Coastal Hazards and Climate Change),新西兰的南北专家评估小组于2018年联合制定了《克利夫顿至坦戈约海岸灾害战略2120》(Clifton to Tangoio Coastal Hazards Strategy 2120),提出了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显著的霍克湾地区动态适应性规划路径(图6)。该计划在传统DAPP路径的基础上,针对霍克湾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具体的适应性规划流程,并在时间与空间上做到分级响应。
图6 霍克湾地区动态适应性路径
首先,在进行气候适应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该计划将霍克湾地区划分为16个子区域,对其中15个子区域的脆弱性和适应性阈值进行界定,筛选出2处高脆弱性、5处中高脆弱性子区域。为了最大限度地迅速实现动态应对随时间变化而增加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小组在动态适应性路径的第四步中开展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并从技术及影响两个方面详细讨论了MCDA方法的评估标准(表1),由此确定霍克湾地区7处脆弱性相对较高的子区域内部街区的改造顺序。
表1 霍克湾地区 MCDA 标准与评分指南
注:*评估标准为五级量表,其中5分—高/好,4~3分—中等,2~1分—低/坏。此外,由于MCDA方法缺乏对适应性改造区域经济因素与可承受性的考虑,战略中进一步对各子区域进行实物期权分析(ROA: Real Options Analysis),并与MCDA分析结果进行叠加,将其作为最终制定适应性决策的依据。经过以上步骤,决策部门针对7处脆弱性相对较高的子区域优先提出动态适应性措施,其中将气候风险状况最为复杂的E、K子区域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单元(K1与K2、E1与E2)。此外,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战略将适应性改造的路径分为6类,依据预期实施效果将每条路径以100年为期限,进一步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响应阶段(图7),并为每个子区域指定当前最优的改造路径。若在监测过程中适应性阈值发生变化,将为该子区域迅速切换至其余首选适应性路径中。
图7 霍克湾地区7处高脆弱性子区域动态适应性措施
在时间上进行分级响应的另一个案例为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口地区经常面临潮汐浪涌带来的洪水威胁,受影响总人数高达130万,受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与文化遗产总价值2750亿英镑。政府部门于2013年颁布了《泰晤士河口2100规划》(Thames Estuary 2100 Plan),对泰晤士河口进行三个阶段的多重改造实践:(1)2012—2035年,维护和改善当前风险管理资产,以便将来改善防洪设施、监测河口变化;(2)2035—2050年,加固现有堤防设施,为周边社区提供良好的河流通道,为生物创造栖息地;(3)2050—2100年,为泰晤士河屏障选择最佳的建造决策方案。每个阶段的任务均各有侧重,旨在适应不同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和各类不确定性对河口的影响。此外,该计划在空间上将泰晤士河口地区分为9个子区域,分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造对策,是国际公认的适应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领先范例。哥本哈根市的决策部门认为根据未来发展的特定情景进行长期适应性规划的意义十分有限,分阶段适应(staged adaptation)可以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规划,通过制定灵活的战略并结合多种适应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决策部门基于10年的综合公共风险评估数据,将其标准化后转化为应对风险的经济损失,并通过此种方法确定灾害等级。灾害来临时,哥本哈根市首选防止气候风险事故的发生,如果由于技术或经济原因无法终止事故发生,则将迅速地采取降低事故规模的行动。其中,决策部门针对城市暴雨事件的危害性制定了三级响应对策,并按照区域—城市—分区—街道-建筑五个空间层面分别进行(表2)。
表2 哥本哈根应对城市暴雨的分级管控对策
*注:“B计划”表示特定情景下原措施无效时采取的进一步措施,即迅速将雨水输送到对其造成最小伤害或无损害区域的方法总称,体现适应性措施的敏捷性与多样性。
加拿大渥太华市政府部门认为在气候变化不确定背景下,夏季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高温、雾霾等极端事件将成为新常态。2018年,市政府发布了《气候变化适应战略》(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y),从城市基础设施、建筑物、绿色空间、社区、海岸线等多重空间视角详细地制定了气候适应性措施与行动优先级,并对各项适应性行动的具体内容、牵头部门、建设节点等进行了说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系统的气候适应能力(表3)。
表3 渥太华市各级城市空间适应气候变化的第一优先级行动
3.3 社区利益主体参与:公平性与多样性
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管既可以提高公众对于气候适应性规划的认知度和责任感,也有利于形成多样化的管理制度或组织模式,促进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同时,兼顾社区利益主体的气候适应需求,有利于实现气候适应性规划的公平目标。美国波士顿市在制定城市高温与洪水的适应性对策时非常注重考虑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例如,决策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从社区层面招募老年志愿者,对城市防热需求的重点进行统计,与非营利组织和医疗保健供应商一起研讨如何为缺乏制冷能力的残疾居民提供防热设备等。同时,为了降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洪水风险对弱势群体社区的破坏性影响,有关部门在综合预测不同年代洪水破坏性情况的基础上,绘制低收入水平以下人口海平面上升脆弱性分布地图(图8),优先对弱势人口比例较高的社区采取暴雨洪水的适应措施,旨在提升城市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
图8 波士顿地区洪水致道路破坏与易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低收入以下人口分布地图
