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勋院士:传承的力量
口述:张祖勋 整理:严航
回顾测绘学科60年发展历程,不能只是总结某个人的学术成就,而要借此机会,发掘弘扬整个测绘学科的精神内涵。
我认为,这个内涵的核心是“传承”,它不简单指“辈辈弟子当院士”这种直观的传承,而是理念、传统等深层次的延续。“传承”,简单朴实的两个字,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测绘学科之所以如此兴旺,就得益于传承的力量。
几代学者薪火相传
可以说,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经历了几辈学人的发展传承。虽然当时的读书条件不如现在,但宽松的人才政策和引进环境现在也不多见了。
1971年,李德仁被分配到石家庄水泥制品厂工作,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他接到恩师王之卓先生的召唤,决定重回母校学习。王之卓先生直接给李德仁出题破格录取。无独有偶,大学毕业,刘经南在湖南省煤田物测队任技术员、助工,也是在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的第一年回到母校。
工科学科讲究团队合作,不像搞文学创作的人,可以闭门谢客以求清静。工科研究需要一帮人聚在一起干一件事。平时,学术观点的争鸣必不可少,学术之外,测绘学科是一个团结互助的大家庭,大家在如何建设学科、发展学科这个问题上保持着高度统一。如此,才有了如今繁荣的学科景象——
1994年,李德仁和刘先林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学部院士,随之,宁津生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学部院士,从此开创了测绘人在中国工程院的“传奇”。这里至今已经诞生了12位测绘界的院士。其中,信息学部3位,土木学部由原来的1位发展到今天的9位,测绘学科成了中国工程院土木学部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可以说,宁津生为整个测绘学科在中国工程院的兴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德仁极大提升了武大测绘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年轻人“不琢不成器”
有些人会说,“年纪大的有经验”,这一点在学术上不完全适用。因为,学术需要创新推动,创新需要灵感,年轻人才是创新的主力军。
谈到年轻人的培养,绕不过一位重要人物——我的导师、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王之卓先生。
大学毕业,我留校担任王先生的助教,听他给我们新进教师讲课。3年后,我又报考了王先生的研究生。他对年轻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亲切耐心的指导,令我终生受用,也深深影响着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先生只批评过我一次,至今犹在耳旁,激励我不断前行。当时,他督促我编一个程序,我因为并不擅长,一直以“忙”为借口拖延。几次之后,他严厉地批评我:“人不怕慢,就怕站。”他说:“慢一点没关系,站一下也没问题,但是不能停下来。有些东西可以放下来,半年甚至一年,但稍微调整后,要重新捡起来,一直搞下去。坚持很重要,认准一个目标就要坚持下来。”
王之卓先生在60年的教学生涯中,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为我国测绘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是当代中国测绘教育的先驱。一个导师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弟子实属不易,这比他自己的学术成果更有价值。2002年,王先生临终前对我们说:“未来的路要自己慢慢走。”
发现年轻人,还要重用年轻人。每个人的能力不可能划等号,要善于发现年轻人的才能,创造平台让他们施展特长。作为教师,理应担起这个责任。
这一点也影响到了我。在原武汉测绘学院任航空摄影测量系主任、副校长时,我有意地提拔年轻人。我一直认为工科领域不仅要有好的教授,还要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航空摄影测量系一个叫徐轩的技术人员,被大家称为“千手观音”,当时,系里引进一些国外的先进设备,一旦坏了,大家都“傻眼”了,但他准能修好。后来有个赴香港理工大学考察学习的机会,我毫不犹豫地把指标给他,让他去深造。他现在已是学院的高级工程师。
做研究要善假于物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维持测绘学科的辉煌,把测绘精神传承下去?我想,责任主要落在年轻人身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成长。但是也要认清现实,历史不可能一直维持巅峰,超越前人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做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原创,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一点突破,就是创新。
我在澳大利亚看到过一棵树,很有启发意义。首府珀斯,有一棵60米高的参天古木,高耸入云。树端设有观察亭,是以前发生火灾时用以登高远眺观察火势的。现在,这棵树已经被当地发展成了一个旅游项目,人人都可以顺着钉在树干上的钢筋棍爬到顶。我爬上去过,还拿着手机和树合影,特别有意思。我想说,这和我们搞研究一样,要善假于物,为我所用。
2016年G20峰会上,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提出:“技术的趋势是无可避免的。人工智能将改变所有的行业,同时会摧毁很多东西。”
摄影测量是通过影像进行测量,使它从二维的影像变成三维的科学。计算机的应用极大推动了摄影测量的发展,它可以分类处理大量图像工程,并通过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进行搜索。例如,在超市,我们叫不出某个东西的名字,但只要有照片通过图像检索,或者描述出这个东西的用途、性能,立马知晓。这就是现在广泛应用的“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
很多人开始担忧,计算机会不会挤占摄影测量的研究领域?我们应该认识到,计算机在精度方面有所欠缺,摄影测量只是计算机学科一个很小的领域。这就提示我们要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路子,善于利用它来发展自己的领域。
如今,无人机发展迅速,对航空摄影测量的需求就会减慢,航空的摄影测量到正规的摄影测量到地面的摄影测量,现在还有低空的摄影测量,这是目前非常热门的方向,应该抓紧发展这一块。以后定标场面积不用很大,二三平方公里就够了,而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目前,国外低空处理数据比我们复杂得多,他们目标很清楚:以市场为目标。对用户的操作技能要求低了,对软件的要求相应就高了。这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摄影:吴媛 编辑:杨欣欣)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是服务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公共、公益平台,旨在:传递政府声音;发现行业亮点;增强学术交流;共享优质资源;关注本硕博学子的学习、就业;重视地理信息文化的传播、弘扬。【慧天地】有一小小的梦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测绘地理信息在国民生计中的重要作用;【慧天地】有一浅浅的认识:我们要跳出本行业固有的思维局限,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跨界融合是必然趋势,具有国际化视野才能做大做强!【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末尾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及时后台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删除。先做人,后做事;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
【投稿邮箱】
geomaticshtd@163.com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作者栏位置注明:慧天地
编辑:陈 兴
审核:朱林烨 李茂永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武汉大学前任校长、GNSS专家刘经南院士: 献身“树人”事业,培养世界公民
中秋礼单|12位院士送来的学术思想“大礼包”,快打开看看吧!
中秋大礼|多名两院院士、知名教授送来的“精品课程大礼包”,快打开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