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强基计划”,引起大众广泛热议。这里关系到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尤其是高中阶段,马上要面临高考的。学生、家长的需求点,正是广大机构体现专业性、解答大家疑问的好时机。 建议开设高中业务的校区一定要做一场相关的政策解读,近期可选择线上家长会的形式分享。这里基于爱尖子教育考试研究院·自主选拔考试资深研究员刘赞老师的分享,整理了一份可以用于线上家长会的话术,拿来就能用。
大家好!近期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取消了多年以来的自主招生,取而代之的是“强基计划”。新政策的多项变化,关乎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学习教育规划,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大众广泛热议。大家先看一下教育部新政的内容,《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强基计划”)的内容比较多。这里结合家长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一一来看,“强基计划”是什么?自主选拔会发生哪些变化?该如何应对?相较于自主招生,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需要。即他不是简单的招生政策,而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个计划,实际上在着力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强基计划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明白什么信息呢?可以回答学生、家长的经常问的问题。很多家长会问咱们一个问题,我的孩子要不要报名强基计划?其实这个文件已经回答得非常明确了。强基计划具体针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呢?培养的是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所以,你的孩子要不要走强基计划。首先要看你的孩子有没有这些志向,也就是说,有没有在“强基计划”公布的学科计划里面做深耕的打算,在这个方向成为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如果有这样的志向就可以走“强基计划”,如果没有就可以不走“强基计划”。有的话就可以选择一个学科方向去走。另外,看一看孩子有没有这一块深耕的兴趣,有的话就学下去,学着再看有没有天赋,有天赋就更适合走“强基计划”。比如,某些家长的孩子将来想在高端芯片与软件领域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并且对基础学科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和天赋,愿意在这个方向上努力的走下去,那么就很适合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就是重点通过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的学习为国家重大战略培养后备人才,符合这三点就可以走,不符合就不要走。文件有一句话这样说的,“加强统筹协调,与加快‘双一流’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加强科技创新等改革相衔接,形成改革合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强基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其实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之后我们再去分解强基计划的每一部分内容,大家会发现全部都是和这一句话能够直接相连的。先来了解一下强基计划的背景。自主选拔在中国已经16年了,这16年间出台过很多文件,这些文件核心一直围绕着12个字“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我们现在的自主选拔,其实都是多元录取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大家要能理解这些高度,家长理解了这些高度,孩子将来要如何设计方向,学涯规划要怎么做,孩子适不适合走这条路,其实是非常明确的。我先给大家举例,我们先回顾一下自主选拔的发展历程。2003年试水破冰,教育部推行实施,2008年扩张期,2015年阶段调整,2018年实现人数的飞跃,2019年严格规范条件,今年新的变化,也就是强基计划。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流程是什么样的?3月底前,36所高校发布招生简章,简章里包含什么内容呢?包含招生专业与计划、报考条件及方式、入围高校考核的办法、考核程序及办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综合成绩折算办法及录取规则等。