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什么走上了当知识分子的道路?

林旭专栏 林旭专栏 2019-08-31

知识分子是对掌握知识的人的统称。现代社会,人们会觉得个个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大家都应该是知识分子。实际上,各类知识每门都是一门学问,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如此才能称为有了知识。有些人夸夸其谈,什么都懂,说起来头头是道,给人感觉比知识分子还厉害,其实这种人大多数掌握的不是知识,而是常识。

不同阶段对知识分子范围的定义也不同。50,6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比较少,所以高中生就算知识分子,那个时代大学生奇缺,我是70年代初期上了中学,教课的老师是大学生,除了学校,很少有大学生在甘肃民乐这样偏僻的地方工作。至于60年代末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基本是初高中生,多识几个字多有点文化而已,为了让他们愉愉快快高高兴兴去插队,就给了一顶高帽子,冠以知识青年。当然,在那个时代,他们相比八亿农民,那算是有知识的青年啦。


我的生父生母养父养母都是军人出身,用我生父的话说,“我就是个丘八”。我的大哥、二哥、三哥、姐姐和姐夫也都是70年代当兵入伍的。全家人除了我,都是当兵的,而且小时候就在部队大院中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小受熏陶,所以一直对军事有兴趣,自然也就希望长大后去当兵,当兵也就成了我的理想和愿望。


1973年,养父因为工作调动,到了兰州河口八盘峡的水电部第四工程局813分局。不久养母和我也到了八盘峡这下可开了眼,这个单位可是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分局有个设计处,里面全是工程师和技术员。去了不久,我就到设计处做描图员,自然天天和知识分子在一起。那个时候流行政治学习,每周至少有两个下午大家在一起政治学习讨论,知识分子嘛,开口说话就是不一样,感觉都特别有水平。平常在一起,也能感到有了知识的人,见解也与常人不同,而且品行上也很自律。就这样,与这帮在当时被称为“臭老九”的知识分子一起混了一年多。也尝到了知识分子就是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味道。


我想当兵这个事情,我养父从来没有表过态。但是我养母坚决反对,她主要觉得当兵一走,儿子就不在身边了。好不容易讨来一个儿子,希望就留在身边。因此希望我能当个工人,这样就不会离的太远,想见也能见着。所以我一提当兵,我养母是坚决反对。

1973年到了八盘峡之后,我养父和养母对我的未来打算有了改变。记得有一次养父母有过一段对话,被我听见了。养父“看来还是知识分子吃香啊!我自从1938年当八路,出生入死,多次负伤,也算是大难不死,到现在每月挣200块钱。可是这些工程师很多比我挣得多。总工程师张振邦每月工资240多块。听说国民党时他曾经做过长江防线的土木工程师。还有那个地质刘工程师,给美国空军做过翻译,现在也是每月200多块,看来什么年代这些人都是香饽饽,关键人家有知识。这些人在工地上说了算,没有他们,规划设计,测量绘图,施工运行都进行不下去,我这个外行,只能是瞎表态,两眼一抹黑”,养母“当工人开始拿30块钱(甘肃比外地高一些),大学一毕业当个技术员就能拿60多块,看来待遇差别很大”,养父“虽然说现在是工农当家做主,但还是知识分子实惠”,养母“我看有机会还是让娃去念个大学去当个技术员吧”。后来,我妈给我找了几位工程师做家庭教师,在他们的辅导下,我把初高中的数理化又重新学了一遍。1974年我当了一名电工,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我每天下班到家吃完饭,都会自学一阵。当电工三班倒,我比较喜欢上下午4点到晚上12点这一班,没啥活,就是每隔两小时抄抄表,其余时间就可以在值班室看书学习了。所以当时工人师傅们都说我不像个工人,成天背着个书包像个学生。

我养父说,他当年读了三年私塾,1938年当八路时也算是有点文化,到了部队就当了文书。我养父说,像你这样的高中生,当年要是参加了八路,很快就是教导员或者政委了。因为八路普遍缺乏知识分子,尤其是作战部队,因此吃了不少亏。怨不得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部队”。养父说,即使在当年的战斗年代,空闲下来和休整期间,部队的文化教员就会给大家上文化课,教大家识字,还教一些简单的算数,也讲历史等,就是希望战士们能多一些知识。养父曾经讲过,有一次作战,团部召集连以上干部进行布置和动员,团长讲完战斗部署后,团政委跳到一张八仙桌上进行战前动员,政委说“敌人的枪声好听不好听?”,下面七嘴八舌地说“当然好听了,人家那枪放起来嘎巴脆”,政委说“好听,那我们明天就楸他的去”。“楸(qiu)”是河北土话,就是夺他的去。然后就讲完了,跳下了八仙桌。简单明了,铿锵有力。没一句废话,把大家的干劲就调动起来了。我养父说,哪像现在,政治报告一说就是一大堆,也记不住。看来打天下靠我们这些人,建设国家和治理国家还得有学问的人呀。


1977年10月,中国恢复高考,我也是那一年考进了清华大学。我与很多人不同,我是有准备的。俗话说,“人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在我身上应验了这么一次。1977年参加高考之前,我已经基本完成了初高中的数理化复习,光是数学题我就做了三千多道,那时能找到的数学书都看了,能找到的数学题都作了。所以我的高考数学是99分,理化合在一起考,是86分。就这样我考进了清华大学。当时我的高考理想是能进甘肃工业大学或者甘肃师范大学就可以啦,因为那是我仅仅去过的两所大学。我的辅导老师叫陈卫东,他说那你的志愿太低了,我也没有必要再辅导你了。我说考哪个大学,他说考清华大学。我当时吓了一跳!他说目标要订的高,人才会去努力。我算了一下,当年500多万考生,只招收22万,那就是首先要进入到全部考生的前5%才能被大学录取;然后进入到22万的5%才能有可能进入清华。因此我考进清华是战胜了两个95%才取得的成果。想想也是有点难度的。

进入清华后,我发现这种地方更是知识分子扎堆。说得难听点,连扫院子的都是清华毕业的(我们水利系行政科长老海承包了扫院子的工作,每天一大早扫院子)。后来我也发现,教授的工资很高,因为系里有好几位一级教授,工资都是每月400多块,高的令人乍舌,赶上毛主席的工资了。后来才知道,这些老教授在解放前工资就很高,解放后基本维持高工资不变。尽管经历了不少运动,受了不少罪,但是工资要么照发,要么后来补发。反正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应该是高薪阶层了。

知识分子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尽管1978年之前,知识分子算是臭老九,受了不少罪(其实大家都受了罪,就是当干部的也不例外),但是待遇一直很高,也一直受到重视。看看执政党的老一辈,其实大部分也是文化人和知识分子。当年蒋介石把山里的红军当土匪看待,有身边的人提醒说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土匪,里面很多是知识分子,还有不少喝过洋墨水。


这就是我走上知识分子道路的过程。要是当年当了兵,我可能现在已经在国内退役在家养老了。天天在家给孙子们讲故事——“想当年,我上战场时......”。


本文编辑:Jennie



往期内容回顾:

赴美活动的策划承办者——美中文化协会

一个传奇故事——腰鼓在美国

春晚之后的感想——春晚就是凑出来滴!

与晓林和老肖游记

新时代新征程!2019第十五届美国华人春节文艺联欢晚会2月2日登场

老肖入关记

行动一致,方向不对,抓错目标,耽误时间

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

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

高度决定视野,胸怀区分格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