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高,孩子就一定长不高吗?
家长们的身高焦虑,好像一直都没有消退过。一出门见到别人家的孩子,诶?好像人家又长高了点?再转头看看自家娃,好像天天都没啥变化?这可太让人发愁了。
孩子长这么慢,跟遗传有关系吗?要不要趁早打生长激素?有相似疑问的用户可以参考下面分享的案例,感谢这位家长的授权分享。
XX家长的提问
您好!孩子生长发育缓慢,特向您咨询。
1.孩子足月出生。出生身高50cm,体重3kg;3个月身高58.2cm,体重6kg;9个月身高67.4cm;27个月身高85.5cm;34个月身高89cm;现在4岁5个月身高98.4cm,体重13.9kg。
2.父亲身高176cm,母亲身高157cm。母亲0到6岁时生长迟缓,比同龄人矮多半头。月经14、15岁初潮。
3.上周医院检查,显示生长激素部分缺乏。
4.做了多项检查,骨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内分泌,各项具体检查单见附图。
5.疫情原因未做垂体核磁检查。
6.医生没有询问孩子生长过程,父母发育情况,直接让打生长激素。
7.孩子之前牛奶、鸡蛋不怎么吃喝,疫情时睡觉也晚。
8.孩子母亲的爷爷得过膀胱癌。孩子的母亲高度近视1000。
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
1. 孩子现在必须开始注射生长激素治疗吗?
2. 可不可以先观察一下看看?
3. 结合孩子母亲的成长经历,孩子是否有晚长的可能?
4. 遗传角度,孩子是否适合生长激素治疗?
5. 从用药、生活等方面,有何建议?谢谢您。
部分检查结果
上下滑动可查看图片 点击可查看大图
图源 | 用户提供
陈建军医生的回复
(点击医生姓名进入科室咨询)
根据你提供的资料,我观点如下:
1.不建议现在就马上启动生长激素治疗。
2.目前呈现的证据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不够充分。
3.不能完全排除体质性生长及青春期延迟的可能性。
4.希望再给一些时间,监测身高变化,同时完善一些检查。
5.暂时仅采取身高管理的基本措施,定期复查。
上述观点的理由如下:
孩子目前4岁5个月,女孩。目前身高98.4cm,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高水平第3百分位,可诊断为矮小症[1]。
矮小症只是一个症状,很多问题可以让孩子呈现这种状态。不同的原因所呈现的其它特点会不太一样,医生根据这些不同来鉴别诊断。
比如生长激素缺乏通常有以下特点:
1.矮小;
2.生长速度低下(3岁前每年低于7cm;3岁到青春期低于5cm);
3.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年或2年以上;
4.激发试验峰值小于10ng/ml;
5.IGF-1较同年龄参考值低下;
5.智力正常,排除其他引起矮小的原因。
孩子34个月89cm,目前98.4cm,19个月长了9.4cm,换算为年生长速度是5.9cm/年,就目前看暂时属于正常范围。报告中骨龄3岁6个月,较实际年龄相差1岁(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正负1岁以上,认为骨龄异常,当然骨龄的解读存在一些主观因素,不同医生报告的差别可能还不太一样,你可以把骨龄X光原片发我看看。)。
父176cm,母157cm,遗传身高中值(176+157-13)/2=160cm,在成人中属于P50位置。
IGF-1在血液中的含量比较稳定,可间接反映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一般来说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这个指标是低的。但是这个指标因年龄、性别不同参考值有些不同,孩子是69.3,处于4岁女孩的平均水平,并不低。
目前让人纠结的就是这个激发试验的结果了。尽管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公认的可用于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方法,但是它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一定假阳性率,且重复性欠佳,仅凭此结果做出诊断很容易造成误诊。
所以综合孩子的生长水平、生长速度、骨龄、遗传身高、妈妈晚发育的情况,以及IGF-1正常,仅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处于临界状态。目前我不可以诊断孩子为:生长激素缺乏症[2]。
按照目前的情况,我的个人观点是,更倾向于个体生长引起的矮小。但是这种问题多数属于马后炮式的诊断,所以,虽然我目前不主张使用生长激素,但是必须对孩子的生长关注起来,每3个月要定期测量身高,看看生长速度如何。
个体生长的孩子生长速度在青春期之间通常是正常的,比如每年5-6cm,通常孩子的身高和骨龄是一致的。如果后续表现不符合这些基本要求,则需要再评估。
关于身高的一般性促进方案,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营养:4-7岁的孩子每日各类食物摄入:
维生素D 600IU;谷物100-150g;全谷物和杂豆类适量;薯类适量;畜禽类25-40g;蛋类50g;水产类20-40g;蔬菜150-300g;水果150-250g;乳类350-500g;大豆15-20g;坚果适量。
2.睡眠时间:3-5岁每天10-13小时,6-12岁每天9-12小时。
3.活动: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间应达到180分钟,每天户外活动至少120分钟,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时间累积不少于60分钟。
4.心理支持:正确认识身高问题,不要因为身材矮小,对儿童的教育倾向自动“低龄”化,避免因为身材矮小而过度保护,尽量不要在心理和行为上暗示矮小儿童比别人弱小、需要额外保护。
另外,垂体核磁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这两个检查希望近期可以先完成。
XX家长的第一次追问
由衷地感谢您的回复!让老母亲吃了颗定心丸。仔细地看了您的建议之后,我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1. 您看一下孩子的手骨x光片,帮我评估一下孩子的骨龄;
2. 孩子补维生素D,有没有推荐?
