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转】

三农学术 2022-12-31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


农业可持续发展——数字乡村研究

数字技能、生计抗逆力与农村可持续减贫

易法敏;1-13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传统金融机构

张岳;彭世广;14-26

 

数字化教育、数字素养与农民数字生活

苏岚岚;彭艳玲;27-40

 

农民问题

新家庭主义与农民家庭伦理的现代适应

李永萍;41-51

 

网络媒介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

张苏秋;52-62

 

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杨晶;邓大松;63-72

 

经济与管理

劳动力返乡、要素配置和农业生产率

张凤兵;王会宗;73-84

 

粮地租金变动对种粮行为调整的影响

刘余;周应恒;85-96

 

劳动力价格上涨与稻谷生产技术效率

易小兰;杨遥遥;97-108

 

城乡社会

“三权分置”下宅基地退出的权利表达

江晓华;109-118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村落共同体变迁及秩序重建

田鹏;119-128

 

基层社会救助的执行偏差及闭环逻辑

柳静虹;129-140



数字技能、生计抗逆力与农村可持续减贫

易法敏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通过调研"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项目,对贫困地区的参与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地方政府官员进行访谈,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数字技能提升对贫困群体生计抗逆力乃至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能的提升能增强贫困群体信息获取能力、拓展市场途径、拓宽资金获取渠道、提高农产品价值、增加就业和创业等,进而增强其生计抗逆力;贫困群体的数字技能持续发展升级会形成数字能力,进而从资源整合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生计创新能力几个方面提高其可持续生计能力。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传统金融机构

张岳  彭世广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以村镇银行为例,从盈利能力视角出发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以2014—2018年全国范围内94家村镇银行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村镇银行盈利能力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且数字普惠金融对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由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的临界值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易发生;进一步探讨了治理能力所起作用,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拥有较高治理能力的村镇银行能更快推动其盈利能力提升。因此,应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优化村镇银行外部经营环境,村镇银行需提高治理能力以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

 

数字化教育、数字素养与农民数字生活

苏岚岚1  彭艳玲2

1.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2.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从数字化通用素养、数字化社交素养、数字化创意素养和数字化安全素养四个方面构建农民数字素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架构农民"数字化教育—数字素养—数字生活"的理论框架,并依据四川、重庆654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探究数字化教育对农民参与以数字购物、数字医疗、数字生活服务和数字出行为表征的数字生活的影响效应及群体异质性,计量论证数字素养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教育对农民参与数字购物、数字医疗、数字生活服务、数字出行及数字生活参与度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上述影响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职业类型及收入的群体中存在明显异质性。研究进一步证实,数字化教育显著促进农民数字素养积累,且数字素养对数字化教育影响农民参与数字购物、数字医疗、数字生活服务和数字出行及数字生活参与度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新家庭主义与农民家庭伦理的现代适应

李永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现代性进村推动了农民家庭再生产模式的转变,为农民家庭带来更大压力的同时激活了农民家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促进了农民家庭伦理的现代适应,并塑造出"新家庭主义"的伦理观念。"新家庭主义"在农民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为代际合作的伦理实践。代际合作是乡村社会转型期农民家庭资源积累和压力应对的重要方式。由于村庄社会结构和市场区位条件的差异,不同区域农民家庭的代际互动方式和代际合力强弱具有较大差异,从而赋予新家庭主义以丰富的实践内涵。可见,新家庭主义不仅是传统家庭主义的延续,而且在家庭现代化压力的滋养下呈现出复杂的区域类型。新家庭主义的区域类型与经验定位有助于丰富对转型期中国农民家庭性质的认识,它不仅为学界关于中国家庭变迁的争论提供了富有包容性的理论视野,而且为家庭政策的精准施行奠定了基础。

 

网络媒介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

张苏秋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体研究院

摘要:以"00后"一代农村留守儿童的网络媒介接触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样本数据,构建社会化和媒介接触相关指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网络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进一步地,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索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网络媒介有助于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水平。网络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理解能力、健康状况、生活自理和语言表达四个方面,而对于留守儿童的智力和待人接物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学习和社交偏好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娱乐偏好并不能显著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水平。社会信任在网络媒介接触过程中呈现部分中介效应,对留守儿童社会化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杨晶1  邓大松2

1.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摘要: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从公共健康保障和收入相对剥夺双重视角考察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共健康保障对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具有显著性影响,参加医保、接受公共健康教育改善了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自评健康状况且降低了患慢性病风险,但就近医疗服务机构距离越远,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则越差。收入相对剥夺对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即横向收入相对剥夺和纵向收入相对剥夺程度越严重,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水平越低。分群组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流动距离下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政府应从完善公共健康保障政策、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缓解收入相对剥夺等多个方面提升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水平。

