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第9辑(崔希亮 主编)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2020年第9辑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20年第9辑刊发15篇文章,主要涉及汉语教学,例如阅读材料分级、学习者习得程度调查、远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与事业发展,如特色课程建设、孔子学院本土化指标体系、学习者需求分析模型、汉语教师微格培训等;汉语本体与语言对比,例如“我说”和“我说呢”,“顶多”与“最多”,副词“总”,汉语体标记“了”在泰语中的对应形式等。
往期推荐:
目 录
1-11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体育特色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程红;匡昕;王辰;田青;谢卫;
12-25 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的迷失与回归/戴昭铭;
26-36 恍悟义标记“我说”和“我说呢”使用环境辨析/顾建身;
37-46 基于分级标准的汉语二语分级读物考察/江新;
47-57 孔子学院教学本土化:指标体系设计与赋值/李丹;
58-68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困境与出路/刘楚群;
69-84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话语标记运用的调查分析/潘先军;刘恩赐;
85-95 “顶多”与“最多”的主观性差异/彭彤彤;
96-106 副词“总”主观义的获得及演变/王勤;
107-118 从“能VP”的使用谈二语学习者的表达适切性问题/王晓凌;
119-127 第一堂远程汉语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王艳;
128-139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留学生专门用途汉语能力需求分析模型及发展策略探讨/肖珊;廖雅璐;徐成慧;
140-157 “V/Adj+了+时段补语”中的汉语体标记“了”在泰语中的对应形式/周端正;
158-167 国际汉语教师教学技能微格培训操作流程细化研究/周立新;
168-189 汉语作为外语课程在小学的实施:基于新西兰三所学校的经验研究(英文)/赵芮;杨体荣;
提 要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体育特色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程 红 匡 昕 王 辰 田 青 谢 卫
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新时代背景下,北京体育大学依托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30余年发展历史,利用丰厚的体育资源,2018培养方案继续探索有体育特色的"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核心能力主干平台、中国文化特色平台、英语与国际化平台、武术技能与素养平台。课程体系以模块细分为语言、文学与文化拓展三个方向,更凸显国际化,"通识+技术"强化基础素质教育。该模式有助于培养"文武兼修"的特色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体育特色;文武兼修;
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的迷失与回归
戴昭铭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提 要: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教学"已迷失本位。理论上表现为把语言教学定位为文化教育,强调汉语国际教育的"事业"属性,"语言文化"概念含糊空洞,术语缺少科学性;教学实践上表现为把"文化教学"搞成了"文化活动"或"文化外交";研究实践上表现为把脱离汉语教学的"中华才艺"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文化体验课"内容设计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回归本位需要正名弃名,返本务本,确定目标,遵循《课纲》,借鉴他山。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迷失;回归;
恍悟义标记“我说”和“我说呢”使用环境辨析
顾建身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提 要:我们区分了作为恍悟义标记的"我说"及其变体以及"我说呢"及其变体两大类,并集中对两类恍悟义标记在结构类型、语体语篇、恍悟内容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二者的基本结构类型有别,"我说"格式更加复杂,可以用数量象似性原则进行解释;在语体上,"我说"类和"我说呢"类只出现在对话语体中,是因为说话人处于事件的内视角;在恍悟内容上,说话人采用何种形式表达,与存疑事件的原因是前景信息还是背景信息相关。
关键词:恍悟标记;内视角/外视角;前景信息/背景信息;数量象似性;
基于分级标准的汉语二语分级读物考察
江 新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
提 要:本文首先介绍英语阅读分级标准和分级读物的发展,然后分析目前汉语二语阅读分级标准和分级读物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分级读物问题的关键对策。本文认为,英语读物分级的依据是分级阅读标准体系,分级标准体系是基于文本可读性和读者阅读能力匹配而构建的,但是目前汉语读物分级还没有科学的标准,将来应在加强汉语文本可读性和阅读能力测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分级阅读标准,并更新分级读物编写理念,以解决汉语二语读物编写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分级阅读标准;分级读物;汉语二语;
孔子学院教学本土化:指标体系设计与赋值