比利时安特卫普市的政府部门一直注重在提升气候适应性措施有效性过程中的社区参与。安特卫普市常年面临高温热浪的威胁,预测结果显示从2040年起每年的极端酷热天气将多达15天,比21世纪初的状况增加了3倍,且夏季干旱的时间将越来越长。专家预测如果不能基于本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未来与热浪有关的死亡率及发病率将显著增加。2018年,安特卫普市决策部门在H2020地面实况2.0(H2020 Ground Truth 2.0)项目框架指引下开展民众科学测量活动,主要记录城市不同建成环境下的热应力状况(图9),该活动可以对城市热应力模型信息进行补充,在验证模型结果的同时提高民众对热应力问题的认识,促进对适应性措施的讨论。此外,安特卫普市于2019年联合多部门制定了《2030气候适应战略》(2030 Climate Adaptation Strategy),绘制安特卫普市重点街区的热应力和凉爽区域地图,以改善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制定策略改善城市局地的热舒适性。
图9 2018年夏季安特卫普市民众在气温高于25℃的室外进行温度测量
对气候变化及影响进行监控预警、建立气候适应性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在气象灾害来临时采取灵活的防范和处置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增强城市系统的稳健性,是夯实气候变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基础。在挪威的《2010年国家脆弱性和应急规划报告》(National Vulnerability and Emergency Planning Report for 2010)等战略中,国家民防和应急规划局建立现代化紧急预警系统,将其作为气候变化战略和减少灾害风险的高度优先项。决策部门基于旨在提升社区气候适应能力的欧盟项目Clim-ATIC,开发了早期多危险紧急警报系统,并在奥兰市建立人口预警演习试点。与普适的国家或地区层面的灾害预警不同,该紧急预警系统以当地的立法和体制框架为基础,主要包括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响应决策和实施几个部分,依托各种媒体和私人通信工具,在灾害来临前向民众通报即将发生的危险,并提供灵活的预防措施指引(图10)。该应急预警系统建立在不同类型事件与灾害的统一预警需求框架内,通过预警信息可以大幅减少灾害来临时的人身伤害、生命损失以及财产和环境破坏等风险,有助于增强城市系统的稳健性。此外,奥兰市的决策部门多次召开会议探讨提升预警系统准确性的方法,通过梳理系统后台数据和入户调查等途径对预警系统的效果进行评估。
图10 挪威奥兰市的灾害应急预警系统流程
安特卫普市政府部门认为2008年WHO提出的“热健康行动计划”(HHAPs: Heat-Health Action Plans)主要根据农村地区的气温进行城市气温预测,对安特卫普同等规模的城市热应力估计不足,在欧洲常规预报模式ECMWF与Urb-Clim模式结合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建立了短期的热负荷预报系统。该系统以街区为单位进行预报,使得高温热浪来袭时,援助资源能够灵活有效地部署到最需要的城市区域。同时,安特卫普市还开发了热应力预警网络平台,并于每年的温暖季节启用,向卫生援助人员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发出热浪警报,并提出应采取的适应性措施。奥地利联邦铁路公司(ÖBB Infra AG)认为有效的天气监测及预警系统是一种灵活的风险管理办法。阿尔卑斯山脉在奥地利的铁路运输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铁路沿线地势陡峭且通常沿着高寒平原和洪水线分布,经常面临洪水、泥石流、岩石崩塌等灾害,对铁路基础设施和乘客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同时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未来高山灾害的风险可能会大大增加。2016年,中央气象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所(ZAMG)结合气象站、雷达、卫星以及全球数据网络开发了铁路专用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用以保障铁路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安全。在预警信息指引下,有关部门通过实施结构保护措施与改进应急管理的准备工作来降低高山灾害风险,增强该地区的稳健性。
4 对我国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工作的启示
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给决策者带来了情景不确定、决策后果不确定、决策方案不确定等诸多困难和风险。我国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工作目前仍处于初期起步阶段,在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方面的对策尚不完善。本文通过梳理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性规划国际经验,对动态适应性决策方法制定过程中的关键途径及其体现的动态特征进行深入总结,依托已经相对成熟的气候适应性规划体系,制定了未来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性规划框架(图11),强调在每个规划阶段通过关键途径与技术方法体现主要的动态适应性特征,以增强各规划阶段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能力。
图11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动态适应性规划框架目前,我国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工作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由国家气候中心自主建立的气候模式预测及检验精度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且有部分研究机构参与到第六阶段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的国际工作中,未来将支撑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编写。然而,我国气候系统模式在模拟预估的不确定性方面还有待提升,且区域气候模型通常无法在城市、社区等决策单元和尺度上准确地预测气候变化。因此,未来我国应持续注重开发具有不同气候变化情景预测能力的气候模式,并不断完善不同气候事件下的预测模块,以解决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4.2 脆弱性分析及风险评估