36所高校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会我们会做一个拆解,这里36所高校,实际上就是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的36所高校,他完全符合这个标准:加强统筹协调,与加快双一流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加强科技创新等改革相衔接,形成改革合力。所以大家记住这一句话,后面的每一条分解,都和他有关。强基计划是一个上升到服务国家战略高度的计划。4月的时候,考生会填报“强基计划”的志愿,有这一块需求的学生就可以报名了。6月份参加高考。高考结束以后,一直到高考公布成绩之前,这段时间是空白期,有希望的同学,就可以合理的安排一个简单的培训。高考成绩公布以后,高校就会举办自主选拔考试,即我们说到的“校考”。到底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入围参加校考,是按照高考成绩进行配比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一个大学的数学学院要做强基计划,他想在某一个省份拿出20个人做强基计划,他的目标是招20人,那么,所有这个省份,报名了这个学校,数学学院“强基计划”的同学,他们的高考成绩就会汇总到这个学院,在这个学校这个学院,将报考学生的高考成绩依次排名,从高往低,按一定的倍数比例确定入选名单,到底几倍呢?是由高校决定的。到底是几倍呢?会在高校招生简章中进行说明。假设是1:4,也就是4倍,那么所有报考这个学校这个学院的强基计划的所有学生,高考排名的前80人就会入围,参加校考。什么样人的能破格入围呢?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能够获得破格入围参加校考的学生数量是非常少的,具体破格入围的条件,3月份各高校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时应该会详细说明,什么样的人能够破格入围。比如某些竞赛某些名次是可以破格入围的,但是能不能入围,具体还要等3月份各高校的招生简章公布。除了破格入围,对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还可以破格录取。对于破格入围、破格录取的这两部分人,会进行公示,也就说这个过程是公正公开的。所以想入围“强基计划”有两个渠道,第1种,你的高考成绩高,第2种,你在某一个学科有突出的才能和表现能够破格入围,然后在考试结束以后还有可能破格录取,具体等3月份招生简章和7月份的录取公示公布后我们就看得比较清楚了。这里,当参加完校考之后,会按照高考与校考之间一定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文件规定,高考成绩的比例不得低于85%,那么校考成绩最多占比15%,校考成绩能不能占到15%,也是根据简章确定的。通过高考和校考的综合比例,计算出学生的总成绩,高校再根据这个成绩觉得是否录取学生。这个时候,考生填报志愿,如果考生在提前批次录取开始前填报了这个志愿,那么他就只能走“强基计划”了。也就是“强基计划”如果录取了他,他的一批次志愿就没有办法录取了。如果“强基计划”没有录取他,他的一批次志愿录取就不受影响的。“强基计划”给有志于参加这样的学科计划的学员一个新的机会。裸分够了清北,还要不要参加强基计划?这里就可以得到解答了,如果对这些专业不感兴趣,就没必要报“强基计划”。需要明确的是,裸分进去的和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方式、发展方向也不一样。如果填报了“强基计划”,并被录取了,就可以在提前批次录取开始前完成录取备案,然后被录取。从2015年国家就说了“双一流”这个事,到2017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里我们想说的是什么呢?211工程、985工程这样的名称大家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现在我们的高考报志愿、考研报志愿、用人单位就业筛选人才的时候,经常以985、211作为筛选标准。这两个名称被大家熟知。但这里还有“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项目,这是2011年12月确定的项目,这个项目不再增加上面两个工程的学校,但是增加相应的学科。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985、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这个项目的影响力比起211和985小了很多。近几年国家层面大力推广双一流这种说法,而不是985、211的说法,这两种说法会淡化。所以今年国家强基计划给到的试点高校就是双一流A类这些高校。我们来看一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有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465个。强基计划提到的试点高校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的36所。来看一下,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高校来源是什么呢?我们来看,985工程有39所高校,一期35所,二期有4所,这里985一期33所+二期的3所就是36所,这36所就是双一流A类的36所,所以说双一流A的36所实际全是过去的985工程高校。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现阶段的中国,国内这36所高校的基础学科,就代表着高等教育里最顶尖的基础学科建设的高校水平。