李 丹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提 要:孔子学院本土化是孔子学院发展的重要方向,教学本土化是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实现孔子学院教学本土化是立足海外生存土壤、满足当地民众需求、实现"适者生存"的现实之路和内在必然,也是孔子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与重中之重。孔子学院教学本土化包括教师本土化、教材本土化、中文教育本土化、教学管理本土化等几个大项,而这几个大项之内又有一系列具体的子项。为了较为直观、准确地测评各个孔子学院教学本土化的进程与成效,本研究立足于孔子学院教学本土化实践,初步设计了孔子学院教学本土化的指标体系,并尝试对其进行赋值,以便化繁为简,整体把握影响孔子学院教学本土化的各方面因素。
关键词:孔子学院;教学本土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赋值;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困境与出路
刘楚群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经过10多年的蓬勃发展后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陷入了某种困境,尤其在地方高校表现更为明显。主要问题有四:(1)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2)具有行业经历的师资队伍匮乏,教学缺乏针对性;(3)实践平台匮乏,实习效果不显著;(4)就业现实与职业预期有偏差,影响了专业自信。摆脱目前的困境可以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立足全球化,打造"汉语国际教育+X"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改革课程设置,优化人才知识结构;第三,加强培训,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第四,开拓资源,拓宽实践平台;第五,强化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就业。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本科教育;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话语标记运用的调查分析
潘先军 刘恩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提 要: 本文通过网络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话语标记的运用进行了调查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结果基本验证了研究设想。结论如下:(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话语标记的认知度偏低;(2)学习者对话语标记的运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学习者汉语水平越高,对话语标记的运用效果越好;(3)各类话语标记存在一个难度等级梯度,话语标记的主观性是核心影响因素。
关键词:话语标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运用;调查分析;
“顶多”与“最多”的主观性差异
彭彤彤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提 要:本文首先通过对"顶多"不能替换"最多"的语境进行分析,提出"顶多"与"最多"的区别在于二者主观性的差异,并对二者的主观性差异进行语义验证。然后通过对二者所限定的"量"的类型以及语体分布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二者的主观性差异。最后,总结了"顶多"与"最多"的使用倾向差异,"顶多"倾向于出现在表达说话人主观看法、态度的语境中,"最多"倾向于出现在告知听话人所述对象的"量"的上限的语境中。
关键词:顶多”;“最多”;主观性;确信度;
副词“总”主观义的获得及演变
王 勤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副词"总"的主观性语义主要有确信义、毕竟义等。在对"总"的演变进行探源后我们认为,确信义与毕竟义都来自范围义。确信义演变的机制体现为由客观大量(范围、时频)到主观大量(确信情态义),"总"的确信义与人们对量级高低所采取的认知策略有关。毕竟义的演变机制是句法形式上的"多对一"模式投射为语义上的"多归因于一";"总"的语义指向的变化(由前指为主变为后指为主)也对毕竟义的获得起了一定作用。最后,本文构拟了"总"的主观义的演变路径。
关键词:主观性;确信义;归因义;量级;
从“能VP”的使用谈二语学习者的表达适切性问题
王晓凌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提 要: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与BCC语料库中的文学语料为对比材料,对韩国汉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能VP"结构的使用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调查,揭示了二语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存在的使用适切性差距,为汉语二语者的语言能力培养提出了适切性层面的方法与展望。
关键词:语言能力;“能VP”;适切性;
第一堂远程汉语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王 艳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部
提 要:远程汉语教学发展迅速,备受关注。与传统课堂相比,远程汉语教学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上好第一堂远程汉语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远程汉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从学习环境、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教师所能采取的针对性对策,以期为远程汉语教师提供参考,提升汉语二语学习者在第一堂远程汉语课中的积极学习体验。
关键词:远程教学;第一堂课;汉语教学;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留学生专门用途汉语能力需求分析模型及发展策略探讨