手骨x光片
图源 | 用户提供
陈建军医生的回复
(点击医生姓名可问医生)
按照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G-P骨龄图谱判断标准,孩子的骨龄约4岁,与实际年龄相符。
维生素D一般一粒是400IU,1-18岁推荐孩子吃600IU/天。你可以一天吃1粒(400IU),次日吃2粒(800IU),交替着来,平均每天就是600IU了。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抽血化验的,推荐所有矮小的女孩子都要常规做,用于排查Turner综合症这个疾病。
孩子的身材虽然矮,但是体型并不消瘦,导致孩子目前个子不高的原因不是营养。除了维生素D外,不需要购买其它营养补充剂。
如果饮食方面可以达到我上一条中提到的肉蛋奶量,就不需要担心营养会拖后腿。如果确实不喝奶,比如每天300ml都喝不到,再考虑补钙。
目前最重要的是监测生长速度,后续是否需要上生长激素还要看后续的变化,关注起来就不用担心错过治疗时机。
XX家长的第二次追问
太感谢您啦!我会留心记录孩子的成长速度,做完检查及时跟您沟通。
您说我家孩子骨龄4岁的话,是不是从生长曲线的角度,98.4就不在p50的范围,又偏矮了一些……
祝您工作顺利,喜乐安康。再次感谢有您这么好的医生,简直是做家长的福气!
陈建军医生的回复
(点击医生姓名可问医生)
非常感谢你的认可。
身高问题的诊断确实有其复杂性,需要的检查很多,而每一个又不能孤立地对待。好多检查又自带局限性,并非想象中那么精准,1就是1、2就是2,不能不查,查了也不能尽信,搞出很多纠结。
骨龄也是,因为评估标准不同,给出的报告也就有差别,所以对待骨龄需要定性地看,比如说报告比实际年龄大了1岁或小了1岁,只要在这正负1岁之间,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现在晚多少,也不代表以后也这样,所以需要一个持续的监测看趋势。
关注身高,其实不只是为了促高,更主要的是想弄清楚原因。比如说孩子所有检查都做了,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现,单纯就是个身高不行。我们会把她归因在特发性矮小这一类里。
如果确实是特发性矮小,国内一般推荐5岁以上再考虑是否用药。治疗原则里有另一句话:不应该给不关注身高问题的特发性矮小孩子使用生长激素。
最后,完善那两个检查,定期准确测量身高,半年复查一次骨龄。
以上就是整个咨询的内容,为方便阅读有所删改,希望对大家有用。需要提醒的是,医生的回复是针对单个个体化建议,不一定适用于自己。医生给出意见仅代表医生个人观点,不代表怡禾观点。怡禾所有咨询可能会被质控人员调阅以作咨询质量控制,但我们会严格保护咨询者隐私,未经允许不会公开任何内容。
怡禾 健康
号外号外,怡禾征稿啦!如果你或者身边的家人朋友想要分享就医问诊的经历,欢迎在本篇文章下面留言,小编会在后台与您联系。
如果你已经把自己的经历编写完成,也欢迎将投稿发送至edit@yaeher.com。
注意事项:
投稿字数在1000字以上
需要在邮件标题中注明【案例分享】
在内容中附上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微信
我们会在7天内给予答复,如果投稿成功,您的分享会在怡禾健康公众号发布,还会有医生进行点评回复,期待您的投稿~
怡禾深圳门诊近期开展了儿童生长发育专科,由本文作者陈建军医生接诊,详情可查看《孩子矮小,医生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
参考资料
[1] 罗小平.身材矮小症儿童诊疗规范[M].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6):426.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李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