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
农业可持续发展
贫困及其代际传递的心理学研究
银小兰;黎志华;1-13
农村人口老龄化效应下农业生态效率的变化
李露;徐维祥;14-29
公共服务与社会发展机会的脱贫效应
杨秀勇;曹现强;30-40
农民问题
农业保险、要素配置与农民收入
黄颖;吕德宏;41-53
认知理性视角下小农户的行为逻辑
姜安印;杨志良;54-65
经济与管理
多维城乡差距与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
叶璐;王济民;66-79
产业集聚驱动粮食高质量发展机制
高维龙;80-94
外商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
张琳琛;董银果;95-106
转基因农产品国际法律规制
蒋新苗;虢丽霞;107-118
城乡社会
过渡型社会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罗兴佐;119-128
条块关系与基层形式主义演化逻辑
吴春来;129-140
贫困及其代际传递的心理学研究
银小兰1 黎志华2
1.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2.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
摘要:贫困代际传递是阻碍彻底脱贫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心理贫困侧重从个体微观视角探讨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模式,主要有个体心理健康与贫困的双向影响模式、认知资源损耗引发的非理性行为决策导致的贫困、内生动力缺乏造成的贫困以及风险累积效应所产生的贫困。基于不同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相应干预措施,其中提升个体内生动力是关键,外在帮扶措施是必要条件,只有整合多重因素形成合力,才能使个人或家庭跳出贫困陷阱,摆脱贫困的代际传递。
农村人口老龄化效应下农业生态效率的变化
李露 徐维祥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级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省际农业生态效率,建立了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以考察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且进行了效应机制和分地区检验,结果显示:(1)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呈现负效应,这种负相关随着劳动力转移阶段的变化呈现先下降,逐渐趋于不显著,最后又上升的现象;(2)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促减效应机制检验中13.60%是通过土地规模减小的中介效应引起的,24.43%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下降引起的,通过机械化水平提高可以抵消一部分(55.36%)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负向效应;(3)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低于64.45%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负向效应还未显现;中部地区总体上也呈现负相关,并且这种负效应先增加后减少;西部地区的负效应在跨越第三个门槛值前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东北地区在跨过门槛值42.11%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负效应又有所提高。
公共服务与社会发展机会的脱贫效应
杨秀勇 曹现强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2020年后农村减贫的战略重心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如何精准识别农村相对贫困发生的根源,缓解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民的可行能力不足具有明显的致贫效应,其中,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基本可行能力和受教育程度等可行发展能力的不足均是导致农民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而农民工作意愿的致贫效应不明显,相对贫困的状态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民的工作意愿;增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则是纾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方式;增加农村社会发展机会同样具有重要的脱贫效应,可以显著降低农民相对贫困发生的概率。
农业保险、要素配置与农民收入
黄颖 吕德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2007—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直接影响和要素配置的间接传导机制。主要结论:农业保险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种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其相对贡献分别为61.19%和38.81%,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整体影响为正,但作用力度较小。要素配置的总体中介效应显著为正,其中,农业投资和技术进步是农业保险助力农民增收的关键传导机制。农业保险对不同保障水平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认知理性视角下小农户的行为逻辑
姜安印1,2 杨志良2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2. 兰州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中心
摘要:在梳理关于小农户行为属性三派争论的基础上,提出认知理性小农户概念,构建认知理性小农户行为的两阶段主观博弈分析框架:小农户在与所处情境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建立主观博弈模型,进而在主观博弈模型下进行策略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在两个阶段分别达到主观认知均衡和主观博弈均衡。小农户的认知理性行为具有显著的情境依赖性,具体表现为情境锁定和情境适应两种模式,所依赖的情境主要包括社会制度、交易市场、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自然环境五个维度。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情境变迁中,小农户在情景锁定和情境适应不足的双重作用下,面临认知及行为的情境失调危机。在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境中,小农户行为的认知治理路径包括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增强扶持政策的认知导向、构建产业链准纵向一体化治理结构。
多维城乡差距与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
叶璐1 王济民2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办公室
摘要:采用Hicks-Moorsteen指数对中国省域以多维城乡差距为非期望产出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多维城乡差距的包容性TFP指数低于传统TFP指数,技术进步的快速下降是导致TFP指数下降的重要原因;城乡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包容性TFP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区域差异;滞后一期的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全国以及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城乡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地区经济发展与包容性经济增长正相关。城镇化率有助于推动全国以及东、中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但与西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负相关。产业结构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要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必须缩小多维城乡差距,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并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以及城乡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产业集聚驱动粮食高质量发展机制
高维龙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从产业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双重视角,探讨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及其与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使用GML指数、动态面板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效果与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内部规模经济、资源共享和技术溢出是产业集聚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渠道,规模报酬递减、资源共享不足与技术锁定会显著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现实来看,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促使中国粮食发展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但目前集聚水平远未达到"倒U"曲线拐点,利用集聚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尚有较大空间。因此,通过适度规模经营、资源共享和技术溢出等中介机制充分释放集聚规模效应,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稳步提升,是推动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外商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
张琳琛 董银果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摘要:基于依附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争论,从农业研发、生产、贸易以及金融发展四个角度解析农业外商投资(FDI)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机理,进一步利用1991—2017年6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二者关系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外商投资(FDI)会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产生显著负向作用,这意味着国际垄断资本的"趁人之危"要大于"成人之美";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粮食短缺严重、地理位置沿海以及非UPOV成员国的发展中国家,农业FDI对粮食安全的"趁人之危"效应更大;农业FDI虽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水平,但会对农业自主研发能力和金融发展产生显著负向作用,并且会加重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进口贸易依赖。
转基因农产品国际法律规制
蒋新苗 虢丽霞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基于博弈论,分析对比不同博弈模型下,在实然层面,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参与转基因农产品利益博弈已经做出的理性策略选择,以及进而缔结的国际条约;在应然层面,探索国家之间如何进行深度、多次的合作型博弈,更好地做出策略选择,进而完善转基因农产品国际法律规制,在发展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和产业的同时,保障食品安全、动物福利和生态环境。
过渡型社会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罗兴佐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过渡型社会"是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阶段,其形态上具有混合性、阶段性、过渡性等多种特征,表现为村干部权威弱化、半工半耕、混合文化和原子化半熟人社会,治理上面临治理目标与治理需求存在张力、策略性应对突出和弹性治理鲜明等多重样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嵌入在乡村社会结构与变迁之中的政治社会过程,其推进应该与乡村社会的性质相匹配,有相应的社会基础支撑,这一基础不仅蕴涵乡村社会结构的区域差异,还包括乡村社会转型的阶段性。深刻认识过渡型社会及其性质,对于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条块关系与基层形式主义演化逻辑
吴春来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摘要:由项目制所维系的条块间权责利关系是影响基层政府行为的重要结构性因素。形式主义作为基层治理中的策略性应付行为,产生根源在于条块间非均衡关系。在职能部门"条"主导的专项治理中,条通过事权分配和过程管理将目标压力有效传导至下一级属地"块",并通过介入式过程管理实现压力传导的动态控制。属地政府回应行为则注重风险规避和激励获取双重逻辑,即寻求能够适当规避风险、控制成本、获取收益的应付策略。在基层治理微观情景中,属地块在面对职能部门条时能够采取分类回应策略,导致形式主义应付行为的产生具有普遍性。
——END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相关阅读:
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