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词丨构式语法(上) Construction Grammar
❉
{ 寒风飒飒 }
“语言学心得”
第 124 篇
【今日一词】
每天一词,一步一个脚印
一同扎进语言的海洋
构式语法
Construction Grammar
Goldberg提出的构式语法集中体现在她1995年出版的专著《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中,该书也被称为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她在这本书中明确提出,传统的“习语”就是一种普通的句式,认为英语的基本句子就是一种构式,即形式——意义的匹配体,它们独立于具体的动词存在,即构式本身是具有意义的且独立于句子中的词存在。
她是如下定义的:“当且仅当C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Fi,Si>,Fi的某些方面或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从已经确立的构式中精确地推荐导出来时,C就是一个构式”。
五种类型
(1)双及物构式(Ditransitive)
X致使Y收到Z:Pat faxed Bill the letter.
(2)致使——移动构式(Caused Motion)
X致使Y移向Z:Pat sneezed the napkin off the table.
(3)动结构式(Resultative)
X致使Y变成Z:She kissed him unconscious.
(4)不及物移动构式(Intrans Motion)
X移向Y:The fly buzzed into the room.
(5)及物构式(Conative)
X向Y做出动作:Sam kicked at Bill.
因此,在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中,出现在不同构式中的同一个动词意义上的系统差别被直接归结于具体的构式,如果按照其自身的特点来研究构式,即可能发现有意义的概括和对构式的细致的语义限制。跟词项的多义性一样,某些构式的语义共同构成了一个家族,这些语义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
两大优点
(1)避免不合理的动词意义。
A. He sneezed the napkin off the table.
B. She baked him a cake.
C. Dan talked himself blue in the face.
面对这些多义词项的动词,我们不需要凭借自己的语感,去设定一系列的不合理的意义。而是将其置于“框架构式”(skeletal construction)来看,其本身可以提供论元,不需要去给上述动词设定一个特别的意义,即将上述句子中的直接宾语看成是具体构式的论元而非动词的论元。
(2)避免循环论证。
简单地说,构式语法的任务是解释动词与构式的互动关系,而不是每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句法构型时,便要为动词设定一个新的意义,然后再用该意义来解释句法构型的存在,避免了循环论证。
研究前沿
(1)《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
(陆俭明,《外国语》2004年02期)
摘要:C. J. Fillmore、A. E. Goldberg和Paul Kay等人提出“构式语法”理论已引起语言学界广法的兴趣与重视,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解释清楚,那就是:“为什么相同的词类序列、相同的词语、相同的构造层次,而且相同的内部语法结构关系,甚至用传统的眼光来看还是相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却还会造成不同的句式,表示不同的句式意义?”本文试图用“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理论来加以解释。
关键词:构式语法理论 词语的语法动态性 词语的语法多功能性 词语的语义多功能性
(2)《语料库量化方法在构式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张懂,《现代外语》2019年01期)
摘要:基于语料库的构式语法量化研究在国际学界渐成主流,而国内学者对该研究范式关注尚显不足。本文通过梳理基于语料库的构式语法量化研究,阐述构式搭配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等语料库量化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价值,指出其在使用频率与原型的关系、统计方法和语料标注以及对认知机制的理论探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应加强使用更具心理现实性的朴素判别学习模型;注重综合使用语料库法、实验法及内省法,进行多角度交叉验证。
关键词:论元结构构式 构式搭配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 多因素分析 朴素判别学习模型
❉
本文主要参考《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2011),吴为善著。
● 今日一词丨向心结构理论 Endocentric Construction Theory
● 今日一词 | 内在大纲假说(下)Built-in Syllabus Hypothesis
● 今日一词 | 内在大纲假说(中)Built-in Syllabus Hypo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