肖 珊 廖雅璐 徐成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
提 要:高校留学生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的需求息息相关。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文件精神体现了培养专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这要求留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具备专门用途汉语能力,即适用于专门学科、领域、特定范围或场合的汉语学术能力。本文对专门用途汉语(CSP)能力进行了精准定位,并从需求分析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研究出系统性学术汉语(SCSP)和非系统性学术汉语(USCSP)两大类需求分析模型,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类专业的留学生为例,综合考量影响CSP能力发展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校留学生;专门用途汉语能力;
“V/Adj+了+时段补语”中的汉语体标记“了”在泰语中的对应形式
周端正 泰国易三仓大学文学院商务中文系
提 要:本文基于七部汉语经典现代小说,运用对比语言学理论和体范畴的选择理论,找出结构"V/Adj+了+时段补语"中的汉语体标记"了"在泰语中的对应形式。基于[±动态性][±终结性][±延续性][±新状态]四类语义特征和七项判断动词类型的形式依据,我们把汉语的动词分为五类:状态动词、活动动词、结束动词、达成动词和一次性动词。结果发现,结构"V/Adj+了+时段补语"中汉语体标记"了"翻译成泰语后,可对应于泰语体标记“ไป[pai33]”“มา[ma:33]”“อยู่[ju:21]”或没有对应形式。
关键词:体标记“了”;V/Adj+了+时段补语;汉泰对比;
国际汉语教师教学技能微格培训操作流程细化研究
周立新 河北师范大学
提 要:微格教室是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能力的优选教学环境,该环境下的训练可分为技能项和知识点教学项来进行。教学操作可细化为三个阶段:实训前的准备阶段——选材、备课、撰写微格教案、小组试讲与诊断性评价;实战阶段——小组汇报、说课、录课、观摩录像与形成性评价、生成修正方案、修正后的再录等;总结阶段——回看实践者的二次录课视频、形成终结性评价、填写评估表、记录问题与收获。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微格培训;教学技能;评价;
汉语作为外语课程在小学的实施:基于新西兰三所学校的经验研究(英文)
赵 芮 Faculty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Work,University of Auckland
杨体荣 School of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提 要:汉语国际教育在新西兰小学教育阶段发展前景乐观,但相关研究有限。小学汉语课程实施是学校管理者和汉语教师共同开展的多层次、系统化过程。研究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在新西兰三所小学开展个案研究,还原其汉语课程实施的实况,并讨论课程实施中的亮点与问题。研究提出,新西兰小学汉语课程由汉语教师、学校管理者、校外专业机构和中学等共同助力,他们以"学生中心,兴趣为旨,寓教于乐"为原则实施汉语课程;实施过程存在多方面资源不足,进而导致实施策略欠佳等问题。最后,研究者对小学汉语课程实施做出进一步反思,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实施;小学;校长;汉语教师;
期刊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组建于2000年3月,同年9月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作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主要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研究、教学研究和学习研究,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
中心努力为海内外同行搭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每年举办一届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并于会后及时遴选髙质量的学术论文,编辑并正式出版会议论文集。为使国际会议的研讨成果在学界产生更为广泛的学术影响,自2012年起,以《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汉语应用语言学”特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教和学的学科)为名定期出版。
本书以中心主办的年度国际会议及其他重要学术会议为依托,每册都根据学科发展和汉语国际传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需求确定研讨主题,并围绕主题组织和遴选稿件,使相关讨论得以在一个大题域内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以期引发学界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从而形成合力进行探索研究。
本文来源:《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
课程推荐
2021-05-04
2021-04-15
2021-03-29
2021-03-06
2021-02-06
2020-12-16
2020-12-07
2020-10-21
往期回顾
声 音|赵 杨:汉语国际教育的“变”与“不变”
刊讯|《辞书研究》2021年第2期
刊讯|《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2期
刊讯|《中国语言战略》2020年第1期
刊讯|《海外华文教育》2020年第5期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今日小编:瑞秋儿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