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年第43卷第1期目录【转】

三农学术 2023-10-24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ZGNZ/detail?uniplatform=NZKPT

————

绿色发展

国外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01
作者:刘欣超,张靖,辛晓平,徐大伟,庾强,闫瑞瑞,王路路,秦琪,邵长亮
摘要:目的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对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开始以数字化管理技术为切入点,实现网络化、空间化、智能控制为主的全面信息化阶段,能够提供系统的数字信息和实用的数字化产品。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草畜业先进国家的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和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 通过对国外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如下5条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做法:(1)从政策大局上转变养殖方式,保护生态环境;(2)构建完善的草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3)加强草原信息化体系建设;(4)设立专门的资金项目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及与科研机构的合作;(5)促进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提出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建议,对完善我国草原信息服务体系和推动我国草原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信息:刘欣超,张靖,辛晓平,徐大伟,庾强,闫瑞瑞,王路路,秦琪,邵长亮.2022.国外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9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欧盟和美国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启示

AGRICULTURAL ECO-COMPENSATION POLICY OF THE EU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VELATION TO CHINA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02
作者:陈诗华,王玥,王洪良,香宝
摘要:目的 欧盟和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较完善、实践丰富的地区,在农业生态保护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其制度安排对于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归纳法,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法律保障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欧盟和美国现行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特征,并针对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结果 欧盟和美国在政策中广泛采取正向激励的政策工具,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起高度市场化的农业生态补偿模式,但在政策保障和管理评估上投入巨大,正在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补偿方案。结论 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存在政策碎片化、市场机制保障和农民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借鉴欧盟和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中协调农业和环境政策、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提升政策透明度的做法来改善。
文献信息:陈诗华,王玥,王洪良,香宝.2022.欧盟和美国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启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0-17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IN THE YELLOW RIVER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03
作者:查建平,周霞,周玉玺
摘要:目的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测度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解析其绿色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和区域差异,提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方法 文章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选取2012—2018年黄河流域面板数据,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高效发展三个层面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结果 从时序变化来看,2012年以来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值从2012年的0.153提高到2018年的0.829;2018年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发展的评价值分别为0.179、0.502、0.148,资源节约和高效发展是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短板;从区域差异上看,黄河流域各省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上下游高中游低”的特点,2018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高的山东,评价值为0.528,排名最低的宁夏仅为0.317;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结论 黄河流域各省区应弥补不足,缩小省域间差异;因地制宜,针对黄河流域的不同地区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政策;聚焦资源节约和高效发展。
文献信息:查建平,周霞,周玉玺.2022.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8-28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技术方法

中国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贸易与产业发展视角的比较分析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HOG INDUSTRY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RAD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04
作者:刘晨阳,王济民,王祖力,裴璐,辛翔飞
摘要:目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消费国,科学评价中国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对于提高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促进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产业发展视角构建了包含资源禀赋竞争力、生产竞争力、消费竞争力和贸易竞争力4个一级指标及13个相关二级指标的生猪产业国际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5—2018年生猪产业相关数据,对中国、美国、德国、巴西、西班牙、俄罗斯等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生猪产业国际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基于贸易视角的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基于贸易视角与产业发展视角的测算结果存在一定差距。基于贸易视角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生猪产业缺乏竞争力,且竞争力仍在持续减弱。基于产业发展视角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生猪产业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其中,中国猪肉消费竞争力极强,显著拉升了中国生猪产业国际综合竞争力水平;生产竞争力和资源禀赋竞争力也具有一定优势;贸易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明显拉低了中国生猪产业国际综合竞争力水平。结论 建议中国生猪产业充分发挥巨大的内需优势,提升生猪产业国际竞争水平,实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国生猪种业创新能力,保障优良种猪供给;提高生猪生产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提升生猪养殖场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稳定生猪生产饲料供给;建立生猪产业风险防范机制。
文献信息:刘晨阳,王济民,王祖力,裴璐,辛翔飞.2022.中国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贸易与产业发展视角的比较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29-39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中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进及收敛性分析

