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词丨构式语法(下) Construction Grammar
❉
{ 冬夜 }
“语言学心得”
第 128 篇
【今日一词】
每天一词,一步一个脚印
一同扎进语言的海洋
构式语法
Construction Grammar
“构式语法理论”的贡献
(陆俭明,2004)
(1)这种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来解释一些先前不好解释或先前想不到去解释的语法现象。Eg:为什么不能说“饭吃人”[受事-动作-施事]可以说“这锅饭吃了十个人”[受事-动作-施事]?因为“NP1+V+着+NP”是一个多义构式,其中NP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
(2)有助于帮助我们进一步探索影响句子意思的因素,去进一步探索句子意思的组成。我们在考虑句子的意义时,主要考虑句子语段成分的意义,包括具体的词汇义和抽象的关系义,还有超句段成分的意义,如句调赋予的语气、情感意义,但是在“构式语法理论”的指引下,我们还可以考虑“抽象的构式义”,即构式产生的语法意义,这是以往研究往往忽略的。
(3)有助于我们说明各种不同句式产生的原因与理据——由于各个句式本身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而在交际过程中会创造出一些新的表达格式,来满足人们表达的需要,构式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
(4)可以避免将句式的语法意义误归到句中某个虚词头上,如将复句所表示的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让步关系或条件关系等语法意义归到复句中“也”的身上。
(5)更为重要的是,将扩大我们语法研究的视野,引起我们对以往语言理论的反思,开拓“构式”研究的新领域,从而将有助于我们把汉语研究引向深入。
“构式语法理论”的局限
(陆俭明,2008)
(1)构式数量的无穷性。按照Goldberg“构式”的定义,凡是形式与意义的匹配体都能看成是构式(广义定义),那么从语素、词汇、短语、句子到复句不同的语言单位都可以归到构式中,但Goldberg(1995)同时又提到了“最大经济性原则”好像互相矛盾了,而Haiman(1985)认为“不同构式的数量应该尽可能最小化”,所以按照她的定义,构式的数量可能是无穷的。
(2)构式与构式之间的孤立化,即忽视了所指相同构式之间的相关性,她否认“转换”说,主张将一个个构式孤立化,必然会抹杀构式与构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句法与语义层面的关系,但语言事实告诉我们会出现“同义词”或“同义式”现象,如“弟弟打破了我的杯子”“我的杯子被弟弟打破了”“弟弟把我的杯子打破了”“我的杯子弟弟打破了”,这四个句子“所指”相同,采用不同的构式,在语义上和语法上这些构式肯定存在着“非对称的继承联系”,而非一一对立的关系。
(3)放弃了投射的观点和句法组合的原则,认为词库与句法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没有必要制定句法组合规则来进行区分,但这样以来对于自然语言处理、语言本体和语言教学是不利的。
(4)构式范围过于宽泛,存在一定矛盾之处,难以自圆其说。如她将“语素”看成是一种构式,那这种构式(如“涩”)形义匹配中的“形”指的是什么?只能说某种“语音形式”。而在句法层面的构式,其“形”应该指的是形成构式的词类序列和语义配置,而非单纯的“语音形式”。这样以来,构式中“形”的概念在不同层面就无法统一,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研究前沿
(1)《“空间量-物量”范畴与存在构式》
(陆俭明,《外国语》2018年06期)
摘要:本文从"空间量—物量"角度重新刻画汉语的存在构式,将存在构式群视为从动词式到零动词式的连续统,并注意厘清它们与相邻构式的区别,以进一步解释存在构式的理据并整合构式义。本文认为,存在构式倾向于将动词削弱乃至"隐没",以凸显空间量和物量的直接对比,从而刷出"存在感"。
关键词:存在构式 空间量 物量 标记 隐没
(2)《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双及物构式原型语义模式实证研究》
(张懂,《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年05期)
摘要:已有对汉语双及物构式原型语义的研究以理论探讨为主,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BCC语料库,采用构式搭配分析法,对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原型语义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原型语义为"给予"和"获取";基于原型语义,通过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引申出扩展语义,概念转喻是其中最主要的认知机制;汉英双及物构式原型语义差异的深层原因源于汉英民族不同的概念化方式和策略。
关键词:汉语双及物构式 构式搭配分析法 原型语义 认知机制 概念化
❉
本文主要参考《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2011),吴为善著。
● 今日一词丨构式语法(上) Construction Grammar
● 今日一词 | 自然习得顺序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 今日一词丨语序共性 Word Order Universals
● 讯息 |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收录期刊目录(语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