武汉市是我国建设的首个气候适应性城市,2018年,针对当前的气候变化形势,武汉市率先完成了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工作,并依托评估结果提出城市建设管理模式。但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会大幅降低传统脆弱性分析与风险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因此动态适应性规划中的脆弱性分析与风险评估也应依托于不同的气候情景。未来我国的城市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工作应重点衡量不同情景下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及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速率对城市的影响,确定受影响范围及其人口数量、公共设施的受影响程度等,并可通过脆弱性地图的形式直观呈现。此外,风险评估应通过构建由不确定因素组成的瞬态情景对城市区域造成的影响来体现,同时利用应对风险的经济损失来量化评估风险的级别与概率,相关计算结果可以作为确定灾害等级及适应性行动优先级的依据。
4.3 适应性策略方案制定
2016年我国出台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提出了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建筑等七大领域的气候适应策略,有效推动了我国适应性气候变化工作的开展,但行动方案中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方面考虑不足。我国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将进一步强化气候适应变化工作,同时在我国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背景下,未来在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中应重点突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动态适应重点内容,尤其在相关专项规划中应当形成多层次的城市空间响应措施,在灾害来临时可以做到分级管控,同时在时间层面形成短期—中期—长期的分阶段适应方案。此外,应当鼓励社区利益相关者进行自下而上的适应策略制定参与,同时强调以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社区及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为基础,实现气候适应性的公平目标。
4.4 成本效益分析及方案优选
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不可预期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投资成本效益也呈现不断波动的状态。对气候变化适应方案的执行情况、投资成本效益等进行评估,是确定首选适应路径并使适应策略达到最佳效果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国 关于气候适应策略成本和效益评估的研究数量远少于减缓策略,且由于成本效益分析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为经济评 估的定量化带来切实的困难。未来应综合利用实物期权分析、 稳健性决策工具等经济学方法,将经济要素与适应建设技术、 灾害影响等要素结合起来,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和收益进 行更切合现实需求的评估,进而帮助规划从业人员进行方案 优选,同时更好地为气候适应政策制定服务。
4.5 气候变化监控预警及方案评估
2019年全球适应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早期预警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和财产价值,提前24小时预警即将到来的风暴或热浪可以将后续损失降低30%。目前,我国灾害预警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并逐步建立了多渠道的预警业务平台,但仍部分存在传播不规范、更新不及时、信息来源不明确等问题,为公众获取准确有效的气象灾害信号预警带来一定难度。建立气候灾害的紧急预警体系,首先应建立完整、动态的城市资料数据库,为城市气候变化预测与风险评估提供基础信息。其次,早期预警机制应尽可能多地利用现代社交网络平台进行通知、演练,并针对脆弱性人群和地区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最后,结合人工智能、可视化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构建多灾种、多尺度的预警平台和危险需求框架,对气候适应性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对适应方案进行循环调整。
5 结语
采用动态的气候适应规划途径与方法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同时显著提升气候适应性决策的效率。我国部分城市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笔者通过深入总结发达国家地区及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时采取的动态适应性措施,构建了动态适应性规划框架,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动态气候适应性规划启示,以期为我国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规划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蒋存妍,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师资博士后(讲师)。hit_jcy@163.com袁青(通信作者),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教授。hityq@126.com
于婷婷,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师资博士后(讲师)。hitytting@hit.edu.cn延伸阅读
适应气候变化的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内容和方法
空间规划适应气候变化的内容及方法研究进展【抢先版】
植树是解决气候变化的办法吗?
编辑 | 张祎娴
排版 | 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