DYNAMIC EVOLUTION AND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05
作者:郑甘甜,陈池波,张开华,邢美华,江帆
摘要:目的 厘清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现状是探索农业绿色发展路径的逻辑起点。文章对农业环境TFP测算体系做了进一步的解构与改进,并分析其动态演进及收敛性。方法 利用基于SBM-DEA模型的GML指数,测度了1995—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西藏)的农业环境TFP,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探讨其收敛性。结果 中国农业环境TFP与农业生产总值变动态势基本吻合,两者的增长速率均在2010年达到峰值,此后农业环境TFP增长速率超过农业生产总值,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农业环境TFP的年均增长率为3.13%,增长率自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部依次递减;全国及四大区域的技术效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退迹象,其中东北部最为明显;全国及四大区域均存在β条件收敛,但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及其他区域均存在β绝对收敛。结论 中国农业环境TFP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应加强各地之间的农业经济联动,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各地农业环境TFP逐步收敛;特别对于东北部,技术效率衰退较为严重且内部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不利于粮食生产安全。
文献信息:郑甘甜,陈池波,张开华,邢美华,江帆.2022.中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进及收敛性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40-49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分析基于SFA模型和Log(t)回归方法

DYNAMIC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BASED ON SFA MODEL AND LOG(T) REGRESSION METHOD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06
作者:刘霞婷,李强,吴超,马锦怡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变化和长期收敛性,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农业发展差距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文章基于中国29个省(市、区)1978—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Log(t)回归的PS收敛检验分析累积农业TFP增长的收敛性。结果 农业TFP的动态分析表明,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支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TFP增长的速度放缓。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1986—2017年中国农业累积TFP增长在全国省际层面和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层面都发散,但存在6组俱乐部收敛和4个不收敛地区。从收敛速度来看,俱乐部1的收敛速度最快,是唯一的绝对收敛,俱乐部2的收敛速度最慢;根据累积农业TFP增长的差异,可以将收敛俱乐部划分为“高速增长”“平稳增长”和“低速增长”3种类型。“高速增长”俱乐部(俱乐部1、2)与其他俱乐部(俱乐部3~6)的增长差距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是其他俱乐部之间增长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应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交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资源禀赋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实现有效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文献信息:刘霞婷,李强,吴超,马锦怡.2022.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分析基于SFA模型和Log(t)回归方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50-59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我国玉米生产驱动因素贡献份额分析基于埃塔平方法(η2

THE CONTRIBUTION SHARE OF DRIVING FACTORS ON MAIZE PRODUCTION IN CHINABASEDON ETA SQUARE METHOD(η2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07
作者:李婷婷,李文娟
摘要:目的 从气象、生产投入、社会经济、技术进步、政策五个方面对玉米生产的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明确不同驱动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程度。方法 文章采用埃塔平方法(η2)对1978—2018年玉米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对全国和两大主产区建立全因素模型和局部因素模型群,测算各组因素的贡献份额。结果 (1)在全国全时段模型群中,技术进步因素对我国玉米生产的独立贡献份额最大,为2.71%,生产投入和社会经济因素次之,而政策因素的贡献份额最小。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中,贡献份额最为突出的是由气象、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四大因素组成的模型,对我国玉米生产交互贡献了19.78%。(2)在全国分时段模型群中,社会经济因素的贡献份额始终最大,对全国玉米的贡献作用最为显著。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中,气象、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因素组合模型的交互贡献份额在除20世纪80年代外均表现为最大,而1980时段气象、社会经济、技术进步和政策因素的交互贡献份额最大,为10.28%。(3)在分区域全时段模型群中,北方春玉米区的气象因素独立贡献份额最大,政策因素最小,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生产投入因素独立贡献份额最大,技术进步因素最小。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北方春玉米区的气象、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因素的交互贡献份额最大,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生产投入、社会经济、技术进步和政策因素的交互贡献份额最大。结论 在全国全时段中,技术进步、生产投入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玉米生产影响显著,气象和政策因素的影响效应在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有所削弱;在不同时段中,社会经济、技术进步因素的驱动作用始终较大,其中社会经济的驱动作用最为显著;不同区域受驱动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玉米生产。
文献信息:李婷婷,李文娟.2022.我国玉米生产驱动因素贡献份额分析基于埃塔平方法(η2).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60-70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资源利用