换句话说,如果你通过强基计划进入这36所双一流A类高校的基础学科,你就享受到了国内最优秀高校的教育资源。传统的自主招生模式取消了,现在就变成了强基计划;初审、初评也取消了,变成了强基志愿填报。这里你是否可以参与强基志愿填报,具体要看3月份公布的招生简章,不用初审、初评,可以预见能够填报志愿的人数将会大幅提升。传统的自主招生,没有专业限制,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选拔的是“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这里进行一下拆解,选拔的是“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里什么是“有志于”的,换成行动上就是在4月份进行了“强基计划”志愿的填报,所以4月份的“强基计划”志愿就是在筛选,你是不是“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下一点,综合素质优秀是通过什么来评比的呢?很简单,就是用高考成绩来保障。我们就可以分析,什么叫高考总分高,高考总分成为你进入强基计划的门槛,他表现的就是你的综合成绩优秀。综合成绩优秀,还有另外一个表现,就是你在校考中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个评价方式占剩下15%的多少,具体是什么样的,会在3月份的招生简章中公示,所以这两个层面,就体现了综合素质优秀。还有另外一点,“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基础学生拔尖靠什么把握呢,校考就是一种方式,尤其是一些顶尖大学,能进入我们的强基计划的学生,他的成绩在高考中相差是不大的,高校就没必要在校考中再考察一遍,我们猜测校考的难度比高考的难度大,校考会针对考生报考的学科有一些倾斜。校考以外,还有一种方法选拔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用的是破格,非常有才能,而且表现非常突出的学生,教育部依然提供了一个破格入围、破格录取的机会。具体破格录取的条件等到3月份招生简章公布了我们就知道了。无论如何,你的某一个基础学科非常优秀的话,走强基计划一定有优势的。另外,在专业方面,要求更加精专一些,“强基计划”重点关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基础学科等相关专业,这里有一个“等”字,说明还有可能拓展其他专业,具体拓展到什么程度,还要等3月份的招生简章。但无论怎么扩展,大范围拓展专业的可能性不大,拓展也极大可能是基于这7个专业的相关专业。如果您的孩子对这7个专业方向,以及其相关专业一点都不感兴趣,那就不要参加强基计划了。因为我们到后面会看到,强基计划有一个强制性要求,与以前是不一样的。以前大家把自主招生当作一个跳板,通过自主招生上一个学校,进入学校之后他可能并不喜欢通过自主招生考试选取的学科,比如说,有人玩命的参加数学竞赛,就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但其实他对数学是不感兴趣的,之后他进入高校之后,可能会转专业。这就造成了他与国家选才标准、选才目的不一样了。现在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大学是不允许转专业的,换句话说,如果有学生走强基计划认为其是进入高校的踏板,这时就要思考,这到底是值,还是不值。因为为了得到这个踏板,这3年一定会在不感兴趣的地方花费时间,到了大学还要花4年在不感兴趣的地方,这时,学生就要思考这7年的时间到底是值还是不值。如果对强基计划有志向、有兴趣的话,就坚定去走,因为国家对强基计划的学员是有着非常大的资源上的倾斜的。通过对比培养模式,可以看得很清楚。以前的自主招生,对学生的培养没有做特殊安排,但是强基计划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的,所以国家提供了非常大的资源倾斜。首先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小班化、导师制。这里的36所高校本身就代表国内的顶尖的学科建设,在这基础之上,还会享受小班化、导师制,可以很直接的告诉大家,这个享受的就是国内顶尖的优秀教育资源,这里的培养方式与通过裸分进入高校的学生是有明显区别的。第2,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只要你是通过强基计划进入高校并且学业优秀的,你就是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的后备人才,那么你将来的成长发展是畅通的。具体是什么样的倾斜呢,比如说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这些都会对你优先安排,你未来的发展通道非常畅通的,你只需要在你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耕,成为国家想要培养的人才就可以了。第3,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即你将有机会进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去参与一些项目,而这些机会对普通的本科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换句话说只要你进入强基计划并且好好学习,就是国家将来的战略领域后备人才,这里的资源倾斜力度是非常大的。第4,强化质量保障机制。