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财富管理的3个认知谬误
2/通货膨胀
作为一名专业的保险经纪人,我经常听到有些准客户这么说:
重疾险买50万没必要啦,
现在通货膨胀这么厉害,
20年后谁知道50万值多少钱;
年金险不考虑啦,
现在通货膨胀这么厉害,
20年后谁知道值多少钱;
诸如此类,通货膨胀有点万能下联的意思。
然而到底什么是通货膨胀呢?
主流经济学派的解释多种多样,在此不做列举。
这里只说3点跟我们休戚相关的:
1,每年2%左右的通胀率是一个国家经济正常发展的指标
我国最近10年,除2011年达到较高的5.7之外,一直处于正常水平;
你要问我未来10年20年的情况,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经济学家又不是风水先生。
2,CPI只是宏观的锚定指标,跟我们每个人的感受很不一样
具体到个人层面,最近猪肉价格疯涨,房价阴跌,汽车价格一直在跌……买肉吃肉的肯定觉得通胀的厉害,想换车的觉得以前够不着的BBA也能考虑一下了。那么现在是通胀呢还是通缩呢?在没有出现恶性通胀危机情况下,通胀与否取决于我们自己经常消费的锚定物。
这里多说一句,CPI作为宏观的经济指标是无法反映消费升级这一情况的。哪怕是买米面粮油这些基础生活品,20年前的几毛钱能买到的和今天十几块几十块买到的品质显然不一样。
3,真要出现了恶性通胀那不还是完
假设这个情况真出现了,我们的房产、股票、保险统统贬值,无一幸免。真要发展到那个地步,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能比钱重要的多;
所以我会建议很多客户朋友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做好人民币的风险对冲。
总结一下,没有适度通胀,就没有社会发展——这是客观现实。
在这个客观现实下,我们如何实现家庭财富的稳健增值?
这不是证券、保险、债券、储蓄等单一金融工具可以解决的问题。
甚至不是人民币资产可以单独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的家庭资产管理中,需要打出组合拳:
哪些是保本增利的;
哪些是可以搏一把的;
哪些是需要做风险对冲的……
盯着通货膨胀看,根本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3/消费主义
消费能不能带来快乐?
显然能。
是不是只有消费才能带来快乐?
显然不是。
常有人戏谑的说,
人生最悲惨的就是人没了钱还在
这个其实一点都不悲惨,
人都没了悲惨啥?
真正悲惨的是:
人还在,钱没了。
消费主义这个魔幻的陷阱看起来洒脱自在随性豁达,
然后呢?
如果我们没有任何财务保障,
能保证我们洒脱自在随性豁达一辈子吗?
刘玉玲的这段访谈,
一定意义上也是年金保险的作用所在。
吊诡的在于,这3个认知谬误往往不是独立的关系,而是一个完整的逻辑:
追求财富自由,要么不顾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只看高风险投资;要么觉得自己本钱不够,于是相对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就不考虑啦,因为有通货膨胀啊——索性花个快活,进而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可是,谁的财富不是逐渐积累之后的量变形成的质变呢?
有可能是钱的积累
有可能是知识的积累
有可能是人脉的积累
我们觉得他运气好,
而他到底坚持了多久,
下了多久的苦工夫我们并不知道。
要相信时间的力量。
要相信我们每个家庭都可以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
做到长久的富足安康。
【延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