1990-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

SPATIOTEMPORAL AND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ADDY FIEL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F CHONGQING FROM 1990 TO 2015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08
作者:罗晓虹,王蓥燕,王舒,郑杰炳,王丹,王子芳,高明
摘要:目的 水田作为三峡库区重要的耕地类型与湿地景观,对保障该区的粮食和生态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水田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为农业结构调整、水田经营政策的制定以及保障库区生态系统的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文章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0年、2005年、2015年土地利用图像,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估计以及景观指数模型等方法,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在不同时段水田的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结果 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面积为5 267.94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26.70 %,平均坡度为11.87°,其中丘陵地区水田面积分最大,不同区县间水田面积差异显著。(2)近25 年草地、建设用地和水田间发生显著转移,1990—2005年水田主要转向旱地,2005—2015年水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且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水田的总面积持续减少。(3)近25年来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面积的核密度分布呈现“西密东疏”“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1990年水田分布的聚集区表现为江津和长寿2个核心分布带;2005—2015年江津的核密度值由高密度区转变为低密度区,水田分布的聚集区仅剩长寿核心分布带。(4)在7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田的景观优势度居于中间位置,随着水田面积不断减少,水田景观的破碎化进一步扩大。结论 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必须稳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水田面积,充分发挥水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
文献信息:罗晓虹,王蓥燕,王舒,郑杰炳,王丹,王子芳,高明.2022.1990-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71-80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耕地利用“大棚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LAND USE TRANSITION TOWARDS GREENHOUSE FARMING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09
作者:谢旻琪,张宇,杨奎,钟太洋
摘要:目的 我国以“大棚化”为代表的耕地利用转型不断深入,意味着传统的露天耕作已逐渐被设施农业取代。少有研究在宏观层面上对耕地“大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特别是其与新型职业农民转型间的关系。方法 文章以2006年和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对象分析了耕地利用“大棚化”的时空特征,并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对2016年全国209个地级行政区耕地利用“大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 ①2006—2016年中国大陆耕地利用“大棚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②大棚用地面积影响因素中,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和新型职业农民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坡度有显著负向影响。③“大棚化”率的正向影响因素与大棚用地面积的相同,而负向影响因素中新增了降水量、一产比重和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结论 人口密度是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重要拉力因素,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可以主动有效推进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
文献信息:谢旻琪,张宇,杨奎,钟太洋.2022.耕地利用“大棚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81-90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县域农业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与优化研究以山西省原平市为例

RESEARCH 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COUNTY REGIONA CASE STUDY OF YUANPING CITY, SHANXI PROVINC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10
作者:李娅,谭秋,王丽双,张帆
摘要:目的 通过对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的定量评价,并结合土地利用的角度对原平市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方法 文章基于GIS空间分析和AHP方法,建立农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刻画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出适宜性分级图,进一步叠加原平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农业优化布局分析。结果 原平市农业适宜性水平整体较低,只有14.82%的区域适宜和非常适宜农业生产,集中分布于中部平原地区;53.21%的地区基本适宜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东部丘陵和西部山区;31.97%的地区不适宜农业发展,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同时,在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区中约有15.3%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限制了该市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结论 与传统的土地适应性相比,该研究嵌入了社会经济因子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贴合实际。如何进一步挖掘更全面表征气候、生态、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构建更加全面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区域有别、因地而异的评价体系标准,是加强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有利保障。
文献信息:李娅,谭秋,王丽双,张帆.2022.县域农业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与优化研究以山西省原平市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91-99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适宜性评价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SHANXI PROVINC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11
作者:刘立文,段永红,李丽丽,徐立帅,张颖,聂文玉
摘要:目的 为了解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提高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率。方法 运用Voronoi、GIS核密度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评价。结果 山西省农村居民点分布呈现出“南密北疏”的分布特征,且主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海拔、坡度、河流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密度分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低坡度、低海拔的区域。在区位因素上随县城、公路缓冲区距离的增加,农村居民点分布密集程度呈反比下降趋势。此外山西省农村点适宜性分布以较适宜居住为主,其中适宜性居住所占比例达到32.08%。结论 山西省居民点分别同时受地形和区位的影响,其中地形影响较大,且整体适宜居住,文章可为优化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提高积极参考价值。
文献信息:刘立文,段永红,李丽丽,徐立帅,张颖,聂文玉.2022.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适宜性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00-109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三维生态足迹视角下江西省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演化及其驱动因素