也就是说,你的教育质量有监测、有反馈的,国家还会为你将来的就业提供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的后备人才,也就是说你通过强基计划,进入这些相关专业,你表现得非常好,你将来的就业也不用担心,你要进入的领域是国家的关键领域,你就是这些关键领域的后备人才。这些资源倾斜是以前自主招生完全不具备的,强基计划根本不是自主招生披了一个新的皮,他完全是国家的一个新的真正能上升到服务国家战略高度的一个计划,如果学生对这些专业非常感兴趣的话,强基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此前自主招生有90所试点高校(面向全国77所,面向省内13所),现在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36所进行自主选拔。确定入选的名单方面,在2019年以前,要求的是“省一”,但是2020年起,要求的是高考。对于极端偏科的学生来说,机会非常渺茫,所以国家要的也不是极端偏科的人才。所以,大家注意高考成绩非常重要,国家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之前走的是降分制,现在是按照高考成绩确定按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认入选,具体倍数要等3月份的高校招生简章。实际上大家现在没必要考虑倍数是多少这件事。对于现在的高三学生来说,只要做一件事,提高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提高了,入选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以前6月9号到6月22号高考出成绩之间进行笔试和面试,现在时间进行了调整,统一在高考出成绩之后,高校再进行自主测试,之前的考试时间则成了黄金备考时间。以前的自主招生走的是降分制,现在是综合分数制。过去的降分制我们先不说了,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我们以三位一体为例,对比一下浙江的三位一体,因为浙江的三位一体也是算的加权的分数。浙江的三位一体主要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测试、高考成绩做配比,这里综合素质测试就是我们说到的校考,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631的模式,也就是高考成绩占60%、校考成绩占30%,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比10%,有些还有别的比例,都可以,但是高考成绩原则上不低于50%,这是浙江的三位一体。强基计划,原则上要求高考成绩原则上不低于85%,其余的两项内容加在一起不超过15%,其中一项是高校综合考核结果,也是是校考,还有一部分是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综合素质评价是以怎样的形式评价,具体等3月份招生简章说明,换句话说,校考最多就占15%的比重。我们思考一下,国家为什么要做强基计划?校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这里给到2019年清北在四川、云南、陕西最低录取分数线,拿四川来说,704分的孩子无缘清北,705分的孩子进入清北,这一分的差距难道就是能力的差距,如果让他们重新考一次,会不会704分的小孩会考更高分,因为750分的总成绩,考到700的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这里简单的通过几分的差距很难判断不同孩子能力的差距。此时,就可以通过校考,对孩子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这样就给了考704分的孩子一个展示能力和才华的机会,就可以把高考高分段进行有效的稀释。看图中的例子,假如校考占比15%,高考占比85%。总分=高考分/750*85+校考分/100*15。这样的稀释效果是什么的,就相当于总分的1分,相当于高考的8.824分、校考的6.67分。换句话说,高考相差8分的孩子,总分相差1分,高考相差1分的孩子,总分相差非常小,这里稀释作用非常明显。高分段的孩子能力的区别就可以在校考中体现出来,就起到了有效的选才的目的。假如某同学高考成绩700分,校考获得70分,那么他的综合成绩将折算为89.8分。通过对比计算综合分数会发现,走强基计划,高考成绩是入场券,校考才决定命运。如果你家孩子想走强基计划,平时在学好各科的同时,一定要对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在2019年以前,自主招生按档赋分,以清华、北大为例,基本是6分一档;2020年起,强基计划,有可能按一分一档。来看一个例子,假如A同学高考674分、校考成绩73分;B同学高考675分、校考成绩72分,在2019年及以前和2020年计算其得分结果会有不同。2019版按降分档的计分情况,A同学总得分:674+30(降分档)=704分;B同学总得分:675+30(降分档)=705分。674/750*85+73/100*15=76.39+10.95=87.34分;675/750*85+72/100*15=76.5+10.8=87.3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如果按照强基计划,学生的校考成绩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这里的例子举得比较极端,实际上高考成绩差一分的孩子,能力上没有太大差距,这里举例主要是说明一分一档和降分档计算成绩的不同,一分一档对什么样的同学有优势。