 

劳动力返乡、要素配置和农业生产率

张凤兵1  王会宗2

1.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大学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重点研究基地

摘要: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混合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考察劳动力返乡对农业产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返乡提升了农业土地产出率,但对农业劳动产出率没有显著影响;劳动力返乡降低了农业内部种植业尤其是粮食作物的土地和劳动产出率,且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劳动力返乡通过土地流转和家庭劳动分工的两条要素重新配置的中介途径间接影响农业土地和劳动产生率,但借助农业资本配置影响农业产出率的路径不显著。当下鼓励外出劳动力返乡不利于传统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劳动力返乡再就业亟需引导。

 

粮地租金变动对种粮行为调整的影响

刘余1  周应恒2

1.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构建农户种粮行为决策的分析框架,基于江苏省621户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值选择模型和非观测效应综列数据模型,考察粮地租金变动对粮食种植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粮地租金上涨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的概率增强,其中农户在粮食生产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该影响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种粮面积的缩减最终体现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例的下降,其中农户前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该影响有约束作用。这表明,短期内粮食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与粮食经营规模对"去粮化"趋势存在抵挡作用,下一步要通过推动粮地租金理性化、市场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对规模种粮户的支持政策,防止短期"非粮化"压力转变为长期趋势。

 

劳动力价格上涨与稻谷生产技术效率

易小兰  杨遥遥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

摘要:基于2001—2017年中国稻谷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价格对稻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倒逼效应"和"累积效应"。研究发现,稻谷主产区平均生产技术效率较高,达到0.8385,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价格与稻谷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由于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倒逼效应",平原地区劳动力价格对稻谷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由于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累积效应",相比前期,后期累计形成的较高的劳动力价格对稻谷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减弱。在农村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应重视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三权分置”下宅基地退出的权利表达

江晓华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梳理现有中央政策文件和学界争论点,有必要审视和明确"三权分置"下宅基地退出的权利类型。地方实践呈现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户资格权退出的演进现实。农户资格权的性质和内容表明农户资格权派生于集体所有权,属于集体成员权下的独立子权利。宅基地退出的权利表达可类型化为单行退出农户资格权、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保留农户资格权、同时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户资格权。单一退出农户资格权事关集体成员保障完全丧失,应该建立充分告知、公示的程序规则,建立以当地城镇住房价格为参考的激励性补偿标准。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保留农户资格权的,应区分永久保留和暂时保留情形,设定暂时保留的条件、期限,暂时保留期间农户资格权补偿应留待真正退出时予以兑现。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户资格权一体退出的,应建立农户资格权重获机制,设定重获农户资格权的积极条件、阻断条件、补偿退回和程序规则。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村落共同体变迁及秩序重建

田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借鉴地域社会理论研究范式,从空间生成、制度规范以及主体行动三个维度构建中国村落共同体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城中村、超级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为例,对比阐释其空间生成、主体重塑、秩序整合等方面的经验样态及实践逻辑。研究发现,乡土发展与村落转型的多元化动力机制及推进模式,使得中国村落共同体变迁呈现总体性、动态性,并在空间整合、制度转轨及主体重塑方面表现出复杂性、渐进性。因此,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村落共同体秩序重建,既要遵循村落共同体变迁与乡土社会转型的空间生成演进规律,调动村落共同体内生资源和居民主体性,实现传统村落共同体空间功能及其整合路径的现代性转型;又必须在新型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意义上,实现乡土性与都市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序衔接和良性互动,将制度嵌合和机制转轨的社会代价和心理成本降到最低。

 

基层社会救助的执行偏差及闭环逻辑

柳静虹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社会救助作为我国贫困治理的制度部分,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社会的深度转型及贫困性质的变化,基层社会救助实施中各行动主体对社会救助的认知呈现异质性,使得抽象政策与具体实践之间存在种种关键张力,进而产生执行偏差。基于过程结构分析,并结合对四川省C市基层社会救助执行的实地调研,发现基层社会救助呈现多行动主体策略博弈所构成的闭环结构。究其原因,与政策实施过程中实践规则与形式规则的具象偏差有关。纵向行政架构视政策救助实施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条块管理结构,而基层执行者与救助对象则将其作为个体化解读政策及行动策略互嵌的微权力空间。要矫正我国基层政策救助执行偏差,加强基础性民生保障,须协调兜底保障与发展共享的内在张力,并注重责任主体专业化、多元化协同发展,逐步构建救助递减及预防机制。


——END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相关阅读:

  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3.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转】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期目录及摘要【转】

  5. 《中国农村经济》2021年第5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编辑审核:龙文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