EVOLU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IN IN JIANGXI PROVINCE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12
作者:李少坤,王少军,张志,陈晓倩
摘要:目的 文章以三维生态足迹视角对江西省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演化及动力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实现“高经济水平,高自然资本存量”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计算自然资本,并用GWR模型识别可持续性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 (1)从时间序列上:全省自然资本整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从内部组分构成看,生物账户是存量资本消耗的主要方式,耕地和林地是流量资本占用的主要方式。(2)从空间格局上:足迹深度空间格局表现为西部>南部>东部,其中新余市最高达13.264hm2/人,鹰潭市最低为2.717hm2/人;足迹广度在0.460~0.526hm2/人波动,空间格局表现为西部>东部>北部,其中鹰潭市最大值为0.860hm2/人,萍乡市最小值为0.199hm2/人;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综合分区表现为中部低于四周地区。(3)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整体呈现变好趋势,通过定量回归分析发现,引起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态足迹强度、城市化率、生态承载力,且这3个因素在空间上有不同的表现模式。结论 该省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赤字和足迹深度、足迹广度的变化整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大力提升东、中部自然资本流量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以降低生态足迹强度,提高生态承载力和控制城市化速率三项因素入手,以期实现江西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献信息:李少坤,王少军,张志,陈晓倩.2022.三维生态足迹视角下江西省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演化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10-123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CHANGE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IN YELLOW RIVER DELTA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13
作者:张黎黎,李子君
摘要:目的 研究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拟为提高该区域耕地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以及促进耕地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1988—2019年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进一步探讨了耕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 (1)1988—2019年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总集约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劳动集约度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资本集约度的变化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资本集约度中,属于省工性投入的农业机械集约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属于增产性投入的农药、化肥、农膜集约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总体上“西、南部高,东北部低”。(3)复种指数、人口非农化比重和耕地资源禀赋对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独立影响程度最大,各种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远大于单一影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结论 应注重农药、化肥、农膜的生态效应,加快土地流转,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同时,要抓住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经济和农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以全面提高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缩小区域差异。
文献信息:张黎黎,李子君.2022.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24-134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国内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AND USE FUNCTION EVOLUTION IN CHINA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14
作者:吕双双,李莉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探寻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丰富我国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梳理及归纳总结法,从土地利用功能评价、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土地利用功能演变驱动机制等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与讨论。结果 当前我国在土地利用功能演变方面的研究不断丰富、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受到多因素综合作用,对其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缺乏微观、宏观与微观尺度相结合的应用;评价方法较单一;精细化空间分析、驱动机制的研究存在不足。结论 多尺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对比分析、自然与人文因素驱动机制的辨析、多方法配套分析和多学科结合研究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献信息:吕双双,李莉.2022.国内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研究进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35-140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理论研究