实际上2020年的赋分,到底是按照降分档赋分,还是按照一分一档赋分,具体还要看3月份的招生简章、7月份的实际录取公示。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夯实基础,提高自身的高考成绩,并培养对学科的兴趣。自主选拔的考核形式现在公布的依然包括体测、笔试和面试。体测到底占不占最后15%的考核,体测到底是一票否决,还是综合占比,暂时尚不知道。体测具体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具体依然要等待3月份公布的招生简章说明。但学生们仍然要注意锻炼身体,体测必须要过,毕竟“体育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如果孩子现在高一,要做的事就是做学涯规划,规划好有没有相应的兴趣、志向。如果有这样的兴趣和志向,想走强基计划,就可以在单学科上好好培养自己的特长,并稳定住综合成绩,坚定的走下去。如果已经高二了,这个时候就要确定方向了,正在竞赛的孩子,可能会问,现在要不要继续进行竞赛学习,只要做一个分类就可以了。第1,假设你现在学的是数学竞赛,你有没有志向在这个方向做深耕,如果有,可以做第2个判断,你是否学有余力,即你在学竞赛的时候,你有没有精力做到综合学科的均衡,确保能够进入强基计划的门槛。如果之前只是想把竞赛当作跳板,这个时候就要好好思考一下方向问题。如果已经高三了,竞赛成绩已经固定了,这时只要做一件事,做好强基计划的报名准备、院校定位,抓牢课内基础成绩,全力冲刺高考,保证准入门槛, 让自己有进场的实力。有进场实力之后,具体是否要进场,就要看你自己的选择了,主要看你有没有这些学科的志向,如果有走强基计划就非常合适,如果没有,就不建议走强基计划。这里关于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段的孩子需要做哪些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如果是高中年级以下的孩子,要做的事反而更简单一些,找准自己的兴趣就可以。具体看你自己,你对学竞赛有没有兴趣,同时你是否学有余力,是因为课外有余力,还是因为想把竞赛当作一个跳板。当然学竞赛有他的好处,能够培养意志力、习惯和知识。这个暂时没有定,需要等到3月份招生简章出来才知道。不能说信息竞赛生不适合强基计划,目前国家公布的基础学科的相关学科是否能包含信息,并不能确定,但是信息竞赛生一般思维灵活性比较高,有很好的习惯和充足的知识积累,有参加强基计划的基础条件。具体是否参加,可以等3月份高校招生简章出来之后,基于招生专业,结合自己的兴趣做决定。没有初审环节。强基计划有一个招生简章,会公布报考条件。按现在的政策公布来说,如果走强基计划,高考成绩是入场门槛,是不看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的作用是什么呢?假如强基计划在报考时规定,36个高校只能选择一个,那么这时选择的机会非常珍贵,报考学校的时候就得考虑稳妥,这时,平时成绩就是一个自我评估的参考。如果可以选多个学校呢,也需要根据平时成绩做衡量。所以平时的成绩主要起到一个衡量的作用,与强基计划没有直接关系。比如说你通过强基计划进入数学学科,你4年的学习一定是数学相关专业,中间是不允许转专业的。但是到了硕士、博士阶段,国家鼓励强基计划的学员进行交叉学科培养的,也就是说硕士、博士期间是可以转专业的,并且国家会为交叉学科学习的学生提供资源的支持。因为国家最核心的一些高端科技要用的就是这些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你在4年的时间通过基础学科的学习,打牢一个坚实基础,到硕士、博士阶段再进行交叉培养,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非常有优势的。目前文科公布的有哲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这几个基础学科,对国家的战略作用非常大,文科生可以在这几个之间选一个。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多读相关学科的书籍,拓科视野。目前没有听说国家集训队取消保送资格,依然是无条件保送。一年高考人数1000万,进入集训队的260人,这260人是非常优秀的,国家依然会无条件给这些优秀学子保送资格。8、36所高校以外原来的自主招生学校还会延续自主招生方式吗?不会了,目前自主招生已经全面取消了。换句话说,2020年的自主选拔,只在这36所高校中。明年是否会扩容呢?这要看后面的变化。没有就业限制。根本不同担心就业,强基计划是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的,国家对强基计划的学生的就业资源自然也会有资源倾斜。建议大家是因为有相关方面的志向走强基,而不是为了考大学走强基。。暂时对成绩没有要求,但3月份招生简章出来可能会有一定的报名条件。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
想做好“强基计划”家长会
建议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看爱尖子刘赞老师是如何解读的
刘赞
爱尖子自主选拔学科负责人
爱尖子教育考试研究院 自主选拔考试资深研究员
高级培训师
博雅、领军考试特级教师
12年一线教育经验
点击“阅读原文”,看爱尖子教育考试研究院刘赞老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