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结构与演进基于1990—2020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PLASTIC FILM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OLICIES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POLICY TEXTS FROM 1990 TO 2020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15
作者:龙昭宇,杨紫洪,张康洁,尹彦舒,张英楠,尹昌斌
摘要:目的 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中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农业栽培技术,在为农业经济发展及粮食生产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由于长期以来地膜生产、使用及回收环节的不规范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废弃地膜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基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农膜回收行动方案》中提出的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的时间节点下,对中国30年地膜污染防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及规律总结,有利于把握政策方向及国家工作重点。方法 文章基于199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发布的328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首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政策数量及政策结构进行处理分析,描述政策的基本特征,其次基于ROST分析工具及Netdraw语义网络结构图绘制工具深入剖析政策文本,进一步分析政策演进规律。结果 (1)1990年以来,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在数量上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且在2015年以后上升增速显著提高。(2)2000年以后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发布类型以部门工作性文件为主,政策影响力偏低。(3)30年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呈现由重污染治理到重资源化利用、重宣传引导到重经济激励、政策措施逐渐细化可执行性逐渐增强的演变特征。(4)基于标志性政策的出现及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的重心转变,将相关政策划分为生产供应保障、环保意识形成、污染综合防治、残膜资源化利用4个阶段。结论 根据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分析结果,提出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制定方面应尽快完善上位法、对全产业链进行系统规定、加强不同部门间交流协作;政策工具使用方面应针对于不同环节,重视政策手段多元化应用,发挥不同政策工具间的协同效应。
文献信息:龙昭宇,杨紫洪,张康洁,尹彦舒,张英楠,尹昌斌.2022.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结构与演进基于1990—2020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41-152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山西运城地区苹果种植户调研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FARMERS' FERTILIZER REDUCTION BEHAVIORBASED ON THE SURVEY OF APPLE GROWERS IN YUNCHENG AREA, SHANXI PROVINC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16
作者:李树强,葛颜祥
摘要:目的 在当前化肥施用过量并造成严重面源污染的背景下,需要厘清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困境并进行合理的机制设计,实现化肥施用量“负增长”的目标。方法 文章引入农户从众性行为、政府内源激励、外源激励,构建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并通过演化博弈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 减量内生动力,农户从众性行为、减量禀赋间接正向影响减量行为,减量意向具有中介效应;减量外生动力,政府内源激励直接正向影响减量行为,外源激励在减量意向与减量行为之间发挥积极调节作用;仅在政府提供双向激励,策略(双向激励—化肥减量)才能演化为稳定状态。结论 增强农户减量内生动力,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建设标准化果园,充分发挥减量外生动力,加大政府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宣传教育,尽快落实生态补偿等减量政策。
文献信息:李树强,葛颜祥.2022.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山西运城地区苹果种植户调研.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53-164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农户高效低毒农药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基于冀、鲁、豫3省598份西瓜甜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IFFERENCES OF FARMERS' HIGH-EFFICIENCY AND LOW-TOXIC PESTICIDE APPLICATION BEHAVIOR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598 WATERMELON AND MELON GROWERS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HEBEI, SHANDONG AND HENAN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17
作者:杨玉莹,毛世平,林青宁
摘要:目的 通过构建市场、政府、社会3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探究了农户高效低毒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以期为高效低毒农药的有效推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基于冀、鲁、豫3省598份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1)绿色认证、政府补贴、技术培训、与农资店员的交流程度均能正向影响农户施用行为。(2)不同种植规模、不同种植年限、不同技术认知限定下,影响农户高效低毒农药施用行为的因素存在差异。小规模种植限定下,绿色认证对农户的高效低毒农药施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短期种植限定下,与农资店员的交流越频繁农户越有可能施用高效低毒农药;不认可高效低毒农药重要性限定下,进行过绿色认证、与农资店员交流程度的提高可以引发农户的施用行为;而政府补贴、技术培训则始终是影响农户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 因此建议引导农户积极进行绿色认证、拓宽政府补贴的范围、扩大技术培训渠道、促进农户与农资店员的常态化交流、实施差异化的激励措施。
文献信息:杨玉莹,毛世平,林青宁.2022.农户高效低毒农药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基于冀、鲁、豫3省598份西瓜甜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65-173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合作社社员规范使用农药的增收效应研究来自四川省的证据

RESEARCH ON THE INCOME-INCREASING EFFECT OF STANDARDLY USING PESTICIDES BY COOPERATIVE MEMBERS: EVIDENCE FROM SICHUAN PROVINC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18
作者:刘景政,傅新红,刘宇荧,邓茜
摘要:目的 利用四川省果蔬种植合作社社员的494份实地调研数据,探究合作社社员按照合作社要求进行农药施用这一行为对其农业收入的影响,以期细化农户增收方式,提出通过规范农药的施用进而提升社员农业收入的相关建议,帮助推广合作社规范农户生产行为的功能。方法 文章在控制社员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合作社特征的基础上,将社员的农药使用行为分为规范和不规范两类,运用处理效应模型探究规范使用农药的行为对合作社社员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 与不规范使用农药的社员相比,规范使用农药的社员农业收入平均高出10.24%。这种影响在不同身份的社员之间存在差异,对于普通社员,规范使用农药的增收效果高达11.46%;而对于核心社员,其增收效果仅为6.3%。结论 规范使用农药对于合作社社员的农业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推动社员、尤其是普通社员规范使用农药,大力发展绿色生产是帮助社员增收的有效途径。
文献信息:刘景政,傅新红,刘宇荧,邓茜.2022.合作社社员规范使用农药的增收效应研究来自四川省的证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74-183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A CASE STUDY OF THE MANAS RIVER BASIN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19
作者:李鹏辉,张茹倩,徐丽萍
摘要:目的 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忽视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难以追踪生态服务价值的流动规律,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展开生态足迹研究,以期为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两大理论,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并以生态脆弱区——玛纳斯河流域为靶区进行了分析。结果 玛纳斯河流域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均存在年际变化,前者的多年平均值中水域(16.87)>林地(4.62)>能源用地(1.39)>草地(1.37)>耕地=建设用地(1.07)>未利用地(0.30),后者的多年平均值中耕地=建设用地(1.42)>水域(1.31)>林地(1.04)>草地(0.95)>未利用地(0.45);玛纳斯河流域生态足迹呈明显的不均衡增长,生态赤字不断扩大,流域生态足迹增速达0.48×106hm2/年,生态承载力在均值3.68×106hm2附近波动,生态赤字年均增速为-0.47×106hm2/年,其中草地和能源用地占比高、增速快,贡献了流域近85%的生态足迹;当量因子对流域的测算结果较为关键,敏感性指数结果显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CS值分别为0和1,生态赤字的CS值由1.78降至0.26,除草地生态赤字的CS值在2010年、2015年和2018年<1外,其余地类始终≥1。结论 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具有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多样性、生态承载力核算内容更加丰富准确、模型参数本地化增强了普适性等优势。研究结果可为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建设提供依据,同时有助于完善生态足迹的相关研究。
文献信息:李鹏辉,张茹倩,徐丽萍.202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84-196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三农问题

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A VIEW ON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URBAN-RURAL RESIDENTS’ INCOME GAP IN NORTHWESTER CHINA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20
作者:殷颂葵
摘要:目的 为准确把握市域尺度下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促进该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方法 文章基于2010—2018年51个市域单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 (1)西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189下降至2.736,下降幅度为14.21%;(2)空间分布格局上形成了东西方向的“U型”特征和南北方向由北及南平滑上升的特征;(3)全局莫兰指数在波动中由0.322上升至0.358,上升幅度为11.18%;(4)空间滞后模型表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农业现代化和金融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有负向影响,而经济发展虽然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两者在计量结果上显示“U型”关系。结论 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小幅波动中表现出缩小的趋势,且市域之间的差异呈现出收敛的态势;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正自相关性,且在局部地区有板块集聚特征;空间因素是西北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文献信息:殷颂葵.2022.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197-205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21世纪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减贫效应研究

RESEARCH ON POVERTY ALLEVIATION EFFECT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SINCE THE 21ST CENTURY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21
作者:彭继权,秦小迪
摘要:目的 农业基础设施不仅是农业稳定生产的重要基石,也是农村贫困治理的重要手段。探究农业基础设施减贫效应,对未来相对贫困治理和减贫经验总结意义重大。方法 文章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减贫效应及内生机制。结果 农业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公路密度、河道密度和铁路密度分别显著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1.424、0.03和0.05个单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中的人均装机容量、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和每公顷塑料薄膜用量分别显著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0.122、0.212和0.011个单位。从控制变量来看,每千人播种面积,农村人均教育水平和人均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也发挥着积极的减贫作用。由减贫机制可知,农业基础设施主要通过降低农业自然灾害和增加农业产值,进而提高农户收入和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结论 应尽快完善农田田间道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减贫。
文献信息:彭继权,秦小迪.2022.21世纪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减贫效应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206-215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经济、人口视角下的城镇化与贫困:线性与U型关系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POVER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Y AND POPULATION: LINER AND U RELATIONS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22
作者:刘超,张海洋,胡宝贵
摘要:目的 城镇化是影响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的关键要素,对于城镇化和减贫之间关系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方法 文章基于199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分别从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角度出发,对城镇化和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 (1)城镇化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均能有效降低农村贫困程度。(2)人口城镇化与贫困之间呈U型关系,而经济城镇化对贫困的影响是单向负相关。(3)我国城镇化减贫效应的区域差异明显,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城镇化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减贫效应更显著。结论 城镇化是减贫的重要途径,但过度的人口城镇化会加剧贫困,城镇化减贫的重点在于与人口城镇化相匹配的经济城镇化水平同步提高,方能达致减贫。所以应全面提升城镇化规划的科学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推进城镇化的减贫进程。
文献信息:刘超,张海洋,胡宝贵.2022.经济、人口视角下的城镇化与贫困:线性与U型关系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216-222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分析

THE IMPACT OF LAND TRANSFER ON FARMERS’ENTREPRENEURSHIP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OCIAL CAPITAL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23
作者:叶秋妤,孔荣
摘要:目的 土地细碎化与传统分散式经营一定程度阻碍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创业,探索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对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阐释土地流转影响农民创业的机理,并依据陕西、宁夏、山东3省(区)1 947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测度社会资本是否发挥调节作用。结果 (1)转入土地正向促进农民创业基本决策,而转出土地负向抑制农民创业基本决策,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和5%。(2)进一步划分创业类型后显示,转入土地能显著促进农民开展涉农创业,而转出土地能促进农民开展非农创业。(3)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显著,具体表现为,整合型社会资本在转入土地影响涉农创业中发挥调节作用,而跨越型社会资本在转出土地影响非农创业中发挥调节作用。结论 因此,建议持续推进土地流转政策的深化改革,确保从土地流转到农民创业的顺利衔接;加强农民创业培训体系建设,考核培训后的效益效果,通过提升培训质量助推农民创业;鼓励农民增强社交意识,灵活运用社会网络获取资源,并通过积极社交打通阶级壁垒、促进信息流动,加速创业的开展。
文献信息:叶秋妤,孔荣.2022.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223-231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休闲农业

上海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SHANGHAI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24
作者:徐璞,李善伟,吴林海,李玉峰
摘要:目的 休闲农业是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转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归纳上海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为上海市休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文章基于政府访谈与企业走访,结合对休闲农业企业的抽样调查,分析了上海市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措施、现存问题、原因与解决思路。结果 上海市主要采取了出台基础政策、以项目为载体进行资金补贴、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3种方式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在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与休闲服务提供3个环节仍面临着“三品一标”农产品有限、加工农产品开发不足、生鲜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休闲服务提供同质化较高等瓶颈。结论 上海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成因包括:规划布局不够完善,科技融入不够充分,配套政策不够丰富,管理冲突有待协调,人才导入函需增强,资金扶持不够均衡。上海市休闲农业的未来发展,需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因地制宜确立规划布局,利用科技优势打造产业精品,逐步完善休闲农业配套政策体系,建立政策制定多方协调机制,加强人才合作与导入,丰富并平衡资金扶持体系。
文献信息:徐璞,李善伟,吴林海,李玉峰.2022.上海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232-238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基于TOPSIS的吉林省典型村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

EVALUA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OF TYPICAL VILLAGES IN JILIN PROVINCE BASED ON TOPSIS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125
作者:刘晖,周丽君
摘要:目的 通基于典型村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评价, 分析吉林省当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阶段, 为吉林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文章采用AHP-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在此基础上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得出2018年吉林省金达莱村、红旗村、珍珠村、孟家村、库里村5个典型村落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结果 (1)吉林省典型村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孟家村和红旗村整体发展水平较高, 各方面发展均衡;金达莱村乡村旅游发展处于中等水平, 社会文化效益方面略显薄弱;珍珠村和库里村综合发展水平较低, 珍珠村各子系统评价存在较大差异, 库里村的子系统评价和综合评价均处于较低水平。(2)整体而言, 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处于中下水平, 尚不具备显著优势。从典型村落代表地区看来, 吉林省东中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较好, 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结论 吉林省乡村旅游整体发展处于中低水平, 各地区存在区域差异, 应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塑造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 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村三产融合, 从而实现吉林省乡村旅游全面协调发展。
文献信息:刘晖,周丽君.2022.基于TOPSIS的吉林省典型村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3(1):239-246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联系电话:(010) 82109628 82109632 82109637    邮编:100081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荣获2020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本刊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二等奖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https://mp.weixin.qq.com/s/Jbq92OlDPZRGG7MhRn-MMg


相关阅读:

  1.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年第42卷第12期目录【转】

  2.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年第42卷第11期目录【转】

  3. 《农业经济问题》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4. 《中国农村经济》2022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5. 《农业技术经济》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4.06)丨全文下载丨苏州市南星湖片区水网乡村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动态变化与分区管控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2024年第7期目次和摘要
付宇航|乡村振兴背景下粮食安全及其法治保障——基于农地保护的视角
南海耕保出奇迹!大沥鱼塘“变形记”→
走,巡田去!《田长直播间》走进丹灶的幸福田野🤩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